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粗布从四百钱一匹降至百钱一匹,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嘛?”
李元景忍不住的啧啧嘴,他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情,这也是让他百思不得其姐的事情。
根据某部史料记载,贞观初年一匹绢只能换一斗米,这个李元景已经验证过了,的确是真的,但是转眼间,贞观四年,长安斗米不过三四钱。
这个最初的时候李元景是觉得记错了,应该是三四十钱还差不多,而且前后论证的话也相对靠谱一些。
就算是丰收之年,也不可能让前后两年的粮价相差几十倍。
现在听着房玄龄亲口说出千万头起步这句话的时候,李元景突然相信了这个记载是真实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头七十斤的羊,差不多五十斤都能吃,什么下水不下水的,穷的裤衩都快没了,谁还在乎这些?
如果一头羊卖个五百钱,换算下来一斤肉也不过五十钱,五十钱一斤肉,谁特么还花一百多钱去买米?吃肉不好吗?
丰年的影响,加上这数以千万计的战利品冲击,贞观四年的粮价低至三四钱也不是不可能,不低也不行,根本就卖不出去,放在仓中也是喂老鼠。
“按照二百钱一头来计算,千万头也不过二百万贯而已!”李元景默默的算了笔账,发现自己好像能吃下这批战利品。
“你不会是想独吞了吧?”房玄龄瞪大了眼睛,那可是千万头啊!
“怎么,不行吗?”李元景迷之一笑。
“行是行,但是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么多羊每天单是消耗就能愁死人,不然朝廷养着岂不是挺好的?”房玄龄摸不准李元景的套路。
“呵呵!”李元景又是迷之一笑,看的房玄龄都想跳起来暴揍这货一番,笑你妹呢笑……
“别说本王有好事不想着你,跟几位商量一下,你们负责提供场地来圈养这些羊,同时负责安排一些人手,保护好这些人,工钱什么的本王来出,事成之后,给你们每人五万贯的辛苦费!”李元景大大方方的说着。
“还有这种好事?”房玄龄觉得有些不太相信,场地好说的很,到处都是,人也好找,反正又不用自己出钱,至于保护那就更好说了,直接在军中放出风声,那些回到家乡的府兵就能担当起这份责任,根本不用他们怎么操心。
要说免费帮忙房玄龄倒是没什么疑惑,可给五万贯的辛苦费,这就让他有些心中打鼓了,那可是每人五万贯,这几位加起来,他至少不得出个四五十万贯?
“就问你干不干,不干的话本王自己去找陛下了啊!”李元景一脸贱笑的说着。
“干!傻子才不干!”房玄龄紧咬牙关,白给的钱,为什么不干?
“嗯,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仅限参与的几个人知道,谁若是敢泄露消息,别怪本王不带他玩,另外你找机会悄悄跟陛下打个招呼,一百五十钱一头,所有的羊本王收了,一定要保密……”李元景附在房玄龄耳旁悄悄的嘀咕着。
“没必要吧?你肯定也是走钱庄的路,这个时候再让他们把钱贷出去,万一挤兑了怎么办?”房玄龄很是不解的看着李元景,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啊。
李元景笑了笑,要么怎么说这就是权贵的好处呢?
什么骚操作在权贵们面前都不值一提,简直就跟基操一样,简单的不要不要的。
李元景也渐渐的习惯了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不利用才是傻逼呢,掉节操的事情咱不干,要干就堂堂正正的干,正面打的你世家没脾气,看你到时候有什么好说的!
“朝廷的赏赐也不是说给就给的嘛,拖个十天半月不也挺正常的?”
第一百八十九章:时也!命也!(求订阅啊)
从来不怎么上朝的李元景,竟然破天荒的选择了一大早起床跟随大部队参加早朝。
以前李元景倒还觉得古代的官老爷们日子过得贼舒服,但亲自体验过以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至少唐朝,初唐的官员过的是一点也不舒服。
朝会想放在上班时间?
简直就是做梦,一般来说,上朝的官员大概需要凌晨四点至五点左右起床,然后慌慌张张的收拾一下,稍稍填下肚子就要急着出发。
到皇城门下的时候大概不到六点左右,然后开始列队进宫上朝,一般而言结束的时间会在七点半至八点之间,偶尔事情多的时候也有可能拖延一下,没事的时候也可能提前结束。
结束之后那些大佬们则跟着去御书房接着开小会,其他官员则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正式办公。
那些不需要上朝的官员日子倒是轻松一些,一般情况下七点半左右人就到齐了,不然万一上官上朝回来看见下属竟然还没来,那不还得翻天?
对于李元景来说,熬夜没什么问题,但是起早,那可真是要了老命的。
若不是房玄龄昨天让人通知自己说今日大朝会上会提起战利品的事情,李元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起早上朝的。
迷迷糊糊的,李元景半睁着眼睛来到了自己的位置。
其实压根就没有位置,见到自己来了,殿中内侍这才连忙搬出一个蒲垫放在左侧最前列。
李元景倒也没有多在意,直接就跪坐了下来,习惯了坐椅子再来体验一下跪坐的感觉,真是酸爽的腿都麻了。
“王叔若是有所不适,可至东宫歇息片刻再来!”李元景没注意到周围的环境,不过坐在李元景身前的太子李承乾却是注意到了,态度很是不满道。
听着熟悉的声音,李元景抬头看了眼,见李承乾正斜对着自己正襟危坐。
他的这个位置比较有趣,往后是高台,皇帝专用的地方,他就在紧邻台阶的位置,但却不用像群臣那样正面对着高台,而是以四十五度角斜对着大臣。
而太子地位显赫,所以他的位置又是在左侧文官这一列。
“这叫劳逸结合,该松懈的时候就要松懈,该提神的时候就要提神,陛下还没来呢,本王精神给谁看?”李元景没好气的回应了句,旋即继续闭上眼睛。
他真是困的不能行了,大概有一年多都没起过这么早了吧?
“王叔代表的是皇室威严,还望自爱!”李承乾心中一阵冷哼,嘴上却和声和气的劝说着。
李元景有些意外的看了眼李承乾,记忆中这个货好像不是这种人啊?
难道一年没见,这货又学会了新的知识?知道什么叫做尊老爱幼了?
李元景有些不耐烦的睁开眼睛,强打着精神四下打探着,不过却丝毫没有去关注太子的目光,这就是个欠收拾的货。
当然,李元景压根就不知道,在他眼中是个欠收拾货的太子,在其他人眼中可是个乖宝宝,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是个很靠谱的储君人选。
李世民前几年虽然对李承乾有些成见,但更多的是出于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整日不务正业造成的,不过李承乾自打去李元景那里待了半年回来之后整个人却是大变了模样,开始变的善于思考,勤奋好学,私下里提出了不少的看法,深得李世民欣赏。
反正也是没打算搭理李承乾这个小屁孩,李元景便开始关注起了大殿上的情况,小声议论的声音络绎不绝。
李元景很快便发现了与自己记忆中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位列自己身后的萧瑀和长孙无忌不见了,不对,不见的只是长孙无忌,萧瑀的位置向后挪了一些。
现在紧随其后的是房玄龄,然后空着一个位置,再然后是侍中王珪,新任中书令温彦博。
李元景一屁股坐在了房玄龄身旁的那个空位置,鸟都不鸟身旁的王珪一眼,朝着另一侧的房玄龄问道:“房兄,这是哪位大佬的位置?都这会儿了还没来?”
“殿下快快让开,这是杜相的位置!”房玄龄也有些迷糊,混到他这个地步已经不需要再去听什么新闻八卦了。
李元景的突然袭击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反应过来之后便连忙劝说。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元景多少有些尴尬,杜如晦已经有小半年没上过朝了吧?超会上竟然还保留着他的位置?
不过李元景也没有觉得让开会让自己面子过不去,坦白的讲,李元景除了觉得杜如晦比较抠门以外,其他的坏印象倒是不多。
还有就是之前他借机坑了自己那一次,虽然心中有些不爽,但却发不起火来,不过还是要感谢的,不管怎么说,他让自己知道了被扎针的真相。
见到李元景让开,房玄龄也猛的松了口气,旋即站了起来,悄悄的靠近了李元景情绪有些阴沉的低声道:“估摸着也就这几天了……”
“哎,时也!命也!”李元景颇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致的情况他是知道一些的,不少人提出要用神药青霉素试一试,但李元景一直是拒绝的,最后还是李世民强行下令试一试,反正也没别的办法了。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李元景的事情了,最终只能派人拿了一支青霉素过去,事实证明,青霉素对杜如晦的病情真的没什么卵用。
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的,相比较于研究院,这个时候李元景反倒是觉得医学院的成立会更容易一些,毕竟这个时候对李世民以及其他大臣的触动会更多一些,搞一些让他们都头疼的事情成功率也相对高一些。
不过这个时候的李元景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李元景了,两年前李元景一定会借机跟房玄龄提出这件事情,然后看能不能混个编制什么的。
现在嘛……
编制什么的很重要吗?只要做出了成绩,想要什么还要不来?
房玄龄同样无奈的摇了摇头,振奋了一下心神,再次低声提醒道:“你小心些,今日的朝会想找你麻烦的不在少数……”
第一百九十章:来自敌军的助攻
有人想找麻烦?
李元景倒是不在意,就是不知道哪个乱嚼舌根的把消息透漏了出去。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着,内侍的出现,让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各回各位,各自以站定的姿态来迎接皇帝的到来。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需要人去维持秩序了,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一个眼色就知道要干啥。
朝会很快开始,正是好年景的时候,朝堂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消息。
先是兵部汇报,被俘虏的颉利可汗已经快要来到长安了等等,此战取得了多么多么牛逼的成就,而我们的损失又是多么多么的小,反正就是功劳往天上吹,损失往地下埋,这个时候谁会去在乎这些?
但任何时候,总是会有那么一小撮不怕死的人跳出来充当那根搅屎棍。
“陛下,臣有事要奏!”一名不知名的官员,站位也相对靠后的站了出来。
其实要奏报也没那么多繁琐的规矩,什么必须获得皇帝的同意才能开口,都是浮云,正常的流程是只要一定时间内皇帝没有拒绝,或者上官没有拒绝,那就可以奏,但是你自己得掌握好分寸,临时奏报不是什么人都玩的转的。
正常程序是,这些奏报都要先审批,通过后才能汇报,就算御史也是一样的,弹劾也是有弹劾流程的,不是说脑门一热就能站出来开炮的。
事实上能让御史站出来在朝堂上发起弹劾的,都是皇帝点了头的,不然御史根本就不敢随便乱弹。
当然,如果御史站出来骂你不懂规矩什么的突发性事件,这是不需要提前汇报的。
见李世民没有拒绝,这名官员便横跨一步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