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宫里到现在竟然没有任何回应?
    不知道这是不合规矩的吗?就没人出来拦一下的吗?礼部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大老远的,瞧见王御医那副得意的表情,李元景瞬间再次怒火中烧。
    “殿下……殿下……”王御医的一双老腿又怎能追上李元景的速度?只能在身后无奈的干喝着,但这个时候李元景又怎么会回应他?
    御医就是爷,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权力,但是可以扎针呀……
    惹不起,老子躲还不行吗?
    李元景居住的武德殿距离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正殿相距并不远,中间仅仅相隔了一个大吉殿的距离,基本上也算是邻居。
    来到唐朝这几天李元景也算是搞明白了一个困扰着自己很多年的问题,皇帝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却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
    而且相比较而言,皇帝应该是最苦逼的那个了。
    皇帝居住在甘露殿,皇后在立正殿,其他的嫔妃则在其他的宫殿,地位高的能混个独立的院子,没什么地位的就几个人合住一个院子。
    皇帝平时只能住在甘露殿,而且,每个月御女的次数和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就完了?
    天真!
    这些时间和次数,皇后要独占一半,余下的才能轮到其他的嫔妃,一夜几女这种剧情更是想都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的。
    李元景甚至还打探到了一些机密情报,比如说李二每次那啥啥啥的时候都会有几个小太监在听墙根,只是听也就算了,还时不时的会看两眼。
    看也就算了,还要如实的记载下来,万一某个皇帝某个方面有些问题的话,又运气贼差的把这份起居录流传了出去,到时候万一记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分,皇帝宠幸某某嫔妃,三息过后,事毕……
    想想都特么尴尬,还是当王爷好,只要身体能扛得住,想玩几个就玩几个,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也没人敢在一边听墙根,还特么拿笔记录,除非不要命了。
    来到甘露殿,不只是长孙皇后一人,在她身边还有个年纪不大的小少女,模样来看的话,长大以后应该不会差。
    就算是下不去口的李元景,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少女的确是个美人坯子。
    宫中自然有宫中的一套规矩,李元景的身份虽然达不到让长孙皇后亲自相迎的地步,但毕竟是小叔子,按照规矩是不能来立正殿的,这里属于皇帝后宫最隐秘的地方,但李元景年纪还小,十一岁的小屁孩,能干啥?
    得到通报的长孙皇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也停止了交谈,端正的坐在床榻前等着李元景。
    当然,不是睡觉的床榻,这个时期客堂也是有床榻的,主要用于会客,虽然胡桌胡椅已经开始流行,但宫里穷,暂时还没有配备这些。
    直接忽略了那个勾人眼球的小少女,李元景先声道:“臣弟见过皇后娘娘!”
    “元景近日感觉可好?”长孙皇后笑着问道,对于李元景她并没有什么隔阂,反倒是因为他的情况,而让长孙皇后有些心生怜悯。
    “回皇后,臣弟一切安好……”李元景觉得有些不太适应,长孙皇后的热情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有些想要逃离的冲动。
    前生今世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后世自然不用说了,孤儿院长大的,哪能受到这种温暖的关切?
    这一辈子也没好到哪去,老娘难产而死,自己压根就没见过,老爹是皇帝,忙的更是没空关照自己这个嫡出,所以,李元景是在宫女的照料下长大的,至于其他嫔妃为什么没有领养自己,爹爹不疼,没娘没后台的娃,哪个嫔妃会领养?
    如果有皇后还会好一些,可惜皇后死的更早。
    再这么待下去李元景觉得自己都要犯病了,但若想达到目的,长孙皇后这里是绕不过去的,只能硬着头皮道:“其实臣弟今日是有事相求……”

第二十二章:换地
    立正殿!
    今日李世民罕见的没有加班,来到立正殿的时候也没有带着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
    似乎是压抑了他数月之久的愁事突然间得到了释放。
    “陛下自登基以来鲜有笑容,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了!”丈夫高兴,长孙皇后也跟着高兴,挥手喝退了宫女太监,径直走到李世民身后帮他捏肩捶背。
    “观音婢,还是你懂我啊!”李世民开怀大笑的拉着长孙皇后坐了下来。
    他们夫妻是从患难中一起走过来的,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总是相互扶持,相互宽慰。
    而长孙皇后也的确是一个好皇后,好妻子,好母亲。
    至少自打两人成亲以来,李世民就从未在府上费过什么心思,他能想到的,长孙皇后都已经做好了。
    他头疼的时候,长孙皇后从来不会告诉他更头疼的事情,这使得李世民得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李世民能够走到今天,大臣们的帮助固然少不了,但长孙皇后的作用也很大。
    “蝗虫饼的味道并不好吃,但百姓们却并不在意,粮仓紧张得以缓解,至少数百万百姓能够勉强活命,观音婢,你知道吗?”李世民转头看向长孙皇后,真切的问道:“朕下令各地搜集蝗虫,仅京师附近汇报的消息来看,倘若这道政令再晚十天半个月,蝗灾就不可避免了!”
    这才是李世民真正高兴的地方,现在的蝗虫还在地上,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这东西往年也有,但不会像今年这么多,而干旱如此严重,大家的精力又没有放在这上面,所以有些忽略了这个问题。
    但是由于这道政令下达的时间刚刚好,地方官府拿到了朝廷下放的蝗虫饼制作方法,从而发动百姓到田间地头捉捕蝗虫。
    而百姓则可以用捉捕到的蝗虫去官府换蝗虫饼吃,大概一斤蝗虫能换一张饼。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件事情,事实已经证明,今年的蝗灾已经挡不住了,但他们此举却能一定程度减小蝗灾的规模,具体的要看在蝗灾真正爆发之前,他们能捉到多少蝗虫?
    “蝗虫微小顽固,不易被捕尽,依旧有成灾之险,陛下当做好防范!”长孙皇后笑了笑,适时的给李世民提了个醒。
    “哎,看来朕想在你这里得到一次褒扬并不容易啊!”李世民尴尬的笑着。
    这已经成为了夫妻二人的例行节目,当李世民得意洋洋的来炫耀的时候,他永远不会从长孙皇后口中听到赞扬自己的话。
    当自己愁眉苦展的时候,长孙皇后的好话却又跟说不完似的。
    “陛下若想听好话,到外面走一圈便是了!”长孙皇后笑了笑。
    “有了蝗虫饼,粮食的问题暂时不是那么紧迫了,朝廷也做出了应对方法,一旦某个地方发生蝗灾,其余各地立即开始抢收,虽然会影响收成,但总好过颗粒无收!”李世民这才说道,长孙皇后能想到的,大臣们怎么想不到?
    蝗灾往往是从一个县开始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席卷的速度并不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会越来越快,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飞速发展,所过之处,一片荒芜。
    大旱并非绝产,产量还是有一些的,与其让蝗虫吃了,还不如提前收了,至少能让人多活几天。
    “哎,这个老六啊,既能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能把一坛浑水搅的更浑……”李世民想起李元景便无奈的摇着头。
    “陛下,元景又惹什么事情了?”长孙皇后愣了下。
    “这小子写了一道折子,通篇一大半都是在骂人,把朕和大臣们骂的狗血喷头,偏偏最后又扔出一个法子,为了这个法子大臣们闹的不可开交,最后他的提议被通过了,原本的提议却还在扯皮!”李世民笑着将御书房内的情况大致的说了一遍。
    修不修河渠根本没什么好争执的,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来年会不会发洪水,但现如今这个情况,修缮河渠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各条河流几乎全部干涸,这时候修缮的话,事半功倍不说,效果还奇好。
    大臣们已经决定了要把主要河流修缮一遍,然后再将一些重要的支流进行修缮,基本上算下来的话,各县基本上都有至少一条需要修缮的河渠。
    但是修路却还没有吵出个结果,争执点还是在南北上面。
    “陛下,今日元景来臣妾这里了,说是想与陛下换地!”长孙皇后没有接话,直接让人将李元景留下的五张欠条取了过来。
    朝中的事情她从不插手,也从不发表意见,虽然事关李元景,但终究是沾到了政事,长孙皇后选择了视而不见。
    “换地?”李世民愣了下,旋即想起之前李元景找自己要地的事情。
    不过在看清楚那五张欠条的时候,李世民整个人却懵了,有些难以相信这上面的内容。
    仔细的看过每一张欠条的内容,全部一模一样,除了字迹不一样之外,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确认这些欠条并非作假,李世民脸色瞬间一片铁青:“到底怎么回事?”
    “事情臣妾已经了解清楚了,元景想出了一个玩闹的法子,用计骗了他们几十贯钱,结果几人越陷越深,是杜荷先提出用一百倾庄子作为赌注的,只有宿国公家二小子没跟,只不过几人都没想到,这一次元景是真的赢了。”
    “胡闹!”李世民气的破口大骂,这帮小子还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他们老子跟着自己参与了玄武门,有从龙之功,最多的也才获封一千四百户食邑,这一千四百户是按户头算的,可不是按一户有多少地。
    为了照顾这些老部下,每个人都在关中分到了一些地,其他的都在关中以外的宽乡。
    关中的这一百倾可是实打实的一百倾,而在关中,一百倾大概能分给三百,甚至五百人,狭乡嘛,本来就地多人少,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他打算要多少地?”震怒过后,李世民冷静了下来,看着长孙皇后问道。
    倘若李元景没有说服长孙皇后,今日她便不会提起这件事情,而既然提了出来,说明长孙皇后是同意的。
    “元景想要秦岭的几座山和山脚下的一些农田……”

第二十三章:事情闹大了
    长安城内突然间刮起了一股嗜赌之风,来的速度之快,波及的范围之广更是令人措手不及。
    但主要涉及到的人物多以官员后代,富商后代这两个圈子,普通人想要加入进来便难上加难,甚至根本连门都进不去。
    短短一天的时间,第一波掀起这股风潮的六个人便金盘洗手,销声匿迹,被坑的不要不要的二代们,又开始用同样的手法去坑骗其他人。
    这一次这些二代们可没什么善心,只要愿意参与的,也不管你到底是什么身份,统统来者不拒。
    有人发了,也有人赔的跳河自尽。
    当然,并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摔死的……
    程处亮有些心惊胆战的探出脑袋看了下院子里的情况,看到父亲并不在家,这才重重的舒了口气。
    直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亲,这次闯的祸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程处亮早就想收手不干,但已经上了头的众人根本不听他的,若不是最后程处亮强行散场,这场骗局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砰!’
    脑袋被重重的击了一下,痛的程处亮直咧嘴。
    “爹……”看清袭击自己的人之后,程处亮瞬间泄了气。
    “赢了多少钱?”程知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