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如晦这是在隐晦的提醒自己,做事悠着点,不然他杜家最多也就是落魄,但你赵王十有八九要小命难保。
先前李元景没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接连的想要增加两个方向,数以万计的官职,结果却忽略了李世民的态度。
事后回想了一下,觉得自己提出的建议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话不该自己提出来,若是让太子去提,李世民肯定会高兴的表扬太子有进取心,甚至还会与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最终事情落成也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但是这话让自己提出来,整件事情基本上也就意味着gg了,一旦实施,赵王与太子之间,将会彻底的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局面,太子的无能将会被无限的放大化。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太怪李世民,主要是他这个当兄弟的王爷太过于优秀了,倘若他的辈份再降一级,那么李世民绝对会很高兴看到现在这个局面。
换句话说,以前李世民是觉得无所谓,为了争回自己在民间的口碑,善待赵王就是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虽然他依旧很在意自己的口碑,但是赵王已经隐隐的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虽然不至于让李元景人间蒸发,但在其他方面打压一下让太子缓口气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李世民提出李元景对倭国感兴趣的时候,其实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李世民的意思仿佛就是在说,朕不想对你动手,你也别逼朕,你不是想去玩吗?去吧,尽情的去外边浪吧,等过几年太子成长起来以后,积累到足够的威望的时候,你就可以回来了。
“来,喝酒!”
第二百二十五章:就是浪呗
人心隔肚皮,李世民也不可能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为了稳妥起见,为了帮太子扫平前进的道路。
作为兄弟的李元景,自然是可以牺牲的对象,或许在李世民看来,现在做出这个决定,总比将来以后真把李元景逼的反了要好很多。
李世民是真的不想在同室操戈了,前提是那些兄弟们别有什么歪心思。
李元景能理解,也不能理解。
不过无所谓,既然李世民的大唐不希望自己对他改动的太多,那么,不改就是了。
依靠着青霉素和织布工坊这两个产业,自己能赚到的钱一辈子也花不完。
该忙的已经忙了,该铺垫的也都蒲垫了,那么剩下来的,无非就是浪呗……
这个李元景是最喜欢的了,若是一个王爷真正的浪了起来,那场面……
啧啧……
“知道本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吗?”李元景笑呵呵的问道。
“为什么?”马周愣了下,这个问题他想过,但就是想不明白,以赵王的身份来说,好吃懒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一个王爷来说,做的越多,也就意味着死的更快。
王爷有王爷的生存之道,倘若李元景只是个凭借科举入仕的普通士子,那么现在他做的这些都将会成为他的政绩,李世民非但不会阻挠,加官进爵也只是动动嘴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身份人的身上,结果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会一样。
所以,马周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如此聪慧机智的赵王,为什么会犯下这么一个低级的致命错误?
“很简单啊,本王只是不想让千百年后的子孙提起大唐赵王这几个字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说这是个没什么用的咸鱼王,现在本王做的已经足够多了,织布,农业,冶铁,钱庄,当后人提起本王的时候,一定会说,赵王是个好王。
不过这样的日子太累了,本王年纪还这么小,本不该如此压抑的生活的……”说到这里,李元景摇了摇头,道:
“算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本王打算年后去一趟高句丽,你要不要也跟着去体验一下王的感觉?”
“臣倒是想去,可是不能去啊……”马周同样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若是也跟着走了,等到赵王再回来的时候,怕是整个大唐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马周是个懂得取舍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这个恩情若是不报,他马周自己都觉得念头不通达。
马周本来是没打算喝酒的,但是在这种气氛的衬托下,最终还是陪着李元景喝了几杯。
而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李元景本人觉得倒是没什么,本就在计划之中的结局,何必要去因为某些原因而沮丧呢?
反倒是马周挺郁闷的,毕竟他跟了李元景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李元景一手带出来的学生,虽然两人年纪上的确相差的有些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为了避嫌,马周总是与太子李承乾一同前往赵王府,主要是询问一些关于钱庄的事情。
而朝廷目前则是将重点放在了所谓的债券发行上面,这是李元景早在几个月前就提出来的事情,当时李世民倒是动了心。
可朝中却有大臣觉得这种借钱过日子的行为不是很好,会影响到朝廷的信誉。
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拖延了下来,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让戴胄推算了一下今年的收入,以及来年的支出。
数据不会太准确,但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数据结果显示还算不错,今年全国各地大丰收,加上打了胜仗,无论是民心还是经济方面都很不错。
最终还是李承乾出面说服了李世民,原因嘛……
恰恰是因为朝廷明年的支出已经有了,所以可以趁着有钱的时候先把这件事情给做了,因为朝廷有钱去兑现,到期后百姓拿到了该拿的本金和利息,那么多朝廷的信任便会更多一分,倘若将来有一天朝廷真的需要靠借钱来度日,那么有了这个铺垫之后,过程不会太麻烦。
因此,李世民决定定于明年年后,发行一笔五十万贯的一年期国债来试探,利率定为百分之五,钱庄目前仅有一年三个点的利息,这个利息比钱庄多了两个点。
李元景对此也给出了建议,国债虽然很高端,但是为了显示朝廷的诚心,最好还是公布这笔钱的去处。
最终李世民接纳了这个建议,而关于这笔钱的使用,朝廷打算投资到水泥工坊,计划在长安工坊投资三万贯进行规模扩大,在洛州、太原,扬州,鄂州、蜀地这五个地方各自投入九万四千贯用于新建水泥工坊。
关于水泥这玩意儿李世民也算是惦记了不短的时间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扩大规模,然后依托着遍布在各地的水泥工坊,在未来十年内修建一条可以连通全国的水泥直道。
这条路若是修好了,好处不言而喻,民用方面自然是会便利不少,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最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能力。
因为这种路可以无视天气,就算是下雨天,对大军的行军速度也不会影响多少。
除此之外,对于钱庄的一些官职安排以及品级等事情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最终也是有了结果,其结果为每县配置品官三人,全部按照中下县的三名品官等级,但两者属于不同系统,互不管辖,但需要共同协作。
其他的机构也依旧照常,铸币司并没有成立,监察司虽然在钱部名下,但却由一名御史台的治书侍御史来全权负责,属于是御史台驻扎钱部的一个分支,另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标配的两名治书侍御史,也将会被增加到三人,当然,增加的就是出来的这一个,对御史台的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关于科举一事,马周认真研究了一下钱庄的职能,又听取了李元景的意见,最终建议李承乾采用专精策略,即对每个职位只考核本职位的本职知识,以及增加一个品行。
例如说柜台职员,就需要考核关于算术这方面的知识,主事等官员考核的就多了些,本质上他们与官员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都是需要对本部进行管理的。
由于初创,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填补这么多空白,所以初步决定会在下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增加一场考试,但这场考试的评分不计入总评分,最终由钱庄择优录取,前提是落榜,等于是从落榜的人员中挑选适合他们的人才,也算是给那些落榜书生增加了一条出路。
而李元景这几个月来也不算过的太清闲,年前只是最后确定了一些房地产方面的事情,年后的操作就托付给程处默了,李元景将完整的计划以及所有的图纸都给了程处默。
余下的就是找船,找海船,内江倒是有不少的千石大船,但那都是平底船,到了海上嘚瑟不了几天就沉了,所以李元景不断的派人前往海边寻找千石以上的大海船,但目前来看,效果其实并不好。
第二百五十六章:想想就兴奋啊
大唐对倭国的了解并不算太多,历史上也仅仅只能找到部分资料,而距离最近的也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了,自此之后,两国再无往来。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隋末乱世,以及大唐初立无心顾及其他。
但是与倭国相比,大唐对高句丽的了解就多了不少,两国在近些年也在不断的交流。
容留王高建武曾于武德二年和武德四年两次遣使奔赴长安献贡,武德五年,李渊感念隋末因工大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人士兵,于是亲自写信一封,约定高句丽将这些因故留在高句丽的汉人遣送回国,同时李渊也下令大唐将因故留在大唐的高句丽人遣送回国。
而高建武这一次可是没少下功夫,倾尽全力搜寻全国亡命汉人,以宾客之礼护送他们回国,前后将近一万人。
而高建武也更是因此获得了李渊以及大唐的好感,于是便有了武德七年,李渊派刑部尚沈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至此,高建武高句丽王的身份算是彻底获得了大唐的认可。
这对于高建武来说就形同于在自己身上增加了一道最坚硬的保险,这个时候国内再敢有人反对自己,或者举兵叛乱什么的,所需要担心的就不是来自高建武一个人的反击了,至少也得先考虑一下,他们惹不惹的起大唐。
高建武用几年的心血,装孙子当狗般的好不容易获得了大唐的认可,然后他的獠牙便展露了出来。
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上李渊,称高建武封闭道路,使其不能入朝觐见,且多次侵扰他们。
根据密卷记载,这件事情其实早就开始了,只不过是到了武德九年,这一封信才被送往长安,至于之前的,当然是被拦了下来。
李渊闻之大怒,诏令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持节前往调解,高建武上表谢罪,请求两国和好。
然后就是最近的新闻,今年大唐灭亡突厥,也给高句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高建武连忙派遣使者向大唐庆贺,并且献上封域图。
高句丽的使者大概是在十月份离开长安的,不过在离开之前,其使者也打探到了年后大唐赵王要巡视辽东诸国的消息。
“你们都要跟着本王去?”李元景有些意外,这几个货好好的日子不过,跟着自己出去浪?
“对啊,殿下,咱们好歹也是一起遭过罪的兄弟,有这种好事您可不能只想着房二啊!”程处亮叽叽喳喳的叫嚣着不满。
他大哥是肯定不能去的,李元景已经给他安排了不少的工作,但程处亮心里面可就有些小九九了。
整天在家挨打,在外面也得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能去藩国作威作福的机会,傻子才不去呢。
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