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是自己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所以,尽管全员疲惫,李元景还是下令继续前进,夜晚行船不比白天,所遇到的危险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情况。
有陆地上的一百人进行引导,船队最多也就只能保证不偏离大陆架,尽可能的保持距离,但面前的海面却是黑漆漆的,会不会触礁谁也不知道。
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将五百石小船上的人转移至其他船只,然后排成一字长蛇阵,那艘小船上只安排必要的船员进行划桨,后面还拖着几艘小船,一旦触礁沉没,他们还可以立即上小船逃离,后面的船则跟着灯光引导一路前进。
这个时候李元景有些后悔了,当初为什么就不能把船员一起招安了呢?
现在倒是好了,所有的水文情况都得他们自己重新去探索。
若是有那些人在的话,至少可以保证沿海地区不会有什么问题,海船不适合在内江通航,而这些海船以前也就是经常沿着大陆架南来北往。
直到后半夜,岸上的骑兵这才终于传来了消息,他们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口,于是,在港口的指引下,舰队缓缓的进入了这座久违的港口。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还遇上了并不算特别恶劣的天气状况,但此时船队的状态,已经完全不适合继续航行了。
为此,靠岸后李元景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整两日,顺便补充一下物资。
当然,这些事情自然不用李元景亲自去操心,船上有人去负责这件事情。
虽然看着船上大堆大堆,足够他们使用一个月的物资,但李元景还是觉得只要停靠就补充物资比较好,这样心里面比较踏实,万一偏离了航线,也可以保证他们能多活几天,或许生机就在这几天呢?
上了岸之后,询问了港口官员,李元景这才知道他们这一天时间到底跑到了哪,江都郡盐城县。
“人都快折腾死了,闹了半年咱们还在扬州?”程处亮听闻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瞬间崩溃。
前天的时候他们就到了扬州,之后去跟船队汇合,接连赶路让他整个人都觉得快要散架了,而且今天又在海上漂了这么久,还遇上了这么大的风浪,合着闹了半天你告诉我,咱们一直在原地踏步?
“咱们是绕了一个大圈过来的,并不是原地踏步!”李元景懒得解释。
“殿下,这个速度的确慢了些,但考虑到下午的时候海上出现了风浪,所以也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从入海口到这里,最多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就够了。”市舶司官员毕恭毕敬的应答着。
“下一座港口在哪里?需要多久?”李元景更关心的还是下一站,之前的错误不代表要一直延续下去,李元景打算在这一站更正一些错误。
比如说,最熟悉航线的肯定是经常跑船的人,他们对这里的情况都是门清。
什么地方可以停靠,哪个区域有暗礁不能走,哪个小岛有淡水,可以补充实物都瞒不过他们。
“若是小船想找个地方并不难,但殿下这次所携带的有这么多千石大船,想要停靠并不容易,下一站只能在海州停靠,正常的话需要两个白天,若是天气不好,可能会需要更久。”市舶司官员下意识的说道,具体航线他可能不清楚,但前后站他还是很清楚首发
盐城作为产盐大户,就是这里的经济支柱,之所以有这么个大港口,完全就是为了方便将这里的盐运出去,往南往北走的海船有不少,但千石大船并不常见,一般人根本养不起。
当然,市舶司官员当然不会明摆着告诉李元景,你船队中的这些船,我都见过……
虽然他不知道李元景为什么抛弃了那些熟悉航线的老船员,应该是有自己的道理吧……
李元景怎么想的不清楚,反正程处亮是又一次的崩溃了,跑了一天没离开扬州也就算了,合着在跑两天他们才能到河南道?虽然海州他没去过,也不知道在哪,但这一次的航行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盐城应该有熟悉海路的人吧?”李元景倒是不在乎程处亮想的那些不靠谱的内容,这个时候找到几个熟悉航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暂时往边上放一放。
市舶司官员这么一听,脸上瞬间乐开了花,连连点头道:“有,有的,而且还有不少,我有一位兄弟之前就在千石大船上做过几年事,南边去过安南,北边最远去过辽东,不过次数不多,最近正赋闲在家。”
“本王欲出钱三十贯,请其弟带路至登州文登县……”
“可以……可以……不用给钱就行,能为殿下带路那是下官祖坟冒青烟了啊……”
()
第二百二十九章:船丢了,咋办?
登州文登县就是后世的威海附近,李元景可没打算绕着渤海转一圈,那样的话整个行程将会增加十天左右。
虽然具体的位置不知道,但是没关系,大致方位只要知道就行了。
文登县对面就是都里镇,也就是后来的da连,就算是现在的船队速度,日出出发,日落前也能轻松赶到。
李元景同样不打算这么走,而是打算继续让航线向东北偏离,看能不能直奔平壤。
这一趟朝鲜半岛之行,表面上看着是去享受的,实际则不然,李元景的真正目的则是去测探航线的,为下一次真正的航行做准备。
市舶司官员的兄弟叫陈设,三十来岁,又黑又胖,整个人看起来颇有喜感。
而且这个人也很有意思,没事总喜欢去船底找一下划桨的船员装个逼什么的,然后经常性被当值的校尉一脚踹出来。
经过两天的摸索之后,陈设终于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船上似乎没一个是自己能惹的起的。
陈设郁闷至极的安静了下来,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作威作福惯了之后的后遗症。
知道上面的人惹不起,就去惹下面的人找找存在感,结果没想到下面划船的全部都是士兵,也算是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不过这货的专业技能倒是勉强过关,虽然专业的术语什么的十句也蹦不出来一句,但对于航线还是比较熟悉的,甚至知道应该去哪里过夜,这倒是让船队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也不在依靠岸边的士兵去引路探索。
有这么一个熟人领路,船队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来到了登州文登县,这一次倒是他们运气好,没在遇上恶劣天气,加上陈设领着他们进入了更深一些的海域,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暗礁,对于陈设的能力李元景还是很认可的。
当然,船上闲的无聊快要发霉的人也不只陈设一个,前面几天吐的昏天暗地,后面几天好不容易恢复了点元气,程处亮便开始领着几个小家伙上蹿下跳。
对于刚刚上船就到处乱跳的陈设自然是一阵玩弄过后又是一阵敲打,结果在这几位小衙内手下,愣是把陈设的家底给敲了出来。
陈设之所以懂这些,完全是看在他那个在市舶司当官员的哥哥,整个码头都归他管,南来北往的船只自然要客气的招待着。
见陈设整日在家无所事事,读书不会读,给他一百亩地不到一年就败光,家里面愁的头发是一缕一缕的掉。
最后一想,干脆出海吧。
那些巴结他的船主一堆一堆的,在船上安置一个吃闲饭的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再说陈设也不只是吃闲饭,只要这艘船靠岸,那就完全是绿灯大开,穿上货物优先卸船,优先装船,往常一艘千石大船进港到出港大约需要五六天的时间,但是现在,最多四天就足够了,若是加急的话,三天就能走。
当然,效率不效率的无所谓,反正大船也不在乎这几天,最重要的是安置了陈设,市舶司就不会卡他们的货,这就很重要了。
不然的话,你的船到港了不让你进码头,进了码头不让你卸货,轻轻松松拖你十天半个月的不成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陈设就是在船上养成了这种习惯,没事欺负一下普通人,体力活什么的是绝对不会干的,闲的无聊就跟人聊聊天,讲一些趣事,几年下来别的倒是没学会,就是记住了航线。
谁让这货整天就待在指挥舱呢,船主下的每一个口令,经过长年的日积月累,就算是个傻子也能记个大概。
到了文登县以后,陈设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但是这货却死皮赖脸的赖在船上不肯离开。
而他给出的原因竟然是自己有多年的出海经验,虽然什么也不会,但至少知道遇到某些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置。
而这一点恰恰是现在船队上不具备的能力,李元景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把陈设留下来,以防万一嘛。
船队在文登县休整了三日,再次补充了一些补给之后,这才挥师北上。
李元景让人按照手表的刻度在司南周围刻了一圈标记,然后直接下令朝着两点钟方向走,而行使区域只能在一点钟至两点钟之间,虽然误差依旧很大,但是在这个范围内至少可以保证不论偏航多少,当他们看到目的地的时候,那里一定是高句丽的领土。
除了刚开始遇见了半天的糟糕天气以外,一路的畅通无阻也让李元景有了一些期待感。
然而,似乎老天觉得只有开头而没有结尾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于是,船队刚刚出航一天,在第二天准备的时候发现,外面全部都是大雾,别说是看见远方的情况了,就是连周围的船只都看不到。
“没事,不要慌张,海上遇见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找个嗓子尖的吼一声就行了,无非就是等着大雾退下再走就是了。”陈设心里面突然有些方,但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然,陈设是绝对不会告诉李元景,以前自己出航的时候从来都是一艘船单独走的,压根就没组过船队。
而靠吼这一招也是用于大雾天气防止被其他船撞到的,虽然看不见,但听到声音船只就会多加注意,避免碰撞。
然后……
“殿下,少了两艘船,一艘是运兵船,一艘是装载了粗布的船……”
“怎么回事?”听到竟然少了两艘船,李元景不由得心中有些担心。
要知道昨天晚上停船的时候他可是下令将所有船都联系在一起的,最wài wéi则是五百石的运兵船护着,防止出现海盗。
同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意外情况发生,两船之间是有四道绳索相连的,各自都有两道是捆在对方船上的。
“最外面的一艘船检查了绳索断痕,应该是脱落了三根,最后一根中间被强行扯断了。”
这个时候李元景才想起来昨天后半夜海上的确有些不太平静,等到安静下来的时候就出现了雾气,不过当时也没在意,加上航海经验并不丰富,也没想着要去确认船队安全,大家迷迷糊糊的就又睡了。
直到刚才喊话的时候最后一艘船没得到回应,一看绳索瞬间吓尿,连忙将情况汇报。
李元景满脸的无语,这个时候不只是他,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看又看不见,也不敢乱跑。
“希望等他们发现以后,能根据司南的指引顺利回国等着吧!”8
第二百三十章:终于到了
李元景也不是神,在大海上遇见这种情况,谁都没辙,除非你有卫星导航。
大雾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才开始消散,船队这才心惊胆战的继续北上,同时为走丢的那两艘船默默的祈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