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部落里就这么点人,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就算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偶尔的也是会混淆一下的,不过没人在意,反正朴恩才也不知道,自己利用这个身份也捞了不少钱,若是不想再发财他自然可以不管不问,但他还想继续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就必须要卖力。
    “这样,留下五十人控制他们,不让这些贱人跑掉,待会唐军来了以后就尽量拖延,他们每在这里多一刻,咱们逃跑的时间就多一刻……”
    “好,这个主意好,你快快去安排,咱们快走……”朴恩才听着这个主意立即兴奋的拍手叫绝,这似乎就叫金蝉脱壳吧?
    运兵船上,姚兵郁闷的看着空无一人的陆地,乱糟糟的海滩,本来这里还是有人的,可是现在……
    这一次出海没有带战马,一切都只能以步行为主。
    但若是探不到消息,自己有什么脸去汇报殿下啊?
    顺着这条大河倒是能继续进去,但人生地不熟的,他也不敢过于孤军深入,姚兵有些郁闷的挠了挠头,真特娘的难。
    “猴子,你上岸去观察一下情况,不要跟任何人接触,也不要距离他们太近,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回来!”

第二百三十二章:偏航了
    虽然猴子因为身形灵敏而主要负责侦察任务,但猴子也搞不清楚这里到底是哪里。
    不过他却看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何为侦查?
    不单单只是找到敌军的身影,而且还要做出最基础的判断,比如说找到了敌人之后,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观察到足够多的信息。
    包括敌人现在的状态,他们是在休养?还是在备战?是打算进攻?还是想撤退?敌人数量有多少?将领又是谁?
    正是一个又一个的侦查士兵,把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碎片情报带了回去,然后再由将领身边的智囊来汇总。
    没有任何情报是可以一次性成型的,任何战争在初期的时候,情报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而大多数时候,将领对于眼前局势的判断,就比较需要依赖先前的一些情报。
    又比如说前几次得到的情报是敌军有一万人左右,双方交战两次,敌军折损三千人,那么当第三次交战的时候,侦察士兵突然发现对方只剩下了五千人,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时候将领就需要做好防备那不知去向的两千人突然袭击的准备了。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混了近十年的猴子,虽然仅仅只是个队正,但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还是很让人信服的。
    猴子孤身一人深入数里,然后在半个时辰内又折返了回来,紧接着,李元景又派了两艘运兵船,一共九百人在此处登陆,确切的说,登陆的人数是七百五十人,每艘船上留下了五十人,在部队登陆之后就将船驶离岸边,防止有人夺船。
    然后,踩在陆地上的水军士兵脑袋中依旧飘飘荡荡的,在这种情况下朝着深处发起了突袭。
    将士们本来还觉得自己现在这种状态不太适合作战,一个个的心里面不断的打着鼓,然而等他们到了地方以后才发现,打个屁的仗啊。
    呼呼啦啦的七百多人往那里一站,对面就直接跪地求饶了。
    登陆的将士也没有去管这些意外情况,直接将那些控制着百姓的家丁揪了出来,然后又带走了几个不同年级的百姓。
    余下的人则让他们原地待命,不过到了岸边的时候,也没把这些人全部带上船,毕竟也有六十多人,都带上去也不太方便。
    姚兵从家丁中挑选了十个人,又带着十个解救出来的百姓登上了船,直奔不远处的船队而去。
    至于留下来的这些人,一个个的就这么站在岸边,士兵们都登船了,不过并没有离开,而是就在距离岸边大约十步的位置,拿着弓箭瞄着他们,谁敢逃跑,直接就是一箭上去。
    “新罗?”听着具体的回复,李元景已经懵逼了,按照自己的记忆去航行,就算有些偏航,不也该始终待在高句丽境内的吗?
    船队怎么会来到新罗?难道说新罗人趁机朝着高句丽发起了攻击?占领了这一片地区?
    “殿下,他说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新罗了,而且最近几年这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船队自然少不了翻译,这些话自然也是翻译来负责。(接下来翻译就省了,直接对话。)
    “这里距离高句丽和百济有多远?”李元景皱着眉问道。
    几名百姓模样的男子摇了摇头,他们这一辈子都没走出过部落,最多也就出了下海,根本不知道旁边是什么情况。
    朴恩才对领地内的消息封锁控制的极其严格,只要被抓到讨论或者打听这些,直接就是打个半死。
    他们男女老少加起来虽然有一千多人,可这些人打小以来就吃不饱穿不暖的,体型瘦小,浑身无力也是正常的,反倒那一百家丁一个个的看起来比较颇壮,就算不用武器,一个打三个也不成问首发
    所以造反是想也不用想的,根本打不过,人家踩死自己又轻而易举,时间久了,大家也就认命了,不然还能咋?
    “这里位于高句丽和百济正中央,骑马的话,一刻不停前往两国各需半天左右。”百姓不知道,这些家丁可就知道了。
    而且在上国军队面前,也容不得他们去装疯卖傻,瞎求糊弄。
    最最重要的是,万一自己说了不知道,其他人动了小心思说自己说谎,那不就完蛋球了?
    瞅瞅人家,再瞅瞅自己,想想还是算了,人家的武器都是各种钢铁,亮的冒着寒气,而且还有各种看起来就让人害怕的装备。
    自己呢?一杆木制的枪杆,配着一个小的可怜人的青铜枪头,刀剑什么的就不要想了,也就朴恩才才有一把铁制的汉剑,整天稀罕的不能行,跟个宝贝似的藏起来谁也不让看,后来想装逼拿出来看了下,结果还因为长时间没有保养,生锈了……
    所以说,这帮人在看到数百武装到牙齿的唐军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毫无抵抗力,直接跪地求饶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多的不说,就唐军这装备都能把王宫卫队吓死,这几个国家也就高句丽稍微好一些,勉强能给王宫卫队全部配备铁制装备,但也需要严格控制人数,人一多照样也得用青铜。
    “偏航了!”李元景直接转头看向任知行,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不去纠正的话,后面会有无数的麻烦。
    “不会吧,咱们可是一直跟着司南走的。”任知行摸了摸脑袋,司南上方位从未偏离,好吧,他好奇的是李元景凭什么就知道他们偏航了?
    李元景想了想,直接拿过一把标尺和笔在航图上画了起来,这种图任知行闲着没事画了好多张,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导致之前的努力白费,所以李元景画起来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据史料记载,文登县以这个角度航行,对应的应该是平壤附近海域的,而平壤距离新罗边境大约四五百里,若是我们没有走错方位,那么问题一定出现在前天晚上,那场大雾把我们带偏了。”李元景先是按照四十五度将文登和平壤连了起来,然后又从中间画了一条虚线直接向下,然后又以四十五度向上,这一次连接点为新罗,只不过与目的地偏差四五百里。
    虽然可能也不太准确,但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锚链的船只,在大海上过夜,周围又没有任何参照物,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漂走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航海初期,甚至是风帆时代的航海家们为什么都会选择沿着大陆航行的原因。
    一旦进去了,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就真的出不来了,直到有了蒸汽动力,船只不再依靠人力的时候,人类才大规模的进入了深海探寻。

第二百三十三章:他为什么要跑?
    还是那句话,李元景也不是神,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事情,但这一次的出行对他来说还是意义非凡的。
    至少积累了大量的航海经验,顺便还可以摸一下近海地区的航线问题。
    这种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摸清楚的,也不是跑个一两趟就能解决问题的。
    怎么说呢,一条航线的确立,是需要大量的实战来检验的,至少需要跑上几十上百次没有出现错误才能确保这条航线的稳定性。
    当然,这些事情李元景已经有了安排,不需要自己时时刻刻的去操心。
    而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李元景的计划被这一场偏航给打乱了。
    而原本的计划是先去高句丽,然后再去新罗,去那里了解一下关于倭国的情况,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稳定的航线,最后再去百济,目的自然是奔着耽罗去的,也就是后世的济州岛。
    这里目前属于百济的属国,但百济由于自身的原因,对耽罗的控制力很弱,一年都不一定能派人去巡视一次,但耽罗的航海力量却又是半岛三国中最强大的。
    而耽罗臣服于百济的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太弱了,百济若是来攻打耽罗,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派出的船队只要没到耽罗,对百济来说就要伤筋动骨很多年,人好说,船怎么办?
    可一旦百济的军队来到了耽罗,哪怕只是两三千人的规模,也能轻松的灭掉耽罗,所以耽罗王想了想,很干脆的直接投降了,我定期给你上贡,臣服于你,你也别冒险来吓唬我了。
    至于李元景带着不到三千军队,现在只剩下两千四百人左右就敢游走半岛三国,虽然也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很显然,三国若是想动手的话,对他们来说风险更大。
    “小心些吧,这里的情况不一般!”李元景朝着身后的几人嘱咐了一声。
    新罗人已经被带下去分别审问了,因为先前传回来的情报证明这些人是有问题的,至少也是对立的,李元景懒的去管那些,现在他只担心自己突然出现在这里,会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殿下,这里真的能赚钱吗?”程处亮紧咬牙关,他可是弄了半船的瓷器啊,这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再出现船丢了的情况。
    这好不容易来到了目的地,结果还偏航了,好吧,偏航就偏航,可这里的人,似乎穷的也就只剩下人了,自己弄这么多瓷器卖给谁?
    “放心吧,这里穷的穷死,富的富死,若是有人问你价格,往死里要便是了。”李元景呵呵一笑,给了程处亮等人一个安慰的眼神。
    很快,审讯的结果出来了,百姓那里没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只是如实的说出了他们的身份,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家丁那边知道的倒是多一些,但也仅仅局限于之前被告知,若是唐军来了,就告诉他们家主出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当然,在唐军的威严下,这些家丁根本没有什么节操,直接就把朴恩才给卖了,同时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消息。
    半岛三国时长处于你踢我一脚,我给你一拳的状态,这个不只是大唐,就连他们自己都习惯了。
    唯独不同的是,大唐属于这三个国家的宗主国,小弟们打架也就打了,可若是有人告状了,作为家长的大唐就得站出来说话了。
    “有点意思!”落座之后,李元景嘴角微微的浮起一丝笑容。
    “有什么意思?那个朴恩才肯定是被吓跑了!”程处亮依旧还在担心自己的瓷器会卖不出去,脸上忧心忡忡的样子很想让人给他两下。
    “不!事出反常必有妖,新罗也是大唐的属国,按理说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