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面又是一场掺杂着家族恩怨的狗血剧,大概想一想也就知道了。
“不说她了,公主也好,庶民也罢,现在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子,殿下今日邀请本王来这里,不会只是为了谈论女子的吧?”李元景笑着拒绝了李承乾继续透漏,他的确很好奇,但却不想从李承乾这里得到这些消息。
当然,这也算是对李承乾的一种保护。
“当然不止,本宫其实本不该对王叔说这些的,但王叔提出的封王计划确实帮了本宫的大忙,可后来本宫想了想,虽然有王叔的帮助,但本宫也不能坐吃山空,但目前本宫手中权力有限,也只能在钱庄上面动动心思了。”李承乾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争储从来都没有说风平浪静的,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封王计划的确让李承乾松了口气,作为太子,他比其他人距离皇位更近一些,在这个前提下,李承乾大可不必跟其他皇子去争这些,而李承乾的背后也不是没有能人。
这一次李承乾接受了背后谋士的建议,不去管其他人,专心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哪怕将来出现某个天赋比自己好的皇子,至少自己这些年来建立的勤勉形象已经在父皇心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在其他皇子有了去处的前提下,这个时候父皇就会偏向于太子,换储可不止颁布一道诏令那么简单的,围绕着储君身边的人都要换上一遍,几年都缓不过来气的。
李承乾的意思李元景当然明白,这是把自己当做他的友军了,虽然自己从没想过,但李元景也并不介意这些。
“钱庄的事情关乎重大,切忌不可贸然突进……”
第二百六十四章:请王叔教我
现在的李承乾多少有些尴尬,突然崛起的钱庄被李世民交到了他的手中,李承乾也知道这是对自己的考验。
加上身边也有一些智囊,很多来自高层的用意,这些智囊都会在分析过后告诉李承乾。
而李承乾虽然心性不稳,但聪明才智还是有的,所以他选择了相信智囊的建议,稳扎稳打,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去经营钱庄。
但是现在李承乾发现这么做是远远不够的,朝廷就是一个无底洞,而且钱庄自身在经营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在李元景手中明明还能赚钱,可到了李承乾手中不说赔本,但也赚不到什么钱,勉强能够自给自足。
但是随着日后规模的扩大,人员正式入仕,如果李承乾这个时候还不能解决资金问题,后面的事情可能会一拖再拖,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李承乾。
虽然他也在努力,可是偏偏,在有前人树立下的榜样面前,李承乾的这些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王叔,钱庄并没有冒进,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太过保守了,这还仅仅只是关中一地,将来若是全国推广,继续按照现在的方式,怕是要入不敷出了!”李承乾深深的叹了口气。
“保守?”李元景愣了下,自己制定的方案能叫保守吗?
若是能够坚持贯彻下去,不说太多,一年钱庄的净资产增加一成还是根本不成问题的吧?
也别小看这一成,钱庄的基数在那放着呢,算上储蓄什么的,至少也是千万贯起步,一年百万贯的利润还不够吗?而且这还只是起步阶段。
看着李元景的神情,李承乾略显尴尬的低下了头,扭捏道:“是这样的……王叔从钱庄离开之后,本宫便收缩了一些业务,主要是没有经历过,对这些事情没有底气,也不敢乱来……”
李元景这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承乾要说保守了,自己制定的计划不说刚刚好,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本来就是在刚刚好的地步偏下一些,也就是在保守的基础上稍稍激进了一些。
大家都没经验,刚开始的时候李元景也觉得要求稳,等有了足够的经验再去想其他的。
但没想到自己离开之后,李承乾砍掉了一些业务,至于砍了多少李元景暂时还不清楚,但保守是肯定的了,本来就是个临界值,随便动一下就会在账面上出现巨大的反差。
随后李元景又询问了一些目前的情况,随着李承乾逐一的将钱庄当下的业务列了出来,李元景却在不断的皱眉头。
现在的钱庄给他的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稳,太特么稳了,稳的就连李元景都觉得这好像是一个知天命的老人了。
“太保守了,继续这样的话,钱庄还真有可能经营不下去!”李元景暗暗点了点头。
目前钱庄的业务只剩下了三个方面,存储,放贷,投资!
存储倒是来者不拒,继续按照之前的模式去操作,但是放贷却收缩了一大部分,其中加上了一个硬性条件,贷款店铺资产不得低于两千贯,且经营不低于五年,无不良史!
就这一个硬性条件就把不少人给挡在了门外,要么就是资产不够,要么就是年限不够。
这年头做生意的,资产能到两千贯以上的,基本是不怎么需要贷款的,除非有心扩大经营,但是这部分人很有可能经营年限不到,因为两千贯对他们来说还真不算是太难的事情。
而投资就更扯淡了,李承乾将重心放在了织布工坊和水泥工坊这两个方面。
怎么说呢,织布工坊倒是挺稳的,但现在利润被压缩的已经不多了,钱庄需要投进去一大笔钱才能拿到少得可怜的股份,然后每年坐等着那么一点分红,五年的分红都未必能把投资的本钱拿回来。
当然,这是长期投资,只要熬过去这几年,后面的就是净收益了,对于钱庄来说,这种投资显然是最合适的,虽然收益不算太高,但胜在稳定。
“你投水泥作坊做什么?朝廷有意要开放民用了吗?”李元景很是不解的问道。
“还没有吧,不过等几年是肯定会开放的!”李承乾摇了摇头。
“你啊,还是太心急了,水泥作坊虽然也能赚钱,但现在你直接投进去二百万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收益?这些钱可不是你自己的钱,而是钱庄储户的钱。
更重要的是,水泥作坊现在根本就见不到任何收益,你这二百万贯等于砸进去推动了水泥作坊的发展,但对你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而万一再次出现挤兑,这二百万贯你去哪搞?”李元景很是无语的摇着头。
水泥作坊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供给军用以及官用,而由于都是自家的东西,所以朝廷在支付货款的时候也很抠门,基本上就是把正常的开销给他们就算给钱了,也就是说,朝廷给的只够给工人开工资,然后维持正常经营,分红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
虽然很无语,但李元景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承乾。
“不论是个人也好,钱庄也好,但凡涉及到的投资,首先要看一点,短期内能不能见到利益,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水泥作坊未来的前景还是不错的,而且随着朝廷以后越来越有钱,货款方面也不可能一直压的这么死。
但这些都属于是未来的前景,而目前朝廷的政策决定了短期内根本见不到任何收益,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可以投资的,但投资的额度一定要掌控好,投个十万二十万的先占个位置,慢慢的去等他发展壮大,真若是未来出现了什么状况,这点钱也不至于让自身伤筋动骨。
而另一个则是来自于钱庄自身的地位来决定的,有了品阶之后,钱庄也就是官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知道朝廷有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想法,若是有,则可以加投增持,这个时候的投资是可以预见的,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拿到收益。
你投二百万贯本来是不错的,但问题就出现在现在朝廷无意开放民用,结果导致你的二百万贯被套牢在这里,只能拿织布工坊的分红来填这二百万贯的坑,如此一来,等于你直接浪费掉了三百万贯的资金。”李元景认真的说道。
李承乾面色有些苍白的看着李元景,三百万贯啊那可是,若是这么多钱被他搞砸了,后果可想而知。
李承乾正是预料到了这种后果,所以才在李元景回来之后就立即放下太子的脸面去邀请他,并且不耻下问的去求教。
李元景虽然说了很多事情的关键,也指出了自己这次操作的失误点,若是再来一次的话,李承乾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但是……
这还远远不够,这些失误点之前他也分析的七七八八了,就算李元景不说,要不了多久他也能完全分析出来,他想要的是之后的办法,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请王叔教我……”
第二百六十五章:调教太子
高傲的太子李承乾,终究还是在李元景面前低下了头。
但是相反的,李元景却越来越看好李承乾了。
低头并不是什么丑闻,也不是什么掉面子的事情,而是一个人真正的有了担当,能够认清自己的不足,想要力求改变,加强自身实力的一种行为。
人无完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是人就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太子一样是人,皇帝一样是人。
皇帝做错了,自然有宰相站出来顶锅,但是太子身边的人想要顶锅却没那么容易。
与其等到真的酿成大错才知道后悔,反倒是不如趁着刚有苗头,或者初步试探之后就低头求问,这没什么好丢人的,李世民现在不也经常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吗?
“容本王想一想!”李元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倒不是自己圣母婊,而是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几个孩子,也就李承乾真的有当皇帝的资质。
当然,李承乾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自信心不够,或者说意志太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李元景虽然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根据这几年来的观察,大致的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断。
真正让李承乾丢掉皇储的原因,其实百分之七十的功劳要归于长孙皇后的去世。
李世民太严格,长孙皇后太慈祥,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突然间没了靠山,加上李承乾本就意志不太坚定,被李世民批评几次就觉得全天下好像都看自己不顺眼,然后在经历一些意外,整个人也就开始自暴自弃,最终丢掉了皇储。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调教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但李元景还是愿意试一下,善因终有善报!
要想解决钱庄的困境其实很简单,给他找几个投资不大,收入不少的项目就可以了。
但真要是这么做了,难免会让人觉得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最终反倒是会起到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李元景想了想,认真道:“你关注一下最近在半岛畅销的货物清单,然后试着看能不能入股他们,这些投资应该不会太大,收益也比较乐观。”
“对呀!本宫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李承乾眼前突然一亮,旋即小脑袋飞速的旋转着,小眼向上一瞥,立即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
“王叔,不如我们合作吧?那边需要什么货物钱庄负责采购,并且送到港口,这些钱全部由钱庄负责,王叔那边只负责去卖,最终卖的钱我们对半分?”
李承乾可是知道他们跑一趟新罗有多赚钱,几十倍的利润那可是,真要是有了这条线,哪怕所有成本都让钱庄出,他们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二百万贯的窟窿根本就不是问题。
李元景的这个建议让李承乾瞬间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个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