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个结果李元景并不意外,至于人数为什么不能低于四万,原因也很简单。
是因为唐朝军队的编制问题,虽然府兵制注定了唐朝军队只能是一个个军府拼凑起来的军队,理论说上不封顶。
但实际操控起来就有些难度了,一般而言,一位将军负责一个军,由四至九个小军阵组成。
但这种规格比较罕见,最常见的是五个军阵组成,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阵,每个军阵有五千人,一个军的编制为两万五千人,这是通用的。
除了两万五千人的军比较常见以外,剩下的就是两万人一个军,府兵制的制度可以让军级别的规模随意变化,必要的时候,主将甚至可以召唤五个军组成一个超级军阵。
一万人的军也不是没有,但派出李靖和李道宗这种级别的主将,只让人统领一万军队的话,双方面子都过意不去。
“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吧?”李元景微微眯着眼睛看着长孙无忌。
军队人数真的无所谓,完全就是李世民说的算,他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别人根本没办法去改变这个结果。
整个计划都通过了,没理由卡在军队规模这方面,如果真的卡在这里的话,那么背后一定有其他的问题存在。
“呵呵,陛下想用新军……”长孙无忌若有所指的提醒道。
“新军?”李元景猛的皱着眉头,这里说的新军可不是后世的那种新军,而是由新人组成的军队。
正常府兵是三年选拔一次,这个主要是因为府兵制这个制度所决定的。
一年一次既不能保证数量,也不能保证质量,因为在大唐能当得起府兵的,用后世的话来说那都是小康家庭。
所以大唐身体最壮的人群就是府兵,若是没点家底的话,根本就支撑不起当兵的费用。
没错,府兵是需要自己去自备装备的,每一个新选拔的府兵朝廷都会补贴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些资金只够购买一些基础装备。
但上了战场只有这些装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所有的府兵都无一例外的会再自掏腰包添置一些顺手的装备,这个时候舍不得钱,到了战场上就只能舍掉自己的小命了。
“人从哪来?”李元景问道,前年年底北征突厥的时候才提前招募过一次府兵,距离下一次招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时候上哪找人去?
“隐户!”长孙无忌说道。
“朝廷养的起吗?”李元景不由一声冷哼。
隐户,这倒是个好选择,而且看来朝廷应该是跟世家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世家也愿意把这些隐户放出来。
不过这样一来人倒是有了,可是钱呢?
隐户可负担不起装备的费用,而且隐户平日省吃俭用的惯了,对于伙食来说基本就是不饿就行了,吃撑那是完全不用想的。
在这样的生活思想下,人的身体条件就是个很大的隐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用选府兵的方式选出来五千人,再从隐户中招募五千人,两方同时训练一年的时间,府兵就算让掉两千人都能吊打这边。
再说一句算是夸张的话,府兵就算是不打,只牵着鼻子绕圈都能绕死这些人,除非他们能舍得花大钱去改善伙食,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在半年内提高上来。
“养的起!”长孙无忌暗暗吸了口气,有些不太自信道。
“用什么养?算过要花多少钱吗?按照预想,新军第一年每人每个月补助一百钱,五万人一年的补助便是六万贯。
装备多少钱你心中比谁都清楚,这批人可不只是给个补贴就行的,你得从头到脚的把他们武装起来,这五万人一百万贯砸下去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起府兵本就不占优势,想要让他们快速提高战斗力,就必须要在伙食方面下功夫,隔三差五的要吃些肉什么的,一年多少钱你算过吗?这一年的时间,两百万贯够吗?”李元景拍着桌子问道。
“装备朝廷负责,不用买,粮食朝廷也出了,这两年各地都丰收,倒是不缺粮,剩下的就是那六万贯和买肉的钱了……”长孙无忌悄悄的瞄了眼李元景,小心肝扑通扑通的。
“就算这样一年下来也要至少五十万贯,而且还要打造战船,不是本王看不起人,朝廷拿的出这么多钱吗?”李元景不由的鄙视道。
“你……你不是有三座矿嘛,凑活凑合就过了!”长孙无忌用蚊子般的声音说道,丢脸,太特么丢脸了啊。
这一刻长孙无忌恨不能找个地缝塞进去,这个主意本来就是自己出的,所以也只能由自己去想办法告诉李元景。
结果没想到自己还没想好该怎么说呢,李元景就自己登门了,那就说吧,可现在越说越觉得丢脸,不仅自己丢脸,连朝廷的脸也都丢完了。
“嗯?”虽然长孙无忌的声音不大,但李元景还是听到了他说的话,不由得被这番话给气的乐了起来,合着朝廷是盯上自己这三座矿了啊,接着打趣道:“是不是本王费尽力气开采出来,最后要挂着朝廷的名义发给这些士兵啊?”
长孙无忌恨不能将脑袋塞进自己的怀中,但话都说到这一步了,再不好意思又能如何?
好吧,长孙无忌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太硬,得哄着来才行:“现在毕竟是在本土,有些事情你不适合出面,不过你所做的事情陛下都看在眼里呢,这批军队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你赵国的军队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谈拢
画饼嘛!
这个谁不会啊?
长孙无忌说这可能就是以后赵国的军队,李元景若是真把这些军队当做赵国的军队来对待的话,估计自己也就离死不远了。
至于世家是怎么把那些隐户放出来的,其实也很好猜测。
无非就是朝廷向世家表态可以海外封王,然后又提了一些条件而已。
这个时候由不得世家不动,你不动,就说明你有其他的想法,在李世民渐渐抬头的今天,可由不得你去有这些多余的想法。
“你也别拿这些话来唬我,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本王心中清楚的很。”李元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不过想了想,觉得这样做还不太彻底,又接着说道:“钱本王是一分都不会出的,朝廷同意则继续做下去,不同意大不了本王把计划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想办法便是了,本王安心去寻找自己的封国,何必要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呢?”
“你这是在给朝廷出难题啊!”长孙无忌笑眯眯的看着李元景说道。
“朝廷又何尝不是在给本王出难题?”李元景轻轻一笑,毫不为意到:“封国的建立,靠着朝廷的支援能行吗?本王手中不存点钱,怕是连一座县城都建不起来,到时候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这个封王当的有什么意思?”
“这件事情怕是由不得你!”长孙无忌露出一副神秘的笑容说道。
接下来两人又谈论了一些其他的话题,相互之间都没有往这件事情上牵扯。
长孙无忌只是作为一个私下里传话的人,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李元景,而是要让李元景心中先有个数,给他一点时间去考虑这件事情而已。
具体的事情,还得他们兄弟两个自己去商议。
翌日清晨,长孙无忌天不亮便起床准备去上朝,从没有这种思想的李元景日子倒是过的舒坦,直接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
在长孙无忌的府上随便吃了点东西填了下肚子,然后便直接前往皇宫。
长孙无忌早晨离开之前交代了府上的下人,让李元景醒了之后直接进宫。
一路不慌不忙的前行着,时间卡的刚刚好,当李元景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正好是散会的时间点。
跟相熟的宰相们相互打了个招呼,李元景便等到了李世民的召见。
……
兄弟两人关起门来谈了不少的话题,时间直到下午大概三点多的样子这才结束了这一次的会谈。
整体来说,两人对于这一次的会谈结果都还算是满意。
李元景同意了李世民提出的条件,同样的也给予了李元景一个肯定的答复。
五万由隐户组成的士兵,由朝廷负责他们的兵器装备以及基础的粮食补给,李元景负责军费以及其他私自增加的伙食开销。
朝廷派出李道宗以及李绩两位将领负责帮他训练军队,李绩虽然在某些方面要比李靖有些不如,但李绩作为李世民麾下的另一员大将,守边的经验一点也不欠缺。
新的军事基地设置在海州,这里不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比较合适,算是比较均衡一些的地方,不过这只是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的。
另外李元景会被任命为东海道大都督,负责统领整个东海道的一切军政要务。
但令人尴尬的是,东海道目前为止就是一个空壳子,而他预定的第一个辖区就是耽罗,治府也不过是暂借在海州的。
李元景承诺明年年底之前,让大唐在耽罗站稳脚根,贞观七年的时候让耽罗能够初步完成开发,贞观八年开始进军倭国南部。
朝廷会负责战舰的建造工作,基本上双方算是有来有往,谈不上谁吃亏,但也谈不上谁占便宜,大致的内容与昨天晚上跟长孙无忌谈的差不太多。
但真正让李元景改变态度,决定接受的原因,还是李世民亲自开口许诺了。
这五万隐户军队就是他未来封国的基础,在这五万人中,只要李元景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跟着走,朝廷不会设置任何障碍,甚至还会利用官府的力量组织他们的家属前往沿海地区登船离开,除此之外,李世民还许诺了可以给他一共十万户的迁徙百姓。
离开皇宫之后,李元景便直接返回了城外的王府。
事情已经决定了下来,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单单只是五万军队的组建就是个足以让人头疼的难题,朝廷没有确定给不给军官,若只是给五万人而没有军官带领,这五万人的作战能力怕是会让人头疼死。
所以,还需要制订一套完整的晋升计划,另外就是关于整个东海道的未来规划。
这个位置自己不可能一直坐,但李元景还是希望能够在自己在任的时候尽可能的为其打下基础,让后续的人可以按部就班的去发展。
也不是李元景贱,这对于他来说同样也是一次历练,虽然世家也会封王,但是两者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世家只需要带着它们的族人走就行了,这里面不缺各级官员,治理地方上面不比任何人差,但是李元景却不行。
“殿下,王侍中在府外求见!”
正在李元景愁眉苦脸的整理思路的时候,府上的下人却突然来通报王珪的到来。
“让他进来!”李元景倒也没有意外,只是有些惊讶王珪的速度如此之快。
其实自己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天黑了,而王珪显然是下了班以后便直接出城赶过来的。
不过对于王珪,或者说是对于整个王家,李元景并没有什么好感。
自己离开这半年,王小意甚至不敢离开王府,王鹤年也一直待在自己的院子中始终不肯离开半步,所需要什么东西,都是让侍卫去采买,爷孙两人仅仅隔着几座院子的距离,可半年来却从未见过面。
显然,王家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知王侍中到访有何事?”见到了笑嘻嘻的王珪,李元景却是板着脸直接问道。
“谈合作的!”
“不必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