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如果房玄龄能先回到几十年后再回来的话,一定不会这么认为。
那时候估计他会说,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薛万彻跟李元景还真是有缘分,历史上李元景被谋反致死,就有薛万彻的功劳,可以说,正是薛万彻的支持,让李元景觉得自己在军事方面已经可以跟朝廷掰手腕了,当然,大多数时候李元景那个糊涂蛋还是被人糊弄着玩的。
这件事情很简单,薛万彻不知道什么时候透漏了自己想要加入东海道的想法,结果被思维敏捷的裴行方抓住了把柄,于是就有了这封密奏。
裴行方是薛万彻的副将,而裴行方又是裴家在军队方面大力培养的新人,所以,原本没有资格直接上奏的裴行方,借助裴家的势力成功的将这封密奏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台上。
“拟旨,令太尉领兵五万,任城王李道宗与李绩二人为副!”李世民心中有些不爽的直接吩咐道。
这封任命本是不打算这么早就公布的,但有些人却一直在蠢蠢欲动,李世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他已经可以遇见,一旦大唐开启了封王的步伐,对于整个大唐内部将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若是李世民现在不去准备,到时候大唐所有的官府,甚至是军队都有可能直接瘫痪,原因自然是官场和军中的高层,近乎九成五都来自于这些家族。
“如此一来,就该是赵王头疼了!”房玄龄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他也头疼,他老婆这几天没少在他耳边吹风,不对,应该是没少拧他的耳朵。
房遗爱在新罗遍地开花的事情已经被他夫人知道了,也同时知道了房遗爱被房玄龄给打的半个月下不来地,这可气坏了房夫人,儿子好不容易是个正常男人,能够传宗接代了,你这个当爹的咋就这么没良心呢?
房玄龄其实很想说一句,那也是老夫的梦想啊,可是老夫不敢……
好吧好吧,反正就是房玄龄最近因为这件事情过的很不顺心,恰巧关于封王计划随着李元景的归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有有资格参与的家族都在想着办法去接近李元景。
卢家也同样不例外,但是房遗爱还在新罗,卢家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引荐,李元景又不见他们,最终找来找去只能找到了房夫人这里,于是就有了房玄龄现在的纠结。
嗯,赵王该头疼了,这个时候老夫亲自登门为他解惑,应该能开口了吧?
第二百七十一章:最合适的安排
李元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历史上曾经害死了他的薛万彻竟然间接的解开了自己的疑惑。
关于任命的文书很快就被送到了李元景的府上,整个流程甚至没超过半天的时间。
效率之所以能够这么高,完全得益于这些负责部门内或多或少的,都是一些这件事情的既得利益集团。
似乎是为了要给李元景解开疑惑似的,房玄龄几乎是与圣旨一同到来的。
当然,来的还有新任命的两位副将,任城王李道宗以及李绩。
这两位之前都不在长安,两人是在三天前和五天前才回到长安的,本计划是在家歇息几天再来商量正事的,结果没想到被一道旨意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殿下打算如何招募这五万士兵?”坐在桌子前,房玄龄毫不客气的夹起一筷子牛肉放入火锅中涮着,似乎是为了防止自己夹起来的肉被其他人抢走,所以肉不离筷子的看着李元景问道。
另外两人也将目光看向了李元景,身为副将,军队的实际负责人,他们两个也同样很关心这件事情。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仅仅只是知道他们要被安排去哪里?去哪里做什么?剩下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朝廷有什么安排?”李元景倒也没有客气,这个时候就是把话谈开的时候,趁着大家伙都在,有什么事情也比较好商量。
这半个多月以来,李元景也想了很多方法去应对,不论朝廷最终是怎么安排的,他都能拿出一道应对的措施。
“没有任何安排,这件事情由殿下全权负责!”房玄龄很光棍的夹起牛肉,沾了沾兑了醋的蒜汁填进口中,不由得赞叹道:“长孙老贼家的牛肉还真是好吃……”
李元景有些意外,但由于自己做足了准备,所以又在预想之中,直接开口确认道:“士兵好说,军官呢?朝廷不管了吗?”
“不管,你想自己培养就自己培养,你想让朝廷支援就支援,一切看你的想法!”房玄龄直接说道。
“二位将军手下有多少人手可以调用的?”李元景将目光看向了李道宗和李绩。
“除了幕僚和副将,大概只有几十个亲兵了……”两人毫不意外的直接说道,他们手下不是没人,怎么说也是混了多年的大将,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心腹?
但心腹归心腹,他们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大唐军官,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去让心腹帮自己做点什么事情,但是像这种调任的事情,不是他们能做到的。
所以即便李道宗是任城郡王,是皇族将领,只要离开了军队,他之前的心腹手下也还是要留在原部队的。
这也就是他们都是常年待在边疆的好处,若是向其他将另一样,只要结束战斗,大多数都是光杆司令,只有官职本身配属的亲兵名额可以随时跟在左右。
李元景点了点头,解决问题不是置气,这些都是规矩,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劳烦二位将军计算一下,训练五万军队,你们需要多少人手?要调用哪个级别的将领军官各多少人?最好能列出个名单!”
说到这里,李元景又笑着看向了房玄龄,问道:“房兄,这些人朝廷该不会不借吧?”
“借,当然会借,只要有名单就行了,不然朝廷只能看心情指派了!”房玄龄笑着说道。
“那就行!”李元景说道:“士兵每人每月补助二百钱,队正三百钱,每往上一级,增加一百钱。”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敢问殿下,对这五万人是如何安排的?是需要能让他们带着出征打仗?还是只用作日常训练就行了?”听到李元景给教官的补助更高,李道宗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李元景想了下,旋即便弄明白了李道宗的意思。
可以出征打仗的,高层教官团队人数必然会更多,而且一些将领也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副将,以及一个完整的幕僚团队,一个将军身边至少也有近百号人在为他服务。
若是只负责训练,那高层人数就不用这么多了,只要有人管着大方向就行了,真论起来的话,两者之间的人数差不多能差三到四倍。
“按照能出征的一半人数借调吧,军官还是要自己培养,不然教官一撤走整个军队立刻就瘫痪了。”李元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没什么好隐瞒的,李世民那边都已经说开了,自己隐藏着反倒会让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按照每军府千人来计算的话,需要火长百人,队正二十人,旅帅十人,校尉五人,统军,别将各一人,每府所需一百三十七人,五万人便是五十个府,需六千八百余人。统军身边通常有十至二十人辅佐传达军令等。
战时通常以二至五个府合作一军阵,由一名副将统领,副将身边约百人,这么算下来的话,单单只是借调这些教官,怕是就需要借调一万人左右,哪怕减半,也只能在统军及副将身上做文章。
有些幕僚虽然没有官方身份,但也颇受将领重视,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人,所以待遇方面自然不能太低,算起来的话,这部分人要花的钱反倒更多一些!”李道宗直接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真要是按照李元景说的待遇来,单单只是这帮教官一个月就要花掉几万贯的军费,而且这还是保底的数字。
“能保证这些人倾囊相授吗?”人数和钱李元景倒是不怎么关心,反倒是更关心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人会不会藏私。
“明面上的不会,但自己悟出来的就没人能做主了!”李道宗说道。
“教官只要五千,高层砍掉五分之四,只要一些重要职位的人!”李元景想了想,咬牙道。
人家拿命才悟出来的经验,不交给你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强迫人,但对于李元景来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
经验这东西,无非就是熟能生巧,既然没人愿意教,多对抗演练不就行了?
虽然还是缺乏了些实战的经验,但总比没有要好的多。
“兵呢?”见问题差不多解决,房玄龄继续开口问道。
“关中和中原各招一万,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东道沿海区域共招一万,剑南道、黔中道及岭南共招一万!”
房玄龄还在等,但见李元景已经没了继续说下去的意思,这才放心的点着头说道:“这样安排这五万人的确是最合适的!”
在场的没一个是不识数的,明明是五万人,李元景却只安排了四万人,那么剩下的一万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家道中落的少年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官府用于张榜公布公告的那面墙周围,更是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不过有县衙派出的衙役负责维持秩序,虽然只有两人站在榜单前侧约一步的位置,可这两人却如同一道无形的高墙一样将外面看热闹的百姓拒之墙外。
一名刚刚十八岁的少年被这里的热闹情形所吸引,不由的上前几步,但却发现前面围着的人群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挤不过去。
侧耳聆听着周围百姓的讨论,结果发现讨论什么的都有,有说朝廷下令让织布工坊在龙门县开设分坊的,有说最近有兵祸,不让出门的。
各说纷纭的都有,不大会儿的功夫,来自前排的吃瓜群众们传来了最权威的答案,衙役说是招兵的,但更具体的就抓瞎了,衙役也不识字,他们只知道这上面是招兵的。
倒不是没人跟他们解释上面的内容是什么,但密密麻麻,洋洋洒洒的几百字下来,他们两个也记不住这么多啊,真要是听一遍就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他们也不会落到站在这里当门神这一步了,反正只要记个大概就行了。
看着混乱的人群挤挤攘攘的,却始终得不到最有效的内容,少年不由的心头一动,边向前挤着,边开口大声说道:“让一让,都让一让,我读过几年书,到前面为大家念一下公告上的内容。”
县里的读书人本来就不多,要不就是待在家中寒窗苦读,要么就是有正儿八经的体面工作,能在外跑的,也就是店铺的一些掌柜什么的了,但人家也没工夫闲到挤挤攘攘的过来做好事。
人群下意识的为少年让开了一条通道,虽然不大,但还是勉强能让少年畅通无阻的通过。
终于,少年不费吹灰之力的来到了前排,与两名门神衙役并排,却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站着。
少年大致的看了下布告的开头,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上面的内容,似乎与自己了解到的有很大偏差啊?
“哎,你到底识不识字啊?”
“小子,快念吧,不然今天有你好受的……”
见少年没有任何动静,周围的人群不由得有些着急的催促了起来。
少年被这急促的催促声惊醒,旋即定了定神,开口大声的念道:“朝廷拟在龙门县招募兵士三百人,要求如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