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关键的便是他先前看中的山头,真的没什么卵用。
王御医请了画师前往实地绘画,将真实的地形情况带了回来。
山峰陡峭,还都是石头山,根本不具备再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说,那里除了两条河以外,甚至连建个房子的地方都很难找到。
李元景建造新基地的想法不得不因此而中断,可在长安周边寻找一块地也并不容易。
这件事情停滞了下来,李元景这半年来也在宫中看了不少的各种书籍,禁书什么的压根不看,看的最多的反倒是工部那里的存货。
好处是,对于大唐的技术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了解。
这半年来,还让李元景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关于李世民的底线,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应该再增加一个,不要让他的肱骨们难办。
还有关于郑善果那件事情,李元景也在意外的了解到了半年前的真相。
的确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但李世民早就想把郑善果调走这是众人都知道的,原因是郑善果年纪大了,对于高龄的官员来说,调任是最难接受的,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面临两个可能性,死在途中或者任上,或者直接告老。
郑善果是郑家的支柱,也是郑家的牌面,搞死了郑善果,郑家的影响力立即下降一个等级,而调任则是最合理,最合适的机会。
历史上郑善果就死于这次调任后不久,具体几月不清楚,反正就是今年。
郑家借助这个机会,李世民也同样借助这个机会,从郑家敲了五十万石粮食才让郑善果保住了岐州刺史这个位置,李元景抢的那几百石粮食,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连兄弟都敢杀,连子侄都不放过的人,又怎么会为了自己这个异母兄弟去让他的肱骨不开心呢?
这半年的时间李元景不仅在充实自己,同时还看清了很多事情。
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继承了李元景这具身体就能立刻知道的,他还需要仔细的去观察,去推测。
唯一值得高兴的地方就在于,李渊这两年没少给李世民添堵。
现在李渊每天基本上只剩下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努力的造人,给李世民增加更多的小兄弟,让将来的亲王数量越来越多,保不准哪一个就能让李世民也体验一下同样的感觉了呢?
另一件则是隔三差五的派人来催促一下,让李世民挑选天下美人送入后宫供太上皇享用。
“殿下,陛下招您过去……”
第二十七章:开府
唐朝的王爷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羡慕的地方,特别是初唐,确切的说,是自李世民登基之后的唐朝王爷。
一个个的就像是个吉祥物似的,手里面根本不可能有一丝的实权。
为了防备同样的悲剧发生,李世民对这些王爷们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
李元景倒是对自己的处境还算是满意,比起他那些小兄弟们来说,日子简直比他们好过的多了。
殊不见,十六王宅已经人满为患,里面的主人们,一个个年纪比李元景还小,就像是被圈养的小羊羔一样。
至于说成年皇子才会被允许出宫开府的,嘿嘿,真正出宫开府的日期是自封王起,除非有特殊情况的,比如说还是秦王时期的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两兄弟,就连李元景,玄武门之前也是在十六王宅住着呢,玄武门之后,李世民才把他召回宫中。
那些王爷只等他们成年了,就会被外放就藩。
这些人只会在名义上得到一些王爷应该享受的,实际上,这些人最多也就是识字,真正的知识什么的,知道的并不多。
这也是为了方便日后能够控制他们,防止藩王们叛乱。
李世民的思路就是,既然不能杀了他们,那就把他们全部变成白痴,日后再安排自己的人盯着,稍有异动,便做局弄死他。
但就是李世民恐怕也不会想到,王爷们发起的叛乱频率的确低了不少,但是他的皇子们却一个个蹦跳的不能行,跟玄武门差不多的精彩大戏也一直在整个大唐数百年间不断翻演着。
这是一个不好的时代,却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亲王们的生存空间,远不如几十年后那般惨烈。
“下雪了!”御书房,李世民背手站在窗台前,望着空中落下的大雪,脸上终于是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虽然这一场雪来的时间有些晚,但终究还是来了,不像前两年,来的时间更晚,而且也就刚刚把地面打湿就停了。
李元景翻了翻白眼,没有回应。
“朕听说你这半年把工部的书库翻了一遍?”李世民回过头来看着李元景。
“臣弟在宫中住的不太舒服,所以便想着能不能建造一座冬暖夏凉的房子?反正禁足也无事可做,不如自己多看点这方面的书籍,免得被某些人糊弄!”李元景光棍的回着。
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李世民的监控之下,这个王爷也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舒服。
半年前倒是奔放了几次,可惜最后一次玩大了,或者说,李元景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不让那几个憨货去挽回损失,自己还会不会这么惨?
“你对奇淫技巧很感兴趣?”李世民一双眼睛囧囧有神的盯着李元景。
“闲着也是闲着,反正又出不去,总得找点感兴趣的事情来解解闷!不过臣弟发现这里面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李元景双手一摊,摸不清楚李世民的套路,难道让自己来这一趟就是为了聊天?
闲的蛋疼吧?
就算想聊天,什么时候不能聊?今天过完禁足半年的限令就结束了,刚好今天想起来聊天?
反正李元景是不会天真到真以为李世民是来跟自己谈心的。
“崇仁坊的王府已经建好了,你去看下还缺什么,让宫里去添置一下!”
“皇兄,我要开府了?”李元景愣了下,有些没反应过来。
开府是每一个王爷都要经历的流程,并不是说只有太子才有资格开府,亲王和太子开府的级别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
东宫官员在太子登基以后,拔尖的那一批基本上十年内就能升上去,为了避免断代什么的,东宫官员一般都是老中青配置,可以完美的衔接。
亲王府也是有资格开府的,只不过他们的官员是用于日后跟随亲王就藩,另一个目的则是方便皇帝监视。
一般而言会在亲王就藩之前几年开府,一些重要职位都是吏部直接安排,好歹作为一个王爷,安排一些人的权力还是有的,只不过都是咸鱼角色。
“嗯,有你中意的人吗?朕一并让你带走!”李世民点了点头,现在他已经不需要李元景来打掩护了。
今年的旱灾举措,让他在民间的声望稍稍回升了不少,再把李元景强留宫中已经用意不大,反倒不如让他去崇仁坊的王府,这样能让李元景更加贴近百姓。
换而言之,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李元景这个跟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小兄弟现在日子过得很潇洒,所以那些恶意中伤朕的人,趁早洗洗睡吧。
李元景一双眼珠子不断的活动着……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根本没有造反派存活的空间,要想活的像一个王爷,还有一点王爷的尊严,那就必须要主动放弃一些属于王爷的权力。
外放就藩看似很风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想干啥就干啥,实则不然,亲王真正能干的事情并不多,最多也就在自己的皇庄胡作非为一下。
只要不正经的干活做事,亲王在封地是可以胡搞乱搞的,只要别把地方搞的民不聊生,皇帝非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高兴的封赏你一些东西。
与其去封地,李元景倒是更希望能留在长安,反正又不造反,在哪都一样,在长安反倒是更利于自己的发挥。
“皇兄,关于开府的事情能不能打个商量?”李元景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世民,这个建议太胆大,他怕李世民会一巴掌拍过来,自己这小身板最多也就能挨王小意一巴掌。
“说来朕听听看!”李世民笑了笑,能提意见最好,只要不过份,李世民还是很愿意答应的,传出去这就是兄弟和睦的最有力证据。
“亲事府和帐内府可以不动,按照规矩来就行,毕竟是皇家的颜面,臣弟也不好不要,臣弟曾经想过这个问题,觉得亲王府这个配置不太合适,没什么用……”
亲事府人不多,一共三十六个人,是大唐皇家仪仗队,出行什么的都需要他们出来开路撑脸呢。
帐内府的规模就大了不少,所有官员加上小兵,一共六百六十七人,这是亲王的卫队,负责守卫王府,保护亲王的安全等等。
一般而言,皇帝会在卫队插一些眼,但是在关键位置上却不会刻意安排人员,若亲王连自己的卫队人选都无法决定,那基本上就是等于直接埋下了造反的祸根。
“你有什么想法?”李世民愣了下,最为重要的亲王府却被李元景说成了最没用的部门,这个说法让李世民的节操跌了一地。
“臣弟是这样想的……”
第二十八章:最寒酸的王府
半年前惨痛的教训告诉李元景一件事实,别在李世民眼前耍心眼。
不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经过半年的沉淀,李元景已经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完整的未来道路,只要不越界,足以保证自己以及未来的子孙们可以活的很滋润。
一时的痛快并不叫痛快,反正除了这样做还有点可能以外,其他任何路子李元景都不觉得自己的子孙们会躲过武则天的毒手。
当然,如果自己能混成一个老不死的,武则天能不能上位还是一个问题呢。
“不行……”李世民满脸震怒的一口拒绝了李元景的提议。
尔后满脸铁青的看着李元景,重重道:“你这是要把朕架在火上烤……”
“不,臣弟这么做,恰恰是为了告诉天下,皇兄对待弟兄的宽厚仁慈!”李元景据理力争道,在这个问题上,他是不会退让的,哪怕再被禁足半年。
“什么宽厚仁慈?无例可循,莫要说天下百姓,便是魏徵的口水就能把朕喷死!”李世民当然知道李元景的用意,但自己只要同意了,就是违背祖制。
这个提议虽然是李元景自己提出来的,但天下人却不这么看,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那个亲王会傻逼到主动提议砍了自己双手的?
就藩的亲王虽然处处受到限制,但再怎么限制也是亲王,在封地上依旧是君。
李元景的这个提议直接掐断了他成为君的一切可能,虽然李世民要让出人事权,但是在所有人看来,吃亏的还是李元景。
加上李元景刚被禁足半年,外面甚至还有微弱的声音在为李元景打抱不平。
这个时候李世民若是同意了,恐怕又会掀起一阵风波。
李元景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不敢跟李世民玩什么心眼,也不敢给他个暗示让他自己去猜,万一他猜错了自己岂不是要倒霉了?
论心机,李元景自知自己是玩不过李世民的,就算有后世的见识,自己也玩不过他。
半年前就是太过自信,所以才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同样的问题,李元景不想被绊倒两次。
“皇兄,臣弟就明说了吧!”李元景认真的看着李世民,决定实打实的告诉他,有些事情当面说反倒没什么恶果。
李世民抬头看着李元景,很期待他到底想怎么解释?
“臣弟不想造反,皇兄也未必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