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份吗?等到十年后世家门阀全都封王离开了大唐,留下的缺口谁来填补?这是试验部队,也能容下这些错误,本王就是要不断的去摸索新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小世家门阀离开后对大唐所产生的后遗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然本王也不能安心的离开!”李元景将目光放在了场中。
    此时薛礼正指挥着部队对山头的阵地发起着第一波的冲锋,虽然山头上的守军并没有弓箭,但薛礼还是让手下士兵利用树木等掩体做出了规避动作。
    这个让众人看起来觉得有些滑稽,甚至当事士兵也都觉得很是不解。
    但是在一旁围观的教官们可不这么觉得,真到了战场上,敌军会没有弓箭吗?
    而自方在没有盾牌等掩体的保护下,自然环境就成了最好的战友,必须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地理优势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而这个时候薛礼也没有选择传统的战阵,而是运用了类似散兵阵的方式去突击,而这个战术在大唐目前而言,运用的也不熟练。
    甚至可以说,目前为止,大唐并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山地部队,就算是要进行山地作战,也总是循规蹈矩的去按照所谓的规矩去做。
    而这样则恰恰违背了战争的理念,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不同部队会有不同的效果。
    “王瑜败了!”当看到薛礼先前安排的二百人一左一右的从两边发起攻击,守军一方瞬间阵型大乱的时候,李道宗便给出了最终的结果。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收获,王瑜不说身经百战,但也算是王家这几年着重培养的目标之一了,实战经验并不缺少,没想到败的如此轻松!”李绩也有些惊讶,另一个则是为王瑜感到惋惜。
    一个上过战场,打过几场仗,而且还是团校尉的老兵,竟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败给了新兵蛋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场王瑜败的也有些大意,若是他早些注意到攻方安排在左右的暗兵,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李道宗紧跟着评价道。
    “攻方是谁在指挥?把他前面考核的成绩拿来!”听着两位老将的评价,李元景突然间对这个新兵有了兴趣。
    由于距离太远,李元景也看不清指挥的人是谁,反正大家衣服都一样,为了区别不同,薛礼只是在头上戴上了象征着将军的头盔,身后还挂着一道披风。
    这个时候去翻成绩记录显的有些太过麻烦了,所以很快有人把险些走不成路的陈虎喊了过来,他是负责主攻府的总教官,这些事情当然是张口既来。
    当得知陈虎的身份之后,李元景直接问道:“这几个月你们对他可有特殊照顾?”
    军中情况有些不同,所谓的特殊照顾也只是让你日子好过一些,但根据现在薛礼的表现,陈虎知道李元景问的根本不是这方面。
    但正常来说,军中的高级军官甚至老兵是不会主动的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别人的,但在这里又有些不同,教官的未来,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他们手下的新兵成绩,所以遇见好苗子,私下里照顾一下也是正常的。
    “有!再跟禁军交接的时候对方告诉末将说薛礼是贵族之后,北魏河东王的后代,由于家道中落寄居于柳家,不过在报名的时候薛礼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是龙门令在临走的时候告诉的他这个消息。
    路上的时候末将便对他进行过测试,在兵法方面末将自愧不如,所以这几个月以来便一直跟他讲一些战场经验方面的事情。”面对赵王的问话,陈虎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当听到薛礼这两个字的时候,李元景只是觉得有些熟悉,但是紧接着却猛的浑身一震。
    薛礼……北魏河东王……龙门柳氏……这不就是薛仁贵吗?
    薛仁贵来投靠本王了?

第二百八十章:是个人才
    即便李元景在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是多么的优秀,但是薛礼薛仁贵这个大名他还是听说过的。
    什么三箭定天山,良策息干戈,脱帽退万敌等等的。
    单从历史定位上来说,薛仁贵的历史作用以及贡献不比任何人差,但是差就差在了他晚出生了二十年。
    若是能在开过战争时期就投靠大唐,薛仁贵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后来的一期凌烟阁。
    而当大唐的开过老将一个个老去的时候,站出来接班的人就是薛仁贵以及苏定方等一批新秀。
    开国老将们奠定了大唐前三十年的稳定,而薛仁贵他们则是保证了大唐后三十年的稳定。
    “哎……贵胄之后啊!”李道宗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怎么说也是北魏河东王之后,到了薛仁贵这里才不过六代,仅仅只是六代,薛家便从河东王混到了现在这种需要寄人篱下才能勉强生活的地步。
    李道宗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后代,当然,站在一旁的李绩也没好到哪去。
    至少跟河东王比起来,他的后代中起码还有薛仁贵这么一个可造之材,而且还肯吃苦历练自己。
    自己的后代呢?虽然现在有自己在支撑着,可当有一天自己撑不动了呢?以儿孙们现在的尿性,老子这一辈子打下的江山怕是会让他们在一二十年内败的一干二净。
    简单的说,三岁看一生,李绩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的未来,若是本本分分做人倒还好说,就怕他们起歹心,或者受不了别人的蛊惑。
    “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安排薛礼?”李绩直接问道。
    说是关心薛礼的安排,倒不如说他这是对自家未来的期盼。
    “明日决赛之后再说!”李元景虽然没有明说,但却直接保送了薛礼进决赛的名额,态度上自然无需多说。
    李道宗和李绩二人也没有继续盘根问底,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虽然不知道李元景最终的目的,但身为海州军营的两巨头,计划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这次的考核,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职位安排。
    在其他军营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在这里,在海州军营,一个实验性质就可以让他们抛掉这些。
    翌日清晨!
    天不亮整个军营便热闹了起来,今天要进行的可是大场面,别说这些初次进入军营的新兵们了,就是那些教官在看了演练安排之后也是吓的一身冷汗。
    依旧是赛前抽签,薛仁贵运气很好的抽到了防守签,所以在接下来的铁人三项中,他需要带领五千新兵以防守方的身份来参与。
    带领新兵是最考验人的事情,没有之一,由于赛事安排,五千人中全部都是新兵,包括那些军官,也都是在之前战败淘汰的人来担任。
    如何将这些人捏合在一起,反倒是对于主将的最大考验,特别是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手下败将,不服是肯定的。
    而薛仁贵的对手则是来自清河崔氏的崔毅,比起薛礼来说,崔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之前他就担任了几年团校尉这个职位,是有实战经验的。
    而且崔氏的资源也给他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世家的这一批年轻人在军中之所以没能成长起来,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能力不行,而是来自于更高层的压力。
    一般来说,以崔毅这种级别,在混个几年差不多就要离开军中去地方上任职了,一般来说是看任校尉的年限,时间短的就去个上中县任县尉,像崔毅这种有几年经验的,又有足够背景的,基本就是去某个府当个别将,这个职位是半军半政,文职工作居多。
    看着光秃秃的沙滩,薛礼心中觉得很不爽,直接吩咐让人找一些干柴茅草铺上去,有多少搞多少。
    然后直接找到负责评判记录的军官,告诉他待会他打算在对方登陆之后进行火攻。
    当然不是真的进行火攻,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这些评判军官,然后他们去推算大致的情况,接着直接在记录上记下对方因为这一计而损失的人员数量,这是要计入最终战损比例的。
    铁人三项当然是真的铁人三项,在薛礼层出不穷的计策之下,原本计划一个上午的演练时间,最终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最终薛礼一方伤亡一千五百人,而对方全军覆没。
    评判的标准可能与实战有较大的差距,但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标准一样。
    但相比较而言,地理位置上进攻一方又很吃亏,因为根据规则,他们需要在距离陆地一里地的位置下海游过去,虽然现在会游泳的士兵不多,但这些都不是问题,不会游泳你就下水抱着兵器一手扒着船就行了,船带着你走,反正你就是要在水中泡着。
    为了让双方保证平衡,在薛礼一方回来的时候,则是在距离陆地两里的时候全部下海泡着。
    吃午饭,进行简单的休整,下午开始进行陆地撞头战,没什么技巧可言,就算有也没什么乱用,尽管很疲惫,但崔毅还是略显艰难一些的战胜了薛礼。
    艰难是因为上午一战他们消耗较大,这是不利因素。
    而有利因素是这一战他们是守方,另外就是崔毅带领的世家军在军事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方面要远胜于薛礼一方,若是双方体力一样,或者上午第一场进行平地撞头战,崔毅绝对会毫无悬念的碾压薛礼。
    别提什么计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绕后包抄什么的是不错,但前提是派出去的人要能打的过才行。
    日落之前,山地躲猫猫战开始了,由于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战,那么不可避免的是夜战。
    下午的平地撞头战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了薛礼,他手下的士兵一对一是打不过对方的,所以在这一战上面薛礼没少下功夫。
    但就算这样,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以平局告终,虽然对方有些狼狈,但薛礼却始终不能取胜。
    “面对五千有经验的老兵能打个平手,这个薛礼是个人才,若能保持下去这颗心,将来的成就不会低于老夫!”当第三场结束之后,李绩毫不吝啬的给出了评价。

第二百八十一章:新军队,新起点
    薛仁贵未来到底能不能超过李绩,这个李元景暂时还不好评价,但李元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比李绩低到哪去!
    夜晚,李元景本来是打算弄些酒三人小酌几杯呢。
    但两位老将却始终坚持原则,军中不饮酒,哪怕这里只是没有任何任务的新兵营,且不是在战时,他们也依旧坚持原则。
    对此,李元景只好闷闷不乐的收起酒杯,换上了茶杯。
    三个人喝两种茶,两位老将只能干瞪眼的看着李元景一杯又一杯的喝着,而他们却只能等着茶叶煮好才能下肚。
    这一晚三人讨论了不少话题,而之前李元景一直避讳的话题也在今晚讨论了不少。
    至此,两位老将总算是明白了李元景这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虽然觉得有些新奇,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说一句够大胆。
    次日全营放假一天,但是却不准出营。
    李元景将教官团队中的军官集中了起来开会,讨论这三个月内有哪些士兵是需要退兵的。
    虽然有些人的表现有些不如人意,但最终经过大家一天的讨论,综合分析过后,李元景还是决定一个也不退。
    但是也并非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后面还有真正的考验在等着他们呢。
    第三日,休整过后,军营内的气氛较之之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如果说之前他们只是预备兵员,那么经过前几日的考核,他们基本上算是半只脚踏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