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八十三章:都白笑了
    教学是在一间大屋子内,虽然没有长安的那么豪华,但是在这里能找个屋子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半学半实践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能不影响正常的训练?
    起初的时候李元景倒是想的挺不错的,但当第一天的讲课结束之后,李元景却发现了新的问题。
    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
    最合适的应该是放在晚上教学,一般日落之前部队就会结束一天的训练,这个时候军官们也有了自由时间,而且也不影响休息。
    但晚上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照明,黑咕隆咚的教学,不论是对教官还是对学员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之前的训练时间是辰时三刻开始,到午时结束,也就是上午的八点半开始,到十一点结束,中间有一些零星的休息时间,上午一共一个时辰又一刻钟,训练科目主要以体能及搏杀术为主,两个科目每隔两天轮换一次。
    中间午时至未时两刻,这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为午饭和午休,然后直到酉时结束一天的训练,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到五点,这段时间主要训练阵型,没有轮换科目。
    当下作战阵型才是最重要的,不同环境需要不同人数组成的战阵,各种各样的战阵,步伐等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磨合才能在战场上达到足够的默契程度。
    这个训练力度要比府兵大的多,而且是常年训练,不像府兵只有每年冬季进行训练,其他季节就在家自己保持状态。
    下午训练结束后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然后酉时两刻开始晚饭,吃饭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天黑了,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但吃饭这个事情倒是不用过多的担心,就算什么也看不见,也不会吃进鼻子里。
    而预留的这半个时辰,李元景打算安排人员教授士兵认字。
    这个提议让很多人表示不解,让普通士兵认字?你到底要闹哪样?不过李元景力排众议,以强硬的态度压下了所有的反对意见,教官就从那些识字的教官中挑选,若是人数实在不够,那就去外面聘请穷书生。
    好在李元景提出的要求并不高,目标是要让所有人能够认识至少两百个字,能够熟练的书写至少一百个常用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
    为了解决时间上的冲突,李元景选择了调整作息,将辰时三刻开始的训练改为辰时开始,到巳时两刻结束,也就是上午七点到十点。
    之后从巳时三刻开始,军官们去上课,直到午时一刻,一共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的时间,接下来是吃饭,休息,未时两刻到申时这半个时辰继续上课,申时一刻开始下午的训练,直到酉时两刻结束,然后直接吃饭。
    然后李元景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时间是调整开了,但上午经过了三个小时的高强度体能训练,现在让这些人坐下来学习,没几个能上心的,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体力和精力根本就跟不上。
    所以,不得已之下李元景不得不再一次更改了作息时间,将学习时间放在了早上,整个辰时都用来学习,其他的作息一律往后推,不过主要改变的是上午的安排。
    经过一连几次的调整过后,对于现在的状态李元景终于感觉到满意了。
    现在不仅是士兵适应的时间,同样也是自己适应的时间,大家都处于磨合期,只不过相互之间磨合的内容不一样罢了。
    看着精神状态不错的教官和学员,李元景不由的站在门外看不到的地方听了起来,他也想了解一下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教,又是不是按照计划去教学的?
    今日负责上课的教官来自于河南府的王二牛,据说这位最开始叫王二狗,但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所以求着他爹给他改名叫王二牛,本来他爹是不同意的,但这个货私自对外公开说自己改名叫王二牛了,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因功被提拔为队正。
    他爹本来是被气的半死,但一看改完名就成队正了,于是找了个算命先生看了看,人家是干啥的?王二狗改名的事件在当地可是闹的沸沸扬扬的,为了拿点好处也是拼了,直接说王二狗这个名字不好,想继续进步就需要改名。
    于是他爹一拍大腿,得嘞,王二牛就王二牛吧,虽然金贵了点,但是也能干活啊。
    接着他爹去官府更改了备案,王二狗正式晋升为王二牛。
    再然后就是北征突厥之战,改了名字的王二牛大杀四方,战后被提拔为了旅帅,大字不识一个的王二牛能当上旅帅,他爹乐的牙都快笑掉了。
    于是开始在外面张扬,当初改名字的时候是自己提的想法,但为了不影响风水就让王二牛先去试了下,看到真的改变了命运这才正式改名,虽然他爹把功劳抢走了,但同时也带走了被挂在王二狗头上的那些流言蜚语。
    大字不识一个的王二牛满口方言,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太适应,但本就没多少知识储备的他,在习惯了以后也就越来越适应了,讲着讲着干脆就脱稿讲了。
    当然,他有个屁的稿子,就算有他也看不懂,他的稿子都在心里面记着呢,都是他那个小组总结出来的内容,他背会以后再来教给这些学员,基本都是照本宣科,但王二狗觉得这些稿子让自己很别扭,于是就擅自改变了计划。
    “信球货!”王二牛指着刚才回答问题的一位学员笑骂道。
    虽然这些人都是队正,但他们同时也是新兵,屁都不懂的新兵,所以讲课的时候就要从头开始讲。
    被骂的学员尴尬的挠了挠头,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是王二牛课堂的特色,气氛没有那么压抑,大家也都能学进去东西。
    “对普通当兵嘞来说,自己嘞武艺儿最重要,但是嘞,嫩这些货可不是普通当兵嘞啊,都特娘的是队正起步,哦,还有个校尉,知道上头为啥雷打不动嘞安排一贺上(方言下午)去练阵型不?那边安排一万人,有蛋子你自己过去给那边一万人都弄死,最后靠嘞还是战阵懂不?只要自己阵型不乱,少了能赶嫩补上来,实死那些货也赢不了。
    普通当兵嘞可以下来自己练练武艺儿啥嘞,但嫩不中啊,当官嘞得重视全面,嫩这些小队正也不咋会被单独弄出去干任务,战阵中嫩了队形乱一次不要紧,乱两次俺敢保证,嫩旅帅,嫩校尉绝对会先弄死嫩……”
    “哈哈哈……”
    门外的李元景也忍不住的笑了出来,听王二牛的课像是在听笑话,大家乐呵呵的上课,心情也比较愉悦,但是这些笑话里却蕴含了真正的知识点。
    就如王二牛说的那样,士兵也好,火长也好,这个级别的军人要求和眼界是和队正,和旅帅不一样的,不然人人都可以做军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做不了?甚至有些人做了军官以后又被撸下去的?
    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做好一个军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先前也没有仔细的去观察自己上官的所作所为,上去以后就是我觉得,我认为,久而久之的整个队的战斗力就会出现下滑,然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出现,就算上面看在你有功的面子上,也不得不撤了你,在这么胡闹下去整个队就散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军官培训的课程,所有军官都需要自学,自己去摸索,这也是之前李元景提起这个模式的时候,为什么不得不开后门才能让这些人来授课。
    就说王二牛今天讲的这个笑话式的知识点,若是没有人去告诉他们,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话,快则一个两个月,慢则一两年都有人未必能搞定。
    按照李元景的设想,这批人毕业之后跟真正的军官所差距的只能是实战经验,在理论方面不能差距太多,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这些人经历过几场战斗,大多数人也就成长起来了。
    当然,这批人成长的速度绝对会比新社会的军官成长速度更快,因为这里实战的机会更多。
    “中了中了,都白笑了,俺也某啥文化,连字也不认识,能教嫩嘞也就这些年自己摸出来嘞经验了,那谁?校尉那个……”王二牛带着搞笑的制止了学员的哄笑,但看着薛礼他又尴尬了,为啥总是记不住他叫啥了呢?
    “教官,学生叫薛礼!”薛礼笑着站了起来再次自我介绍道,他也觉得这个教官有点意思,虽然只是将一些基础知识,但他感觉这些知识是学员们接受速度最快的。
    “这话其实俺不该说了,要是不说了话,估计回家俺爹该打死俺了,俺跟他们不一样,能当个旅帅就是踩了狗屎嘞,想当校尉估计去做个梦最靠谱……”说到这里,王二牛有些尴尬,似乎是在做心里斗争。
    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要脸还是要前途?自己只有半年的时间,若是半年后还解决不了识字的问题,那校尉就跟自己无关了,虽然军中也安排了人来教他们识字,但身为旅帅的王二牛怕自己万一赶不上进度丢脸啊,反正自己学生中有一个识字的,不用白不用,大不了自己多教他们点就行了。
    “俺能保证的就是把俺会嘞东西,俺懂嘞东西都教给嫩,你能不能教俺识字?”

第二百八十四章:讨逆大将军
    海州军营内自此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王二牛一时间成了全军最忙的人。
    清晨起来给学员上课,然后再去带队辅佐指挥,没课的时候就去参加军营组织的扫盲课,而晚饭过后,王二牛又会一个人找到薛礼继续学习认字。
    不过私下里的学习可是比表面上的学习更重要一些,由于只有他们两个人,王二牛也是拿出了不少私货。
    虽然这些大多数是经验之谈,对于学习过高级兵法的薛礼来说并没有什么长远的意义,但王二牛所讲的这些,恰恰是薛礼目前最短缺的。
    而这个时候薛礼也明白了王二牛为什么会放下自己教官的颜面来求教,完全是因为军中对他们的提拔要求。
    懂不懂兵法不要紧,但必须要识字,只要不认识字,提拔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也就是说,认识字不一定被提拔,但不认识字一定不会被提拔。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逝,时间也来到了贞观五年十二月上旬的下半页。
    最近一段时间长孙皇后几乎每隔十天就要派人来催促李元景回长安完婚,而婚期则是定在了十二月下旬,为此李元景已经拖了很多次,但李道宗和李绩两人显然也是接到了长孙皇后的命令,就算是绑,也要把李元景绑回来完婚。
    “回去完个婚而已,又不是要你的命,看把你吓的!”李道宗有些没好气的鄙视道,好歹也是皇族,竟然被这点小事吓的躲在海州不敢回去。
    “吓?有本事把你手中的绳子放下来,你看本王还回不回去?”李元景没好气的回应道,手里拿着粗麻绳还敢告诉我别害怕?你是来搞笑的吧?
    “老夫倒是羡慕你,至少还能回长安过年,总比待在营中舒坦吧?”李绩也有些不满道,洞房花烛夜,还能在家过年,这么好的事情你咋就这么讨厌呢?
    “那你再娶几房小妾,这次你先回去,就说你走了本王留下来填坑呢,等年后在完婚……”
    “老夫孙子都会打仗了……”李绩吹了吹胡子。
    李元景心中冷哼一声,打个屁仗,最多也就是拿着棍子在家里面跟下人玩下过家家。
    “行了,这里一切如计划一样顺利,除了开销大点也没什么不妥的了,这次你回长安除了完婚以外,也跟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