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短时间内能不能出结果对李元景来说没什么意义,只要搞出来就行了,哪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搞不出来也不要紧,就拉着这艘小船出去试验一下就行了。
反正远航实验嘛,身边都是千石大船,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技术方面的东西李元景知道的实在是有限,不过还是提出了螺旋管道排列的布局方式,至于具体的怎么去考虑,这已经不是他能去操心的了。
而时间进入十月份,天气渐渐的变的寒冷了起来,但是在海州,寒冷的气温似乎无法压下人们的热情。
自从几个月前,海州便渐渐的开始热闹了起来,前来这里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当然,什么声音都有,不过这改变不了结局。
这些是前驻新罗军的家属,他们将会被船队送往耽罗,不过现在那里已经不叫耽罗了,而是被称之为东海道,罗州,同时也是东海道的官衙驻地,不过李元景这个东海道大都督却很不靠谱的选择了留在海州。
虽然中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关于移民,朝廷最终还是采纳了李元景的提议。
在前期采用军屯的方式来解决土地的缺少问题,而罗州只是他们开拓的第一步,也是他们适应移民生活的第一步。
有一万多大军的驻扎,再加上近十万的移民到来,罗州肥沃的土地瞬间被唐人占领。
在外忙碌了近一年的房玄龄,这还是第一次回到大唐本土。
虽然这一年来都在外面忙活着,但房玄龄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在李元景一通乱拳之下,直接让高句丽不得不割让了上百里的领土给新罗,其中就包含了几座令房玄龄羡慕已久的矿产。
而新罗方面在得到了补偿之后,也渐渐的接受了这个现实,打又打不过,玩也玩不过,还能咋?拿到好处就怂了呗……
所以,接下来房玄龄一方面让李道宗继续驻扎新罗,另一方面则让李绩率领一万五千大军直奔倭国南部的那座岛屿,一万五千大军,在登陆之后简直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那些欺负耽罗流弊哄哄的倭寇,在面对整建制唐军的时候,甚至连反抗的心思都提不起来,短短两个月时间,降的降死的死,倭国南部的那座大岛,几乎已经全部落入大唐手中了。
看着数月不见的李元景,房玄龄竟然心中生出一股久违的感觉,不由的笑着问道:“后面打算怎么安排?倭国那边的耕地可是很充足的,养个三五年,开垦个数百万亩没一点问题。”
目前罗州移民实行的是积分制,当下是大锅饭,按照任务来分配积分,这个跟后世有些不同,反正任务就那么点,一天干完是这点积分,十天干完还是这点积分。
要说积分有啥用?后面按照积分来分地,你说有用没用?
而房玄龄这么问,很大一个原因是希望能将耽罗的土著迁出去一些,这样可以加快大唐对罗州的吞并改造,同时在倭国那边,也能同时进行同样的事情。
“好歹也是个宰相,能不能别把人的心思想的那么灰暗?”李元景忍不住的吐槽道。
“……”房玄龄一阵无语,“这好像是你提出来的办法吧?”
“迁徙倒是不用,海外发展不能总靠移民,这些移民在这里繁衍后代也同样重要,官府可以鼓励百姓娶妾来增加人口嘛,甚至可以适当的给一些奖励来刺激他们!”李元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吞并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消灭?
或许是,但是对自身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同化才是最重要的,不仅仅只是文化上的同化,血缘上的同化同样重要。
但李元景又舍不得将大唐女人嫁给那些人,所以只能反过来喽,让他们的女人嫁给大唐男儿为妾,嫁给唐人有尊严,生活条件能改善,久而久之,当耽罗男人娶不到妻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没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至于说唐人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还是那句话,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给他们找妾呢,他们有个鬼的看法?朝廷给补助,一是让他们去堵家里面女人的嘴,另一个就是政治方面的考虑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大唐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在海外的人口数量剧增。
而在一二十年后,青壮人数也将成倍的增长,同样的,这也能够更进一步的进化这些人的基因。
有人常说嫁的越远,后代就越聪明,虽然不是百分百的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关联的,这也属于基因的一种进化。
房玄龄努了努嘴:“还好意思说老夫呢,老夫看你的心更黑!”
房玄龄本来想的是可以通婚来同化,另一个则是尽可能的缩减土著的人数,久而久之,让他们从自身认为自己就是唐人的一部分。
但李元景的这个提议,不得不说,更狠!
“大唐这些人口是远远无法满足我们的野心的,接纳他们危险性太高,那就只能在想办法喽!”李元景微微一笑,也不再谈论这方面的事情,转而道:“对了,移民倭国的百姓,最好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若是条件允许,最好能为他们配备兵器。”
“嗯,这次老夫回来也有着方面的考虑,那里距离倭国实在是太近了,而一切战败的倭寇总是会时不时的跑到岛上,单靠驻军,那点人根本就不够!”房玄龄点了点头,深感认同,但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做主的,他最多就是言明利害关系,然后去建议皇帝同意这个决定。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房玄龄这次回来就不会再出去了,而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会指派新的将领和军队前往三地进行接管,毕竟海州军名义上属于李元景,而李元景接下来是要出海的,紧靠海州军营这一千人,船队都开不动,出去干啥?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哥还是你哥
接下来对李元景来说已经没什么事情了,蒸汽船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只是改善,就算不能改善,目前这艘也是可以的,很多人不理解李元景这次为什么一定要带上这一艘船出去,对此李元景只能笑而不语。
除此之外,船队的建造也陆陆续续的进入了尾声,一些速度快的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工作,虽然还差了一些内部的处理,但这些其实是无关紧要的,无非就是人员的住宿等,而这些会在年后在开始安排。
建好的船则是下水,由于现在只能造木船,而木船有一个特性,下水之后,泡水的部分是会渗水的,这个时候一是等,二是进行后续的处理,但不管怎么说,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
而考虑到前线的交接,以及目前的实际情况,李元景定下了一个初步的出航时间,二月下旬,最迟三月下旬要出发。
除此之外,李元景也开始着手安排需要随船出发的将士陆续返回,借助年关这个机会,返回的一万五千名将士在抵达海州之后将会直接放探亲假,期限为两个月,在二月二十之前,必须返回海州军营,所以算下来这些将士能在家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那些没被选中的将士,则是会在回到海州之后,再根据实际安排分批放假。
职业军人就是这样,不可能说放假全部都走,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的假期只有一个半月,还算上来回的路程,这也是因为执行了任务之后多给的半个月奖励,若是按照规矩的话,每人只有一个月的假期。
安排完这里的事情之后,李元景便带着车队返回了长安。
接下来他要出海,这是谁也无法阻拦的事情,但是他的两个女人却不能跟着去,虽然她们没少在李元景面前央求,但出海这种事情,李元景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回到长安之后,她们两个将会留在长安,直到李元景下一次回来。
不过这一次李元景没打算跑的太远,按照预计,顺利的话可能九十月份就能回来,就算不顺利,年底的时候也差不多会回来了,毕竟东南亚转一圈,就算是靠浆船也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而回到长安之后,李元景与房玄龄一同进了趟宫,分别汇报了一下各自的情况,而这一次李世民也终于是点头同意了下来,并且下令征募军队。
没错,就是征募,随着这一次大唐再一次损失了两万多的府兵,原本就兵力不足的大唐,这下更缺府兵了,所以只能开启老路,走征兵流程。
也就是说,接下来驻扎新罗的军队,将会是在少量府兵的带领下,由这些临时征募而来的士兵来执行。
而负责人选,李世民则没有完全采纳李元景的建议,而是将其分为文武两派,文的一派由之前的秦府十度为驻新罗南将军,而最让人意外的,是最后一个人选,洺州刺史程名振为驻新罗北将军。
三人分别率领一万将士分驻三地,相互之间互不统属,若是需要作战什么的,朝廷会另派大将前去统领,而平日里的事情则由许敬宗来负责联系,当然,他们之间也可以直接联系,这里指的是一些政治方面的事情。
而三人相比较的话,王文度无论是官职还是名声都是最小的,苏定方在突厥之战后,被授予左武侯中郎将,后来被改任为左卫中郎将。
而洺州刺史程名振可是以早就跟着李世民打江山的人,虽然没有那些新贵那么突出,但也算是他的老部下,心腹的心腹。
不过李元景除了在听到苏定方这三个字的时候不断流哈喇子以外,倒也没有别的什么感受。
这四个人几乎都是李世民信任的人,一下子派出去这么多,多少也有些被侯君集的事情给吓到的缘故。
大军兵分三路,洺州刺史程名振将会在洺州招募三千人,然后一路北上沿途招募,至营州招募完成一万人,担任洺州刺史前程名振就是担任的营州都督府长史,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七八年了,但多少也算是半个东道主,部队在营州休整后将会借道高句丽前往新罗北部接管营地。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这个安排很鸡贼,走陆路要比海陆浪费的时间更多,但这里面也不排除有刺探一下地形军情的目的,虽然高句丽被李元景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但李世民灭高句丽之心还是没有彻底消失。
而其他两路则是会走海路,船队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这一次李元景出海用的是新海船,对现有的船队没什么影响。
对于这些安排,李元景是一个字也不想听,但谁让他是东海道大都督呢?新罗虽然不归东海道管,但李世民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早晚有一天,他要让半岛变成大唐的领土。
因为房玄龄在提出李元景这个建议的时候,李世民竟然直接开口说好女人要大家一块分享嘛,一部分迁去东海道,一部分带到大唐。
而面对李世民的答案,房玄龄默默地在心中给李元景道了个歉,论心黑,你这个弟弟还远不及李世民啊……
不过在两人打算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却单独的留下了李元景,然后……
看着面前的醉香居,李元景心里面突然有种妈卖批的感觉!
没错,李世民跟自己坦白了,坦白了醉香居的真实情况,坦白了杨婉的真实身份,虽然李元景早就猜到了,但李世民的坦白还是让李元景心里面有些郁闷。
特别是后面的一些安排,对于这个隔三差五就要勾引一下自己的杨婉,李元景基本上是躲着走的,可这一次却躲不掉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