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如今他要挑战新的难度,在大河上造桥,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一座桥的影响有多大?简单的说,能够让整个大唐就此提速半成是毫不夸张的,特别是南北之间的交流与控制。
    这座别墅区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这些,李元景在这里的投资其实是不赚钱的,但这里却作为一个引子,将大唐引导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现如今再去造房子,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去大兴土木了,特别是宫殿的建造,以往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找到足够规格的木头,将其砍伐再运过来,单单这个时间就需要差不多一年,甚至更久。
    所以一座宫殿修建几年十几年的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现在却不需要了,钢筋混凝土打下去,一两个月整体框架就完成了,加上后期的修缮处理,一座宫殿最多两年就能完工。
    “这次出海有看中的地方吗?”李世民突然问道。
    “没有,我不打算去那里,老狐狸太多了,我怕被人惦记!”李元景微微一笑。
    “也罢!”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等你有了心仪的地方,朕送你一份大礼!”
    “那臣弟就先谢过皇兄了!”李元景笑着答应了下来,若不是有这个海外封王的计划,以李元景现在干的事情,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
    毕竟他现在已经算是功高震主了,放在以往的话,他绝对会是帝王最为忌惮的人。
    大唐在改变,李世民也在改变,李元景同样在改变。
    从李世民的话语中,李元景也意识到了李世民这是在催促自己,就算有海外封王这个幌子,对李元景来说也不是最大的屏障,毕竟他已经封无可封了,而李世民所谓的大礼,估计有很大可能是让李元景到了封地以后可以完全自治。
    但帝王心术嘛,李元景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所以不慌不忙的表态道:“这一次出海已经算是探索了一些基础的地方,接下来朝廷便可以目前探索到的地方为基础,先在上面修建一些基础设施,然后以此为根基,逐渐的向外探索,周边应该还有地方可以去探索,海军的规模要扩大,至少要达到十万人,不过在此之前,臣弟可以划出来三万人交给朝廷组建新的海军。
    臣弟打算建造一批新的战舰,等舰队建成之后,便是出海寻找封地的时候了!”
    大唐第一闲王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五十九章:太子养成计划
    李元景的话音无疑是在告诉李世民,接下来的探寻他不会在出面了。
    这一次出海也算是帮朝廷带了一些人出来,没有合适的部队,这不重要,海州军给你三万。
    这也就意味着,李元景的海州军只剩下了一万人,这可是经过三年训练和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海州军啊,就算把训练方法给朝廷,也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勉强练出能出海的士兵。
    海州军虽然名义上是五万,但实际上也就四万人。
    而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对李元景一再容忍的原因,甚至是能够允许他拥有军队,李元景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私心,甚至不用李世民主动的去开口,李元景就把他想要的送了过来。
    好与坏,李世民心中自然清楚。
    所以,他有些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所以,他才会暗中催促李元景尽快找自己的封地让他离开。
    “这一次的岭南之行必然不会太过轻松,士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朕打算让你去一趟!”李世民缓了口气,说道。
    这个并不是脑子一热做出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朝廷要对岭南的变动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派其他人去,李世民有些担心镇不住场子,就算是李道宗也不行。
    “皇兄为何不让太子去呢?”李元景突然问道。
    “他是储君,又怎能轻易离开长安?”李世民笑了笑,太子不是不能去,而是不太方便去。
    岭南的气候环境如何,已经不用多说了,万一太子途中染了病,那影响的可是整个国家,就算没能染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病,可太子终究还是太小了,现在的太子也不过才十四岁,虽然表现的不错,但独当一面还是不行的。
    “臣弟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已经能够领兵出海征战了,皇兄将他保护在宫殿中不去接受风雨的捶打,将来以后又怎能独自在逆风中行走呢?”李元景耐心的劝说着,脑子里却在不断的想着李承乾的人生历程。
    不过越想越为他觉得惋惜,历史上有同样命运的人还有不少,但他们的结局似乎都是一样的。
    一座王朝的存在与延续,很大一部分要看传承如何。
    汉武帝杀了自己的太子刘据,结果继任者远远不如刘据,也就是从那以后,汉朝开始从巅峰走向没落。
    历史上的唐朝也是同样的,不过不同的是李承乾属于自己作死才被废掉的,可从其他方面来说,李世民的这些儿子中,没有人比李承乾更适合接班。
    但是李承乾也有他自己的弱点,恰恰是因为这个弱点,让他丢掉了自己的前途以及小命。
    李元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改造李承乾了,但那种改造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李承乾就像是一朵温室中的花朵一样,一旦失去了为他遮风挡雨的温室,他的生命将会迅速的枯萎。
    而他的温室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李承乾最大的屏障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的死,彻底的改变了李承乾的命运,换句话说,他的天瞬间塌了,他的心态崩了,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眼大唐,普通百姓家庭,像李承乾这个年纪的,大多数都能独自扛起锄头去地里干活了,不能说能撑起这个家,至少也能算是半个劳力。
    想到这里,李元景接着说道:“太子最大的弱点便是心理太过脆弱,在巨大打击面前会显的有些举手无措,甚至是做出一些糊涂的决定,这一次他若是能够坚持下来,挺过来,可保大唐未来五十年都会进步!”
    李世民有些意外的看向李元景,争储一事李元景可是从来都不参与的,虽然几个皇子还小,可吴王和魏王这两个小家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虽然两个小家伙还不太清楚这么做的用意,但他们背后的人却在不断的推动着,一旦自己投资的人上了位,那么将来的好处还用多说吗?
    李元景说的不错,李世民最看好的其实还是李承乾,但李承乾致命的弱点也让李世民很是头疼,他不想让自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在儿子的身上。
    所以打一开始,他便坚定的站在了李承乾这一边,并且直接给其他几个儿子表明了态度,自己不会更换储君,你们趁早歇着吧。
    可表态归表态,只要李承乾不登基,他们就不会放弃。
    “这么大的事情交给太子,朕不放心!”李世民摇了摇头,他怕在巨大压力面前李承乾会崩溃,一旦李承乾崩溃了,自己派去的将领就不好操作了,这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
    李世民的目光始终在李元景身上转悠着,整个计划是李元景提出的,对于岭南的情况,他也算是熟悉,要论人选,其实真的没有比李元景更适合的了。
    可现在李元景明显的是要推太子,这一点李世民并没有异议,就算李元景不推,他也会想办法在其他的地方磨练一下太子的,只是现在……
    李世民突然间笑了笑,道:“太子可以去,但是你也得去,关键时候,还是需要你为太子站站台!”
    李元景无语的叹了口气,道:“臣弟可以去,但这件事情要保密,仅限部分高层知道就行了!”
    李元景是真的不想去的,这样的话自己的风头未免有些太旺盛了,但李世民这意思明显的是让自己去带带太子,拒绝的话又有些不太合适。
    而且接下来自己也没什么事情,东海道已经全部交给了长孙无忌,现在那边搞的好好的,铮铮向荣的样子,南边李元景也推了出来,而他的计划就是造船,这至少需要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冷处理其实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也是李元景最希望的方式,可李世民却不希望,至少在培养太子上面,李世民不希望李元景就这么闲赋在家,因为李元景的思想很重要,虽然有点危险。
    “可以,就是委屈你了!”李世民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李元景的用意。
    “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臣弟是他的王叔,给太子当一下绿叶也是应该的!”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六十章:这是要吃大锅饭啊
    事情的发展其实已经超出了李元景的预料,其实他是不想离开大唐的,不然之前也就不会在长安搞那么多产业了。
    身为一个王爷,借助皇室的身份去经商赚钱,成为大唐最富有的人难道不好吗?
    但是后来的经历告诉李元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咋就咋的。
    虽然现在李世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的地方,但李元景却隐隐的感受到了。
    自己必须要走,而且还要尽快的走。
    留的越久,意味着根基越深,根基越深,意味着影响越大。
    就算李世民一直都没有对自己有疑心,那么假若有一天李世民的身体状况不行了呢?
    这个时候为了保证自己儿子的皇位能够稳定,他会不会杀掉自己这个还算是不错的兄弟?
    世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繁衍生息的日子实在是太久了,家族规模庞大到李世民无法轻易的去动他们,若不是自己提出了海外封王计划,这件事情解决的办法还是要靠几十年后的那场血腥。
    如今已经是大唐贞观七年的七月份,李元景在长安休整了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
    军队职业化的改革已经初步的有了成效,而为了改革后的第一场胜仗,李世民也尤为重视。
    武将派出了卫国公李靖,李世民其实是不大想用李靖的,北灭突厥一战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让他在南边也立下了功劳,将来就有些不太好处理了。
    李靖其实也不想出来,可李世民考虑到这一次是太子亲自出马,自己这个当爹的不给他配备几个信得过的大将,万一出了差错怎么办?
    至于李靖,李世民只好在封王的名单中把他添加了上去。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派了另一位武将,名声不如李靖等人的樊国公段志玄,这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将,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
    当然,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除了这两位武将以外,李世民还将正在主持东海道政务的长孙无忌借调了回来,担任太子名义上的军师,不过长孙无忌最近有事情脱不开身,需要等一个月后才能前往交州。
    “目前大唐有多少户口了?”茫茫大海上,李元景坐在甲板上望着前方问道。
    也就是近海才能有这样舒坦的日子,到了大海深处,浪花可就没这么温柔了,两三米高的浪花在那里都算是温柔的。
    “王叔,这两年大唐人口增长了近两倍!”提到大唐人口,李承乾脸上的表情瞬间激动了起来。
    这里面可是有他的功劳的,虽然这份功劳并不大,但是李世民还是采纳了一部分他提出的建议,而且后续的观察也得知结果,他的建议是有效的。
    “其中户数增加至近六百万,人口已有近三千万!根据前朝的统计数据,朝廷分析应该还有大约二百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