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真是年纪大了,提不动刀了,就算朝廷不说,我等也会自行离去,不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可如今我们正值壮年,还能提的动刀,只恳请殿下能够给我等一个机会,让我们继续守卫岭南,也恳请殿下能够给我等家人一口饭吃。”
    “这……”李承乾瞬间犯了难。
    戍边军的苦他当然知道,岭南这鸟不拉屎,人口稀少的地方,历来不受中原等地的待见,但军队还是要有的。
    中原等地的人来了这里受不了这里的气候,最早的时候倒是派过人来,但还没走到地方便有不少人染了病,后来又因为水土不服死了不少。
    所以之后岭南这个地方,戍边军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在做的。
    这里不像是北方或者西部边境,有整个关中,中原,河东等地作为支撑,就算一个壮年只需要服役三年,人数上面也是勉强够用的。
    但是这里不行,所以在岭南,执行的是轮换制,不是说一个人来三年就可以不用在执行正常的戍边劳役了,第一次戍边依旧是三年期,三年过后,每年需要回到军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戍边。
    这也是岭南开销大,每年都需要朝廷补贴的原因,让人每年都去戍边,短时间内倒是没问题,可年年如此,朝廷总要意思一下吧?
    所以,只要执行了每年的戍边任务,一家便可免掉两个课赋人口,如此以来,岭南各地的收入就更少了。
    对方说的很是动情,没有什么胡搅蛮缠的言语,别说是李承乾,就算是李世民在这里,这个时候也说不出什么硬气的话。
    李承乾甚至很想直接答应了他们,然后再单独设立一个补给部队,让这帮人去跑跑运输什么的,也算是对这件事情有了交代。
    不过突然间李承乾想到了之前李元景告诫自己的,要考虑到更多人的利益。
    一旦自己答应了他们,那么其他人呢?难道全部塞进去?这不是违背了朝廷军改的初衷了吗?
    但今日不给他们一个交代,这件事情怕是没那么容易解决,而且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李承乾惹不起,一个不慎惹的这些人恼怒,便有可能造成地方上的动乱,到时候问题可就大了。
    李承乾的脑子迅速的旋转着,飞速的想着解决办法,突然之间,李承乾眼前一亮。
    “诸位虽然目前来看身体没什么问题,但人不得不服老,再过几年,诸位的身体就不合适继续待在军中了,不过朝廷也不会忘了你们这些功臣。
    若是为了生活,诸位大可不必如此担忧,朝廷接下来会在岭南设立不少的工坊,到时候工坊会优先从各位之中进行招募,进了工坊能赚到的钱不比在军中少,而且还能与家人团圆,除此之外,朝廷也会在这里设立船队,到时候船员也可以从诸位之中优先选拔。”

第三百六十六章:这是个性情中人啊
    李承乾的承诺自然没什么问题,接下来朝廷会在岭南开设无数的工坊。
    到时候这里对应的就是南海各地,而这样做的好处也有很多。
    例如说可以节约时间,节约各种资源,各个工坊不需要在派人把货物运到海州,船队也不需要平白无故的多跑近一个月的路程去海州装货。
    所有的货物都可以在岭南得到补给,从岭南出发去吕宋岛,跟从海州出发去耽罗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南海各国的人口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是接下来会有大量的移民。
    就算是世家门阀,接下来几年的任务重心也是搞基建,而不是去搞一些工业,所以前期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要从大唐运过去。
    所以,各种各样的工坊,加起来搞个一百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且目前的工业生产虽然更加集中了起来,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迈向机械化时代。
    所以,已就需要大量的人口去解决劳动力问题。
    好比长安的织布工坊,在进行了数次工艺改革之后,目前工坊的人数也还保持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在这里甚至可以不用那些最先进的技术,将淘汰的技术拉过来一些就足够用了。
    虽然这样会增加成本,增加一些劳动力,但是无所谓,降低一些薪水就行了,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就业岗首发
    除此之外还有船队也需要扩张,这个毋庸置疑,海州船坊的规模已经扩大了,目前能够同时建造三十艘千石大船,不过这些船坊被李元景占据了一半。
    但随着工人的技术熟练,船坊也是会继续扩大的,一座海州船坊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所以接下来大概率会在岭南增设一座船坊。
    毫无疑问,这些被裁撤的士兵虽然之前不再李承乾的计划之中,但是在这些经济建设任务中,他们却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而李承乾现在也想到了这一点,有意将这部分加入进去。
    但是,好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但是有人不觉得好,那就没用。
    “殿下,小人等一辈子都在军中,这突然间离开了军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去了工坊万一拖累了人家怎么办?而小人等现在还有一战之力,恳请殿下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契约甚至可以改为一年一签,只要能留下来,小的什么都愿意……”
    “这……”李承乾再一次犯了难,软的根本说不通啊。
    其实在李承乾看来,一年一签倒也不是不行,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这些老兵就这么放走也实在是可惜。
    但李承乾也不敢立即答应下来,如此以来,整个军改就彻底的被打乱了。
    不过在他看来,这些人是真的有用处的,按照计划,军改完成之后,朝廷将逐渐的取消劳役,即租庸调中的庸,以及额外负担的杂徭和色役。
    因为随着军改的结束,现有的制度已经无法在继续执行下去了。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去大力推广金银的使用率,必须要想办法的把这些钱扔出去,所以,原本需要百姓来负担的力气活,现在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去招募人手来干。
    而军改则是提出了职业化这个概念,跟农兵合一有着明显的差别,而在这种制度下,临时征招百姓充当运输队也不太合适,所以朝廷是有计划组件真正的辎重队的。
    直接拿适龄的青壮来当运输队,李承乾总觉得有些不舍,这些人基本上用一个少一个,毕竟适龄的就那么多,所以李承乾才会觉得面前这些人其实挺合适的。
    “这事等过些日子本宫的舅舅过来了再说吧!”李承乾很是纠结。
    李元景那边他没有任何的底气,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说服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然后再让长孙无忌去交涉。
    代表们见太子都这样说话了,也不好在继续紧逼,毕竟人家是太子,你们虽然是兵,但也是将被裁撤的兵,能够给你一个资格来跟太子对话就算是不错的了,还敢去步步紧逼?
    是你的命太硬了?还是觉得朝廷拿不动刀了?
    看着离去的众人,李承乾重重的松了口气,总算是暂时糊弄过去了,可这件事情距离解决还远着呢。
    “王叔!”
    “妇人之仁!”李元景脸色铁青的丢下一句话便负手而去,刚才李元景几度忍不住想要出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问题倒是不难解决,可帮他一次又能如何?将来还会有无数这种情况在等着他,难不成每一次都指望有人站出来帮你?
    结果自然是,李承乾的选择很让李元景失望,但是本着培养锻炼的目的,李元景依旧是忍住了自己的冲动去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直接来了句妇人之仁。
    李承乾的悟性并不低,倘若他真的听进去了,那么必然会明白这句话中的意思,倘若他不明白,那就让机兄来教他吧!
    ……
    李承乾既然有了承诺,也没有直接拒绝,聚在府外的老兵也渐渐散去。
    这帮人其实大多数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只是单纯的不希望离开,或者是离开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的?
    他们只是听说了这件事情,所以为了自己的生活,便跟着来了,大多数人甚至连发声都做不到。
    或许这就是群众的力量吧!
    人群散去之后,两名参与了谈话的代表先后进入了一间院子。
    这两人在之前的谈话中一个负责发问,一个则负责打渔,什么话也不说,单纯的就是听众,充当个人数。
    几家的家主身份太过特殊,不太方便出现在这里,所以这次来的是几家深居简出的长老,早些年倒是有人认识他们,可这么多年他们都隐居在幕后,只要不太过出风头,倒也不会有人认出他们。
    两人将之前谈话的内容,以及李承乾的表现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听完之后,众人却不由的笑了笑:“看来咱们的这位太子还真是位性情中人啊!”
    “哈哈哈哈……”
    “接下来再逼他一逼,密切观察长孙无忌的行踪,只要他出现在交州,咱们就立刻出面解决这件事情!”

第三百六十七章:暴怒的李靖
    李靖其实也是个很难缠的老狐狸,虽然李靖常年混迹于军中,但真要是玩起手段,士家这些人也不敢如此轻松的去应对。
    但自打来了交州之后,李靖便单独设立了一个衙门,带着兵部以及其他官员进驻了这里。
    每日不断的忙碌着军改一事,甚至于李承乾的联络都很少,两人几乎都是足不出户,加上军改的力度始终很大。
    所以士家才敢这么玩,不过他们倒是挺好奇的,难道皇帝就这么放心李承乾?还特意下令不让李靖干预?
    少年太子虽然是太子,但心性和手段什么的还是太稚嫩了一些,这个年纪能跟士家玩一玩的人不是没有,李元景就是一个。
    上一次虽然他们交手不多,但李元景也还是给士家以及整个岭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没有这种感觉,李承乾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有点虎,心机不深,手段稚嫩,优柔寡断。
    这样的人或许会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成不了一个好太子,好皇帝!
    不过今日李承乾倒是透漏了长孙无忌过段时间要过来,那么长孙无忌来可不会像李靖那样不管不问。
    所以,这让士家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他们是绝对玩不过长孙无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且不说人家的身份,就人家的手段都不是他们能比的。
    士家也没自大到觉得自己能糊弄住长孙无忌,所以很明智的选择了一个搞事情的时机,同时也决定不把事情搞得没有缓和之地。
    先期逼一逼李承乾,等到长孙无忌初来乍到,尚未了结整件事情之前,再出手解决。
    一是不给长孙无忌发挥的机会,二是让李承乾感受到士家的善意,三则是方便日后的谈判。
    所以,接下来李承乾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隔三差五的便有人来告诉他,那些被裁撤的士兵开始情绪有些不稳定,有被裁撤的士兵回家后遭受其他人的嘲讽受不了而离家出走的,甚至还有自杀的等等。
    越来越多的不利消息被传到李承乾耳中,这也让李承乾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王叔,不能再这样坐视不管了,外面的流言愈演愈烈,再不出手,恐遭生变啊!”李承乾终于忍不住的找到了李元景。
    妇人之仁?
    或许吧,但李承乾却无法接受这种现状,有人因此而家破人亡,这不是他们的初衷。
    李承乾始终还记着不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