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景笑眯眯的看着李承乾,面对质问却没有回复。
    不过一旁的长孙无忌却是看不下去了,不由的黑着脸教训道:“你们两个的立场能一样吗?你的操作空间更大,如同是在一张干净的纸上随意乱画,而赵王又不能重新找一张白纸去画,只能在你乱画的基础上去修缮。
    赵王若是将你的决定推倒重来,你的颜面何在?朝廷颜面何在?作为太子,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储君,以你现在的能力和见识,还远远不够!”
    听着长孙无忌的解释,李承乾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虽然他说的都是事实,但自己难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李元景也很认可长孙无忌所说的话,但是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一番话还不算是因材施教。
    他只不过是先让长孙无忌开口点出李承乾的问题,让他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然,这件事情由自己来做也不是不行,但很显然,经过先前的事情,李承乾在心中或许对自己会有些意见,这话自己来说的话,未必能达到最佳效果。
    本来李元景是打算让长孙无忌一步到位的,然而在听过这一番话之后,却发现长孙无忌这个货的总结比喻能力似乎有些问题。
    好吧,说白了就是太装逼,有点华而不实,受教者需要拥有一定的悟性和见解才能明白他话音里的意思。
    所以,李元景只好接着开口解释道:“作为储君,你是大唐的最后一道保障,一旦你出现了问题,弥补的机会就几乎消失了。
    而作为帝王,是不会亲自去操作一件事情的,没那个必要,也没那个精力。
    还记得本王让你制定的计划吗?你的心性太过善良,对外部的见解也太过浅薄,这次若是将你的对手换成你舅舅,不出两个月你就抱头空哭的跑回长安哭诉去了。
    本王之所以没有给你任何意见,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希望你能明白,乱点鸳鸯谱的后果有多严重,现在想必你已经体会到了自己带来的苦果,如果再有下一次,本王相信你会做的比现在更好。
    但这种事情不该由你来做,你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可以看作是一个你最信任的人做的,而现在本王所做的,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
    “赵王说的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说你这次撤掉李将军的事情就是犯了大忌,寒的不仅仅只是李将军的心,还有更多人的心,你的一言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呢。
    身为帝王,不能为了你的面子就去让对的决定消失,李将军的坚持并非为了他自己,而是他更加清楚军队需要什么,这场军改应该怎么改?
    即便这个时候你真的很生气,也至少要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几天再做决定。
    知道你父皇为何要制定五覆奏制度吗?就是为了避免卢祖尚、张蕴古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连你父皇都如此小心对待,避免犯错,你又有何理由不去正视这个问题?难道真要等到天下大乱了才去后悔?”长孙无忌这一番话说的稍稍有些重。
    一则是李承乾这件事情做的真的很过份,就算身为李承乾的舅舅,他也看不过去李承乾这么对待李靖。二则是李承乾现在的所作所为实则是向着一个暴君的方向在发展,必须要及时的把他拉回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这里,李承乾瞬间面色苍白。
    卢祖尚和张蕴古他当然知道,五覆奏的制度他也清楚。
    卢祖尚因为先是接受交州都督,后又拒不赴任,结果惹怒了李世民直接斩了。
    如果说卢祖尚还属于自己作死的话,那么张蕴古的死就有些千古奇冤了。
    贞观五年时,张蕴古为大理寺少卿,当年有个叫李好德的人经常在外散布朝廷的谣言,结果事情被捅到了朝廷,李世民便让张蕴古去审理这件案子。
    一番审问,张蕴古告诉李世民说这个李好德患有癫痫,律法无法对其从重判处,李世民听了以后很是认同张蕴古的说法,于是便下令放了李好德。
    结果张蕴古因为太高兴了,就跑去牢里跟李好德下棋,将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好死不死的恰巧被御史给逮到。
    然后御史就直接将这件事情告到了李世民那里,李世民一听这还了得?
    查!严查!狠狠的查!
    结果一查,张蕴古是相州人,而这个李好德实际上是相州刺史的弟弟,张蕴古这一番作为,其实就是官官相护的结果,大怒之下的李世民直接下令斩了张蕴古。
    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突然回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了情况不对劲儿,张蕴古虽然有违法行为,但也远远不止于处斩啊?
    更让他觉得后背发凉的是他在下令斩首张蕴古的时候,朝中竟然没有人站出来制止他,这就可怕了,再这么发展下去,自己跟隋炀帝有什么区别?
    于是就出台了五覆奏这个制度,什么是五覆奏呢?
    就是一个人被判处死刑之后,比如说定于本月十五行刑,那么刑部需要在本月十三,和十四这两天分别上奏一道折子给皇帝复审,若是这两次复审都通过了,那么在行刑当日,刑部需要在不同时间上奏三道折子给皇帝复审,基本上也就是半个时辰上奏一次。
    若是皇帝都同意了,那么就等着行刑时间就行了,这五次上奏只要皇帝有一次有疑问,那么就会取消行刑,对整件案子进行重审,审完之后是斩还是放会再去定夺,但若是斩的话,依旧要执行五覆奏的规定。
    五覆奏制度出来以后,大唐因为皇帝喜怒而被误杀的大臣几乎没有了,而普通百姓因为冤假错案而被误杀的概率也极大的降低了。
    不过除了京城以外,其他地方执行的是三覆奏。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七十三章:一句话搞定
    这个故事现在也让李承乾明白,就算是皇帝,做出一个决定也要三思。
    做一个决定并不难,可难的是万一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去弥补。
    可错的就是错的,再怎么去弥补也不可能让已经失去的东西再回来,所以只能想办法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自己的计划,似乎错的很离谱。
    因为打一开始,李承乾就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如果他直接去了广州,而让段志玄或者李靖来交州,现在的局面恐怕又会不一样。
    可惜万事没有如果,现在因为他的决定已经酿下了大错。
    大唐各地被刷下去的老兵都在想办法重回军营,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拿到更好的待遇,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孩子。
    军队已经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地方,没有人想轻易的离开。
    后世人常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句话却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
    只有好男才会去当兵,而且对于普通寒门子弟来说,当兵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否则的话他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家务农,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永远也富不了,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饿死。
    而且赋税虽然不算沉重,但对百姓来说也始终是个负担,所以府兵进不去,大多数过不下去的就会选择去戍边,因为戍边有人管饭,还能免课赋,间接的也算是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李靖并没有回到军改衙门,这一次就算李元景的劝说也不管用了,现在他只是安心的去写下一些自己的心得,然后静等着回家颐养天年。
    而这个时候李元景的身份已经不需要再去隐秘了,当然,对外宣称的是,太子被皇帝召回,接下来由赵王接手军改。
    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太子留点面子,免得日后让他难做。
    不过接到了李元景召唤的三家,这个时候却是愁眉苦脸。
    一个长孙无忌就足以让他们头疼的了,现在又来了个赵王。
    虽然赵王年纪不大,可若是能够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选择长孙无忌。
    因为赵王更年轻,短暂的接触也让他们看不透深浅,这次皇帝能派赵王来接手这件事情,自然意味着在皇帝看来,赵王是有这个能力的,这就更加加重了他们内心的担忧。
    “不知殿下前来,臣等失了礼仪未曾远迎,还望殿下恕罪……”士辩等人低着头请罪道,态度自然没的说。
    “有些话是说给外面听的,但有些话是说给你们听的,本王是随着太子一起来的!”李元景直接说道。
    对付这几个地方豪族,李元景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
    就算是对付五姓七望的时候,李元景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更何况现在大唐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已经解决了,对付岭南的这些家族还用得着担心吗?
    完全没必要的事情,他们若是想造反,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族人站起来。
    百年家族看起来很庞大,可跟世家比起来还是差得远了,他们又能有多少族人?
    三五百?
    或者一两千?
    可以狂妄自大的说上一句,就算不去动用驻军,仅凭这里的守卫就能灭了他们。
    “什……什么?”士辩等人面色大变。
    这个结果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赵王竟然是跟着太子一起来的。
    那也就是说,他们的所作所为,赵王都看在眼里?
    可是赵王为什么不提前出手?而是任由太子去胡作非为?
    难道……
    士辩等人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也许,打一开始这就是针对他们的一个布局。
    而他们偏偏自以为是的一头扎了进去,太子或许是真的稚嫩,但若是赵王正想利用太子的稚嫩来让他们松懈大意呢?
    “请殿下恕罪……”陶力浑身颤抖的跪倒在了地上。
    若是李元景打一开始就给他们布了一个局,那么现在肯定不会是出来吓吓他们就完事的。
    打?拿什么去打?
    发动普通百姓去反抗?他们现在未必会听自己的,就算听了也没什么卵用,大多数人还指望着进军队呢。
    而且之前太子也透漏出信息,接下来朝廷会在岭南设立很多的工坊,到时候会需要更多的人来工作。
    都已经看到了生活希望的他们,哪会跟着他们这些走投无路的剥削者去造反?
    所以,从军改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个结果。
    而导致什么结果的原因,就是看他们在这里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但是很遗憾,他们在这里面的发挥并不光彩。
    “太子,这些人如何处置交给你了!”李元景并没有直接答复,而是继续将这个问题丢给了太子李承乾。
    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的李承乾有些四目无神的走了出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么复杂的问题,竟然被李元景一句话就解决了?
    而在此之前,他自己在脑子里脑补了无数画面和办法,可却始终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办法。
    “带上他们的族人去长安吧!”李承乾想了想,说道。
    若是之前,他肯定会下令问罪,该关的关,该杀的杀。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处置这些人,受到先前谈话的影响,李承乾也觉得自己不能冲动。
    但不能冲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带走吧,路上慢慢想办法……
    几个地方豪族此刻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跪伏在地上,往日的自信与骄傲瞬间消散一空,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的无助。
    解决了这几个地方豪族的问题,并不代表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