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啊,看你的模样,应该不是什么管事的吧?”
    “我的确不是管事的,但也不是普通的工人,舅舅,朝廷新买了一批机械,这次修路主要就是用这些东西来修的,要不是为了等这些车,估计一个月前就开始了。”成牛倒也不慌。
    “机械?车?”
    “对啊,我有幸被选上了,而且也学会了开车,所以现在我也算是一个技术工人了,每天的工钱提升到六钱,上面说工钱每年都会调整,根据这一年的表现来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成牛一脸自豪的说着,可他是大唐第一批驾驶员了,跟那些操纵牛车马车的人可不一样。
    当初选拔的时候去的人可不少,但一大半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很多人甚至经过第二轮的培训,都还搞不懂一些东西的用处,上去就是一顿二百五操作,然后直接被告知滚蛋。
    成牛记性不算好,但却很喜欢这些东西,接触起来也没感觉有什么难的,听着教官讲解几遍,自己在熟悉几遍,跟着摸索几遍就能上手了,所以他成功的突围了,工钱直接涨了一倍不说,待遇自然也提升了。
    现在他住的是单人宿舍,虽然就是一个小帐篷,吃的是小灶饭,比以前吃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用上面的话来说,你们都是技术人才,要好好的照顾着。
    “开车?开什么车?”
    “我开的那个是翻地车,跟犁地一样,上去走一趟,后面的地就直接翻过来了,这个车可以用来修路,以后也能用来犁地,效率怎么说呢,有这个车,我半天就能干完二百亩地……”成牛吧嗒吧嗒的将机械修路的流程跟众人说了一番。
    众人听的那叫一个云里雾里的,一个个一脸懵逼的看着成牛,路还能这么修?
    翻地倒是能理解,地不翻土咋出来,以前都是人挖的,然后在拿去熟土处理。
    “你说现在不用熟土了?”余成不由惊讶道,他以前修过路,自然知道修路的流程。
    “不用了,工部研究了一种新的方法,直接在地上撒石灰,然后翻地,再撒石灰,平地机上去平地,继续撒石灰,压路机上去不断压就行了,压的时候平路机走一趟就行了,说是石灰能杀死虫卵,压路机压实的路能让草种长不出来,而且路基也更结实。
    我要不是亲眼见到的,今天还真不敢站在这里跟你们说这些!”成牛脸上傲然道。
    虽然他的收入不及这些人,但一天六钱的工钱那也是大唐百姓中的白领了啊,一个月一百八十钱,妥妥的比军队收入还高,流弊的不要不要的,更不要提那些待遇,现在就是给他个军官他都不当。
    听着众人吹牛逼似的聊天科普,李元景微微笑了笑,旋即默默的起身结账走人。
    自己在这里撒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这些新东西正在影响着这些土著。
    开个车就算是技术人才了?
    还别不服气,真的是技术型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后世抗战时期,只要你会开车,只要你做人别太嘚瑟,绝对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连校级军官见了你都得笑呵呵的问声好。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百姓来说,学开车是件很难的事情,加上司机的战损率很高。
    所以说,放在那个时候打掉一个司机不仅仅只是意味着能伤害到你车上的人,更是可以让你一辆卡车无法开动,让你这一车的物资无法运到前线,从而直接导致整个前线部队的物资匮乏而导致战败。
    就算新中国成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驾驶员也是类似于熊猫之类的保护动物,所以在改革开放前,能开车的,会开车的,见了面别惹就对了,你真不一定能惹的起。
    李元景同样是因为这场雨停在这里的,现在雨停了,路面也正在恢复,所以他打算重新出发。
    大唐第一闲王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九十二章:远航号
    车队缓缓的前行,这一路给李元景最大的感觉就是大唐的商业越来越发达了。
    之前几次往来的时候,途中虽然也能见到商队的影子,但却跟这一次完全不同。
    不说密密麻麻,但基本每隔一会儿就能看到对面赶来的商队,也有一些商队汇聚在一起一同赶路。
    虽然这里是中原腹地,绝对的安全,但这些商人始终保持着警惕。
    一次的货物丢失便可让他们伤筋动骨。
    “真不回去了?”来到了海州,看着已经在这里安家的李靖,李元景不禁有些唏嘘。
    “不回了,这里也挺好的,正好下次跟你一起出海,看能不能找个合适的地方!”李靖笑着摇了摇头。
    过完正月的时候李靖从岭南返回了海州,那边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李道兴也渐渐的掌控了那里的一些权力。
    虽然还是有些不尽人意,但至少军队不会给他难堪,必要的时候也会为他撑腰。
    所以岭南那边其实没什么好担忧的,加上朝廷已经派人去那里选址建厂,百姓对此也较为期待。
    地方上相对稳定了不少,至此,李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哎!”李元景默默的叹了口气。
    李承乾啊李承乾,年轻气盛的李承乾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挽回的错误。
    虽然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错误已经酿成,李靖的心已经凉了!
    或者说是怕了……
    这几年李世民对李靖的使用频率实在是太高了,可以李靖现在的地位,这次就算李承乾不撤了他,事后赏赐的时候也会感到头疼。
    李靖当然知道自己再不退会意味着什么。
    这跟信不信任没什么关系,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由不得自己的。
    就算是李元景,不也在不断的妥协与退让吗?
    “去看看船?”李元景没有再继续劝说。
    李靖年后回来的时候去了一趟长安,但是并没有在长安待多久就带着家人来了海州,并且在海州城内买了一座院子作为落脚点。
    李靖显然跟李世民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到底是什么协议没人说,李元景也并不在意。
    而这次他来海州的主要目的就是造船,其他的事情他都不会去管,当然,偶尔的关注一下海军士兵也是必须的,毕竟这本就是属于他的兵力。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海州船坊,这里就在海州三座军营的中营,旁边不远处便是码头。
    周围到处都是正在训练的士兵,船坊单独扩充了一块区域出来,一部分作为船务,一部分作为仓库,一部分作为生活区。
    这里的人生活是相对枯燥封闭的,很少与外界交流,但是却经常有外界的东西会进来。
    而且在这里面,也是整个大唐第一个实行基础教育的地方。
    船坊雇佣了一些书生来教授孩子们学习认字,等大一些了,就让那些老船工来教他们一些其他的知识。
    都是工匠之后,对于学习工匠技艺他们自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算学校不教,他们的长辈也会教他们,这可都是吃饭的手艺。
    当然,船坊将其划分为数十个不同的专业,然后组织不同的船工来教授他们不同的知识,用李元景的话来说,这就叫专一化,模块化。
    要想进入船坊,必须要先穿过生活区,这也是防间谍的一种手段,毕竟这里的生活相对封闭,待的时间久了,就算有数千人,他们见到这里的人也会知道是不是这里的人。
    所以,一旦外人进入,很快便会被这些人给发现,并且汇报给值班的武巡。
    当然,李元景和李靖两个人来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
    一是李靖曾经数次出入过船坊,二是他们身边跟着的就是武巡。
    李元景两人先是来到了学校,这里是位于更深处的高级学校,主要是教授一些专业技能的,就算是已经成为船工的人,也会时不时的过来听听课,争取让自己的手艺更加丰富一些。
    当然了,造船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他们也需要时不时的充充电来保证让自己能够跟的上时代。
    这也是他们愿意来这里教学的原因,反正这些东西大家都在研究,你不教有人教,你拿着当宝贝,或许等你儿子学会这门手艺的时候,这个技术早就成了被淘汰的技术,留着根本没用。
    反倒是来教学,还能获得一定的补助以及工分。
    工分能干啥?能提高自己的待遇,如果说职位工资是基本工资,那么工分就是决定自己今年能拿多少奖励的依首发
    工分每年年底会扣除七成,余下的三成作为来年的基础工分,每完成一艘船的建造,都会有相应的工分。
    若是到了年底有船没有建造完成,那就按照完成进展来计算工分,未完成部分则计入明年的工分。
    这么一来既能保证公平,也能确保工人每年的收入都处于增长状态,同时也不至于让船坊的负担过于沉重。
    “这个班是什么情况?”走到一个班级外,看着里面的学生,李元景不禁疑惑道。
    先前路过了好几个班级,发现里面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就算你年纪大一些的,也不过二十来岁,而且还是穿着船坊工装。
    但这个班级却不一样,最小的看着也差不多有二十岁,年纪大一些的甚至有三四十岁,真正穿着学生装的,也就那两个看着有二十岁的年轻人,其他的更是清一色的工装。
    “殿下,这个是去年初新成立的设计班,那两个学生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其他人是船坊经过层层筛选,认为合适的人,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我们正在建造的远航号就是他们负责设计的。”学校负责人,也是船坊负责人韩春解释道。
    “远航号?”李元景皱了皱眉,他不记得自己命名过任何船只,而且还是正在建造中的船只。
    当然,最主要的是之前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这边的事情。
    “殿下,远航号是我们自己命名的,意为大唐航行最远的船,除此之外,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艘船,其设计乃为五千石大船,于去年八月下旬开工建造,预计明年三月交付使用,这艘船采用了两台锅炉设计,船长百步,宽三十步,而且配备了前后撞角,投石车等装备。”

第三百九十三章:这特么叫船?
    听到韩春描述的远航号基础数据,李元景不禁皱了皱眉头。
    单听这个数据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换算一下问题就来了。
    大唐采用的是双步计算制,即左右脚各走一步算一步,一步大约一米五左右。
    也就是说,这艘远航号长度一百五十米左右,宽四十五米左右,这么宽的船……
    特喵的能比上三分之二的航母的宽度了,李元景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想到这帮人要这么宽的船干什么了。
    说白了还是设计原因,这个宽度,足够将两台蒸汽机横排并列了。
    而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前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空间用来载货。
    但劣势嘛……
    横面大,意味着下水后遇到的阻力会更大,同样相比较而言,抗风浪能力会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要看具体的设计如何,若是设计有问题的话,抗风浪能力甚至不如普通的船。
    至于五千石,在换算一下,大唐一石大约就是五十三公斤,也就是说,载重大约二百六十五吨左右。
    但是船体这么大,加上两台笨重的蒸汽机,这艘船自身的重量怕是就不低,五百吨总有的吧?
    也就是说,他们用了一艘万吨级的数据,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