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他们用了一艘万吨级的数据,造了一艘满载一千吨不到的船?
    想到这里李元景便是一阵汗颜。
    虽然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比如说这艘船虽然采用了部分钢铁结构,但更多的还是木头,而后世的船则是海军装甲钢板,单个重量不一样。
    李元景驻步听了会儿课堂上的内容,发现这里是边学边设计,边讨论的模式。
    反正大家谁也没超出谁一大截,除了几个老师傅有些经验,多发言带着以外,其他的几乎就是商量着来的。
    这种摸索方式李元景当然不陌生,虽然感觉很蛋疼,但是没办法,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
    等他们这一代人彻底的吃透了这项技术,下一代人就不用像他们这样去一点点的摸索了,他们可以站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新的领域。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辈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经验。
    而李元景也恰恰看到了这个班的未来,倘若能够成功,这个班将会走出几位真正的舰船设计师,这才是最重要的。
    设计师不需要懂各个部位的技术原理,但一定要懂如何布局才能将舰船的威力发挥到最佳。
    换句话说,我画一个圈,然后在这个圈中化若干的小圈,若干个小圈组成一个大圈,我要的是这些小圈组合起来之后,大圈能够完美无缺,至于下面的小圈,那是具体负责人的事情,范围就那么大,你想办法去解决。
    “走,去看看远航号!”又听了会儿,李元景觉得稍稍有些无聊,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作为一个知道一些三脚猫功夫的人,他真的听不进去这帮人胡扯乱扯。
    当然,这个原因并不在于这些人,而是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又必须在什么也不知道的前提下去摸索出正确的答案,走弯路是必然的。
    世界舰船的发展,那也是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积累才逐渐的有了后世的模样,而现在,他们的积累大概也就只相当于一二十年的水平,距离成熟还差的远着呢。
    大老远的便看到了一艘巨大的舰船静静的停靠在船务。
    韩春连忙兴奋的介绍道:“殿下,那就是远航号,一个月前进行了第一次注水试验,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接下来会进行排水,然后进入下一段的工作,大概三个月后会进行第二次注水试验,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过完年就能出船坞试验了。”
    看着巨大的远航号,李元景心中的期望值逐渐的减小了。
    果然是双排并列的两个巨大烟囱,这个设计历史上不是没人试验过,但无一例外的全部是败了,也不能说失败,只是效果不如直列。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李元景指着两个烟囱问道。
    “殿下,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先前我们试过直列模式,但这样的话两台蒸汽机输出的功率好像有些不太一样,所以经常会发生偏航现象,而且控制起来也不太顺利,所以就改成了这种布局,虽然也会发生偏航,但控制起来反倒是容易了不少。”韩春说道。
    “……”李元景瞬间明白了原因。
    合着他们就是一台蒸汽机控制一个螺旋桨,两个螺旋桨是由两台蒸汽机单独控制的。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一台蒸汽机发生故障后,船只依旧还能保持一定动力。
    但是有个卵用?
    这艘船直接在李元景心中打了个问号,旋即登上尚未完工的船上看了一圈,主要是进入内部看一看船舱底部的设计。
    然后,李元景便彻底的放弃了这艘船。
    虽然不能否认这些匠人这一年多来的努力,但却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努力真的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龙骨采用了钢铁结构,但或许是对焊接技术不太放心,所以在旁边又增加了木制结构作为保障。
    这一点李元景倒是无话可说,别说是他们,就是李元景也不太放心。
    没有密封舱,很多该有的都没有,这艘船唯一的优点,估计就是大,蒸汽动力,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次的船坞内注水试验就是测试一下船的漂浮姿态以及是否漏水,接下来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内部的一些施工,然后第二次注水,测试同样的问题,两次都没问题的话,会进入大海进行最后的测试。
    程序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模式却很让人蛋疼,注水倒是容易,可是抽水……
    算了,画面简直惨不忍睹。
    望了望大海,望了望东方,李元景觉得自己的出海之行或许要耽误了。
    但是没办法,像远航号这种船,他是绝对不会带出去的。
    看着韩春,有些无语的叹了口气道:“抽调精干工匠,本王要亲自主持建造一艘船!”
    “诺!”韩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船厂就是李元景的,他就算不满又能如何?
    大唐第一闲王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九十四章:钢铁战舰
    “这……这能浮起来吗?”
    众人看着李元景设计的一艘新船,不由的心中一阵疑惑。
    这船看起来挺高级的,但就是太费料了,而且全部采用钢料,那么重的船,下去沉了怎么办?
    “不用担心能不能浮起来的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去设计就行了!”李元景大手一挥。
    他当然知道这船是肯定能浮起来的,虽然李元景决定亲自设计这艘船。
    但李元景毕竟不是专业的造船人员,很多专业性方面的知识都不清楚。
    而他所能够提供的,仅仅也就是一些先进性的理念而已。
    舰长七十米,宽十三米,采用直列布阵两台蒸汽机作为动力。
    技术方面,则是对原有的动力输出做出了改进,之前是一台蒸汽机带动一台螺旋桨,而现在是两台联动。
    对于蒸汽机坊来说,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不难,无非就是取消单台蒸汽机上的联动装置,将两台蒸汽机产生的蒸汽引入到同一个位置,然后在这里安装联动装置,用两台的动力来推动它。
    虽然不知道这样做能让动力有什么样的变化,但至少可以确保两个螺旋桨输出的动力是一样的。
    而剩下的连杆则由船坊来设计,原本是一拖一,现在变成了一拖二。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是一个圆形滚轴而已,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木匠去解决。
    而木匠的任务就是去雕刻不同的纹路,尽可能的保证提供最大的动力,同时又是最合理的布局,避免不必要的摩擦损耗。
    另外就是加入了密封舱的设计,所有吃水线以下的地方,都设计的有密封舱,这也使整个船的吃水线以下位置无法得到充足的利用。
    基本上除了锅炉仓以外,其他地方到处都是密封舱,就算是锅炉仓外部也有密封舱,只不过比起其他地方稍稍小了一些而已。
    由于李元景在这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这些设计人员,乃至于整个船长都不得不听从李元景的指示。
    一时间,其他一些船的建造速度稍稍的降了下来,反倒是投入更多的人来建造这艘新的战舰。
    其他设计还没有搞定,不过这并不影响龙骨的铺设。
    铺设龙骨跟其他船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原先是木头,现在是钢铁。
    冶铁坊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技术自然也有所提高,很快便按照李元景的要求制作了三根符合要求的主龙骨。
    舰船龙骨的作用自然不用多说,这是整艘船的核心所在,没有这几根主龙骨的支撑,这艘船撑不了多久就会被大海的力量给撕碎。
    而龙骨也不是说越硬越好,而是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弹性。
    就这样,三根巨大的龙骨就耗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不过与此同时,其他的龙骨和相关的设计也逐渐的完成。
    接下来,新船的建造开始进入了缓慢的施工进展当中。
    由于全部都是钢铁结构,所以最为重要的便是焊接,这跟木船的建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木船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胶来粘合,然后挤压拼接,一段时间过后,木板就会紧紧的相连在一起。
    而木板之间还有凹槽以及内扣作为支撑,下水之后确定出水点,然后进行单独的处理,过后会全面的在涂一层胶,而且在航行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检查,一旦出现渗水,就要立即处理。
    但钢铁结构再用这一套就不行了,铺设龙骨什么的倒是好说,要的是硬度,渗不渗水的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可单纯的焊接方式似乎有些不太够,钎焊什么的就不用多想了,焊接硬度根本达不到。
    所以,这帮人决定再给这些拼接处上一道保险,同时也想了一个奇葩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是横竖龙骨的凭借,直列龙骨是最主要的,单独一个的宽度就有近半米,不是用了特殊的设备,这玩意儿根本就运不过来。
    但是横列龙骨就没那么大了,每一个的大小也就比手臂粗一些,在制作的时候直接留好了孔,安装的时候直接从这些孔中穿过去就行了。
    这帮人制作了一个特殊的熔炉,两个龙骨交叉定位穿过去之后,就把这个容器套上去,然后倒入融化的同材料钢水,再对上下前后左右同时进行加热,原理就是希望通过加热,让这些钢水能够和两根龙骨进行结合,属于铸焊的一种。
    原理则是借鉴了兵器打造的一种手段,就是那种刀刃是精钢,刀背是熟铁的那种。
    但是同样的材料结合度会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就是上一个保险套装了,熔炼过后会对结合部进行打磨,使其光滑平整,若是上方有裂痕,则可很轻易的观察到。
    至于保险,就是在制作龙骨的时候特意提出的要求了,每个结合部周围都有几个预留的孔,利用加热压缩的原理,将两根手指那么粗的斜拉钢条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连接处不会轻易的断裂。
    虽然有些过于小心了,但李元景还是没有否认,毕竟小心无大错,船最重要的就是水下部分。
    三根龙骨保持一定间隙其实就能一定程度的减小压力。
    水下部分很精细,水上部分可就没那么讲究了,反正主要受力点也不是他们,所以这些龙骨上面每隔一段高度就预留了一个孔,然后用相同的方式来加固连接。
    时间眨眼已经来到了年关,而忙活了半年的李元景,才刚刚将龙骨铺设完成,不对,不能说是铺设完成,只能说是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想想就觉得很操蛋,由于种种原因,所以导致蒸汽机必须在龙骨没有铺完之前就安装上去,然后才能进行封顶施工。
    看着多出来的空间,李元景不由有些蛋疼,早知道特么的上三台蒸汽机了。
    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蒸汽船可不只是有空间就能上的,还要携带足够的淡水和燃煤,这可都是消耗大户。
    不过现在什么都不重要了,只等过完年就安装蒸汽机,然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了。
    大唐第一闲王

第三百九十五章:程知节的智慧
    时间眨眼便来到了贞观十年,李元景新造的船半个月前已经下水试航了。
    效果很不错,除了动力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以外,其他的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而这个时候众人也都松了口气,至少船没沉不是?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蒸汽机坊这一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