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笞,可以是用鞭子,也可以是用仗,或者竹板。
    鞭子不好找,宫卫们也懒的去找,干脆就用剑鞘来当板子,将斗殴双方一通按在地上排成一排。
    ‘啪啪啪……’
    ‘啊啊啊……’
    程处亮鄙视的看了眼左右那些没卵子的货,挨个板子有那么疼吗?
    一看就是没经历过事的软蛋,瞧你家大爷我,虽然有一点小疼,还没老爹在家抽自己疼呢,所以,平时在家多被抽几次还是很有效果的。
    恍然间,程处亮看到了正在朝着自己微笑的李元景,突然一愣,下意识的想到了什么。
    “啊!啊!啊!轻点啊,我爹是宿国公啊,你们要死啊,还这么用力?本公子回家非要狠狠的告你们一状不行……”程处亮立即开启了表演模式,仅仅一个人的声音便将旁边数十人的喊声押了下去,似乎打别人用的力气还不如打他的十分之一那么多。

第八章:本王就是规矩
    程处亮的尴尬表演让李元景忍不住的直捂眼,演技实在是太差了。
    不过作为演员,程处亮的职业素养还是有的。
    挨完板子之后,程处亮竟然装的比其他人还疼,也学着其他人趴在地上如同死狗一样动也不动,整个人跟要断气似的不断呻吟着,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去查!”李元景懒的打理程处亮,直接朝着梁毅说道。
    梁毅会意,分别派人进入粮铺以及周边其他的店铺查看。
    不大会的功夫,所用器械便被拿来,梁毅干脆将一袋子粟米抬到街上当众测试。
    由于量器是从不同的店铺找来的,各种店铺所用的量器也不一样。
    干脆就用粮铺的斗装了正常的一斗,然后装进袋子里再用其他店铺的量器称重。
    结果发现其他店铺的四个量器得出了四个不同的结果,但好在误差并不大,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是有一点,容量和重量是可以换算的,但要是相同的东西,拿着同样的一斗米去称重,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合理的。
    正常情况下一斗米大概就是125斤左右,就算有一些偏差,上下浮动05斤都算是能接受的。
    但用其他店铺的四个不同量器称出来的重量,基本都在115斤上下浮动,也就是说,一斗米至少缺了一斤。
    看似不多,但换算一下可就不少了,按照今日粮价,125斤等于400钱,折合一斤32钱,即按照当下价格不考虑任何利润的情况下,一斗米就要坑百姓32钱。
    而现在又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32钱对普通百姓来说,十天都难赚到。
    “殿下,长安令到了!”
    “让他进来!”李元景点了点头。
    长安令被宫卫们拦在了外面进不来,只能让宫卫来通报一声,即便是得了命令,也只准长安令一人进入,他带来的衙役依旧被拦在了外面。
    “卑职长安令杨纂参见赵王殿下!”杨纂后背有些发凉,小心翼翼的拜见着。
    这一年来杨纂过的可谓是心惊胆战,去年八月因袁氏妖逆案被愤怒的李世民下令诛杀,好在温彦博劝谏说杨纂罪不至死,被李世民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这才度过这一劫。(实际上被罢免长安令,但我实在找不到贞观二年长安令是谁,所以,你们懂的……)
    “缺斤短两,按律如何?”李元景轻轻的看了眼杨纂,随意问道。
    “回殿下,《关市令》有言,诸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又言,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杨纂不做思考,对答如流,这是每一个县令的基本准则,否则就是业务不精,考校的时候要倒霉的。
    “擅改度量衡器呢?”李元景听的有些头大。
    “回殿下,尚无此律法!”杨纂小心回应着,大唐现在的确没有这方面的律法。
    量器每年八月必须送到官府校对,没问题就盖章盖印拿回去继续用,有问题就让你换新的,有问题的回炉重造。
    其律法相当不完善,多以袭承隋朝开皇律,但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本就存在不少漏洞,而律法完善与否,看的并不是一两位帝王的努力,而是多位帝王长时间不断的修改完善,往往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律法。
    李元景看了眼粮铺,暗暗觉得有些可惜。
    大手一挥,命令道:“封了!”
    “殿下,这不合规矩……”听到李元景要封粮铺,杨纂急的满头大汗。
    他很想说一句你这么搞是越权的,但在面对赵王的时候,杨纂是没有这个胆量的,而且关于这个事他是没什么资格去插嘴的。
    据理力争不是不可以,但杨纂承受不起这事的后果。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捅给御史,让御史去皇帝那里弹劾赵王,可不管怎么算,现在李元景要封粮铺,杨纂只能干着急。
    “本王做了不合规矩,你倒是用规矩把这事了了啊?”李元景瞥了眼杨纂,淡定的挥一挥手,示意梁毅封店。
    “诺!”梁毅知道李元景要干啥。
    所以轻车熟路的带着人直奔粮店,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搬了出来,又让人借了一些马车,直接将这些粮食装车运走。
    粮铺开门还是关门管他个球,咱家殿下要的是粮食,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名正言顺的抢粮,还能省点钱呢。
    杨纂虽然急,但他没有任何办法。
    李元景越权只是其一,按照律法其实应该是先把差百姓的数量补齐,余下的没官。
    李元景压根没提补齐的事情,直接就没官了。
    而且没官也应该是辖区长安县衙没官,然后纳入官仓的,这才是正常的程序。
    “殿下,不妨暂且等一等,先做个数目,待明日再派人来没官也不迟!”躺在地上如同死狗一般的胖子掌柜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着。
    被亲王抓个正着,这事纯属他们倒霉。
    但这些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这些粮食也不可能被李元景拉走的。
    这年头能在京城开粮铺的,背后没点靠山能行吗?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暂时保住粮食,让背后的靠山去运作,成功了,则保住了粮食,不成功,则让赵王把粮食拉走。
    反正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事后不管怎样,这事上面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殿下,这长安粮铺背后站的是郑家……”杨纂小声的提醒着。
    “本王做事用你们教?”李元景脸色一黑,厉声道。
    郑家这个后台的确够硬,就算是李世民也不敢对他们太过份,但自己好歹也是个王爷,还是亲王,不说别的,这个时候要是怂了,以后还咋在社会上混?
    面子都没了,谁还听你这个大哥的话?
    所以,管他郑家还是什么家的,本王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岂有收回来的道理?
    当然,鸡贼的李元景也不会直接把自己的退路堵死,李世民都惹不起的郑家,自己也惹不起,至少现在惹不起。
    走到那胖头掌柜身旁,两边的宫卫也不管胖子是不是能承受的住,直接将其架起来。
    想了想,低声道:“回去告诉那些人,本王不想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既然你们犯了错,就该接受惩罚,本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另外奉劝一句,别想着找这个找那个,万一本王脑疾犯了拿刀砍人可就不好了!”

第九章:来自赵王的启示
    御书房!
    最近李世民愁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连带着下面的大臣们也跟着受累。
    早上的朝会过后,便带着这些肱骨之臣来到御书房继续商议国事。
    连年的灾情,放在刚刚登基这个时候,加上登基又让天下百姓所不满。
    李世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可天灾这种事情又不是帝王勤政就能解决的。
    皇帝大臣们大眼瞪小眼,大家都是新上位的小菜鸡,连治理国家都还要摸索着来,处理天灾这种事情就更是两眼一摸瞎了。
    有经验的萧瑀,高士廉等人提出的办法又让人不太满意,或者说不太贴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陛下,赵王那边有消息了!”小太监王德小心翼翼的通报着。
    “说!”李世民微微皱眉,虽有不满,但也知道若非要紧的事情,王德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入通报的。
    “具体的奴婢也不清楚,梁校尉派了宫卫来禀报的。”王德小心回应道。(唐朝太监在皇帝面前就是自称奴婢,有地位上了年纪的也可称老奴,对外称咱家。)
    “传!”
    李世民并没有让其他大臣们避嫌,他想在李元景身上捞回一些声望不假,但也从没有放松对李元景的监视。
    梁毅虽然被李世民派给了李元景,但他终究还是皇帝的人。
    李元景想干什么事情,梁毅自然要全力听令,但是在听令之余,也是要将情况汇报给李世民的。
    李元景年纪虽小,但有些事情谁也说不准。
    李世民还需要通过更长的时间去观察,然后再决定,是否将他外放。
    宫卫进来之后看到高士廉愣了下,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直接说。
    “你尽可将实情告知陛下!”高士廉淡定的提醒了句。
    “诺!”宫卫应了声,打算如实汇报。
    欺上瞒下?
    高士廉从来没有想过,高纯行带着太子共御一女之事根本不可能瞒住,漏洞太多。
    没有人比高士廉对李世民更熟悉的人了,所以在回到宫中之后,高士廉便直接趁着一个机会将实情告诉了李世民,而且还将赵王的做法也全盘托出。
    坦然相告,那是知错请罪,隐瞒不告,那便是欺上罔下,李世民虽然不可能会对自己怎么样,但隔阂肯定是会有的。
    “今日赵王殿下欲往崇仁坊……”宫卫将第一件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一遍。
    “……”李世民一头的黑线。
    这梁毅还能相信吗?距离皇宫一墙之隔的崇仁坊他都能带错路。
    也就是说,李元景跟高士廉说的那些话全特么都是编的,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掩饰他走错路的尴尬?
    刚好又遇见了太子跟高纯行一起那啥啥,干脆就借着皇叔的名义去教训一下太子?
    高士廉也一脸的懵逼,老夫算天算地,把一切都算进去了,结果愣是没算到赵王是因为迷路才误打误撞的撞见了这些事。
    “这件事朕知道了!”李世民只能郁闷的将事情压下去。
    李元景的做法他也没什么觉得不满的,没有声张,仅仅只是让高士廉这一个当事人知道了,并且借机敲了一笔。
    甚至没有让人来自己这里告状,反而是让太子去抄书,虽然不知道抄的是什么书,但基本上也就那几本了。
    所以这件事情李世民还不能声张,只能装作不知道,不然的话,太子跟高纯行两人的荒唐行为,绝对能让御史沸腾的。
    而且还是现在这个时机,诸事不宜声张……
    “赵王殿下让人到城外招募灾民,只给饭吃不给工钱,从崇仁坊出来之后便在长安闲逛……”
    “他把宿国公家老二打了一顿?”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着闭目养神的程知节。
    “陛下,赵王提前示意装个样子就行,所以我们没有下狠手,不过程二公子的演技是真好,一个人的叫声愣是把其他十余人的惨叫压了下去……”
    依旧闭目养神的程知节突然老脸一黑,虽然他的脸已经够黑了。
    但程处亮那混蛋的演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