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每天最挣扎的就是他,他是这里的负责人,少了一钱都没办法跟上面交代,偏偏上面对这些巨款还不闻不问,搞的他每天夜里都要起来数十次查看钱库。
    但钱库哪能放下这么多钱?后院几乎每个屋子里都放的是钱,每天晚上每个屋子内都安排一个人值守,但即便如此牛方还是不放心,担心啊,害怕啊,最怕这些人监守自盗。
    “嗯,刘虎,你安排人先在这里帮着值守一下,等本王找到地方就运走!”李元景点了点头,一万多贯就这么放在这里,他也不太放心。
    “殿下,另外就是税收的问题,关市那边前几日来征税了,小的把户部给的凭证给了他们,他们说这么做不合规矩,最好是让户部跟他们打声招呼,走一下书面程序,不然日后没办法对账!”
    “不用了,以后就交给关市吧,该交多少交多少……”李元景有些尴尬的摇了摇头。
    装逼遭雷劈啊,提起商税就特喵的全是泪。
    不对,应该说是没文化真可怕,关市令上写的清清楚楚的,有官须者,十取其一。
    意思是你店铺内的商品如果是被官府买走的,那么你就必须要打折扣,作为回报,官府允许这部分商品的商税,只需按照正常税额的十分之一来缴纳,两者相对冲,总体上还是商人占了一些小便宜的,但也没占到哪去。
    结果自己却硬生生的理解成有官身者,十取其一,理解错了一个字,结果可就天差地别了。
    闹了一次乌龙,损失了几百贯的利润,李元景也不想再去搞这些特殊情况了,还是按照规矩走吧,别哪天又被李二给坑了。
    “唔?”李元景狠狠的嗅了嗅鼻子,微微皱着眉问道:“什么味道?”
    牛方愣了下,下意识的跟着嗅了嗅鼻子,瞬间整个人脸色一片苍白,险些瘫坐在地上,口中惊慌不已的喊道:“火……着火了……”
    整个布店瞬间一片骚乱,正在抢购的百姓瞬间四散而逃,而外面的人则拼了命的想挤进来,场面一度很是混乱,甚至还出现了小规模的踩踏事件。
    李元景不得不让刘虎赶紧带着人维持秩序,一方面则让其他人赶紧去找火源。
    布店的建筑结构李元景大致上看了一下,理论上的确可以做到完全的防火。
    主体为砖混结构,房顶虽然依旧用的木梁,但木梁上都被覆盖了一层混凝土,这层混凝土能够起到防火保护作用,除非年久失修,混凝土脱落才有可能导致着火。
    很快,众人便找到了火源。
    谁能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是闲的蛋疼没事干的程处默搞出来的?
    刚来的时候这货就怀疑到底防不防火,结果趁着大家不注意,这货就一个人跑到了后院亲自做起了实验。
    好在实验之前,他就在旁边放了一桶水,等到将木梁点燃之后也没有吓的惊慌失措,而是连忙将那桶水倒了上去控制火势。
    由于控制及时,房梁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有一部分变成了黑炭一样的颜色。
    “你特么的是不是有病?”李元景愤怒的咆哮着。
    程处默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殿下,我找到了这房子的弱点,只要外面的这层混凝土不脱落,那就可以防火,所以以后一定要定时检查这些混凝土……”

第一零三章:我!赵王!签字!盖章!
    李元景恨铁不成钢般的朝着程处默的屁股上狠狠的踹了一脚,然后才溜之大吉。
    鬼知道这个货会不会犯二愣子还手呢?
    但这一脚不踹又实在是不能解开自己的心头之恨,一个个的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在这种地方玩火试验?
    这一趟除了程处默给自己添了点堵之外,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自从万民布店重新开业之后,每匹布的价格便直接降到了一百三十钱,虽然售价降低了,但利润却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一些。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工坊的规模上来了,技术革新之后带来的成本下降。
    好吧,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商税减少了三分之二,这个锅当然要李元景自己来背。
    将几个不省心的货赶回去带学生,裴承先空出来的小组则交给了马周,这批百人小分队总算是能够按照李元景的初衷去发展了。
    每来一趟就有一些收获,比如说这一次,赶走了几个兔崽子之后,李元景并没有放飞自我,而是直接进了皇宫。
    万民布店的事情,给了李元景一些启发。
    此刻李世民正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生活节奏稳的一批。
    天不亮起床准备上朝,官员们到了上班点之前早朝结束,然后带着几位大佬回到御书房开始进行小会。
    小会结束后偶尔的会休息片刻,然后便直接开始批阅奏折,午饭过后,根据奏折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是不是休息,然后这一下就到了日落,若是奏折太多,加班到三更半夜也是经常的事情。
    所以说,李元景一点也不羡慕自己这个皇帝老哥,整天累的跟个孙子似的,后宫收了那么多人竟然有一些压根就没碰过。
    比如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媚娘,虽然武媚娘才刚刚不到六岁,还没进宫。
    但唐朝历史从来不缺少狗血,老爹的妃子被儿子立为了皇后,伦理上来说还抢了自己孙子的皇位,乱,太乱了……
    看着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李世民,李元景不由的暗暗叹了口气,老哥头顶这顶帽子怕是不比房二差多少啊!
    或许这顶帽子要比房二的帽子还恶心……
    “你来找朕何事?”李世民终于处理完了一道奏折,趁着歇息的功夫看向李元景。
    “哦,找皇兄签个字,盖个印!”李元景笑着说道,心中却暗暗想着,反正这顶帽子都是带,与其让自己儿子为他带,倒不如让自己弟弟为他带,至少辈分上没出差错嘛……
    “如果是学校的事情就不必了,朕已经同意了!”李世民自然知道早上在皇庄发生的事情。
    长孙无忌在这方面不会隐瞒他,甚至连假传圣喻也告诉了他,李世民当然是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反倒是对于临海公主有些不满,自己的儿子管不好,反倒去怪别人不帮她,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不是学校,是另外一件事情!那个谁,拿个新折子过来,本王写一下……”李元景有些尴尬的朝着王德喊了一声。
    由于来的匆忙,李元景自然没有准备折子。
    在李世民的同意之下,王德迅速取出一道新折子,李元景则直接抓起李世民面前案台上的黑笔奋笔疾书了起来。
    字数其实并不多,用李元景的话来说就是简单通俗易理解。
    写完之后又瞅了眼李世民,似乎觉得不给他点好处有点说不过去,不怕他不要,就怕他眼红。
    想了想,李元景又在最后面补上了一段话,这才递给李世民。
    “赵王请允开设大唐皇家钱庄,主营业务,吸纳天下钱财,为民保管,合理放贷!”李世民紧紧的挑着眉头,皇家两个字是写在大唐钱庄中间上面的,这是后来添加上去的。
    其中也包括了接下来的一段话:“起始资金另议,股份赵王六,皇帝四!”
    “朕恨不能将天下放贷者杀个一干二净,你竟然让朕也去放贷?与某些人有何区别?”李世民将这份折子丢在了桌子上,怒目看向李元景。
    “皇兄,虽然都是放贷,但此放贷非彼放贷,既然叫做大唐皇家钱庄,代表的自然是整个大唐,世家不是喜欢灾年放贷兼并土地吗?那咱们的钱庄就用更低的利率吸引百姓来咱们这里借钱,如此一来,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又为什么非要去自寻死路呢?况且有朝廷的背书,百姓自然更加信任。堵不如疏!”李元景笑着解释。
    “倘若百姓还不上钱呢?”李世民想了下,的确是这个道理。
    存在便意味着合理,百姓有需求,世家自然喜欢借着机会壮大自己,朝廷想要阻止,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世家杀光,但这样做影响太大,即便是李世民也不敢。
    但若是出现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将利率降低,不论百姓最终怎么选择,至少世家那边的利率肯定会降低的。
    “还不上钱简单啊,直接按照约定将耕地收走便是了,由钱庄出面将其转租给其他农户,或者直接租给其本人,在钱庄收回成本及利息之前,耕地上所有的收入都归钱庄,待钱庄回本之后,在延期一季作为惩罚,过后便将耕地还给他们!”李元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不是白忙活一场?”李世民愣了下,有些搞不清楚李元景这个二愣子想干啥,难道好人当上瘾了?
    “信誉啊……天下民为本,在民这方面,钱庄是要适当让利的,这对皇兄有偌大的好处,当然,钱庄也不可能就这么等死,所以就要吸纳天下财富,我们不但免费为其保管,甚至还给其利息,让他们可以钱生钱,而我们则把这笔钱进行商业放贷,贷款给信誉良好的商人,所收取的利息自然要比贷给百姓高,但同时又能让他们接受。
    若还是觉得来钱慢,不稳妥,也可以直接以钱庄的名义,用这些钱来投资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我可以保证,一旦钱庄做起来,世家在经济方面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当然,更重要的是,朝廷将再也不会缺钱!”李元景又一次开启了忽悠模式。
    其实李世民也是个财迷,想说动他,就必须要让他看到足够大的利益,而现在李世民最头疼的无疑还是钱。
    开源节流的道理他自然明白,节流已经在做了,支出的确少了不少,但钱还是不够用,大唐的官员似乎在开流上面根本就不开窍,目前增幅最大的,竟然是李元景他们的万民布店,但那点钱对于朝廷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朝廷真能不缺钱?”

第一零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
    关于开源这件事情李世民在小会议上已经讨论了不止一次,但是就目前为止,得出大多数的结论都是将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要是跟加重百姓负担有关系的,这一提议便会被立即终止。
    目前大唐的整体情况就是穷,而穷的根本是因为隋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导致大量百姓失去了土地。
    随着唐朝的建立,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有所转变。
    但是两个朝代中间有几十年的混战时期,正是这一时期坏了大事。
    武德年间的时候,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成为隐户。
    隐户存在的意义就是我不享受朝廷颁布的任何政策以及待遇,但朝廷颁布的任何政策也与我无关。
    反正都是没有地的百姓,登记造册又能怎样?地不可能回到自己手中,反倒每年还要担负朝廷摊派的各种税赋,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现状就是,朝廷想尽办法希望这些隐户能够重新登记造册,但隐户却是百般不愿。
    虽然能够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但两者相比之下,作为隐户,他们的生活水平反倒是比大唐子民要更好,不用劳役,也不用交税赋。
    如果朝廷有了钱,就可以直接减轻百姓的负担,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隐户重新成为大唐子民。
    好处?
    人口即意味着竞争力,意味着战斗力,意味着国力。
    尽管李世民这一生都在努力,但不得不惋惜的是,直到大唐灭亡的时候,唐朝巅峰时期的人口数量都没有超过隋朝。
    “朝廷想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