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急,该来的总会来的!”看着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程处默,李元景淡定的喝了一口冰镇果汁安慰道。
    “咱们的店铺就这么大,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了啊,要不在其他坊市再开一座?”程处默苦思冥想道。
    “不用,布店又不是酒楼,今天人多,明天再来就是了,目前我们有的是优势,再开一座,除了增加成本以外,并不会提高多少销量!”李元景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布店的销售流程已经改进过了,所以现在每天的销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账房处一共有十个窗口,要买布的先去那里交钱,然后拿到一个取布的凭证,之后直接去另一侧排队,直接取布即可。
    如此一来,便提高了店铺内的工作效率,现在每天的销量大约在一万两千匹左右,不过这也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再增加销量的话,就只能扩大规模,或者开设分店了。
    不过李元景却并不热衷于开分店,他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店铺内的人每天都忙碌的脚不着地,小日子过的多踏实啊。
    万一开了分店,分流了客流,这帮人闲的没事干该多郁闷?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人每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为了让他们提高一些激情,李元景并不觉得开分店是个好主意。
    “殿下,有件事情需要您来决定!”两人正说着,牛方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什么事情?”
    “一个叫宋据的行商想要与我们合作,这人小的调查过,在长安有些名气,主要是在长安低价买入,转卖到其他地方转个差价。”
    李元景微微一笑,转头看向程处默,说道:“这不是来了吗?”
    “什么来了?”程处默愣了下。
    “让他过来吧!”李元景朝着牛方吩咐了声。
    不大会儿的功夫,一个身着普通服饰的中年男子便出现在了李元景面前。
    看着这个叫宋据的行商,李元景微微点了点头,行商大多数是没什么背景的人才做的,赚的也都是一些辛苦钱,大头还是被他的上下家给赚走了。
    但行商有行商的好处,他们的渠道特别多,跟各地的店铺都有合作关系,如果要全方位铺货的话,找他们合作无疑是最合适的。
    “小民宋据参见殿下!”宋据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刚才过来的时候牛方已经告诉了他接下来要见到的是谁。
    虽然心中震惊,但为了这一次的合作,宋据还是强行镇定了下来。
    况且为了这件事情,他已经盯着万民布店一个月的时间了,今天又意外从报纸上了解到了织布工坊的规模,所以才下定决心前来问一问。
    “你想怎么合作?”李元景直接开口问道,不是不想装逼,而是身份不对等,完全没有爽感。
    “据小人了解,市面上的布匹所有成本加起来在一百七十钱至二百钱不等,若是不通过行商自己来贩卖,利润会高一些,但销量想要上去,单靠自己所需要的精力和财力就太多了,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
    关中各县,平均运输成本一匹十钱即可,中原等地则需十五至二十钱,即便运至江南,三四十钱基本就可以了,若是运往关外,成本虽然高一些,但利润也更高,小民只要每匹布不低于五钱的利润便可将织布工坊生产的布运往各地贩卖!”宋据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的优势在于运输,有自己的运输车队,江南等地也与船帮有合作,所以这就是江南虽远,但运费却只涨了一倍的原因。
    李元景认真的考虑着宋据的方案,若只是关中地区,自己只需让利十五钱即可,再除去店铺的利润,大概需要让利三十钱至四十钱,而一匹布的成本只有十五钱左右。
    是的,没有看错,随着朝廷大量的原材料进入供应,匹布的成本得以继续降低,现在基本上就是只出人工,再算上五钱的其他成本就可以了,如果算上商税,实际成本也不过二十钱左右。
    四十钱的利不是不能让,李元景也没想过要吃独食,现在万民布店的火爆,最大的原因就是整个大唐独此一家,关中各县每天都会有人来买布,如果把这些人流分出去,万民布店的生意或许会有所回落,但织布工坊的生意却会越来越好。
    “若按照匹布一百二十钱的市价,只卖关中各县,你觉得多少钱合适?”李元景直接问道。
    合不合适,日后再去调查就行了,该谈的还是要谈的,又不是说今天谈好明天就出货。
    “七十钱或者八十钱都可以!”宋据只是稍稍换算了一下便给出了答案。
    七十钱他能赚十钱或者十五钱,店铺赚十五钱或者二十钱,八十钱的话就只能少赚点了,但是无所谓。
    宋据抓死了匹布一百二十钱这个巨大优势,一旦在各县开售,必将会产生量的质变,积少成多,整个关中四十余县,每个县只卖一千匹,自己就能赚到六十万钱,但一千匹会结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可是几百万人口的区域,每个县只卖一千匹?
    就算省着点用,一千匹最多也就能做三千个人的单衣,难不成人都傻了?放着便宜的布不买,非要去买贵的?或者等着自己织出来?
    听着这个报价,李元景有些无语,说好的无商不奸呢?
    “就按八十钱吧,你先去联络安排,这个月拿货价是八十钱,售价必须定死一百二十钱,下个月售价一百一十钱,拿货价降低五钱,下下个月售价一百钱,拿货价降低十钱,如果不出意外,以后匹布的价格就定在一百钱了!”李世民直接挥了挥手。
    最低六十五钱出货,一匹布自己净赚四十五钱,看似利润减少了,但万民布店这棵树也没那么大了,这就叫做闷声大大财。

第一百一十四章:都做好,上课
    自从进入万民布店之后,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山人海,这样的画面他已经听了不止一次,但今天第一次见到,依旧是被这里的场面所震撼。
    但最让李世民难以置信的是,布店内每一个伙计,都能喝上冰镇的开水。
    除此之外,他们竟然还为前来购买布匹的百姓提供冰镇开水。
    李世民亲自尝了一杯,发现口感的确与直接从井中打出来的水有所不同,甚至看着上面漂浮着的小冰块,炎炎夏日之下,整个人都瞬间凉爽了不少。
    “你这小日子过的,倒是比朕还舒坦!”李世民很自觉的蹭了一杯冰镇橙汁,美滋滋的一口下肚,忍不住的朝着李元景埋汰道。
    “哎哎……少放点,再这样一会儿本王带兵去你家搜刮了啊……”李元景很想跟李世民认真的聊一聊,但长孙无忌不给他这个机会。
    眼瞅着长孙无忌直接自己打了半杯的冰块,倒入橙汁之后似乎觉得不太满意,有一个劲儿的往里面添加蜂蜜。
    你就是抱着冰块直接啃李元景都没意见,可哪有你这么放蜂蜜的?
    不知道这些都是本王辛辛苦苦从宫里骗出来的吗?除了本王以外,那几个小兔崽子们都只尝过一次。
    “不就一点蜂蜜嘛……”长孙无忌努了努嘴,一双老手微微一抖,又是一勺蜂蜜入杯。
    “呵呵……”李元景不怀好意的笑看着长孙无忌,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长孙无忌现在怕是已经粉身碎骨了。
    “回头朕从宫中再给你些!”李世民没好气的打断了两人的拌嘴。
    蜂蜜最多的地方是皇宫,这年头可没有人工养殖蜜蜂采蜜的技术,这些蜂蜜都是野生的,数量极少不说,还都被送进了宫中,留在外面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李元景觉得心疼也不是没道理的,这可是拿钱也买不到的东西,不省着点用,难不成以后干喝不成?
    “你从哪搞的这么多冰?”李世民觉得有些好奇,在他的印象里,李元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可没让人存储冰块。
    各家的冰块也只能是勉强够用,市面上也根本没有卖的,那么问题来了,李元景这些冰从哪搞的?
    “造的啊!”李元景无语的翻着白眼,接着说道:“前段日子本王觉得太热,又找不到冰,于是就把一千贯钱拍在面前,说谁若是能给本王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千贯就是他的了,然后第二天,一个叫马二狗子的家伙就带着冰来找本王了……”
    “这么简单?”李世民楞了一下,他怎么有点觉得李元景是在吹牛皮呢?
    “那不然呢?”李元景一副与世无争的口气说道,接着又换上一副老气横秋的口气说道:“这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说明给的钱还不够多!”
    李世民:……
    感觉你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可是朕没有钱该怎么办?
    “怎么做的?”听到竟然能在炎炎夏日制冰,长孙无忌还是很好奇的,如果成本不高,又有效可行的话,这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啊。
    “去演示一番!”李元景懒的动弹,朝着程处默嘟囔了句。
    当然,这个时候程处默是没有坐下的权力的,在座的哪个不是他的长辈?就连李元景,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他的长辈。
    趁着程处默去搞东西的功夫,李世民这才想起了这一次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而刚才在进入之前,也恰好听到李元景与宋据的谈话内容。
    “你就是这么谈生意的?朕怎么觉得有种儿戏的感觉?”李世民直接问道。
    李元景的态度自然是没的挑剔,两个半月以后布匹市价将至百钱,这也算是完成了之前的承诺。
    “我这么忙,哪有功夫跟他一钱一钱的去抠?当然是直接确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
    “可是如此一来,利润岂不是减少了?”房玄龄连忙问道,织布工坊可是有他的份子的,李元景这么做同样意味着他拿到的分成将会减少,对于缺钱的房玄龄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
    “减少?你知道现在工坊存了多少布吗?”面对这些商业白痴,李元景不禁有些来了气,瞬间化身正义的讲师,狠狠的给几人上一堂生动的经济课程。
    “六十万匹!整整六十万匹!而且每两天就会增加一万多匹,虽然万民布店现在的销量大概就是每天一万匹出头,这点存货根本不够今年冬天卖的,但是能不能发挥一下你的小脑筋,动用一下战略眼光去看这件事情?
    现在来这里买布的,大多数是关中各县的百姓,还有一些更远地区的百姓,若不是布店规模受制,这些布若是均摊到各地,怕是半天都用不到就会被哄抢一空。
    商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利,现在只在长安销售,对长安以及周边的百姓来说是挺便利的,但对于更远一些的地方呢?
    看似利润降低了,但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经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让全大唐的百姓都有新衣服穿,都能穿的起新衣服。
    为了这个宏伟而又遥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舍弃掉一部分的利益,在各县开店售卖倒是可以保证利润,但规模扩张太慢了,这种模式能在十年内完成这个目标就算烧高香的了。
    但通过行商把布匹投放到各地不一样,一旦行商约定好了店铺,便可以在瞬间将布匹投放至各个县,不说一夜之间,起码半个月之间,整个关中四十余县都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又耐用的布匹。
    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扩大工坊规模,店铺的存在只是一个态度,我们真正的盈利核心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