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闲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便能顶二三百人的工作效率,这件事情若不是长孙无忌和程知节同时开口,李世民是一个字也不愿意相信。
虽然他将就着相信了,但问题依旧存在,一个家伙便要用掉三千五百斤左右的铁,一座高炉一天也冶炼不出来三千五百斤铁。
“非但不能,有些部件还必须用钢,比如说铲斗,齿轮,轴承,车轮这些,否则无法适应矿上各种高强度的工作。”李元景直接摇了摇头。
如果非要较真的话,这上面几乎都要用钢,至于如何炼钢,李元景除了知道要往铁水中加入一些废钢之外,还需要加入石灰石,其他的就不清楚了,不过李元景也没打算在这上面下功夫。
连个编制都不给,哪有天天让人干活又不给吃喝的美事?
“不过可以缩小一些,铁矿用的应该不用这么大,加以改进的话,一千斤一台差不多了,不过需要人手来配合……”李元景将自己的设想说了一遍。
铁矿用挖掘机用处不大,加上人工挖掘机,力量始终是短板,直接照搬着过去也未必好用。
“小的加大的?”长孙无忌愣了下,瞬间明白了李元景的意思。
“什么意思?”李世民有些不解。
“陛下,铁矿石并非您见到的那种小块,而是一整块的,需要人力开凿成小块在运输出来,如果没猜错的话,殿下应该是想用小的来开凿,大的来压碎?”长孙无忌一边想李世民解释,一边看向李元景。
“不错,只需要人工在上面开凿几个小孔即可,开采过后直接就地碾碎,甚至还可以建立一条运输带,由牛来拖动,直接将这些矿石运输至冶铁工坊。”李元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这些东西看似费材料,但是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一天两天的或许不显什么,但五年十年呢?若是用上了这些东西,一年的开采量怕是会比之前高十倍不止,一年便相当于十年的开采数量!
而且皇兄忽略了一个问题,钢铁的稀少,不正是因为产量太少的缘故吗?一旦这些东西用在了开采上面,钢铁的产量必然会成倍增加,与增加的那些数量相比,现在用掉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除此之外,臣弟还希望皇兄能批给臣弟一座铁矿,臣弟自己负责开采,自己负责冶炼,这些钢材将会用于各种研究,现在把挖掘机缩小制造样品,都需要把现有的挖掘机给熔炼了才能做!”李元景适时的哭了波穷。
“殿下,你够了啊……”长孙无忌咧了咧嘴,这要不是李世民在这里的话,他早就手脚并用的怼上去了。
“长孙兄,你这是什么眼神?”李元景有些不解的看着长孙无忌,不明白这货到底哪来的这么大怨气。
“行了!若是朕给你材料,一台你打算赚多少?”李世民打断了两人无厘头般的争吵。
如果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的愤怒来自于李元景让长孙涣给他带话,让他准备好几十万斤铁的话,估计李世民这会也不会这么淡定了。
“五百贯吧!还要二次加工,还要买各种材料,还要给人开高薪,给五百贯其实也赚不了多少的,一百贯都不到!”李元景认真的想了想,一副要割肉的表情道。
“那这两万贯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啊?”程知节很是不满意的牢骚道。
一台不到一百贯的利润,两个人分一人五十贯,他要卖两百台才能勉强回本。
可现在的情况,除了朝廷能买以外,这种东西是不准对外销售的,朝廷又能买多少?
“程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朝廷买这些东西是为了赚钱吗?当然不是,既然朝廷都不为赚钱,我们还为什么要以赚钱为目的呢?做人做事不能太短视,你我皆为大唐肱骨,当以大局为重!”李元景语气严厉的将程知节劈头盖脸的一顿猛批,然后转头看向李世民,一副舍身就义的口气道:
“皇兄,朝廷每要一台小的,给五百贯,大的也不要一千五百贯了,一千贯就好!”
程知节努了努嘴,如同受了气的小媳妇样的说道:“还不如直接让朝廷自己做呢,自己赔钱去做,凭什么?”
按照李元景的说法,一台小的一千斤左右,五百贯就只能赚一百贯左右,那大的三千五百斤左右,怎么着不得一千五百贯?现在只要一千贯,这么一折合,小的利润也没了,这还干个鸟啊?
“钱!钱!钱!你咋就知道钱呢?大的一千贯基本就是成本了,这么好的东西,朝廷能只要一百台让你我赔钱吗?怎么着不得五百一千台的?赚个几万贯还不行呢?再说了,你以为这东西造好了就能用一辈子?人还时不时的有个头疼脑热呢,东西坏了要修,朝廷难道能不给钱?能让你不赚钱去修?”李元景突然间觉得程知节咋就这么不懂事呢,不知道搞机械类的玩意儿,大头都在售后吗?
特别是现在独一家,就算一钱不赚,只要李世民同意了,日后也必定赚的盆满钵满,况且又不是真的不赚钱。
“行了,辅机,你算下需要多少,若是合适就买一些!”李世民一锤定音,接着看向李元景:“铁矿你是不用想了,有什么新的想法要用铁就来找朕,朕批给你便是!”
第一百四十七章: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铁属于战略及物资,李世民自然不可能轻易的给李元景,万一他把这些铁造成了兵器怎么办?
李世民不是傻子,但也懂得变通。
李元景要搞新东西也可以,朕给你便是了,但是朕给你的这些都是有记录的,日后还是会派人去或明或暗的去监察,这些明面上的东西很好监控。
而且这东西李世民也相信李元景不敢让他轻易的流落出去,按照这个比例的话,一台就能造几百把兵器。
至于赚不赚钱,李世民当然不认为李元景会亏,最多就是少赚一些罢了。
当然,随着钢铁产量的上升,官府现在已经打造了不少铁农具下放,为了避免这些农具被冶炼成兵器,朝廷选择了给这些农具进行编号,地方官府每隔半年要检查一次,州府每一年要派人下到各县抽查一次,朝廷则不定时派御史前去抽查。
这种抽查完全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循,完全看御史的心情,这也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这些农具被冶炼成兵器的可能性。
谈完了正事,李元景很是自觉的招呼着王德取了一份奏折过来,依旧是自顾自的伏案急笔。
字数不多,片刻的功夫便放下了毛笔,将这封奏折直接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为了展示自己的态度,李元景甚至还特意将奏折打开,位置摆正,以方便李世民审阅。
“皇兄,签个字盖个章!”李元景厚脸皮的嘿嘿一笑。
这一幕看的长孙无忌直摇头,古往今来,赵王怕是第一个敢在皇帝面前这个样子的吧?
就算有事要奏,难道你就不能在家里写好了奏折再来吗?你赵王府是没有纸还是没有笔墨?
现在李元景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要上奏的事情,好像都是临时想到的似的。
李世民有些生气的看了眼奏折,自己话音刚落你就来搞事,就不能等两天吗?
低头看完了奏折上的内容,李世民的好心情瞬间没了。
“你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没有啊!”李元景故作满脸茫然的摊开双手:“好歹也是个王爷,整天被人指指点点的说不务正业,这不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嘛,顺便堵一堵某些人的嘴!”
“你就是这么堵的?”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左右扒拉着在一堆奏折中翻了翻,直接丢给了李元景。
李元景不明所以的翻开奏折看了一遍,发现李世民还没有批阅,不对,应该是看过了,但没有做出批复。
这是一个叫陈师的监察御史写的一篇奏折,名字为《拨士论》,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废话,不过李元景还是很机智的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人之思虑终有,不可总知数职!
“写的很好啊,怎么了?”李元景有些摸不清楚李世民的意思,但这片奏折上的内容是没什么问题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一条是不接受任何辩解的,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不能总是兼任数个职位。
很公平,很客观,没毛病啊!
“嗯?”李世民冷哼一声,眼神死死的盯着李元景。
李元景突然间觉得自己似乎被一条毒蛇给盯上了,浑身冷的直打颤。
仔细回想了一下奏折中的内容,核心内容并没有理解错,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但李世民的态度应该是认为不是这样的。
再想一想……
长孙无忌现在比较光棍,身上只有个开府仪同三司的文散官,另外兼顾着大唐的铁矿事务。
程知节就不用说了,也很光棍。
房玄龄么?
应该是说的这货,现在是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每一个职位都能让一个人精疲力竭的。
好像也有杜如晦的事……
这货现在是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今年二月份之前还兼任了兵部尚书,后来这个职位让给了李靖,关于这个让位放在现在来看的话。
算了,没什么好看的,李靖之前就是兵部侍郎,实际工作也一直是他在负责的,并不能因为现在李靖成了北征大将军就说是提前布局,虽然这个嫌疑很大。
这种现象好像不在少数,而能身兼多职的,几乎全部都是玄武门的功臣。
想到这里,李元景突然间面色一沉,淡定道:“写的好,该赏,这个陈什么来着?至少他看出了当下朝廷的问题,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话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突然间暗淡了下来,似乎心中的小宇宙将要爆发一般。
长孙无忌则是淡定的看着这兄弟二人,程知节则没有长孙无忌那么淡定,直接拉了一把椅子坐下,端着一杯茶美美的看着热闹。
“不过也该罚,这个陈什么来着的?都这么大年纪了,考虑事情还这么不成熟,也不觉得害臊。若是有足够多的人才能够胜任这些位置,他以为大臣们愿意身兼多职啊?整天累的跟个狗似的不说,朝廷还不给重复的俸禄,图个啥?要是本王早就一巴掌拍上去了,什么脑子啊?”
长孙无忌看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暗暗称赞李元景的反应能力实在是太迅速了,不仅能打脸,还能变着花样的连环打,打的让人无话可说。
至于程知节那个老匹夫,这个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一个劲儿的朝着李元景伸大拇指,一点也不在乎李世民那能杀人的目光。
“……”李世民满头的黑线,本来他是想发怒的,结果没想到李元景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这个时候李世民竟然突然间想起了太子李承乾,越想越是觉得生气,狗日的李承乾咋就没这觉悟呢?
整天就知道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李元景虽然也没好到哪去,但至少脑子还算是够用,不至于像李承乾那样不带脑子出门。
看了眼李元景,李世民暗暗的叹了口气,一副无奈的姿态道:“朕出以公心治理天下,如今重用玄龄和如晦,非因他们是勋旧,而是他们有才干。此人妄加毁谤,不过是想离间我们君臣。过去蜀后主昏弱,齐文宣狂悖,然而国之称治者,以任诸葛亮、杨遵彦不猜之故。朕今任如晦等,亦复如法。”
‘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