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闲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喂,你们今天不会就是为了来蹭饭吃的吧?”见几人吃完了牛排还没有反应,程知节有些不爽的提醒道。
    “当然不是,这次其实是来找几位老哥帮忙的!”李元景面色沉重的说道。
    本来是准备依靠青霉素在军中大赚一笔的,但是忽略了李世民的精明,自己好不容易使出浑身解数,虽然也算是赚了个暴利,但五万支其实真没多少钱,这就让自己的计划出现了一丝短板。
    “世家那边其实已经在准备了,就等本王这边到位就可以动手,计划本王是有,而且稳赚不赔,但现在手中余钱不多,稍显有些底气不足,所以想让诸位老哥将家中的钱全部存入钱庄作为备用,也算是给本王一些底气……”

第一百六十二章:树欲静而风不止
    年关将至,休沐日过后,大唐官员将会继续忙碌七天的时间,然后在第八天参与贞观四年正旦大朝会,再往后,便是为期半个月的年假。
    其实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几乎九成的部门都是在喝茶聊天中度过的,唯有户部在忙,忙的脚不着地。
    户部由于特殊的任务职能,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其他衙门那样年关闲的蛋疼,他们还需要整理今年一年的一些账目,特别是在核对方面能让人头疼的要命。
    清晨,户部尚书戴胄下了朝会便急匆匆的赶回户部主持工作。
    瞥见最新一期的大唐报被丢在案台上无人问津,戴胄忽然间想起这一期的报纸上好像有自己的一篇文章。
    具体的情况戴胄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个月前递过去的,十天前回复会刊登在这一期的报纸上。
    看到大家都在忙碌,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戴胄去做的,于是便拿起那份报纸看了起来。
    头版头条自然是李世民亲自撰写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大致讲了下今年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来年的展望,最后祝贺一下万民新年快乐什么的。
    现在李世民也挺喜欢上报纸的,一般每月第一期报纸都会刊登一篇李世民的文章,偶尔的也会加一期。
    虽然看似鸡肋,但对于大唐官员来说,却是唯一能够直观了解皇帝心意的渠道,甚至有不少人就盯着大唐报来揣摩圣意。
    很快,戴胄便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主要是阐述一下户部工作的难处,以及大量繁琐枯燥,却又不能出差错的无奈,甚至还吐露了一些想要对户部进行改革的想法。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试探,一个户部尚书,还没能力对户部进行制度改革。
    然后,戴胄惊讶的发现,整份报纸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打广告?
    以往的广告篇幅大约只有五分之一,或者只有一篇文章,但这一次却有两篇文章。
    第一篇自然是歌功颂德,万民布店决定回馈老客户,正旦之前将举行有奖销售活动,购买一匹布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有机会获得一匹布的奖励,中奖率为一成,共一万匹!
    不过在第二篇文章看完之后,戴胄的心情却是瞬间冰冷了下来,忍不住冷哼一声,将报纸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老夫记得赵王的钱庄好像没开多久就关门了吧?”
    “是这样的,当时出现了故意骗贷的案子,赵王或许是担心类似案例继续发生,所以下令关了钱庄。”户部侍郎封元素整理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回复着。
    “听说赵王想打户部的主意?”戴胄转头看着封元素。
    “嗯,有这回事,不过被我挡回去了,户部虽然是管钱的,但那些钱也不是我们想放哪就放哪的。”封元素表情木讷的点了点头,心中有些微微不爽。
    整个户部都在忙,没见我现在忙的连抬头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吗?
    身为户部尚书,你不帮忙也就算了,你来了就坐在那里喝茶看报纸也就算了,你竟然还一直跟我聊天?到底还有没有点良心啊,当个领导都那么流弊的吗?
    “嗯!”戴胄轻轻的嗯了一声,脑袋里思绪飞速的旋转着,很快,戴胄嘴角微微上扬。
    在别人都在忙碌的同时,戴胄拿出了一本新的折子,洋洋洒洒的写下了数百字。
    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招过来一个小吏,将新写的折子递给他:“送去中书省!”
    戴胄虽然是户部尚书,但他却没有直接上奏的权力,所以他的奏折是需要走流程的。
    这个流程在整个大唐都是一样的,先送去中书省进行审核,中书省会对其进行分类,一类是他们可以处理的,另一类是需要上奏的。
    第一类则直接讨论处理,通过或者驳回都会在这里做出决定。
    第二类则是送去皇帝那里让皇帝来做决定,不论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当做出决定以后,奏折会被送去门下省进行复审,门下省有权驳回一切审核结果,不论是通过的还是驳回的,只要门下省觉得有问题,就要打回去重审,就算是皇帝审的也不行。
    当然,门下省的人也不会那么彪,一般而言,皇帝审核的奏折就算有问题,也是侍中去皇帝那里交涉一下再去决定,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真以为皇帝是摆设?
    门下省通过审核之后,便会交到尚书省进行执行,这是一整套完整的行政流程,目的是为了防止独权专断,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的出现。
    ……
    中书省这个时候有些清闲,年底了大家都不喜欢给自己找事干,大多数人现在的心思都已经飞回家过年去了,谁会闲的没事这个时候上奏?
    房玄龄也乐的清闲,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这段时间最清闲了。
    “房相,户部戴尚书送来的折子!”
    “嗯,放下吧!”房玄龄继续看着报纸,其实是在看最后一篇文章,关于钱庄的广告。
    至于奏折,反正也不急这一会儿,能送到自己这里的折子,都是下面认为属于第二类的,需要自己先过一遍,确定真的属于第二类,那就拿去送给皇帝。
    那日李元景亲自登门劝说,几位老兄弟占了那么多便宜也不好去拒绝他,虽然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房玄龄是留了一手,家里的钱留了差不多一万贯,将其他多余的八万多贯都存入了钱庄。
    他们几人差不多贡献了三十万贯的存款,虽然李元景说的天花乱坠,这笔钱入账以后他心中是有点底气了,但他们这些债主心里可没数了,这几天房玄龄是睡都不敢睡的太死,天天提防着,就怕夜间突然有人跑进来说赵王带着钱跑路了……
    随着这一篇广告的刊登,也意味着赵王真的要开始行动了,不管怎么说,对于大唐算是好事一件,前提是赢了。
    缓缓的放下报纸,房玄龄拿起了戴胄的那篇折子,打开看过一遍之后,房玄龄的脸上渐渐的浮现出一片嘲讽般的笑容。
    深深的叹了口气,摇头拿起奏折便朝着御书房走去,口中低声的喃喃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搞一个大的
    御书房内的李世民此刻正是丑妹苦展的望着房顶,郁闷,实在是郁闷,郁闷至极!
    李元景的一通胡搞,让大唐的商业气氛稍稍有些回暖,朝廷在商税这一块的收入也有所提升。
    但时日尚短,提升的并不多。
    现如今北边又在进行着一场大战,数十万大军每天都在消耗着巨量的物资,这些都是钱啊……
    李世民倒是希望这一战能够速战速决,至少这样可以让朝廷少花些钱。
    但李靖却偏偏选择了按兵不动,李世民几次急的想要下令催促李靖尽快开战,但最终还是被理智给说服了。
    自己并不了解前线具体的情况,贸然指挥战争,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李靖这个人虽然看着有些木讷,反应也有些迟钝,但在战场上,这却是个四平八稳的人,从不会去冒进,也从不会去错过战机。
    李世民倒是压下了自己的焦急,可户部那边却是接二连三的诉苦,财政赤字如同一座大山一样的压在李世民的头顶,让他喘不过气。
    偏偏这个时候李元景还搞了青霉素出来,这种能够救活大量伤兵的药品,李世民也不敢忽视,所以在见到李靖的信件之后,便立即找来李元景,用近乎不要脸的方式去压价采购了一批,预计最快二月底三月初可以送到前线。
    “向钱庄贷款应该是可行的吧?”放下戴胄的奏折,李世民轻轻的揉了揉太阳穴。
    “的确可行,朝廷甚至可以用钱庄的商税来进行抵押!”房玄龄点了点头,戴胄这个人太鸡贼了,找了一个让他根本无法反驳的理由。
    李世民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朝廷现在不用为钱头疼,这笔贷款可以让钱庄自行抵消。
    轻轻的瞥了眼房玄龄,李世民笑颜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一般情况下房玄龄会在奏折上先写下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写,而是直接拿着奏折来了,以李世民对房玄龄的熟悉程度,下意识的便猜到了这件事情可能另有玄机。
    “赵王打算年后动手了,钱庄是重中之重,前些日子赵王找到臣等,筹集了三十万贯的存款,臣估计钱庄现在应该有五十万左右的存款可以随意去运作,但是这点钱对于赵王的布局来说,还是不够。”房玄龄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臣还听说,前段时间赵王找到户部封侍郎商谈户部存款的事情,但是被封侍郎挡了回来。”
    “这个戴胄,还真是会给朕找麻烦!”李世民的面色稍稍有些阴冷。
    这件事情戴胄做的没有错,朝廷要采购青霉素,价格虽然压了下来,但赵王却要求立即付清所有钱款,李世民倒是答应了,可户部压根就没有钱,或者说没有多余的钱。
    那些存款一旦动了,来年的很多计划便要被无期限的暂停,现在能被列为计划单的事情,都是重中之重,淘汰了无数看似不太重要的事情之后留下来的,这个时候砍哪个?
    戴胄拿不出钱,所以便想到了去钱庄贷款来补这个窟窿,所以李世民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收拾他。
    最最重要的是,前些日子李世民去探望杜如晦的时候,杜如晦推荐了戴胄接任吏部尚书,负责选官一事。
    “留中吧!”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无奈,头疼,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去皇后那里搞点私房钱了。
    “留中不是个办法,前线等不起,赵王也不会因为朝廷暂时没有钱而松口,他现在扮演的是反派,赵王也很清楚自己必须扮演反派!”房玄龄脸色稍显凝重的说着。
    留中就是暂时压下这道奏折不做批复,但留中是有期限限制的,期限到了,就必须要做出批复。
    而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戴胄的奏折只能通过,一旦给出了否决的批复,王珪那里必然会打回来重审的,这可是他的一个机会,房玄龄不相信王珪会这么放过。
    至于赵王,房玄龄是越来越喜欢了,这个人很聪明,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青霉素一事李世民私下找过李元景,想先欠着钱,过后再还,甚至允诺可以用税款来抵扣,但最终还是被李元景一口拒绝,典型的一副就是认钱的姿态。
    关于这件事情,房玄龄是力挺李元景的,这个时候他若是松口了,他若是不把李世民架在火上烤,前线的将士,乃至整个大唐的百姓,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皇帝为了给他们弄点救命的药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