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风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小六从高处直窜下来,惊动了在寨栅前值守之人,有人在风雪中高喊:“小六,到底什么事!”

    韩小六不耐烦的回了一句:“有人从北面来了!直冲着野狼峡!”

    寨栅上几人也紧张起来:“是不是梁亥特部?”

    韩小六吼了回去:“我怎么知道?有备无患,咱们顶着看看来人到底是哪家的?我娘带着大家准备随时离开!”

    几句对答之间,韩小六就已经跑到寨栅之前,两人将栅门拉开,韩小六一头就扎了进去,飞身而上寨栅,正有一面悬鼓,韩小六操起鼓锤就是咚咚咚一阵乱敲。

    鼓声震动营地,顿时骚动起来。先是青壮而出,人人都是卧不解甲,操起兵刃就赶往寨栅方向而来。

    谷中青壮不过二十余人规模,但都披着得自马邑鹰扬兵的盔甲,手持长矛,腰佩直刀,身负弓矢,武装到了牙齿。经历了厮杀,还有长途跋涉赶来此间的磨练之后,紧急而动,也迅捷肃然,毫无畏惧之态。强兵雏形,已经可见一斑。

    而营地中妇孺老弱也动作起来,扶老携幼带着干粮饮水而出,纷纷去牵牲口,虽然略微有点忙乱慌张,但是无人哭嚎喊叫,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情。边地妇孺老弱,也是见惯了突厥人南侵,都经历过战火场面,一些内地军府当中的弱军,只怕还没有边地老弱妇孺遇袭之际这般镇定!

    韩大娘领着这群老弱妇孺,粗壮的身形稳稳站着,调度指挥一切,她的大嗓门儿不时响起,招呼着这群人。看到韩大娘身形,听到她的声音,这群老弱妇孺似乎就有了主心骨一般,害怕不到哪里去。

    一路行来,韩小六和青壮们只能起到保护的责任,每天安排行路,照顾走不动的人,分发食水,安抚人心,可都是韩大娘的活计,她也将一切都照顾得井井有条。才真正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

    就算徐乐在韩大娘面前,都得俯首帖耳!

    陈凤坡的媳妇儿陈王氏,牵着一对八九岁的儿女,眼泪汪汪的靠近韩大娘。她是神武中户人家出身,跟了陈凤坡以来,一直也算是养尊处优。陈凤坡被逼无奈加入徐乐的玄甲骑,作为妻子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着吃这辛苦。一路上没少闹出麻烦,都给韩大娘又骂又哄的镇住了,一路行来,还认了韩大娘作为干娘。

    这个时候突然乱起来,最怕的也就是她。带着儿女就紧紧贴着韩大娘,眼泪汪汪的只是唠叨。

    “跟着当家的吧,就吃这个辛苦,冰天雪地的,没一天安生日子。也罢了,生在马邑,就没指望能有多少好日子过,大娘,女儿倒没什么。但这一对儿女,是老陈家的根苗,到时候还要大娘一定保他们平安…………这苦日子,女儿早就过够了,就算死了也没什么…………”

    韩大娘横了她一眼,骂了一句:“胡说些什么?这个时候眼泪汪汪的,要乱人心么?现下可行的是军法,要是责罚到你头上,我可不拦着!”

    一句话将陈王氏的眼泪都吓得缩了回去,一双儿女更是不敢吱声。

    韩大娘叹口气,招手让人牵过马来,亲手将那对儿女扶上马背,并拣了个老成的人照应。又将陈王氏安排在一匹走骡之上。

    韩大娘朝两个孩子嘴里各塞了一根肉干,拍拍他们,又安慰了陈王氏一句:“现下就算在神武,有什么安稳日子了?还不是遇到乱兵屠城?安心让你家男人跟着乐郎君,到时候乐郎君还要带你们去长安洛阳享福,好日子在后面呢!”

    在韩大娘的调度下,老弱妇孺也都赶紧整队完毕,从栅门而出,转向谷中一处早已踏勘好的道路,顺着这条道路,可以进入更深的群山之中,只等韩小六这边传来消息。

    韩大娘指挥若定的带着大家离开,临行之际对着韩小六喊了一声:“认清楚点!别打了罗敦族长!要是敌人,那就拼命!”

    韩小六大声应是,目送韩大娘他们一行人去远。青壮们披甲持兵,紧张的等待着北面来人进入谷道。

    风声呼啸,雪花漫卷,在每个人都觉得要冻僵的时候。几个人影终于显现出来,在风雪中每个人头脸都裹得紧紧的,看不清面目。

    就算看清,韩小六也识不得这些梁亥特部的人。他低低吩咐一声,率先摘弓拉弦,冰寒中手指都被冻裂,拉开弓弦,血珠滚动下来,将手背染得通红。韩小六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的盯着走近的身形。

    在他身边,响起一片弓弦张开之声,数十支箭簇,指向来人。

    来人也发现了这处营地,看到寨栅上这些披甲之士。两骑越众而出,一骑高大,一骑娇小。正是罗敦和步离两人。

    罗敦摘下兜帽,眯着眼睛对着寨栅上呼喊:“可是乐郎君所部?”

    韩小六并未放松戒备,张弓吼了回去:“来人通名!”

    罗敦哈哈大笑,徐乐果然言而有信,已经在这野狼峡等着他到来了!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某是罗敦!梁亥特部族长!阿乐何在?徐敢那个老不死的呢?”

    韩小六冷冷道:“我不识得你!叫宋大郎出来说话!”

    罗敦一怔,回头望去。宋宝和几名侠少跟了上来,宋宝也放下兜帽,分辨一下,叫出韩小六名字:“你不就是小门神的那个弟弟?识得我宋宝么?这就是罗敦老族长,带着梁亥特全部而来!乐郎君呢?”

    认出宋宝之后,韩小六这才放下弓矢,大声道:“老太公已经死在王仁恭手里!乐郎君带着咱们杀光了一营马邑越骑,又打下了神武县!乐郎君让咱们先来此地等候老族长,他去再收拾一下王仁恭的人马,然后就来!”

    罗敦浑身一震,自己的老友,就这么死了?

    而宋宝在侧,同样目瞪口呆。

    乐郎君杀光了一营马邑越骑?还打下了神武县城?这位乐郎君,难道真有通天彻地之能?可笑自己几个弟兄,还在劝自己背叛徐乐!

    韩小六一行人,都放下弓矢,韩小六笑着招呼诸人:“一路辛苦,进营地来罢,有酒有肉,都是王仁恭送的!咱们就在这里,安心等待乐郎君到来!”
………………………………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逐北(二十三)

    云中城内,入冬之后,反而是最为热闹的时候。

    春夏秋季,都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种,行商,放牧。才能积攒出生存下去的资源。还要在各处村寨,山堡,烽燧处提心吊胆,担心突然升起狼烟,无穷无尽的草原民族突然汹涌而来,进入云中之地烧杀抢掠,打开通往南面更为富庶之地的通路。

    这三个气候相对来说好些的季节,反而对云中之地百姓而言是最为难熬的。边地生存,从来都不简单。

    到了冬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时候。在其他地方哀叹于冬日寂寥,日子无趣的时候。云中百姓,却是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别样生活乐趣。

    外间散居的百姓,每逢冬季,反而大量的涌入云中城来。

    一则是冬日不是草原民族用兵季节,不必在烽燧堡寨值守,可以安心度过一冬。

    二则就是云中之地,虽然大隋结束了南北朝的几百年混乱。但是在边地还是延续了驻屯军府的模式,百姓和恒安鹰扬府关系很深,平时为恒安鹰扬府种田,战时为恒安鹰扬府转运物资,或者上城守备。换取的就是出产不向郡府交税,也不应郡府的庸调。

    云中贫瘠,恒安鹰扬府要受郡府甚至河东等地调拨粮食物资供养,这些属于恒安鹰扬府的军府百姓也同样也能分润。冬日艰难,户口汇聚于云中城内外,军府还要开仓放粮,供冬日他们的嚼裹所用,恒安鹰扬府是绝没那个能力将粮食物资分送到各处军民点的,还不如趁着冬日将几万户口尽可能的集中起来。

    当年鲜卑六镇,就是这个模式,大隋追根溯源,就是起于鲜卑六镇,在边地还是沿用了这个军府驻屯模式。

    冬日集中军府户口,聚于一地,反而节省粮食烧柴之类的物资,还可以趁机加固翻修一下军府的各种城防设施,正是一利两便的事情。

    正因为这个原因的存在,每逢冬季,云中城倒是一片热闹景象。各处庄堡中人,在烽燧处守了大半年的军汉,几乎都赶了回来。反正丢下的地方都是精穷,草原民族要是愿意冰天雪地里冻饿死一大半马匹趁虚赶来劫掠,也什么都捞不着。

    就算平毁了那些村堡,住人的地窝子两天就能挖出来,壕沟寨栅也多不了多长时间。烽燧则都是干打垒建起来的,百十年风吹日晒,夯土坚硬无比,想彻底一个个平毁,让那些草原民族用牙慢慢啃吧。反正这么多年下来,冬日之中,这些草原民族没一个愿意干这种蠢事。

    云中城内外,一时间多了数万人口,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军府所属百姓,每年都在军中应役,自有其纪律性。城外有挖满地窝子的避冬营地,城内空房子也都住满了人,按照堡寨约束,井井有条。奇寒季节,这么多人聚居在一起也不担心也有疫病发生。

    每日精壮都会被集中起来,或者教导训练军阵之术,或者翻修城防设施。这些事了了的时候,城内城外,都升起社火,裹着皮袍子的百姓聚于一处,看着鵅戏,小孩子你追我跑,一片欢乐祥和气氛。

    每个五日,堡寨之主或者一族之长,就按照花名册所登记的户口去领粮米烧柴,都是恒安鹰扬府供应,数量差点,加上自己带来的吃食,每日里也能对付饱肚子。

    要是风雪停了,大太阳冒出来,就能见到城内城外多少人袖着手,一边闲聊一边晒太阳。那个舒服模样,仿佛给个官儿都换不来。

    腰里要是多几文开皇通宝的,说不得还得神神秘秘的寻个僻静所在,偷偷喝几口店家私酿的浊酒——从冬季到春季,云中之地是严禁酿酒,节约粮食,抓着了就要打军棍罚苦役。可还是挡不住酒虫作祟,要是能几口酒下肚,那就彻底美上天了,那是让进洛阳城金銮殿都不换!

    多少年来,边地之人就是这样生活,自得其乐。不管中原腹地将他们视为怎样的边鄙野蛮之辈,还是在这最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抵御着草原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入侵。有的时候成功,有的时候失败,但却从来未曾离开过这片土地。

    虽然云中城此时情形,是大隋开国数十年未有之险恶。刘武周带领他们北拒突厥,南抗王仁恭的敌视。军府储存粮食极度紧张,甚至都无法支撑到开春。

    但几万户口,还是基本都汇聚于此间,少有迁徙而去之人。更不提还有多少赶来投军的马邑轻侠少年。

    只因为他们都将刘武周视为英雄!

    只是现下,这被云中城瞧得起的英雄,似乎又多了一个。

    这些日子当中,云中城内又有一个惊天动地一般的消息流传开来。

    当日在云中城外,一人独闯草原九姓鞑靼大营,击败突厥使节,擒获与突厥勾结,王仁恭麾下大将张万岁的那位乐郎君,又做出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这位乐郎君,奉刘鹰击号令去给王太守下书,质问张万岁与突厥勾结之事。却发现王太守遣马邑越骑,剿洗了他在神武县的故闾。

    这位乐郎君,愤然而起,纠集马邑男儿,先是斩杀干净了那一营马邑越骑,然后反手夺取了神武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