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风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杨勇,绝类开皇天子,不亲附世家,东宫之内,收录多少寒门出身之人。而当初的大业天子,却是礼贤下士,一如现在世子建成的做派。各大世家,有志一同,要将大业天子捧上大位!

    因而才有了那些年的暗流汹涌,背地里的血腥争斗。连李渊如此之强,都差点在其间没顶!

    在世家的支持下,大业天子即位,开皇天子饮恨而终。这就是世家的力量所在!

    虽然世家在大业天子身上,算是看走了眼。不过大业天子,最后也给世家迫到了如此地步。这还不足以说明结好世家的重要性么?

    可李世民在这上面,天然就处了下风,还自有一套说辞。这些年来,似乎还一直身体力行。李二郎养着的门客,有哪个出身高一些了?连累得他长孙家嫡子,都成了被笑话的对象!

    现在李世民都要被赶到马邑郡了,嘴还这般死硬。长孙无忌真的是连辩驳的气力都没有了。

    心灰意冷之间,长孙无忌突然又闪过一个念头。

    难道是因为建成的世子身份,二郎在争夺世家支持上,天然就落于下风。所以才想别出蹊径,在武事上做出一些成就来?所以这提兵入马邑之事,在别人看来是放逐,对二郎而言,却是掌握武力的上好途径?所以二郎才一声不吭,决定坦然接受?

    争夺天下,不是还有一句话么。天子者也,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大概二郎,就是想走这么一条路罢?

    长孙无忌一边想着,一边苦笑着微微摇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是不是在自我安慰。

    长孙家和二郎实在捆得太紧了啊…………他也从来没有选择。

    长孙无忌缓缓起身,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既然二郎做了决断,某自然追随到底而已矣。何时国公下令,二郎起行,某追随二郎鞍前马后,虽赴汤蹈火亦不敢辞。”

    李世民也起身还礼,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

    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却不知道自己这位舅兄,想到哪里去了。不过,也随他罢…………

    过去几百年天下群雄的路,真的是走绝了。再重复,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而已。只有数百年的世家,却不会再有数百年的皇朝。被顶在最前面的,只是这些世家的牺牲品而已。

    父亲和兄长,为什么就看不出这个道理?

    但愿此去马邑,能在绝境之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出来!

    斯时斯刻,不过才二十岁的李世民正是雄姿英发,什么都不畏惧的岁数。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逐北(四十八)

    大业十二年冬日,在晋阳城中,突然就扰动起来。

    原因无他,就是据传马邑生变,王仁恭和刘武周终于开打,在这滴水成冰的冬日当中。

    而王仁恭不敌刘武周的云中精兵,向河东唐国公请援!

    晋阳城上下,谁不知道唐国公起兵在即,最为担心的就是侧翼马邑郡的王仁恭。此刻王仁恭向唐国公请援,等于是递上了降书,将门户都交到了唐国公手里。这种机会,唐国公怎么会错过?

    一时间,晋阳城上下全都奔走起来,抽调兵马,准备出征。

    河东左御卫六军鹰扬府自然是不可能动的。出征马邑郡兵马,俱都从石门鹰扬府和永安鹰扬府中抽调。这两个鹰扬府,也是大隋盛时,十二卫中属于前列的鹰扬府。经过唐国公这些时日的整军经武,也算是士饱马腾,装备完全。也都跃跃欲试,准备追随唐国公在这场天下之争当中立下汗马功劳!

    晋阳城中,本来就已经处于战时状态。抽调三千军马冬日出征,虽然要准备的军资粮秣器械可称得上堆积如山,但是在全力运作下,几日内也就调配停当,兵将也俱都选调完全。

    而出征统帅,在几日猜测之后,也尘埃落定。唐国公让二子世民,为方面统帅,亲自出征!

    这个消息传出来,在晋阳城中,又激起了一阵议论。

    谁都知道唐国公甚是喜爱他这个英武的二儿子,配以长孙家贵女。在驻节河东,准备参与天下之争之际,多次夸赞李世民勇锐进取,为李家千里驹。就连建成,也未尝不以自己世子地位所忧心。

    但是现下,唐国公似乎终于做出了选择。李建成世子地位,安若泰山。而李世民,则被放逐在外。再也赶不上西进长安定鼎之役!

    晋阳城中,世家子弟,额手称庆。而因为李世民素来不如何亲附世家,此时此刻,背地里那些落井下石的风凉话也不知道有多少。而称赞唐国公英明的颂圣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而把持着唐国公帐下各项事务的世家中人,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一切出征的准备,效率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几日扰攘之后,北上军马,择吉日将发。

    ~~~~~~~~~~~~~~~~~~~~~~~~~~~~~~~~~~~~~~~~~~~~~~~~~~~~~~~~~~~~~~~~~~~~~~~~~~~~~~~~~~~~~~~~~~~~

    号角声呜呜响动,声震仓城之内校场。

    晋阳宫其实可以视为一座军事要塞,包裹晋阳宫的仓城之内,尽是大业天子用来安插随驾军马的屯所,还有演武调动的校场。

    原来大业天子的计划中,晋阳宫连同包裹其的仓城,要可以驻扎下将近二十万随驾军马。而在外围,再有二十余万军马层层拱卫。

    如此浩大的工程,限于财力物力,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但是现下晋阳宫内外,仍然可以布置下数万军马仍然绰绰有余!

    黄土铺平的仓城北校场上,已经有六七营兵马齐集。各营番号旗,营将旗,旅主旗,数十面大小不同旗幡飞扬。而每一名火长背后,还背着三角火焰认旗,根据各自营号不同而分成不同颜色。

    每名军士,都穿着厚重的行装。都是厚重结实布料制成的斗篷,斗篷内则是填了丝绵的袄子。每名军士都有各自甲胄,全都装在随行的车中,自有从河东征发的民夫一路随大军运送向北。

    正常而言,每次大军出征,还有那些世家出身将主,所带随行家兵家将,这些都不归于各营,只是静静跟随各自将主。这些随行家兵家将,往往都是锦袍灿烂,甲胄鲜明。跟随各自将主,耀武扬威之态,让军容更加壮盛许多。

    当年大业天子远征高丽,多少世家中人出征。大业天子校场点兵,数千上万彪悍精强,武装到了牙齿的家兵家将齐聚,奉着各自家主的旗号,那个盛状,简直就是大隋帝国最为辉煌的一刻。

    不过此次出征,却没有见到一名世家私属家兵家将的身影。

    号角声一遍又一遍的响起,士卒们虽然站得整齐。但却并没有多少激昂之色。

    选兵调将,晋阳上下都没有为难李世民。在石门鹰扬府和永安鹰扬府中都选的是上位的营头。兵将都是一时之选,不弱似六军鹰扬府多少。

    对于这些选调出来逐北马邑的营头而言,马邑之地兵凶战危,都没什么。当兵就是吃的刀头舔血的饭。如此乱世,正要凭借军功出头。有的是人愿意冒这份凶险。

    可是此次马邑,明显是被放逐去看守大军后路,要眼睁睁的看着大军西进长安立功!

    如此差距对比,让这两大鹰扬府选出来的精锐营头,从上到下,都实在打不起精神来。只是慨叹于大家命不够好。

    在出征之前,原来塞在各营里面那些世家出身中人,纷纷调了出去。又补进来一些没出身没背景的倒霉蛋,以填充缺额。这样一番举动,让士气又是沮丧了三分。

    号角响动声中,各营军将站在队伍前列,俱都默不作声,只是认命的等待着出征的那一刻。

    只是大军发动,仪注颇多。所谓大事,在戎在祀,真的还不知道要在此间耽搁多久。

    晋阳宫中,终于一队人马走了出来。队伍前面,是数十锦衣家将,捧着李世民的将旗。

    众多家将簇拥之中,正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三人。适才正在宫中设酒,李建成为自己这个二弟壮行。

    兄弟三人,并辔而行。李建成神色温和,李元吉却是一脸嬉笑表情,而李世民神色严肃,话语极少,也不知道到底是情绪低落,还是此刻就将自己代入了大军统帅的身份之中。

    看见校场中出征诸营,已然站得整整齐齐。李建成一扬马鞭,指着出征将士笑道:“二郎,这俱都是精选出来的上位营头,甲胄军械,全都补齐,不足之数,都是从六军鹰扬府中抽调。更征发了四千民夫,八百健壮牲口,随军转运,粮秣也足支四月之用。但有所需,还会源源不绝接济而来。这上头,可不要说为兄的什么不是。”

    不等李世民答话,李元吉就咧着嘴嬉笑一声:“还能说什么大郎的不是?无非就是大郎让二郎去马邑呗!给再多精兵强将,给十年用的粮秣,二郎也振作不起来。可谁让大郎是世子,须得陪着父亲西征长安,以定大局。我岁数又小,当不得重任,只能辛苦二郎走这么一遭了…………到时候我们在长安等着二郎!”

    李世民瞥了这些天一直处于幸灾乐祸的李元吉一眼。朝着建成拱了拱手:“兄长说的什么话?这次兄长让二弟我领以方面,坐镇马邑,我实感激不尽。父亲养育多年,终于能独当方面为父亲效力,正是心中所愿!若不是出征在即,将士之前,二弟当得一拜兄长!”

    这番高风亮节的话说出来,让李建成反倒略有一丝尴尬之色,只能一摆手道:“我们兄弟之间,何须说这些话?且等父亲来为二郎授以方面节钺,为二郎壮行!将来二郎功成,你我兄弟聚首,再好好共谋一醉!”

    这番话说完,李建成就加快马速,一直直到大军之前。兄弟三人全部转向校场西面开口处。西生金,正主兵戈。唐国公将自此而入,授以李世民节制方面节钺,为这三千军马出征祭旗送行!

    河东猛虎,在天下瞩目之中,终于要开始展露他的爪牙!
………………………………

正文 第二百章 逐北(四十九)

    校场西面入口,李渊仪仗,终于出现。

    八柱国世家家主,大隋国公,河东留守,晋阳宫监,更是天下群雄中最有希望赢得胜利的数人之一,出场仪仗,非同凡响。

    先是数十兜鍪上插着野鸡翎毛的甲骑为先导,这些甲骑俱都使用朱漆裹着的马槊。

    甲骑之后,就是旗阵,代表着李渊身份的一面面旗幡,俱都以壮汉捧定,坐在高头大马上,昂然而来。每面大旗,还有四名背负着弓矢,配着直刀的骑士拱卫。

    骑阵之后,才是李渊车仗,车仗两侧,俱是李家家将护卫。

    比之李家三兄弟每人身边二三十名家将的小打小闹。李渊车仗周围,足足有三四百名锦衣家将拱卫!

    这些锦衣家将,或者传承于祖上,连续数代为李家效力,忠心耿耿。或者是纠合四方来投精锐,是一地闻名的猛鹜之士,或者是其他世家派在李渊身边听用的子弟。人人俱都锦衣为里,裹着斗篷。围着李渊车仗,就是一片五彩锦绣之色跳动。

    如此气象,只让男儿生出,大丈夫当如是也之慨。

    纵然李渊内里是一个还算朴素,只是有点喜欢江南风物的人而已。但是值此乱世,他也必须展现出陇西李家的威仪,才能让天下豪杰归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