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风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是杀伤了多少青狼骑,而是徐乐已经迫使青狼骑不敢动用离合之兵,分出数百人的队伍来,就要担心被徐乐疾风骤雨一般的奔袭打垮吃掉。只有合兵一处,龟缩营地。这个时候,反倒是兵多累将。丧失了机动性的骑兵军团用以守备,战斗力还赶不上步军。而后续赶上来的人马,可以选择地点选择时间自由发起打击。且看这些突厥人,在冰天雪地中还能支撑多久!
可以说徐乐以一己之力,给恒安鹰扬府上下带来了打破这南北交逼之局的曙光!
刘武周这般感谢,在恒安甲骑上下看来,犹自嫌轻。这个时候就是刘武周抱着徐乐狠狠亲上一口,大家也不会觉得讶异!
当然,那画面也就美得没法看了…………
徐乐也只觉得自己两手生疼,刘武周不知道用上了多大气力,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吃不消了。当下只能不动声色的抽开自己的手,朝着刘武周还是行礼下去。
“我得刘鹰击收容,自然该是效力,当不得刘鹰击如此夸赞…………执必部锐气已挫,这时候,不能给他们喘息之机!”
刘武周一怔,没想到徐乐已经连场大捷了,这个时候还不肯放过执必部稍稍喘息一下。当下就是大笑一声:“岂能让执必部好过!明日一早,大军就向北而进,去让这些趁火打劫的执必部知道我们云中男儿的厉害!”
………………………………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下(四)
往日烽火燃起,哪怕是马邑腹地,前面有云中之地顶着的善阳城中,也都是一片张皇景象。
那时传骑将不断派出,与云中之地保持联络,随时摸清楚突厥人大军的动向。民夫也立即征调起来,编组成队一批批的向云中城发进,向云中城补充粮秣军资。
还有传骑向河东而去,络绎于道,河东一郡就是缘边诸郡的大后方。这个时候,不管入寇突厥军马有多少,先向河东要兵马要物资要各种东西再说。
而善阳的马邑鹰扬府,也同时动员起来,修补城防,从平时团坊编组成精干的营头,随时等待奉命出发,参与战事当中。
而城中也立即开始宵禁,善阳城周边军寨,也立即开始接收迁来避开突厥兵锋的各处百姓。这些避难百姓在得到马邑鹰扬府保护的同时,也必须出力干活,或者为民夫转运物资,或者修补寨防,挖掘壕沟,每天累得个臭死。
一旦突厥铁骑势大,云中之地没有缠住他们,让他们突进到桑干河谷一带。那善阳城将更加紧张起来,全城宵禁不必说,所有百姓丁壮,都要编组成团坊,或者上城墙,或者上寨墙日夜值守,人人持弓,等待突厥铁骑的袭来!
在突厥崛起后的这些年来,边地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边地百姓生存在这儿,也战斗在这儿。这种日子,已经变成了习惯。
可这次烽火在冬日燃动,所有一切,却和此前迥然不同。
城中并没有宵禁,军寨也并没有开放。物资粮秣还是不断的向善阳城内收储,没有一颗粮食,一支箭矢朝着云中城发出。而马邑鹰扬府的兵马虽然在冰天雪地中不住南调,但是哪怕连善阳城的乞丐都知道,这些兵马,都是去对付云中城的,而不是准备和突厥人一战!
善阳城内,一切如常,隋时在长安洛阳,已经有了规模甚大的酒楼。虽然世家还是只是在自己家中设宴,以和寒门在一起共食为耻。但是这些不是世家出身,又在隋朝两代皇帝治下取得了一定地位,家中又建不起园囿,养不起太多婢仆侍女的寒门中人,还是渐渐形成了去往这种酒楼饮宴的风气。
善阳城为马邑郡的郡治所在,自然也学到了这最新的潮流。
而善阳城中,向来又没什么出名的世家,这酒楼虽然甚是粗陋,都门中人瞧着只怕要从鼻孔中哼出来,但是生意看起来,却是比长安洛阳那些大酒楼,还要好上许多。
这酒楼设在善阳城主要街道之上,这主要街道是南北向的,宽阔约有十五六步的距离。酒楼三层,高高伫立,在边地之中,已经是难得的壮观景象了。
三层之上,就是一间间阔大房舍,以为饮宴之用。此刻哪怕酒楼,也还是分席之制。几案错落布列,将一间间房舍布置得满满当当的。
此刻三楼之上,每间房舍,都是一片喧嚣热闹,间间满座,呼卢劝酒之声沸反盈天。一群群胡姬歌女守候在二楼,等候召唤,只要房舍内客人有召,就进去歌舞一轮,劝酒一巡。
琵琶胡笳之声从各个房舍中传出来,随机又是一阵一阵的叫好之声。哪怕从三层房舍向外望去,白雪皑皑的山上烽火台中狼烟仍然在朝天升起,但是此间热闹,未曾稍减!
谁都知道,大隋末世已然到来,接下来是不知道多少年的混战厮杀,直到决出最后一个胜者。也有很大可能,一个胜者都不会出现,而是北面草原胡族趁势呼啸南下,重复过去数百年的血腥混乱。
无边无尽的黑暗,就要再度降临。这个时候再不纵酒狂欢,还等到什么时候?
在三楼最大的一间房舍之中,酒宴正是最为热闹的时候。这里也视线最好,挑开避风的暖帘,就能看见善阳四下白雪覆盖的群山,还有山上燃动的狼烟。
但酒客们却没有向外多看一眼,只是高呼劝酒。几案中间的空场之内,几名歌姬正在飞快胡旋。这些歌姬都是有塞种血统,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身上衣衫单薄,因为卖力歌舞而浑身汗水,更别有一番诱惑在。
屋门突然打开,一名皮袍外面套着方领曲裾青衫公服的中年人匆匆而入,寒风透入,让每人都转头过来。
这名青衫公服中年人满脸堆笑,只是拱手:“来迟来迟,有罪有罪。”
上首宴客的酒宴主人,看起来也是一副轻侠模样的城中大豪,一跃而起,上前牵着这中年人手和大家介绍:“楚公是郡府判司,郡府之中大小事宜,都要在他手里过。最是得王郡公信重,今日赏脸,满座生辉!”
这大豪介绍完这位楚公,又脸上堆笑责怪一句:“楚公,帖子我是七日前就亲手送到府上,当时蒙回了一句准定按时而至,今日却又何来之迟?”
那楚公听这大豪介绍完他的身份,脸上就多了点倨傲之色。虽然不过是郡府判司,不过是个管杂事的小吏,上面还有别驾,有司马各种上司。但神色已经俨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当下只是一笑,淡淡道:“诸事缠身,实在不得闲。明日唐国公家二郎便入善阳,这诸般接待事宜都是责在下我承担,此次随李家二郎入善阳的,又是郡公世子,大家都知道世子是个挑剔的,手中事情稍稍一了,便即赶来,实在不是不给郎君面子,还请恕罪则个。”
那大豪瞪大了眼睛:“李家二郎明日就至?”
这一句话声音甚大,惊动在座诸人。有人立即挥手,停住乐声,让胡姬退下。看着那大豪引楚公入座。
那楚公也不客气,昂然上座,环顾诸人,但笑不语。
每人都是满肚子的心思,在座之人,都是城中薄有身家之人。虽然在世家看来,都是家世低微到泥里去,不会用正眼瞥一眼。但是这些人物,还是想在这乱世当中找一个出路,至少保住家中一两代人博出来的这点产业。
今日饮宴,其实就是为了商议应变之事。不然怎么会花了大价钱,托了人情,请这位楚公到来打探内情?
但这楚公不开口,大家也不好动问什么。最后还是那大豪开口问道:“郡公现今,到底是个什么盘算?”
………………………………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南下(五)
今日大家齐集,又千辛万苦的将这位楚公请来,还不就是等的这一句话?
在这个时代,官吏还有一份崖岸自高,但入宦门,要不就为世家门下走狗,要不就与同是为官吏之人交游。远没有后世官商一体那种打成一片的亲密,各个阶层之间的分野,清楚而明白。
今日宴饮主人,是当年那位传奇的张四郎去后,把持马邑郡马匹交易的出名大豪,马邑郡都称为马王爷杜三爷。论起家当,只怕有数十万贯之多,在马邑郡,在雁门郡,在河东郡甚至关中之地,都有他的黑庄园——不是世家出身,没有官吏身份,黔首百姓要置业都有限制,超过上限,只能以黑庄园的名义存在。
如此家当,要请这位不过是郡府判司的小吏楚公来,也是花了好大价钱,下了多少水磨功夫,这才让他成行。哪怕晚至了一两个时辰,杜三爷也只能满脸赔笑,再不敢有任何不满。
杜三爷选择在这位楚公身上花本钱,也是有原因。这位楚公,原来也是唐国公门下,七拐八弯扯得上一点渊源,后来到这马邑郡出仕为吏。这次王仁恭才选了他来负责迎接李二郎入善阳之事。
原来这位楚公,在郡府之中,并不得重用,很有些郁郁寡欢。对王仁恭的忠心从来就不足够,怎么说他也是打上了唐国公世家烙印的人,王仁恭怎么会放心重用于他?更不必说,一个小小判司,也从来不会在王仁恭这等人物眼中。
在马邑郡风云激荡之际,这些郡中有身家而没身份的地方豪强,倾向也已经很明显了。趁着李家二郎入善阳,看能不能抱住唐国公的大腿。进则可以博取将来地位,退则也可以在河东善保身家,省得在这马邑郡整日提心吊胆!
所以当这位楚公落座,在场之人,终于顾不得再客套什么,直直的就问了出来。
外间烽火还在燃动,大家虽然欢歌宴饮,但天知道什么时候这马邑郡的漏舟就要倾覆,这个时候,实在不是讲客套的所在!
听到有人这样直愣愣的发问,杜三爷顿时有些脸上挂不住,一拍几案:“什么人这般和楚公说话?”
那位楚公,却抬手示意,让杜三爷不要发怒太甚,淡淡一扫在座之人。
座中之人,都形貌粗鄙,服色虽然都华贵得逾制,但胡乱搭配,只显出一股暴发户气。看在眼中,只让人心生鄙视。
这些马邑郡所谓郡中豪强,不要说王仁恭这种世家子出身的了,就是楚公这等出身寒门,抱着世家大腿以求出身的,都不大瞧得上。不然王仁恭怎么能在马邑郡为所欲为,从来不顾忌郡中任何人物?实在是因为这郡中之人出身,没一个值得王仁恭去顾忌的!
这个边地郡县,实在是英雄俊彦人物困居之地啊,什么样的才能,都难得展布。还好马上也快离开这荒鄙的所在了!
楚公目光一扫,诸人纷纷低头,再不敢直言发问。刚才那个莽撞开口,一身皮袍裹得跟球一样的富商模样人物,更是浑身冷汗都快冒了出来。
楚公含笑开口:“诸位以为,郡公又想做什么?”
诸人对望一眼,却无人开口。
王仁恭所想甚或所行之事,在场之人,谁不心知肚明?
突厥入寇烽火燃动,善阳城还一切安堵如常。若说这突厥人入寇和王仁恭没什么干系,善阳城的三岁小儿都不会相信。
横空出世一个什么乐郎君,在神武大闹一场,又在善阳城下闹出一场近乎于兵变的把戏。整个善阳,在那一夜都提心吊胆,生怕乱军杀入城来,玉石俱焚。
王仁恭虽然勉强将兵变控制了下来,但那乐郎君还是安然离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