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风华-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固然是武将做派,终归不是无脑匹夫,若非逼迫到极处也不至于如此。实在是此番欺人太甚,便是泥人也难免有火性,又何况是久在军中素来亲近军汉,脾性也格外爆烈,此时自然压不住火性。如果对面坐的不是李建成,而是之前传令的谢书方,李世民此时说不定已经一拳打将过去,先教训他一番再说。对于李建成话里夹枪带棒的揶揄,这时也顾不上理会。

    军情紧急不容耽搁,在霍邑只停留了一晚,吃过酒席之后,次日李世民便率军出发直奔蒲津。李渊那番盛情款待,便是最好的揄扬名声手段。如今李家麾下各路人马都已经知晓徐乐乃是昔日李家第一斗将,大周八柱国之外军中第一人徐敢的孙儿,将种子弟手段高明连唐国公都格外高看。鱼俱罗虽然没和徐敢较量过,但是从战绩、名号看,他比起徐敢来都有所不及。爷爷了得孙儿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年岁又在少壮,足以和鱼俱罗一较短长。

    三军因此士气高涨,李世民也想着趁热打铁,凭借这股锐气渡河猛攻一战立功。不想刚到蒲津渡就被谢书方就拿了军令来,命令李世民交出手下三千铁骑另作他用,也不许李世民调动蒲津渡任何一艘船只。

    蒲津渡口以李建成为主将,李世民只是助阵,兵马调遣必须听从将令,船只调度上更是只认李建成。没有李建成军令,即便是李家二郎也无权调度船只。谢书方摆出一副欠揍臭脸,说话慢条斯理打官腔,气得李世民火撞顶梁,险些当场翻脸。强压着火打发了谢书方,便跑到李建成的军帐来理论。

    李建成却是不慌不忙,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和谢书方颇为相似:“二郎,你这像个什么样子?被外人看到,岂不是要耻笑我们李家没有规矩?你素来喜好武事,自然知道骑兵利于野战不利攻坚,尤其涉水夺渡口,更不是骑兵所长。之前张士德数百精锐败亡,也是因舍骑就步,反倒是被敌兵所乘,此番便不能再用骑兵去做这等事。至于那些渡船,某自有用处。倘若擅自支用有所折损,便要误了大事。这也是大人的军令!”

    他在大人二字上刻意加重了语气,显然也是在提醒李世民,若是质疑这道军令,就等于是在质疑李渊。

    李世民怒道:“出兵之时大人亲口说过,要我与乐郎君攻取蒲津渡口斩杀鱼俱罗!”

    “大人也说过,要二郎听我军令行事。”李建成冷声道:“还有一事二郎有所不知,你们离开霍邑之日,君轩恰好进城,向大人说明利害,从大人那里讨了一份新军令回来。你且看一看。”

    说话间李建成自公案上拿起一道手札递到李世民面前,其火漆封口已经破开,李世民抽出里面的纸张展开观看,其中文字自然不是李渊所写,不过印章确实是李渊的大印。这份手书的内容便是将李世民麾下三千骑归入李建成麾下听用,另有李建成调拨一千兵马与李世民指挥。攻取蒲津渡口之事,由李建成全权指挥,李世民不得违令。

    看着上面文字,李世民直觉得胸中怒火升腾直撞顶梁,手臂微微颤抖,恨不得把这份手札当场撕成碎片再丢回李建成脸上!

    他不傻,当然猜得出这所谓手令是怎么回事。温大雅、裴寂等人只要在父亲耳边说两句,便能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指示,再由温大雅执笔裴寂持印,这份手令就会以父亲的名义下发。这两人和自己并没有私怨,但是谢书方乃是江左谢氏子弟,固然谢家败落,但是其依旧是世家子,所求之事又不至于太过难办,裴寂、温大雅等人也就不会驳他的面子。

    这就是世家子的手段本领,仅靠出身血统,就能办成普通人费尽心力也办不成的大事,更能把大好局面破坏殆尽。在这一瞬间李世民甚至感觉谢书方这班世家子比起对岸的鱼俱罗等隋朝兵将更值得自己提防,也更为危险。

    总算是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还能压得住自己心头怒火,不至于真的做出撕毁手令之事。深吸了两口气之后,李世民缓缓叠好书信,将之放回封套内双手递还与李建成,就连脸上的怒意也消减了几分。“既然是父帅军令,小弟无话可说。不过既不许我调动船只,又不与我兵马,这蒲津渡又该如何攻取,还望大兄明示。”

    李建成皮笑肉不笑道:“二郎熟读兵书,战阵上的事理应比我清楚。自古来兵行诡道,鱼俱罗坐镇蒲津,我们便不与他硬碰硬。我在此地坐镇,二郎率军移师桃花渡,自桃花渡过河,攻鱼俱罗侧翼。嗣昌与叔父引兵扪老贼之背,四路兵马并举,重瞳老贼焉得不亡?桃花渡口早已备下船只,而且鱼贼未曾在桃花渡设防。这份战功乃是为兄送于你的,不需你弯弓射箭浴血厮杀,就能凭空得一份功劳在手,若非自家手足,我可舍不得这么份好差。”

    桃花渡?

    李世民虽然不曾来过蒲津,但是既领了军令,自然要做足准备。在来到蒲津之前,已经向军中老卒、军将询问,于此地地形略有了解。知道桃花渡虽有渡口之名却不能和仙人渡相比,乃是一处无名野渡,且早已荒废。便是平日渡河也没人想得起那里,鱼俱罗不在桃花渡设防便是因为没有设防必要,其渡口简陋渡不过大军,勉强运几百人过去,又能济什么事?李建成这番安排,分明就是把自己投闲散置,不让自己有机会建立军功。所谓分润战功不过是口惠实不至,再说自己也不会厚颜无耻去要这种功劳。

    这番布置无懈可击,便是闹到父亲那里也是李建成爱护手足自己不知感激,当真是杀人不见血。李建成身边多有谋臣,能想出这等阴毒手段不足为奇,可是这等招数为何会用在自家兄弟身上?往日里两兄弟虽有龃龉,却不至于闹到这步田地,如今大事未成,竟然要内讧?

    李世民盯着李建成,眼神里既有愤怒也充满不解。他不知自己因何得罪兄长,先是千方百计从自己手里夺兵权,现在又刻意打压不让自己和部下获得军功。难道大兄当真认为自己出生得早,便理所应当拥有李家一切,其他人就得供其驱驰?其他人慢说争,就连稍有不逊都是罪过?

    李建成看着李世民问道:“二郎可有什么难处?若是有尽管说出来,为兄自然为你想办法。虽说军法无情,可咱们毕竟是手足兄弟,我自然会设法为你通融。实在不行,为兄就亲自跑一趟霍邑,当面向父亲说明情形,求他老人家把你调回晋阳去。毕竟鱼俱罗不是好相与,你的性情又不好,沙场相遇难免有风险,还是回晋阳更为稳妥。”

    “不必了!”李世民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朝李建成叉手行礼:“兄长放心,小弟定会按大兄军令所言,夺取桃花渡,攻下蒲津!”

    “既然如此就最好不过,愚兄在此静候佳音。”

    李世民不再言语起身向帐外走去,李建成端坐帅位不曾动弹,只是随口敷衍了一句:“二郎千万小心!”却连起身相送的意思都没有。

    之前谢书方提到李世民太过刚勇,若是不加以打压,日后只怕不会俯首听命,李建成心中还有些不大相信。可是从今日李世民闯帐这番行为,李建成不得不相信谢书方言之有理。二弟根本不惧怕自己这个兄长,也不会甘心居于自己之下。今日敢闯帅帐,明日就敢闹宫室。这一番布置算是做对了,否则待其养成气力,又有谁能治得了他?等到这回破了蒲津,阵斩鱼俱罗之后,看你还敢不敢这般目无兄长?

    盛唐风华最新章节地址:

    盛唐风华全文阅读地址:/123693/

    盛唐风华txt下载地址:

    盛唐风华手机阅读:/12369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五百三十九章 龙腾(十六))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风华》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五百四十章 龙腾(十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风华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二郎你且看看,这谢君轩给我们的是什么兵?带着这等兵卒慢说是战鱼俱罗,便是寻常军伍怕也抵挡不住。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必须找大郎理论,若是他那里讲不出道理,我们就去找国公分说清楚!”

    军帐内,李世民正与徐乐对面而坐,长孙无忌气急败坏地从外面冲进来,随后就是一阵喋喋不休地抱怨。作为长孙家未来家主,长孙无忌的涵养功夫到家,纵然不至于像李渊那般“钝重”,但也不至于遇到事就不知所措失去风度体面。能让他如此激动,不问可知必然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落座,长孙却不肯,反倒是对李世民道:“你们随我到外面看看便知道了。纵然骑兵不利涉水攻坚,也不能用这些兵马。大不了我们不要脚力,但也要把那些骑兵归还,不是用这些弱卒敷衍我们。”

    徐乐起身道:“待我去看看,到底是何等弱卒,把长孙大郎急成这般模样。”李世民随之起身,两人一前一后跟着长孙无忌出离军帐,直奔点兵空场。

    调拨给李世民的一千步卒已经在此列阵,大小军将吆喝着部下整顿队列,等候李世民检阅。全军衣甲鲜明刀枪耀眼旗帜簇新,乍一看上去和普通的河东六府鹰扬精锐并无区别,可是等走到近前仔细打量便能看出其中蹊跷。

    队伍第一排的士兵虽然努力挺直腰板,但是有些人依旧被盔甲压得身形佝偻。也不能怪这些兵士怠惰,从他们那布满沟壑的面孔以及花白的胡须乃至兜鍪下露出的白色发丝,就能证明这些兵士的年龄已经算得上爷爷辈。

    其中有些兵士的岁数怕是能和李渊论个大小,说不定还能说些当年旧事。他们只是普通的军汉赤佬,不是世家贵人。既无锦衣更无美食,反倒是在军中苦熬多年受尽风刀霜剑摧折,更有一身伤痛折磨。

    少年时靠着血气强撑,到了晚年便要连本带利还债,论起体魄比普通老人还有所不如,又哪里穿得动重甲?虽然畏惧于军法努力维持站姿,但是从额头上那黄豆大小的汗珠就能看出来,这种苦撑坚持不了多久,用不了多少时光不用人打,自己便先要力竭倒地。

    李世民快步而行,向后面的军兵看去。走过两排老卒,终于看见少年人身影。只是这些少年的面孔未免太过稚嫩,不少人身形还都没有长成,偏又穿着成年人的盔甲。有的人大半个脑袋都被头盔盖住,偷偷地用手把头盔拼命往上推,好不容易把头盔推上去把眼睛露出来,却正好看到李世民瞪着自己。那名士兵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松手,头盔重又落下,把眼睛遮挡个严实。

    这名小校被自己头盔砸了一下又加上紧张,手忙脚乱地想要给李世民施礼,手中长矛随手一丢,却砸在旁边一名比他年岁更小的兵士脚上,疼得那名伴当大呼小叫。闯祸的士兵看不到李世民在哪,只是跪倒在地大喊着:“郎君饶命!郎君恩典!”

    火长提着鞭子走过来,可是还没等他扬手,就被李世民用眼神制止。看着这个同样满面皱纹头发花白的火长,李世民冷声问道:“这些兵士多大年纪?谁让他们入伍?”

    “回郎君的话。这是娃娃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