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风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苑君章不语,他知道刘武周说的都是正论。但是在云中城和徐乐短短打交道的时间,总让苑君章有一种隐隐的预感,什么事情,只要有这徐乐掺和进来,总会脱离原来的想象发展。

    但愿此次风暴,不要将这徐乐再卷进来。让他安安稳稳接掌梁亥特部,过他的富足日子去也罢!

    ~~~~~~~~~~~~~~~~~~~~~~~~~~~~~~~~~~~~~~~~~~~~~~~~~~~~~~~~~~~~~~~~~~~~

    桑干河谷边上的徐家闾聚落,此时一片萧索景象。

    秋藏的活计已然干完,但到手的粮食有一大半去了神武县的库藏当中,然后又会被转运到善阳成为王仁恭掌握的财富。

    老太公病重,而乐郎君的商队没有半点消息回来。让这座大概有三十余户人家的聚落,看不出多少生气来。

    作为边地村闾聚落,都有寨墙,每天都有村中汉子在寨墙上值守。

    今日轮值之人叫做杜充,一家是从雁门郡遭遇突厥兵祸之后逃过来的,已经在徐家闾定居了快十年,这一代兄弟两人,弟弟跟着徐乐去行商,兄长留着看家。

    虽然入徐家闾时日比较晚些,但是杜家都是老实本分之人,村中大小事务也相当卖力,在闾中口碑不坏。不然徐乐怎么放心能带着杜家二弟去走这趟行商?

    秋日阳光尚在,但晒到身上,已经没了多少暖意。杜充早早就换上了皮袄,缩在寨墙一角,实在冷了,就起身走一圈。顺便瞭望一下村落周围荒凉的秋日收割过后田野景象。

    寨墙上值守之人,就他一人而已。随身兵刃就是一张弓力不强的猎弓,一撒袋羽箭,还有一杆长矛而已。

    自从刘武周重整起恒安鹰扬府之后,马邑郡腹地内的村闾,就再没了以前夜间精壮俱上寨墙,日日提心吊胆害怕突厥南下侵袭的景象了。

    杜充虽然在寨墙上值守,可半点也没想到会遇见什么警讯。心里面琢磨的却是这次太守征发的租庸调实在太狠,家中屯下的那点粮食,眼看是吃不到开春的。就指望乐郎君这趟行商回来,看能不能贴补一些。

    自家兄弟,出这趟远门,可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话说自己也都二十五六了,还是没个媳妇儿,倒该怎样设法,去寻一门亲事才好?

    转着这样乱七八糟的念头,杜充只是在寨墙之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就在这个时候,一骑从远处疾驰而来,马上骑士,一副轻侠少年的装扮。远远的就听见那轻侠少年大喊:“小门神可在?大事不好了!”

    杜充一震之下终于从自己胡思乱想中挣脱出来,望着那大喊着疾驰而来的轻侠少年。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什么事情大事不好了?还能有什么大事,找到徐家闾这种寻常村落头上?
………………………………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风起(六)

    时间推回去一些。

    陈凤坡是马邑鹰扬府中一名寻常队正而已。

    马邑鹰扬府规模颇大,警戒驻守地方广泛。除了归于王仁恭直领的五营精锐之外,各处汛地都有值守兵马。

    这一两年来,王仁恭不断的从汛地当中抽调精锐,归于他直领的兵力当中。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王太守就是在不断强化可以拉出来野战的兵马,所图甚大。

    不过这些事情和陈凤坡没什么干系,他是神武的老土著,本事不大,野心更小。在大业初年就吃上了鹰扬兵的饷,还是个在农闲时候负责召集鹰扬兵们校阅训练的团头。

    后来抽调全国鹰扬兵赴高丽征战,鹰扬兵全部转为常值,拣选精锐建立太守直领五营。这些事情,全都被陈凤坡所完美避过。

    他现在就是汛地在神武县,看着城防仓场驿站,维持城内治安,名义是鹰扬府队正,其实这辈子谁也不会抽调他去上战场的一个寻常小武官而已。

    陈凤坡也很满意这样的生活。

    居于乡里,听号令行事,不出去冒死拼杀博取功名,回家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平日照应乡里但讲三分良心,战时自然有更厉害的人物顶上去。

    若是能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倒也算是不错。

    秋收之后,眼看就要入冬。突厥人不会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南下,这一年眼看就要熬过去。陈凤坡就越发的懒怠了,自己坐镇的军营也就三两天去一次,对手下拘管得也不甚严,整日里就在自己私宅中享清闲。

    谁能想到,正在宅子里准备了几个下酒菜,准备有滋有味喝上两盏,然后倒头睡他娘之际。突然就被手下寻上门来,说是马邑鹰扬府越骑营营将石朝志突然来到神武县中,有召于他!

    陈凤坡缓过神来,赶紧换了衣衫,胡乱将锃带扎束完毕,又挎上佩刀,一路就狂奔而向自家军营所在之处。

    神武县中军营,甚为阔大,真到战时,此间可以塞下十倍以上的兵力。但平日里就是陈凤坡这一队人在维护。按照陈凤坡的这个疏懒性子,底下人会卖力才是有鬼。

    这片位于城中不小的军营之内,颇有几分荒凉破败的景象。而陈凤坡那一队人马平日里占据的那一角,现下一派灯火通明,几名陈凤坡的手下,正垂头丧气的跪在辕门之外。

    一名浑身甲胄未解的中军官见到陈凤坡到来,板着脸迎了上来:“将主正在等你!”

    陈凤坡这个岁数了,什么脾气都给磨没了,陪着笑脸道:“这位将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还请示下,卑职也好有个准备不是?”

    王仁恭接掌马邑鹰扬府也不过才几年时间,花了大气力建立直属自家直领的五营鹰扬兵以慑恒安鹰扬府,对于陈凤坡这般的老兵油子,真的是没时间精力去清理。

    马邑府精锐五营之一营将石朝志突然而至,先拿下了几名守在营中聚赌纵酒的陈凤坡手下,又将陈凤坡疾疾召来。就是准备给这些人熟地熟的老兵油子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陈凤坡还是这么个嬉皮笑脸的模样,半点没有被震慑住的模样。

    这中军官也是无奈,板着脸挥手:“快进去罢,将军正在等着你,一切到时候自知!”

    陈凤坡笑嘻嘻的快步而去,在辕门口经过那几个手下的时候还喝骂了一句:“又在躲懒,被石将军收拾得好!等我出来,还得找你们算账!”

    在一片狼藉的节堂之上,马邑鹰扬府越骑营营将石朝志正一身风尘,介胄未解,在节堂之上走来走去,左手马鞭不住的轻轻敲击着右手。

    他是跟随王仁恭多年的家将,随王仁恭起起落落,直到为这马邑郡太守,王仁恭就将他放了出来,领马邑鹰扬府越骑营。

    虽然在大隋没有官号,也没经过铨叙,但是现下这个世道,谁还在意这个?

    此次奉命而来神武行事,石朝志直入神武驻军汛地,看到军营破败,留守军汉聚众赌博,就想顺势给这里驻军一个下马威。

    陈凤坡进来,口中报名,深深行礼下去。石朝志转过身来只是狞笑一声:“你带的好兵!管的好汛地!”

    陈凤坡慢慢直起腰来,淡淡一笑:“回将主的话,管好汛地,操练鹰扬兵,需要的就是钱粮二字,现下全郡钱粮,都集中在善阳一地,神武县库之中,空空如也,能将此地维持成这般模样,已经是竭尽卑职之所能。若是将主还因而见怪,卑职愿求去让贤。”

    这一番话竟然将石朝志顶的噎住了。

    王仁恭虽然为马邑太守,但从来没想到要扎根此间。所行之策,都是竭马邑郡财力以养出一支精兵,坐待天下之变。所以将地方搜刮得极狠,力保他直领五营精兵兵强马壮。地方上就靠这些老人维持,只要不出大乱子,也就这般过去了。

    陈凤坡这种在地方上任职多年,协和各方,还能维持住局面的老兵油子,还真的不能将他说赶走便赶走,不然地方上闹出乱子怎么办?

    下马威被这般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石朝志也只能罢休,反正他此来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这个。

    石朝志忍气站定:“今夜收拾好营垒,我的兵马漏夜将陆续赶到。明日你精选出若干向导,领我们去桑干河谷,徐家闾处!”

    陈凤坡弯腰躬身领命:“这都是卑职分内的事情,一定办得妥帖。”

    石朝志挥手:“去安排罢,今夜有进无出,明日便出发!”

    陈凤坡领命之后,恭恭谨谨退了出去。

    此刻营地之中,火光燃动,自己麾下兵士不断给召来,但营门口要害处,都被石朝志部下看住。今夜之中,这个营地有进无出,就是防走漏消息。

    石朝志领本营亲卫直入神武县中,不经过县署就控制军营要害,并弄出这么大动作来。县中文臣,一句话没有多问。世家子掌地方,又有鹰扬府为爪牙,这个世道,真惹上他了,脑袋掉了都没地方说理去!

    那几名被罚跪的军士,也被放过,这个时候都凑到陈凤坡身边来:“陈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陈凤坡却一扫面对石朝志之际镇定的笑意,满脸忧色:“不知道徐家闾怎生惹到了咱们这位王太守!”

    一名兵士反应过来:“徐家闾,徐老太公?”

    陈凤坡点头:“岂不正是!快遣人去通传老太公去,咱们能做的,也就是这点事了。”

    兵士皱眉环顾左右:“可善阳来的这些家伙…………”

    陈凤坡拍了那兵士脑袋一记:“这是神武!还怕找不到人带信?这么大的营地,难道能处处看紧不成?快点遣人去给老太公捎个口信!”

    兵士捂着脑袋,匆匆而去,三下五除二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陈凤坡却看着四下戒备的石朝志部下,神色郁郁:“老太公,你怎么就惹上了王太守呢?同是乡里,我就这点本事,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风起(七)

    从县中漏夜疾驰而来的侠少,一脸灰尘,仰脸看着寨墙上的杜充。

    杜充一时间都傻了,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才好。最后竟然讷讷的回了一句:“韩家阿约并不在闾中,你找他作甚?”

    徐老太公徐敢,当年白手起家开辟出这么一个徐家闾来,一弓一马镇服桑干河谷,在神武县中也有交游如陈凤坡这等老兵油子,北上做生意更和罗敦乌头等人都有了交情。但毕竟都是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这些年来,徐敢困居于徐家闾中,少有出来走动。当年名声,渐渐随风散去。而徐乐又被徐敢看得太死,这一代中,徐家闾还有点名声的,就是小门神韩约而已。

    一两年前,神武县中侠少与外来强龙放对,小门神韩约出手,操着一面铁盾一人就干翻了对面七八条汉子,当真是在侠少中打出了威名!

    而且韩约性子敦厚朴实,谁有麻烦都愿意伸把手帮忙,在神武县中人缘也相当不错。

    陈凤坡手下找到这名县中侠少,听闻是徐家闾有事,这名和韩约有一面之缘的侠少,二话不说就连夜策马赶了过来。偏生还遇到一个懵懵懂懂的杜充,这名又倦又累又紧张的侠少急得真是要跳脚。

    到了冬日,闾中住户不用下地去干活,闾门平时就封着。杜充给吓懵了,也不知道去打开。

    那侠少仰着脸看着杜充,看他只是挤出来一句韩约不在家。也不开闾门放他进去。

    这侠少摇头长叹一声,指着杜充道:“走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