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二货,又喝多了。
  所有戍卒都确认这一点。
  “点、点名,点名了没有啊?”一个尉官,冲着陈胜、吴广叫道。
  吴广看了看陈胜,陈胜给他使了一个眼色,吴广心里明白了,跨前一步,在将尉面前道:
  “还点什么名啊,眼看已经误期了,去了渔阳也是死,还不如让大家伙,都跑了算了。”
  “哄”整个驿站营房里,顿时像炸了锅一样,满屋子都是嗡嗡的声响。
  众人为吴广的大胆和直言,捏了一把汗。
  “你,你说什么?你、你不想活、活了,是吧?”
  其中一个将尉,满口的酒气,喷向吴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吴广,一只手抓住吴广的衣领,一只手去摸腰间的宝剑。
  另一个将尉,已经举起手里的鞭子,劈头抽在吴广的身上,边抽边骂道:
  “臭‘闾左’,老子抬举你,让你当个屯长,你还想跑,我让你跑,看你能跑到哪?”
  吴广被一个将尉抓着脖领子,另一个将尉的皮鞭,不停地落在他的脸上、身上。
  吴广在戍卒中,虽是副屯长,但平日里,雇农出身的他,和大家很合得来,每每个别戍卒,有什么困难,都愿意寻求他的帮助,在戍卒中,博得了“素爱人”的美誉,很得人心。
  吴广的被侮辱、殴打,瞬时,引起了众人的愤怒。


第198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见火候差不多了,忙上前劝阻。
  说是劝阻,实际上,是把两个将尉隔开,一人控制住一个。
  同时,陈胜的手紧紧抓住了,握着剑柄的那个将尉的手。
  边劝阻边向吴广使着眼色。
  这是行动的信号。
  只见吴广一抬右手,扣住了抓住自己衣领将尉的手腕,左手上推将尉的外肘关节,顺势一个翻转,便将那将尉的右胳膊扭转过来。
  那将尉手肘被扭,不得不顺着手臂的翻转,哈腰低头,脸几乎快贴到地面了,否则,那只胳膊在这反关节的作用和力道面前,稍做抵抗,就会被扭断。
  同时,将尉嘴里不得不喊着“哎呦、哎呦”的叫声,配合着自己狼狈的动作。
  另一个将尉,见吴广动了手,眼睛一瞪,急忙去拔宝剑。
  可陈胜的手,已经紧紧地控制住了他的手腕。
  平日里握镐锄的手,力道非常,将尉的手一时被拿的死死的,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吴广那边出事了。
  只见,吴广制住那将尉的身体,一伸手,从将尉的腰间抽出那把青铜阔刃短剑,举在手里,大喊一声:
  “弟兄们,反了吧。”
  随即,一剑抹在将尉的脖子上。
  可怜那将尉,连哼都来得及哼一声,就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伸伸腿,死了。
  另一个将尉一见不好,使劲挣脱陈胜的控制,拼力想起身拔剑。
  陈胜哪容得他动弹,早就一把抢先握住剑柄,拔出剑来,在将尉胸口一刺。
  那将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胸膛,被自己的佩剑刺穿,眼睛一翻,也一命呜呼了。
  转瞬之间,两条人命血溅当场。
  “嗡。。。。。。”,营房里,登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响起了不同寻常的声浪,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目瞪口呆,全傻了。
  杀了将尉,那是死罪啊。
  这时,只见陈胜一个健步,跳到一个木墩上,举着尚滴血的宝剑,大声喊道:
  “弟兄们,咱们为大雨所困,一住多日,已经延误了期限,即使天晴星夜前进,也不能如期到达。”
  “按秦律,失期都要杀头,即使我等到了渔阳,侥幸遇赦,又要和胡人作战,我等既受风寒,又遭锋刃,早晚都是个死。”
  “现在摆在我等面前两条路,或者逃跑,或者造反。”
  “逃跑被抓住,也是个死。而造反,也许还会闹出名堂来。”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同样的死法,死国可乎?”
  “男子汉大丈夫,不死则已,要死也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说到这里,陈胜手起一剑,劈断眼前的一块木板,大声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鱼肚子里丹书上的字,夜半风声中的狐鸣,早已在这九百人中,以各种方式蔓延。他们心中的陈胜,已经蒙上了神秘的“王”的色彩。
  几天来,随着漫天的风雨,缠绕在心头的对死亡的恐惧,此刻,瞬间得到释放。
  每个人,忽然觉得似挣断了身上的锁链,一种空前释放出来的对自由的渴望,促使他们一起跟着呐喊起来。
  此时,窗外乌云更加浓密,风雨更加剧烈。
  突然,天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紧接着,是天崩地裂般的巨响,雷鸣声中,驿站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场轰轰烈烈,推翻秦王朝的,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如果说陈胜的策划,为起义准备好了炸药。那么,“素爱人”,得人心的吴广,则是起义最终爆发的导火索。
  这两个名字,被永远铭刻在历史上,成了很多后来者造反的坐标。
  陈胜、吴广杀掉将尉,环顾众人。
  众戍卒群情激愤,齐声应道:“一切悉听尊命。”
  陈胜、吴广大喜,立即按照先前的队伍行列,分派百夫长、什长、伍长,组织队伍,列队听令。
  陈胜一面命人枭了将尉的首级,用长竿悬着。一面指挥戍卒,在营外高坡处,用石块垒起一个坛。坛上竖起一面红色大旗来,旗上大书一个“楚”字。
  陈胜登坛,自称大将军,吴广为都尉,秉承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号令,反击秦二世的**。
  号令已毕,将二将尉头颅祭了战旗。
  陈胜为首,吴广为副,其下几个得力干将宋留、周文、田臧等余众按次并列,对着大旗,拜了几拜,又用酒为奠。
  奠毕以后,众人依次喝过同心酒,对旗设誓,愿奉陈胜为主,一同造反。
  随后,陈胜命所有戍卒袒露出右臂,作为部队的统一标志,暂时代替军服。
  一面亲自草拟檄文,诈称公子扶苏,及楚将项燕,已在军中,分作主帅,号令楚地军民响应起义。
  在这一点上,一直有史学家非议。
  一是陈胜、吴广的身份,到底算不算农民。
  依据之一是,两个人都有字,陈胜字涉,吴广字叔,理论是,贫苦百姓,只有名,很少有字。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既有名也有字。
  依据之二是,陈胜吴广都识字,丹书也好,檄文也好,都是二人所为。而一般的穷苦雇农,是很少读书认字的。
  从这两点上,推断出,陈胜有可能是六国贵族的后代,只是到他这里没落了,到了为人佣耕的地步。
  其实,两个人是不是世代贫苦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当时处于底层的雇农,却能在秦末第一个站出来,举起义旗,揭开了改朝换代的历史画卷,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疑他们是史诗性的,是**性的。
  至于在起义之初,诈称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之名,倒是注定了他们的起义,走不太远。
  因为,扶苏再贤,毕竟是秦国公子,如果起义成功,难道还要再造一个扶苏的大秦么?
  而楚将项燕,与秦有仇,为楚国抗秦而死,即使不死,与公子扶苏怎么能走到一起,一旦成功了,又算怎样的身份呢?
  可见,陈胜、吴广二人,虽然在起义之初,进行了深入的谋划,但由于目标不清晰,路径不明确,一开始就自我矛盾,受到了束缚。
  而后面陈胜急于称王,却又是其致命的败笔。


第199章 张楚之王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名义宣布起义,发出檄文,号令楚地军民响应。
  随后,命戍卒斩木作棍、截竹为武器,九百余人蜂拥向大泽乡而进。
  乡中官吏,听得陈胜造反,早已逃得不知去向。
  陈胜占领了大泽乡,军旅稍作整顿,就地取得一些镐锄铁锹等器,随即向蕲县攻击前进。
  此时,天已放晴,道路也**了很多,附近闻风而来加入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蕲县守兵本来就不多,听说陈胜军到,吏逃民降。陈胜兵不血刃,占领了蕲县城。
  随即,陈胜令部将葛婴,率领一部分人马,一路向东,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占了附近的五个县城。
  造反这种事儿大家在心里都想过,但没人敢挑头儿,一旦有人挑头儿,应者云集,沿途百姓纷纷加入义军。
  起义军声势大震,沿路收得战车、军马、士卒,都送至蕲县,归陈胜调遣。
  很快,陈胜军就聚集了战车六、七百乘,骑兵一千余,步卒五万余人。
  陈胜见军威日盛,心里有了底气,就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原楚国的故都,中原的重镇——陈。
  在介绍魏国大梁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当时的鸿沟可从大梁直通陈。
  陈作为曾经的楚都旧郡,不仅城墙坚固、宫室完好,而且储粮丰富,人口众多。攻下陈,起义军就有了牢固的根据地。
  陈胜率领五万大军,很快就兵临城下。
  陈的县令,早已得到快马飞报,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当,哪里是陈胜的对手,扔下城池,跑了。
  陈的县丞,只好硬着头皮,紧急募兵三千,上城墙防守。
  陈胜兵到,二话不说就开始攻城。
  陈胜军马,虽然是临时拼凑组建,但一个月来,一路顺风,势如破竹,完全是一支生力军。
  此次到了陈县,见城门紧闭,竟不出降,各军踊跃攻城。
  五万生力军,如狼似虎,蜂拥而上。
  城墙上,虽然是三千守卒,但多是临时招募来的新兵,不习战阵,指挥又乱,不到半天功夫,东门即告失守。
  其余各城守军一听,哪还有心思抵抗,丢下武器,纷纷溃逃,县丞无路可奔,力竭战死。
  陈胜与吴广双双并辔入城,随即张榜安民,禁止掳掠,收拾人心。
  安顿已毕,陈胜与吴广商议称王之事。
  陈胜对吴广说道:
  “自大泽乡起事以来,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占有了六、七个县,现在又占了楚都旧郡,兵马也过五万,应该建立一个根据地了。”
  “陈这个地方,自古人杰地灵,我看可以作为都城,建国称王。”
  吴广觉得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像做梦一样,一个月前,还是个戍卒,现在就有了城池和兵马了。
  同时,吴广又觉得有些驾驭不了,心中有些担心,于是对陈胜说道:
  “现在就称王,是不是急了点呢?当初我们不是号称扶苏、项燕的部队吗?现在称王会不会被别人说我们有私心?”
  陈胜不以为然:“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那么说只是一种策略,现在已经不需要了,称王不是为了我个人,所谓的‘名不正而言不顺’,只有称了王,才能号令各方,反抗暴秦。”
  吴广见说,只好道:“那是不是召集当地的名流商议一下。”
  陈胜赞同。于是下令,召集三老、当地氏族豪杰共同议事。
  三老和豪杰闻招,纷纷赶来,拜见一个月来,举国瞩目的陈胜将军。
  陈胜亲自在大门口迎接,按长幼次序,分宾主落座后,询问各位善后事宜。
  其中一位长者起身道:“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功无与比,应即称王,以副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