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王在蕲县起兵,到了陈地就自立称王,又不拥立六国诸侯的后代,现在各诸侯国群龙无首,天下纷纷,局面混乱不堪。”
“如今,我们仅用了三千人马,就夺取了几十座城池,这在所有各路军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现在,燕、赵初定,地域广大,如果没有一个王统领,不足以使当地安定下来。”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转眼间,就会倒戈生变。”
武臣道:“现在我们有了陈王,可以统一号令燕赵啊。”
张耳不以为然道:“现在燕赵之地,离楚尚远,且一直以来,燕赵与楚,各自为政。”
“现在,燕赵已定,如果不早立王,一旦陈王召将军回去,恐怕后面的事情就很料了。”
“从发生的一些事上看,陈王喜欢听信身边人的议论,辨别能力差,若是有人私底下打小报告,将军恐怕难免遭受祸患。”
武信君道:“依二位所见,该当若何?”
二人一同进言道:“将军还不如借此大好时机,自立为王。”
武信君沉吟半晌,说道:
“陈王对我不薄,我不能背叛陈王。”
张耳问道:“武信君您自己想一想,您与葛婴,谁和陈王更近呢?”
武信君不语,许久方道:“我不及葛婴与陈王近,葛婴自小就跟陈王相熟,信任有加。”
张耳道:“还是的啊,当时葛婴攻下的城池,于众将中最多,尚且落得身首两异,难道将军比葛婴更有把握,陈王会更信任您吗?”
陈余也道:“最好的办法,是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失去这个机会,陈王派人来替换您,到那时,您就没有任何资本了。”
武臣道:“可是,我的家小现在还在陈,万一。。。。。。”
张耳道:“如果您在赵地称王,我相信您的家小会是安全的。如果陈王怪罪于将军的家小,就会失心于天下,如此,将无以号令众将。”
陈余进一步道:“天授弗取,悔之晚矣。”
听到这句话,武臣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二人道:
“好,既如此,就依二位先生,称王。”
于是,武臣听从了张耳、陈余的劝告,自立为赵王。
随后,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做了左丞相。
张耳、陈余的初步设想,实现了。
此次武臣称王,完全是张耳、陈余策划,推波助澜而成。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在张、陈二人离开陈县时,就已经在二人心中,有了蓝图。
张耳、陈余在为陈王献计受阻后,见其贪图眼前的尺寸富贵,坚持要在陈县称王,二人已料定其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萌生了退意。
后来,陈王又枉杀了葛婴,显露了陈王脖子下的逆鳞,二人觉得陈县已不宜久留。
但到哪里去?举目一望,四海之内,竟无人可投,无枝可依。
商量来商量去,二人决定先鼓动陈王分兵攻赵,到二人熟悉的赵地去施展一番拳脚。
所以,张耳就给陈余出了劝陈王攻赵地的主意。
表面上是帮陈王扩大地盘,陈余也确实对燕赵地理山川较为熟悉。
实际上,二人已经对另立赵王,早就做了谋划。
陈王的口号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么?既然陈胜,一个佣耕之徒可以举旗称王,那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只是,张、陈二人手里无兵无权,所以,借助伐赵,协助武臣称王,就成了二人的不二之选。
说到这里,有读者君会问,这张耳、陈余,到底什么来头,此后竟能在秦末汉初,折腾得燕赵之地人仰马翻。
这两个人实在是奇人,不仅有忘年之谊,更是断头之交。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年轻的时候,曾是魏公子无忌(也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的门客。
后来,张耳因触犯了魏国法律,被列入黑名单,消除本地名籍,只好逃亡,来到外黄县。
外黄县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美丽,也算是古代的白富美,却嫁了一个愚蠢迟钝的丈夫。
这女人不认命,选择离家出走,投奔到她父亲原来的手下家里。
她父亲的手下和张耳很熟,于是就对东家的女儿说:
“既然你不喜欢家里包办的婚姻,我倒是认识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见一下。”
那美女与张耳相见,一见钟情,话又投机,很快就热乎上了。
于是,美女回去与同她丈夫退了婚,改嫁给了张耳。
穷小子张耳,陡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结婚以后,饱读儒家经典,广泛交游,声望渐渐起来了。
女家很有钱,给张耳提供丰厚的资助,供他挥霍,许多士子千里慕名而来,成为他的门客。
后来,张耳受聘,在魏国外黄县做了县令。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来这里投奔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有两个人,对张耳的影响最大。
一个是沛县的刘季,对,就是还是普通平民百姓时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魏国大梁人陈余。
刘邦咱们留在后面重点介绍,先说这陈余。
陈余也爱好儒家学说,和张耳一样,也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也同张耳年轻时一样,就是穷。
可贫穷,从来都挡不住星星的光芒、
陈余在赵国游学的时候,在苦陉,被一位很有钱的财主公乘氏看上了。结果也是一样,公乘氏认为陈余前途不可限量,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他。
事实证明,娶个有钱人家的漂亮女儿,有个富裕的老丈人,有多重要。
第204章 陈王的对策
陈余来到外黄后,与张耳成了忘年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对诸侯纷争的局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接触的时间一长,张耳认为陈余虽然年轻,但不是平庸无为之辈,待之益厚;而陈余也很敬重张耳,对待张耳如同侍父,两人之间建立起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秦国攻破大梁后,对很多魏国的知名人士,进行悬赏拘捕,二人也在名单之列。张耳因为是县令被悬赏千金,而捉住陈余的赏五百金。
眼见在外黄待不下去了,张耳、陈余不得不改名换姓,一起乘船逃到原楚国的陈地。
在一个村里,给里正(村长)打个下手,维持生活,相当于协助村治保主任的临时工。
两个人临时租了房子,门对门住着。
有一次,里正喝醉酒,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用鞭子抽打陈余。
陈余毕竟年轻,哪受过这个气啊。
“奶奶的,竟敢打我。”陈余心中不忿,挺起身来,打算夺过鞭子教训那个村长。
张耳在门内看见了,赶紧出来,拦在两人中间,又用脚踩了陈余一下,示意他不要冲动。
等村长发泄完走后,张耳将陈余拽到无人处的一棵桑树下,责备他道:
“你忘了咱们是黑名单了吗?”
陈余低头不语。
张耳继续责备道:“当初咱们逃到这里时,是怎么说的?如今遭到小小的屈辱,就受不了了,难道你要死在这个村长身上吗?”
陈余过了那个劲,已经醒悟过来,连忙向张耳道歉。
张耳又反复叮嘱了陈余一番。
没过几天,秦国悬赏拘捕两人的文告,就到了村里。
两个人像没事人一样,利用村治保主任助理的身份,向村里的居民传达上边的命令,躲过了缉捕。
直到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打到了陈地,召集乡中父老知名人士,张耳、陈余才去拜见陈胜,并表明身份。
陈胜早就听说过张耳、陈余的名声,便留二人在军中,参议军事。
随后,听了二人的建议,充当武臣的左右校尉,随军攻取赵地。
当武臣在赵地称王的消息,传到陈县时,陈王一听,雷霆大怒。
陈王命人将武臣及跟随的将领(包括张耳、陈余)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准备杀掉。
陈王的上柱国房君(封号)蔡赐连忙进宫,急见陈王。
陈王怒气未消,在宫内来回踱着,见蔡赐一到,忙问道:
“你可听说,武臣竟擅自称王了?”
蔡赐施过礼后,直起身子说道:“臣刚刚听说,正为此事而来。”
陈王恨恨道:“可恶武臣,难得寡人如此信任他,竟然背主称王,可恨,可恼。”
蔡赐等陈王发泄完,方说道:“武臣固然可恨,但以我对她的了解,他不至于想出称王之策。”
陈王扭过头,看着自己的上柱国道:“那是谁在背后搞鬼?”
“张耳,或者还有陈余,这两个人,有勇有谋,一定是他俩在背后主使,武臣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陈王骂道:“可恨,我对武臣一向不薄,他这时候,怎么能推什么舟。好在我已命人,将武臣、张耳、陈余、邵骚的几家老小,全都拿下,一起押到十字路口问斩,我看今后,谁还敢背叛我。”
蔡赐赶紧施礼道:“大王万万不可,臣正为此事劝解大王。”
陈王看着蔡赐道:“劝解什么?难道不该杀了这些人吗?”
蔡赐道:“现在还不能杀,一杀就坏事了。”
陈王余怒未息,道:“不杀了他们,无以警告那些心怀不贰之徒,无以正我张楚国之威。”
蔡赐道:“大王,我们的主要敌人是秦,秦还没有灭亡,您现在如果杀了武臣等的家人,必然激起内变。”
“一旦生内变,赵国必与我们为死敌,就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那样的话,我们就可能两面受敌。”
“现在西线‘假王’荥阳进攻不力,周文败于戏,一旦北面再出现一股强大的敌人,我们两面受敌,恐怕局势就很难收拾,如何得成大业?”
陈王见说,已经冷静下来,想了想蔡赐的话,有些无措地问上柱国道:
“如今,当奈之何?”
蔡赐连忙奏道:“大王就当赵王是张楚国的诸侯国,武臣不是遣人来报么,大王就借此封他为赵王,并下诏向他祝贺。”
陈王不无担心地道:“那样,其他几路兵马的将领,会不会也有样学样,起了异心呢?”
蔡赐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灭秦,可让他火速带领军队向西挺进,从速攻秦,增援周文,进逼咸阳。”
“只要武臣还听从大王的诏令,能够率军向西攻秦,我们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东顾既可无忧,西略便为得势。”
陈王看着上柱国,点头道:“这样,借力打力,先灭了秦国,再慢慢回头收拾武臣。”
蔡赐赶紧施礼:“大王圣明。”
陈王又问:“那武臣这些人的家属怎么办,都放了?”
蔡赐摇了摇首道:“大王,怎么能放了呢,您可以将这些家属,都软禁起来,把他们当做一个筹码,这样,我们才主动。”
“然后,您再封张耳的儿子为君。”
陈王不解:“封张耳的儿子为君?既无功又无禄。”
“对,封其子为君。”
陈王听罢,看了看蔡赐,恍然道:“就按上柱国的意思办吧。”
于是,陈胜听从了蔡赐的建议,把武臣等人的家眷软禁起来,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
随后,陈王派使者前往邯郸,祝贺武臣称王,并催促他们发兵向西攻函谷关。
陈王的使者到了邯郸,赵王武臣连忙召张耳、陈余商议。
张耳、陈余看过陈王的诏书,对赵王武臣道:
“大王,您觉得恭贺是陈王的本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