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仆来之前,我王正为此事焦虑,正想听听太仆的见解,以为决断。”
  好一个相国周市,将皮球又踢回了陈平这里。
  陈平微微一笑,起身对魏王施了一礼道:
  “承蒙大王信任,臣愿意为大王一决。”
  魏王眉毛一挑,期待地看着陈平道:“太仆有何见教,愿闻其详。”
  陈平回首问周市道:“我大魏现有几多兵马?”
  周市道:“兵卒三万,战车六百,骑兵不足一千。”
  陈平又问:“如果我们以此兵对抗章邯的秦军,胜算几何?”
  周市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几乎没什么胜算。”
  陈平道:“那就是说,我们这三万人马,前去救援,对于三十万秦军来说,也仅仅是个下酒菜而已。”
  周市道:“话虽然不能这么说,难敌秦军,却也是事实。”
  随即,周市又凛然道:
  “可我们这些队伍,那是由陈王派给的两千士卒扩充而来,没有陈王的队伍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三万兵马。”
  “现在,陈王有难,我大魏自当奋勇救援,否则,各国都不出兵,岂不是像早年的六国一样,自扫门前雪,最后,都逃不过被各个歼灭的命运。”
  魏王咎此时也接话道:
  “是啊,太仆,在陈王送寡人回国之时,也拉着寡人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期盼寡人复国后,尽快组织兵马,前去解秦之围,协助张楚国,共同抵抗秦军。”
  “现今,魏国已复,虽然兵马数量不多,也当尽力组织军力前去解围,方不负陈王所托啊。”
  陈平见魏王和相国都已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微微一笑,奏道:
  “我王圣明。当今之计,抗秦是五国的共同策略,因为秦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在抗击秦军这件事上,我大魏应该积极作为。”
  “但抗秦与救楚,不能不顾一切地拼掉老本,那样不仅达不到救楚的目的,还把仅有的复兴魏国希望,都搭进去。”
  “如果既能解张楚之困,又能保护我们仅有的有生力量,同时可以针对性地消灭秦军,甚至扩大我们的地盘,岂不是更好吗?”
  周市眼里放出光来,急忙问道:“太仆可有妙策?”


第225章 救楚之策
  陈平不慌不忙,扳着手指说道:
  “夫战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对手的强弱之处,因地制宜地采取扬长避短的对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来看章邯军,兵马众多是他最大的优势,但同样也有他的弊端。”
  “在攻城上,兵法上讲十而围之,也就是说,要想攻下一座坚城,需要集中十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得手。”
  “这样的话,章邯军看似人多,其实他也只能每次攻取一座城池而已。”
  “在章邯围城的同时,他一定会注意保护自己的外围,如果我们现在贸然前去增援,那就正中了章邯的下怀。”
  “我们这三万兵马,就成了‘添油’战术,秦军正好可以摆开架势,‘围城打援’,轻而易举地被歼灭。”
  周市问道:“那太仆之意,是不去救援了?”
  陈平笑道:“非也,既然陈王帮助我王复国,我们岂有坐视不管、见死不救之理。”
  周市又问:“那该当如何救援呢?”
  陈平看着相国周市道:
  “章邯自出函谷关后,二世虽然为其增兵,并派司马欣和董翳率三万锐卒后助,但其现在战线拉的太长,自函谷关至东向南,绵延上千里,已经有十几座城池,被秦军攻克。”
  “但同样,秦军每攻克一城后,司马欣都只是从咸阳调来县令和郡丞,安顿之后,即随章邯向前攻击去了。”
  “这样,秦军就给我们留了一个散漫而又虚弱的大后方,只要我们集中兵力,从侧翼出击,夺取秦军后方的城池,那样,章邯不得不派兵回援。”
  “如果我们能攻下三五个城池,必定搅乱章邯的后院,那时,张楚国的危急必然可解,此为‘围魏救赵’之计。”
  “而且,那些城池大部分的守军只有数千,很容易攻克。我们攻取后,可以就地扩充军队,夺取那里的粮草,扩大我们的势力。”
  周市觉得很有道理,又不无担心的问道:
  “可万一我们攻城不利,限于焦灼状态,岂不是骑虎难下吗?”
  陈平回道:“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那就是灵活。我们授予前方将领充分的权力,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撤。”
  “我们攻城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取其城池,壮大魏国地盘,这样的结果最好。”
  “二是吸引秦军回援,使秦军分兵,缓解张楚国的压力,秦军一来,我们就可以择机而撤。”
  “既然有这两个目的,城池攻下攻不下,都没太大关系,一旦遇到城坚兵多的城池,我们尽可以虚张声势地围而不打,待秦军回援时,撤围而去。”
  “而且,我们可以根据回援秦兵的强弱多寡,和四周的地势情况,在秦军的路上埋伏,实行‘围城打援’,这样就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秦军的有生力量。”
  “在攻取城池后,不贪恋一城一地的得失,尽可能地吸引秦军回援,分解张楚国的压力。”
  “秦军回援后,对于我们抛弃的城池,不得不派兵守城,如此一来,按照每个城池分布两到三万守军的话,秦军纵有三十万,又能守几城。”
  周市问道:“秦军可以从关中调兵,分军来守城。”
  陈平道:“关中调军,最少要一到两个月,何况现在关中可调兵力十分有限,时间和兵力储备,都不足以让秦军做出快速反应。”
  “还有一点,我们还要分头约会齐王、赵王、燕王起兵,将我军的战法和结果,示范给他们看,请他们如法炮制,在两侧不断攻取秦国的城池,多占多得,骚扰秦军对张楚国的进攻。”
  “现在赵、燕、齐,之所以按兵不动,除了陈王对他们的号召力很弱以外,无非是担心引火烧身,自己一国的兵力,不足以抵挡秦军,最主要的是他们看不到进攻秦军的利益。”
  “如果我们能不断攻城略地,在短时间内占领秦国的城池,获取粮草兵马又能全身而退的话,那三国岂能不动心。”
  “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三国就会从不同方面,向秦进攻,那时,我们的压力自然也会减轻。”
  “随后,还要和陈王知会,要他一定坚守城池,抵抗到底,不要轻易出城与秦军野战,而应该同秦军展开一城一池的防守战。”
  “这样,借助城池抵抗秦军,不断消耗秦军,加上我们各国分头出击,秦军必顾头不顾腚,四处灭火,狼狈不堪,那样,我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假以时日,秦就像是一头在笼子里的老虎,不管它咆哮的多么厉害了,终究也是无能为力,为我们所擒了。”
  魏王问道:“太仆的意思,是把陈王当诱饵,我们在秦国的后方不断攻城取利?”
  陈平点头道:“陈王想不当诱饵都难?大泽乡之后,天下纷纷响应,陈县称王,就已经注定他是秦军首要的目标。”
  周市道:“万一陈县城破,陈王罹难,那时该怎么办?”
  陈平听周市如此说,没再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魏王,等着他表态。
  也确实,对于这个问题,陈平无法表达观点。
  面前的两人,一个是投奔首义领袖,依靠其帮助复国的国君;一个是曾经陈王的部属,由陈王派出攻取魏地的将军。
  两人都与陈王有着割不断剪还乱、似远似近的关系。
  陈平在这其间,毕竟是个外人,说得轻与重,都不妥当。
  而在陈平现在的眼里,只有战略,没有其他,只有天下,而没有其他复杂的情感纠葛。
  当然,从魏王的角度出发,陈平可以将这些关系考虑进去,但现在陈平还不想考虑,因为这样,就难以测试和观察到魏王的真实面目,也无法透彻地了解魏王的意图。
  果然,魏王沉吟片刻,对陈平道:
  “太仆之计,确实不同凡响,但陈王的催兵又颇为紧急,事关两国的生死存亡,究竟如何进行,还当从长计议。”
  “除此之外,魏地已有二十余城,不知太仆有何治国之策教寡人呢?”
  陈平见问,胸有成竹地将治国之策道了出来。


第226章 约齐救楚
  陈平开宗明义道:“治国首要,在于人心。”
  “秦国暴虐,天下苦其久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严刑酷法,税赋繁重,徭役众多。”
  “魏境现归附的二十余城,大都是原魏国的城池,他们盼望归魏如盼甘露。”
  “所以臣建议大王,尽快在魏境内,张榜安民,申明大王的主张,先行废除秦国的法律和苛捐杂税,减轻苦民的徭役,与民生息,以安民心。”
  “恢复《魏法》,修改其中的惩罚条款,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鼓励商贾贸易,迅速恢复和发展魏国经济,经济是兴国的基础,有了钱才能募兵筹粮,与秦抗衡。”
  “在此基础上,应该尽快募兵练兵,选择能将统领,一边训练一边打仗。我看现今不论是秦军还是诸侯国军,均为临时征集而来,缺乏系统的训练,这样的军队只能靠人多势众。建议恢复‘武卒’制,加强训练,提高我魏军的战斗力。昔日我五万‘武卒’即能横扫天下,如果运用的好,也应该可以实现。”
  “而人才是兴国的关键,士子为各国争夺人才的主要群体,得士子之心,则得天下,愿大王能够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厚待士子,士人归附,则天下易如反掌。”
  “为了鼓励魏人杀敌立功,大王应该号令天下,凡杀秦令,举城归降魏国者,皆可封侯赏地。”
  “那样的话,原魏地民众,必踊跃响应,而秦在魏统治的官吏,也将人心惶惶,甚至不敢在魏地居留,我魏军在攻取魏地城池时,也会得到城内居民响应,取城易如反掌。”
  “此数策实为当务之急,待城池增多,战事稳定,再陆续推出详细治国纲领,这样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方为战时治国之道。”
  陈平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地讲完,抬起头来,看着魏王咎。
  魏王抑制不住兴奋,用力一击掌道:
  “太仆之议,甚合寡人之心,如此,魏国必兴。”
  随后看着相国道:“相国,以上诸项是否着即筹办为宜。”
  相国迟迟疑疑地看着魏王道:
  “太仆之议,确是良策,可眼下魏国上下缺人呐,要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非得一个庞大的机构执行才行。”
  魏王咎见说,也不禁尴尬起来。
  也确实,连他这个魏王的屁股才刚刚坐热,下面的各部门还没建立起来,落实这些工作,确实需要人啊。
  周市又道:“何况当务之急是如何解陈王之急,现今,章邯大军兵锋直指陈县,留给我们决策的时间不多了,还望大王早早定夺。”
  此时的魏王,已经没了主意。
  刚才陈平说的建议,虽然都很中肯,但实施起来,似乎需要一些时日;而且,兵权在相国周市手里,是救援还是袭扰后方,这样的抉择,不是他魏王就能说了算的,还得私下里听听相国的主意。
  想到此,魏王咎看了陈平一眼,思忖了片刻,方道:
  “太仆大人,一路鞍马劳顿,寡人已命人给太仆准备好官舍,另赐佣仆十人,以供太仆驱使。太仆大人先就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