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周市的那些建议,看起来也确实不错,与陈平的相比,虽然缺乏长远性,但毕竟可解眼前之急。
  加上立国之初,确也要顾及大臣的操守,周市所说陈平之事,听起来也确实不堪。
  虽然,听到陈平离开的消息,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但现在,魏王咎没有更多的时间怅然了,因为,当务之急是如何保住魏国。
  魏王咎连忙与相国周市计议,寻求御敌之策。


第230章 章邯的夜袭
  周市挺身道:“大王不必忧虑,我已将城内三万守军,都布置到四城加强防守,临济城尚坚固,量秦军一时也奈何我们不得。”
  魏王看着周市道:“相国大人,以临济现有之兵,若攻城日久,消耗殆尽,何以为继呢?”
  周市道:“启禀大王,对此,臣早有考虑,现今之计,应立即求助齐楚,方能解危。”
  魏王道:“现今,赵国自顾不暇,只有齐楚两国可依,以相国之见,派谁请兵好呢?”
  周市道:“大王,局势危急,派其他人去,恐怕都没有必成的把握,需臣亲自走一遭才行。”
  魏王道:“相国要亲自去请兵?”
  周市道:“齐王田儋与臣有交,碍于往日情面,只有臣亲自前往,才能说服齐王。”
  “约好齐国兵马后,臣再去楚国,搬请楚兵。”
  魏王问道:“楚军可有相熟?”
  周市道:“楚项燕之后项梁,现已在江东聚集六七万人马,志在反秦,原陈王属下如吕臣等,多有归附,臣亲自前去,晓以利害,应该能请得一支劲旅。”
  魏王大喜道:“若如此,甚好,趁章邯军尚未到,相国可速速启行。”
  周市离了魏都,催车赶路,不止一日,已到临淄。
  齐王田儋听说魏相国周市亲自前来,连忙出宫迎接,互相施礼毕,齐王挽住周市的手,来到齐王殿上,分宾主落座。
  田儋道:“久闻相国大名,思慕已久,终得一见,甚慰甚慰。”
  周市起身施礼道:“齐王如此隆重,魏臣深感荣幸。”
  田儋道:“齐本礼仪之邦,相国一人成就两国,理应礼遇。”
  周市惶恐道:“齐王过誉了,岂敢岂敢。”
  田儋道:“相国先是成全了寡人立国,随后又坚请魏王就国,岂不是一人成全两国,自古也未有几人矣。”
  周市道:“市何敢与古人比,对齐王陛下尽‘礼’,对魏王尽‘忠’而已。”
  客套已毕,田儋方问:“相国大人,亲自前来,可是为章邯事。”
  周市回道:“正是,现章邯军已侵入魏境,沿途之县,拼力抵挡,不日将围攻临济,还望大王能起兵救援为盼。”
  田儋坦然道:“相国大人无需多虑,齐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岂有不救之理。”
  “想那秦军,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早晚要与之一战,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合兵一处,与之决一死战。”
  “本王即日点齐兵将,亲自统领,前去救援就是了。”
  周市喜出望外,忙起身,深施一礼道:
  “齐王真乃洪量,对天下事洞察如此之深,若齐魏联手,何惧秦军呢?”
  当下,商议已毕。
  齐王留下一枝军马守城,另集合五万人马,约好日期,亲自率军,到临济城下会齐。
  周市在齐国不敢停留,马不停蹄,赶往楚地,向项梁处请兵。
  项梁听说魏相亲至,忙亲自出迎,少不了以礼相待。
  听罢周市的要求后,当即答应,派项它引一万楚军,随周市赶赴临济援魏。
  齐、楚两军,均在约定日期,赶在章邯军之前,来到临济城外会齐。
  周市先到魏王宫内,见魏王复命,报告请来援军的消息。
  魏王大喜,很是嘉慰了周市一番。
  周市与魏王商议,由别将带一万军在城内守城,周市另提两万人马,出城与齐楚联军会合,离城十里下寨,迎击章邯。
  魏王应允,随即,周市带领魏军人马,与齐楚两军合为一处,安下营寨。
  当日,魏王自城中送来牛酒,犒劳三军。
  周市与齐王、项它计议迎战秦军计策。
  最后决定,魏军突前,齐军在后,楚军项它和另一齐将,分作两翼,下战书给章邯,明日会战。
  据斥候探报,章邯军已在二十里之外安营,今日接到战书,明日免不得要有一场厮杀。
  齐楚魏将士,饱餐一顿,安然睡去。
  夜,是如此的寂静,天上的星星,被云遮挡,时隐时现。
  三更时分,在通往临济城的路上,一队人马,正衔枚疾走。
  这群人马,是章邯的大部队,在快接近魏军的营寨处,停了下来。
  十几条黑影,从营栅处翻过,悄无声息。从身手上看,应该是秦军的铁鹰锐士。
  营门内,正抱着戈戟打盹的哨兵,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永远地睡去了。
  营门吱吱呀呀地响了起来。
  魏军的值日将尉似乎听到了声响,提剑起身,出了营房,喝问:“谁,是谁在那?”
  话音未落,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一柄阔刃剑直向自己劈来。
  值日将尉反应很快,用剑隔开,定睛一看,黑暗中,营门好像已被打开,一群兵马,举着闪着寒光的兵刃,正蜂拥进来。
  “有秦军,秦军攻进来了。”
  那值日将尉一边格挡着进攻过来的刀剑,一边拼命大喊道。
  没等他再喊下去,铁鹰锐士的剑已经插入了他的胸膛。
  此时,秦军已经蜂拥杀入,四下放火,没头没脑地踏营砍杀。
  齐楚魏三军,太大意了,以为在城边安营,自己的主场,三军汇合后,疏于防范,吃饱喝足后,都放心地睡去了。
  听到喊声,见到火光,将卒们才从梦中惊醒,一时间,提着裤子找盔甲的,起身抄兵器的,纷纷跑出营帐。
  杀入营帐的秦军,刀剑并举,戈戟交加,对齐楚魏军兵,如砍瓜切菜一般,只杀得人仰马翻。
  这是章邯的一计。
  表面上,他批回战书,约定明日会战,暗地里,却做好了今晚偷营的准备。
  章邯命全军马摘铃,人衔枚,于三更时分动身,在四更左右,接近魏军营寨,突然发起攻击。
  周市与田儋,刚刚汇合,本以为约定明日会战,未料到章邯不按规则出牌,对夜半偷营,未做防备。
  此时,从梦中惊醒,见营内大乱,连忙组织军将,迎击秦军。
  无奈,为时已晚,齐魏楚各军,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如何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秦军。
  秦军的割头比赛又开始了,个个杀红了眼,见人就砍,见营帐就烧。可怜齐王田儋,魏相周市,竟被乱军所杀,一代齐王、魏相,竟死于无名士卒之手。
  三军中,只有楚将项它,衣不解甲,又在军营的后方,急忙组织军兵,边打边撤,一直后退了三十里,方稳住阵脚,清点人马,仅剩三千余,料难作为,引兵回楚地去了。


第231章 一仗灭两国
  秦军一直杀到天亮,齐魏楚三军,死伤大半,剩余的军兵,四散逃命。
  部分身手快的,跑回城内报信。城内守将赶紧拽起吊桥,关紧城门,上城守卫。
  章邯踏平齐魏楚各营,不做修整,驱兵直向城头杀来。
  见城门紧闭,下令大军将临济城团团围住。
  这才命后营安下营寨,埋锅造饭,清点战果。
  随后,命人写下劝降书,派一大胆士卒为使者,进城直向魏王劝降。
  早有侍卫大臣跑进王宫,向魏王报告城外情况。
  夜半时分,就听到城外营寨处,喊杀阵阵,火光冲天,正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
  待侍卫大臣将城外齐魏楚联军,被章邯偷营,大败联军,齐王田儋和丞相周市,皆战死在军中的消息,报给魏王时,魏王呆呆的立在那里半晌,一时难以置信。
  丞相周市辛苦奔波,好不容易请来了齐楚两国的救兵,本以为要在城外交战一些时日,没想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还没烧起来,竟在一夜之间就这样熄灭了。
  八万联军,连同齐王和丞相在内,竟在一个早晨,就这么说没就没了,这简直难以想象。
  魏王目光迷离,精神恍惚,如同做梦一样。
  直到禀报的大臣,低声在一旁轻唤数声,魏王咎才回过神来。
  大臣请问道:“大王,为今之计,当若何呢?”
  魏王眼神发直,看着这位大臣,反问道:
  “爱卿以为该如何?”
  大臣道:“秦军的使臣已到宫外,章邯称:若不投降,城下之日,定当屠城。”
  “屠城,你说什么?”魏王口中念叨着。
  大臣忙惶恐道:“不是微臣,是章邯所说。他说,如果大王投降,可保全城上下老小,如果不降,城下之日,玉石俱焚。”
  “屠城?屠城?”魏王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大臣见状,悄悄地后退,准备退出殿外。
  就当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想转身走掉,躲开这是非之地时,魏王咎说话了:
  “回来,别急着走。”
  “是,臣在,请大王示下。”那大臣不得不停了下来,返身回到殿内,弓着腰、低着头,不敢看魏王。
  待大臣驱前,魏王咎似乎也下定了决心,对大臣道:
  “卿可代表寡人,出城与章邯议降。”
  大臣吃惊地抬起头来,看着魏王道:“大王是说,要议降?”
  “议降。”魏王目光坚定。
  大臣迟疑道:“那条件是?”
  “只要章邯保证,不伤及城内父老,不追究本王之外的余辜,寡人可以投降。”魏王平静地说道。
  此时,魏王咎见大势已去,仅凭城内万余守卒,料也难以支撑,与其兵败屠城,还不如牺牲自己,挽救全城军民性命。
  在短短的时间内,魏王咎果断做了这样的决定,从这一点上,魏咎与魏王假相比,勇气似更胜一筹。
  那大臣受魏王之托,出城面见章邯,商议请降条件。
  章邯这个人,本也不是残暴之徒,自函谷关以来,还没做屠城之举。
  派去的使者所声称的屠城,也是逼迫魏王投降,减少攻城的损失,降低士卒伤亡的策略之举。
  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打就不打。
  但现在,魏王已经顾不得那是不是要挟和恐吓了,因为,他已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也没有看人家底牌的机会了。
  当下,双方达成协议,魏王无条件投降,秦军不追究其余人的责任。
  当这位大臣,携带章邯签好字的投降议定书,回到王宫,呈给魏王之后,魏王咎提笔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署名,盖好玺印后,令该大臣回复章邯。
  随即下令,城门四开,城中守军放下武器投降。
  章邯兵不血刃,进入临济城。
  前军受理了城门处投降后,章邯驱车向王宫前进。
  他要亲自去王宫门外受降。
  曾经在大梁,王贲受降魏王假的投降仪式,仿佛就在昨日,没想到,今日自己作为秦军统帅,在此受降末代魏王的投降,章邯心里不由得一种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打仗和杀人,不就是为了今天的这种仪式感么。
  章邯整了整衣盔,用衣袖擦了擦甲上的血污,挺了挺胸,直了直背,环顾了一下自己周身,以使自己看起来威武雄壮一些。
  身边的将士们,也对即将到来的受降仪式,充满了期待。
  秦兵的队伍,迈着铿锵的脚步,向王宫前进,像好多进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