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敖见状,眼睛一瞪道:
  “王八蛋,你再指,再指我还揍你。”说着,就要往前凑。
  “任敖。”曹参大声喝道;“你眼里还有老子吗?”
  “老子就在这儿站着,来来来,你揍个试试。”说着,曹参将那个狱卒,一把揪到任敖面前。
  那狱卒猝不及防,被揪到任敖面前,吓得他本能地往后直躲。
  “这,这,老大。。。。。。”任敖看着曹参,将举起的拳头放了下来,头也低下了。
  “到底为了啥,快说。”曹参依旧大声喝道。
  “他、他调戏嫂嫂?”任敖终于憋不住了,大声回道。
  “嗯?调戏嫂嫂,哪个嫂嫂?”曹参的声音小了下来,将眼严厉地盯向那个吏卒。
  “我、我、我只是开个玩笑。”那吏卒见曹参严厉的眼神,心下慌张,忙解释道。
  任敖在一旁嚷道:
  “狱掾大人,咱们监狱有规定,任何狱吏不得捉弄和调戏女犯。再说,刘大哥的老婆,仅仅是收押,也没犯什么罪,早晚是要放出去的。没想到,这个王八蛋,趁人不注意,竟去女监,说些不堪入耳的话,还动手动脚,调戏刘大嫂,你说,狱掾大人,这种烂货,不该揍么?”
  说完,任敖犹气愤难已。
  “什么?是刘大嫂,是那个吕雉么?”曹参盯着那个狱卒,眼里也冒出火来。
  以他和刘邦的交情,本想尽早放吕雉出去,也就没特殊交待下边关照。可由于县令阻挡,才关押到现在。
  吕雉之所以被关进来,还是因为刘邦。
  前几天,在刘季家附近蹲点盯梢的人回县令处报告,吕雉跟丢了,两天了不知去向。
  后来,吕雉一回来,县令就命人将其抓了起来,逼问她是不是去找刘邦了。
  吕雉当然否认,只说是去邻村串门去了。
  县令就命令曹参先把她押起来。
  因秦时的法律,讲究证据,任何罪名是需要确凿证据的。
  吕雉通报刘邦,没有任何证据,加上吕雉矢口否认,所以,县令也拿她没办法。原打算关几天吓唬吓唬她,实在不说,到了县令权力范围内的羁押期限,是必须放回去的。
  刚才,曹参和萧何,一唱一和,将县令忽悠的差不多了,也同意叫回刘邦,赦免他,并让刘邦做起事的助手,这是曹参和萧何,在去见县令之前,早已计议好的计策。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召回刘邦起事,又能把控局势,不至于限于被动。
  而借此释放吕雉,只是顺理成章的举手之劳而已。
  没想到,这才关押了几天,不明就里的手下狱卒,竟见吕雉的姿色诱人,去调戏她,这要是被刘邦知道了,不得怎么对曹参吹胡子瞪眼呢?
  想到这儿,曹参又看了一眼任敖和那个狱卒,转身示意道:“你们俩,都跟我过来。”
  任敖和那狱卒,不明所以,只好跟着自己的老大,来到监狱里面。
  曹参带着两人,走进牢房深处,指着一个单间牢房,对把门的狱卒道:“把门打开。”
  “喏,老大。”
  狱卒拿出钥匙,打开牢房。
  里面没有窗户,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曹参一把抓过那个挨打的狱卒,将他使劲一推,推到在杂草堆上。转身对任敖使了个眼色,劈手将把门狱卒手里的警棍夺过来,塞到任敖手里道:
  “你俩不是喜欢斗殴么,今天就让你俩好好斗一斗,关一天紧闭,你俩要斗,就在里面斗去吧。”
  说着话,一脚将任敖也踹进牢门。吩咐把门狱卒道:
  “把门给我锁上,出去呆着去。等没动静了,再回来看看。”说完,曹参转身出去了。
  “喏,老大。”那狱卒也跟在曹参的身后,出了监房。
  身后,传来一阵鬼哭狼嚎的惨叫声。
  那声音,听得人浑身的鸡皮疙瘩,瞬间,掉了一地。


第250章 兵出芒砀山
  曹参走出监房,命人去女监里,提出吕雉来,着人安排换洗完毕,带着吕雉,来到县衙。
  县令和萧何已等候多时,见吕雉已到,忙让侍者奉上茶来,请吕雉坐下。
  县令亲自将赦免刘邦,并请刘邦回县里,协助主持起事一事,向吕雉说明,请吕雉帮忙通知刘邦。
  吕雉看了一眼在座的萧何和曹参,两人同时点头称是,也解释了县令的诚意。
  吕雉素知两人与刘邦的关系,见两人一致赞成,且在来县衙的路上,曹参已经将事情的原委,同她大略讲了一下,并告诉吕雉,尽可以放心,有他和萧何在,刘邦回县里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吕雉于是当场应承下来,说回去想办法通知刘邦。
  县令大喜,赶紧吩咐人,送吕雉回家。
  县令一直送吕雉到县衙门口,又反复叮嘱一番,无非是,万望刘邦早日归来,不要生疑之类的。
  见吕雉点头称是,县令这才放心地回去,继续和萧何、曹参二人计议。
  吕雉回到家后,连忙将自己的妹妹吕媭(xu)找来,让她去叫樊哙过来。
  樊哙正在街上替人家杀狗呢,听见媳妇叫,连忙跟着吕媭来到刘邦家里。
  见到吕雉,行过礼,问:“姊姊,唤我有何吩咐?”
  吕雉便将县令与萧何、曹参的一番话,讲给二人听。
  樊哙道:“如果单是县令讲,需要谨慎从事;现如今萧何大哥和曹参都这样说,此言应是不虚。”
  吕雉也道:“我也是这样想,以萧何和曹参同你大哥的交情,断不至于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出卖他。”
  “关键是,现在天下已经大乱,反秦之火,到处都在蔓延,县令是秦朝的官吏,现在,不管哪里起事,都是先杀城守和官吏,以此赢得声望,再聚众起事的。”
  “县令也是怕有朝一日陈王的兵打过来,那时,就会拿他的脑袋祭旗的。所以,他想给自己找个后路,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这件事现在看来也是一件好事了,正好,你大哥他们在芒砀山,有几百人马,前几天我去的时候,他们还在山中训练呢,现在他回来正是好时候。”
  听到此,樊哙眼里放出光来,道:“好家伙,都几百号人马了?那正好可以搞点事情了。”
  吕雉看着妹夫说道:“所以,得烦你去芒砀山走一趟,通知你大哥,告诉他这里的情况,带人马下山来。”
  樊哙当即答应道:“没得说,我必须得去走一趟了。姊姊,你告诉我大致的方位,我这就出发。”
  吕雉将位置,和樊哙交待一番,樊哙一一记在心里,带上吕媭给他准备的干粮,匆匆上路了。
  樊哙连夜赶路,第二天天亮时分,已经来到芒砀山脚下。
  芒砀山虽不高,但也是峰回路转,谷深林密。樊哙按照吕雉给他描绘的地形,来到一处山坳里。
  樊哙被伏路的岗哨发现后,讲明了自己的身份,便被绑上双臂,蒙住眼睛,带到山坳深处的一处草棚前。
  刘邦从草棚走了出来,见是樊哙,忙吩咐解开绑缚的绳索,撤掉眼布,问道:“你怎么来了。”
  樊哙揉了揉眼睛,半天才适应眼前的一切,于是,将吕雉和他讲的一番话,一股脑说给刘邦。
  刘邦听后,沉吟了一下,让樊哙坐下,命人给他倒水喝,然后问道:
  “来之前,你可见到萧何和曹参两位?”
  樊哙摇了摇头道:“不曾。”
  刘邦又问:“你来时,县里可有别处的军兵进来。”
  樊哙又摇了摇头道:“没有,守城的还是那些老面孔,没见有新的军卒。”
  刘邦继续问道:“吕雉还说什么了?”
  樊哙道:“姊姊说,他去县衙见县令的时候,看见县令魂不守舍的样子,好像心里很紧张,看样子是担心万一城里造反,他控制不住。”
  “萧何和曹参,也在一旁说,让你放心回来,县里的一切举义事宜,都等着你回去,协助县令办理。”
  “而且,姊姊临出县衙时,那县令破天荒地送到门口,很是恭敬。”
  刘邦说道:“这里消息闭塞,关于张楚国最近的消息,你还听到了什么。”
  樊哙道:“听说陈胜称王后,分兵八路,各处攻城掠地,现在,赵、燕、魏、齐纷纷自立,还有很多县城也开始响应了。”
  刘邦眉毛一挑道:“噢,这么快,那现在天下岂不是大乱了么?”
  樊哙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对刘邦说道:
  “可不是,现在城里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议论这些事情,连种田的都不安生了呢。”
  “我说大哥,我想那县令不至于借此机会设下陷阱,现在回城举事,正是好时候。”
  “再说,万一他搞什么鬼,你这不是有几百人马嘛,都带上,到了城里,那还指不定谁说了算呢。”
  刘邦点头道:“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至此,刘邦似下了决心,骂道:
  “奶奶滴,在这芒砀山都快把老子憋疯了,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的,净睡这茅草棚了,既然,天下已乱,正是咱们大展身手的时侯。”
  “管他县令怎么想的,老子下了山,就得老子说了算,走,下山。”
  刘邦随即吩咐手下道:“给我集合所有人马,马上出发,回沛县。”
  众人一阵欢呼:“回沛县喽,我们终于可以杀回老家去了。”
  不多时,所有人集合完毕。
  刘邦令樊哙当先,带着三五十人先行,大队人马随后,数百人,离了芒砀山,直向沛县而来。
  樊哙带着人,在前面疾行,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的时候,看看离沛县城只剩十几里路了。
  照此速度,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能到城关了。
  这时,迎面有两个人影,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拦住了去路。
  樊哙走近一看,见是萧何、曹参二人,不免大吃一惊,问道:“你俩怎么来了?”
  萧何、曹参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刘季在哪?”
  樊哙用手一指身后:“后面呢,马上就到。”
  说话间,刘邦带着众人也到了,一见萧、曹二人,也不觉吃了一惊,忙问道:
  “怎么,事情有变?”
  萧何点了点头,恨恨地说道:“县令变卦了。”


第251章 尺书降沛城
  原来,在送走吕雉后,县令和萧何、曹参二人又在一起,商量了一些具体事宜,直到很晚,两人才告辞回家。
  等萧、曹二人走后,县令左思右想,心里还是不踏实。毕竟是生死攸关,身家性命的大事,不能不让他纠结难定。
  辗转反侧,一夜难眠。
  次日,县令找来几个熟悉的乡老,将心中的打算,和几个人合盘托出,征求大家的看法。
  这时,一个乡老开口说道:“县令大人,此举谬矣。”
  县令一愣,问道:“为何?”
  那乡老道:“君身为沛县令,如今却响应起义,恐怕不仅没人跟随,很可能还会被不法之徒杀死。”
  县令脸色骤变,道:“乡老何出此言?”
  那乡老道:“老夫此言非虚,想来君为秦吏多年,秦法严酷,黔首对君的积怨已深。君若奉秦时自然无恙,倘若不奉秦,难免会有人对君起杀心。”
  “君不见,各地祸乱,皆从杀令开始。当此时,杀令不仅无罪,反而成为举事的英雄。君若举事,岂不是时刻在他们的刀口之上么?”
  “何况,现在天下虽乱,但大秦的魂魄尚在,据闻,秦军已东出函谷关,不日即可剿灭义军,此时起事,是不明智之举啊!”
  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