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程,弩箭可以尽情施射,消灭四面来敌。
  中距离,夏侯婴令战车上一律配备戈戟,一旦接敌,削、砍、刺、挥、勾尽可以用。
  而到了近距离,尤其是车的左右,如果同时两侧有敌兵,战车的驭手和侧背,就会暴露,容易受到致命一击。
  而夏侯婴命令车兵配备了长盾长剑后,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战车向前疾驶时,长盾可以有效保护驭手不受对方弩箭射击。
  冲进敌阵后,或者在冲杀过程中,这长剑盾就可以近距离拼刺。
  一方面可以抵挡敌军的进攻,一方面可以发挥长剑的作用,对马上和步卒,任意刺砍,优势尽显。
  虽然这样车上略拥挤了一些,但,进攻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车兵,在接近秦军之时,开始显现出威力来。
  先是战车上弩箭齐射,上百支劲弩,射向秦军骑兵,瞬时几十匹战马,或跑空,或倒地。
  同样,秦军的弩箭也飞蝗般射来,战车上盾牌齐举,但楚军仍有中箭倒下战车的。
  冒着箭雨,夏侯婴的战车,眨眼间,来到秦军骑兵和步卒的连接处。
  车兵打步卒,简直是虎趟羊群一般,夏侯婴瞄准的就是这个位置。
  不是不让我打前锋吗,那就把前军交给周勃,老子来杀步卒。
  这一百辆战车瞬时冲进秦军步卒队伍,开始冲击、砍杀。
  后面的一千骑兵,随即杀入,兜住秦骑兵的尾巴,开始对战。
  双方在秦军的腰部,展开了一场混战。
  秦军的骑兵正冲击着周勃军未果,背后突遭车骑兵攻击,顿时阵型大乱。
  借此机会,周勃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盾牌手在前,长矛、戈戟在后,后面两排的弩箭,齐齐延伸射击,向骑兵方阵进逼过来。
  虽然步军方阵的进攻速度没有车骑兵的快,但碾压能力是惊人的,所到之处,马倒兵死,就像是一把把镰刀挥舞,所过之处,寸草不成。
  秦军右军,终于挺不住了,开始向后溃散。
  沛公见周勃军和夏侯婴军进攻见效,左军项羽,已经开始对秦军进行赶杀,遂将令旗一挥,曹参军、樊哙军、卢绾军一起向秦军冲杀过去。
  这回,任凭秦军再有什么本事,也无法抵挡了,右军也加入了左军的溃散队伍,向后逃跑。
  项羽和沛公军紧随其后,追击。


第277章 章邯的退却
  项羽和沛公,赶杀着秦军,直追到秦军营前。
  秦营守将,见前军败下阵来,一边命人打开营栅,接秦兵入营,一边组织弩箭齐发,阻挡随后的楚军追兵。
  秦将想的很好,以为只要弩箭够密集,阻击够强劲,就可以将追兵挡在营外。
  奈何他们低估了项羽的骑兵,也低估了楚军的战斗力。
  项羽军,率先冲在追击的最前面。
  这些江东子弟兵,深受主帅的影响,也在日常的训练中,反复灌输了项羽的作战理念,那就是:“向前、向前。”
  在他们眼里,根本看不见什么营栅,也没有扑面而来的弩箭,楚军的头脑里,现在只有追击、追击,视线范围内,只有敌军的背影。
  再加上,秦军是步军和马军混在一起后撤,追击的楚军,尽是骑兵。
  更有马快心急的楚军铁骑,已经赶杀着秦卒,冲到了营栅前。
  双方混在一起,令营栅内的弩箭手,眼睁睁看着,不知该往哪个目标射箭。
  更要命的,是那个当头冲进营栅的楚将,一匹青鬃马,一杆镔铁槊,上下飞舞,左右突刺,一眨眼,所过之处,已横倒十来具尸首。
  这楚将不是别人,正是项羽。身后是龙且、英布和一群玩命的子弟兵。
  营栅内的弩箭手,见楚军骑兵冲入营内,哪还来得及放什么箭啊,扭头就跑。
  营寨右边,又杀来一群楚兵,有战车,有铁骑,有步卒,有弩箭,正是沛公的队伍。
  不到一刻钟时间,营门也被攻破,楚军像潮水一般涌入。
  秦将一看,营也守不住了,留下的只有一条路,他只好下令:撤退。
  秦军将卒们,难得地开始了争相逃跑的比赛。
  这也难怪,无论出关前,还是出关后,秦军都没有这样的场面,也不曾有如此的训练。
  不过,逃命是不需要训练的。这是人的本能。
  对于秦锐士来说,虽然敌军的人头可以封爵立功,但现在得先把自己吃饭的家伙什保住。
  如果自己的人头不保,任何奖赏都变得毫无意义。
  在这种生存欲望的驱使下,秦军逃跑的速度,不比前面他们屠杀和追击的任何一支军队差。
  经过一番完全媲美于后世牙买加的博尔特之速度的比赛后,两万前军,带着脑袋逃出营寨的不足三千,其余的,尽成了楚军的刀下鬼、箭下魂。
  楚军仍然不肯善罢甘休,在秦军身后紧追不舍,企图顺势攻进章邯大营。
  但章邯可不是前军的秦将,再说,平时他也不吃素啊。
  章邯见前军营寨已土崩瓦解,士卒争相逃命,心里不由得暗暗吃惊,这是一支什么部队,战斗力如此彪悍。
  在他的印象里,秦军还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曾经铁血无敌的大秦锐士们,何曾这样被人赶杀过。
  心里吃惊,决定却做得异常坚决,甚至可以说得上极其冷静。
  章邯命令道:“弩箭准备。”
  齐刷刷数千名弩箭手搭弩在弦,梯次靠前,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章邯又令道:“打开营门。”
  营门被打开。
  章邯接着下了一道残酷的命令:“听我命令,百步之外,不留活物。”
  “啊?”身边众将大吃一惊。
  这一命令的含义是,百步以外,任意施射。也就是,任何人都休想闯进营门前沿百步之内。
  可那后面有拼命往回奔跑的秦卒,还有拖着残腿一瘸一拐的败兵。
  面对疑虑,章邯冷漠地补充了一句:“执行命令。”
  秦将赶紧说道:“喏。”
  随后,高亢的声音在营前响起:
  “将军有令,百步以外,不留活物。”
  “全体瞄准,百步以外,全部射杀。”
  “百步以外,全部射杀。”
  这一命令的下达,表达了章邯坚决保住本军大营的决心。
  外面的前军,已经溃败,如果任由溃兵冲击营垒,紧随其后的楚军势必会冲进大营。那时,就不是射杀几个拖在后面当尾巴的秦卒问题了,五万秦军,甚至身后的围东阿之军,都有可能兵败如山倒,那样的局面,将无法收拾。
  作为秦军的最高指挥官,他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败军渐渐近了,后面楚军的马蹄声也近了,雨雾中,看得清战旗上的项字,也看得见楚军的面孔了。
  “放箭。”章邯命令道。
  命令马上被复制下去。
  “放箭、放箭、放箭。”几个声音一起喊了起来。
  顿时,营栅前,弩箭齐发,数千只劲弩,带着呼啸声,穿破雨雾对着百步开外的目标,齐齐射了过去。
  仔细想象一下,不足百米宽的营栅,飞出数千只劲弩,每米宽的距离,要集中十几到几十枝弩箭,那密度可想而知。
  百步以外,射程之内,可真是做到不留活物了。
  逃进百步以内的秦骑兵和步卒,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后面紧追不舍的楚军了,营门也在他们进入营栅后,关闭了。他们终于安全了。
  营栅外,百步之外,躺下一片尸体。
  秦卒、楚兵,秦马,楚骑,交织混杂,横七竖八,数以百计。
  见秦军营垒坚固,弩箭密集,项羽和沛公均约住了兵马,徐徐退到刚才杀退秦军的营寨内,安下营垒。
  章邯的守营之术,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有经验的战士,在接近敌军营寨时,就已经放慢脚步,以防敌军的弩箭攻击了。
  沛公、项羽及时收军,安营扎寨,清点战果。
  对比下来,项羽军的战果比沛公军较丰,也是两军战力的体现。
  不过,这也是继爰戚、东缗、亢父围城打援后,两军的第二次合作。
  这次合作,又与前次不同,虽然前次在亢父,两军配合,相继攻城,沛公军也因曹参的登城,拔得头筹,但,这次的野战配合,不仅是两军密切合作的结果,也真正体现了两军战力的差距。
  两军正在清理战果之际,项梁率大军随后赶到了。
  见项羽和沛公,已经胜了秦军一阵,歼灭秦军一万七千余,项梁不由得大喜。
  对二人道:“看来章邯军,不过如此,明日一早,全军整军,进攻章邯大营。”


第278章 陈平妙计败章邯
  (每每都是如此,战场上或是团队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必定优秀,那就是:只有位置,没有个人。)
  次日一早,天色已亮,连续下了多日的雨,终于停了下来。
  天空中,虽有厚厚的云层,但云隙间,已有阳光透射出来,现出数道霞光。
  东阿城外,升腾起浓浓的雾气,正随着阳光的照射,慢慢散去。
  项梁整军,令项羽在前,沛公在左,英布在右,自居中军,吕臣在后,尽提十五万大军,向章邯大营杀了过来。
  章邯昨日见前军失利,又详细询问了两军交战的经过,对项梁军的战斗力,已经有所了解。
  自思楚军中有此能将,以现有手头的兵马,怎能抵敌?
  章邯心中已经萌生了退意。
  但现在如果匆忙撤退,难免影响军心,章邯准备再观望一下,亲眼看看楚军的战法,再做定论。
  于是,章邯颁布军令:坚守营垒,不予出战。
  见章邯当起了缩头乌龟,项羽怎肯罢休,组织骑兵试图冲击营栅,都被秦军弩箭射回。
  项羽又派将轮番营前叫阵,引秦军出战,章邯只是不理。
  楚军无奈,更派数百士卒,齐至营前,一起大声问候章邯的亲人。污言碎语,正满足了这群粗犷的楚汉们,压抑在胸中发、泄的欲、望。
  但无论怎么詈骂,秦军就是间壁不出,高挂免战牌。
  项梁见此,令各军就地安营扎寨,汇集众将计议军机。
  项梁道:“原以为章邯无人匹敌,今日一见,不过尔尔。”
  项羽道:“章邯闭门不出,可当奈何。”
  众将一时议论纷纷,没有定论。
  此时,座上的陈平,思忖良久,暗道:“我自来楚军中,尚未出一计,何不就此,献上一策,以正吾名。在座的军将一时没有良计,正是好时机。”
  “目前的焦点是,敌寡我众,章邯闭门不出,关键点是要把他逼出来,这个办法应该可以。”
  主意已定,陈平从座位上站起,对项梁说道:
  “项将军,我有一策,不知当否。”
  项梁道:“但讲无妨。”
  陈平道:“我的建议,不外乎是‘围三阙一’,但主要目的是把章邯从大营中逼出来。”
  “近十日来,连续阴雨,想必那土地松软,秦军营寨必定立不稳,明日可分兵东南西三面攻打,独留北营不围。
  “攻打时,要猛力冲击营栅,多虚张声势,章邯见我军势大,必弃营而走,那时,我军即可随后掩杀,随后,直抵东阿城下,顺势解围。”
  项梁点头,看着众将道:“诸位,这主意如何?”
  诸将纷纷赞成,觉得可行。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项梁遂道:
  “既如此,明日分三军,东、南、西三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