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送儿子宋襄到齐国做官,宋义亲自带了几个将领,直接到无盐与齐国来迎接的大臣们,大宴宾客一日。
  当时正值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到十一月之间。初冬季节,安阳一带大雨连绵,天气渐冷,道路泥泞,楚军的后勤转运受到影响,防雨防寒的衣物、粮食、草料、木炭都出现了供应不足。
  护送随行的上千士卒冻饿交加,仅靠啃食自带的一些冷干粮充饥。
  而宋义却和齐国的高官,堂皇高坐,豪饮大嚼,谈笑生风。
  在冷风苦雨中站立侍卫的士卒们,纷纷议论:如果换做项羽将军在,定不会让咱们受此之苦。
  宋义的这记乌龙球,已经准确地进入了自家的大门。
  回来后,带兵随行的将官,将这些情况,汇报给了项羽。
  项羽听后,思忖良久。
  他在心里盘算,到底该不该动手。
  不杀宋义,他早晚得死,可杀了宋义,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在这生死存亡的大战之间,若杀了宋义,有可能导致楚军内部分裂,但不杀宋义,自己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现在,只要稳住项家军,保住基本盘,再把士卒的情绪煽动起来,就不怕楚军不跟着走。
  想到这儿,项羽来到士卒中间动员道:
  “楚怀王派宋义带领大家救赵,诸侯援军也已抵达巨鹿附近,宋义应该与诸侯汇合,并力攻秦。但我们却在这停留四十多日了,一步也不前进。”
  “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他却大宴宾客。”
  “现在军中缺粮,我建议大军渡过漳河,攻击秦军夺取粮食,宋义不肯。”
  “我劝说宋义,与赵国里应外合,并力攻秦,解巨鹿之围,也被拒绝,说什么‘让秦赵相争,秦若灭赵,趁着他们疲惫再攻打’,这是什么话?”
  “以现在秦的强盛,攻打刚建立的赵国,势必破赵。赵国若破灭,秦更强大,还有什么秦兵疲惫的机会可乘?”
  “况且我们楚兵新败,怀王坐不安席,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我们,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卒,却搞特殊化,又钻营私利,将他的儿子送去齐国当官,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安定社稷的臣子呢?”
  众士卒听了,都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服从项羽的调遣。
  项羽见士卒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心里有了把握。暗暗布置身边的几个心腹,做好准备,配合自己行动。
  而这时的宋义,从无盐回来后,一直处于酒醉状态,项羽军中,又无他的心腹,对此竟一无所知,蒙在鼓里。。
  第二天,天刚亮,出完早操,项羽带着手下卫士,直奔中军大帐。
  宋义刚刚睡醒,正在洗漱,见项羽走进,抬起头来,带着满腹的狐疑,正要问他,这么早闯中军大帐作甚?
  没等宋义开口,项羽早抽出腰间宝剑,大喝一声:“奉诏斩贼。”
  话音未落,早一剑下去,砉的一声,已将宋义首级劈落帐下。
  可怜宋义,仅做了一个多月的上将军,一仗未打,就断送在自己部属的剑下。
  曾有诗叹道:
  漫道智识卓超群,身死何殊武信君;
  慧识恃才徒速祸,恐吓霸王身首分。
  从会稽的殷通,到安阳的宋义,项羽之好杀,可见一斑。
  他手中的宝剑,似乎已经成为他一种说话的方式。
  随即,项羽提着宋义的头颅,来到帐外,召集众将,在军中发布命令道:
  “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怀王密令我杀掉他。”
  英布、蒲将军、范增本就是项家军的班底,自然没有什么话说,其余诸将也不敢有异议。
  英布说道:“首先拥立楚怀王的,是将军家,现在又是将军诛杀了乱臣贼子,理当为帅。”
  项羽假意说道:“这件事须禀明怀王,静候旨意。”
  众将士一起说道:“秦军当前,局势危急,军中不可无主,将军何妨暂时代行职务,再候王命未迟。”
  项羽于是允诺,众将士便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为杜绝后患斩草除根,项羽派人追杀宋义的儿子宋襄,追到齐国边境,二话不说就杀了,带着人头回军禀报项羽。
  随后,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楚怀王报告,言说宋义父子,谋逆叛楚的行径,已经由众将士商议加诛。
  楚怀王此时是打碎了牙和着血,还得咽到肚子里。自己在军中的铁杆亲信宋义和他儿子都被项羽所杀,明知这是项羽夺权,而楚军毕竟还是项梁旧部,他又不能制服项羽,只好将错便错,捏着鼻子吞下了这个苦果。
  于是,楚怀王传令让项羽担任上将军,当阳君英布、蒲将军等部都归项羽节制。
  项羽在蛰伏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在他周密的计画下,夺回了楚国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从这一点上看,项羽的智谋是出色的,尤其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敢于出手,利用自己在士卒中的声望,抓住有利时机,夺回了军事指挥权,体现了他在关键处把握机会的能力。
  随后,项羽准备渡河与秦军交战了。


第297章 王离的犹豫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巨鹿。
  就在项羽斩杀宋义夺其军的时候,巨鹿已经被秦军围困了五个月之久。
  这是秦汉战争史上,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
  现在,巨鹿内外,敌对双方的形势是这样的。
  巨鹿城北,驻扎着赵国大将军陈余,刚刚收拢的五万残兵,是赵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巨鹿城内,张耳带着两万赵军,保着赵王歇,盼着诸侯的援军解围。巨鹿城垣不高,城池也不甚坚固,形势岌岌可危。
  巨鹿城南,驻扎着秦将王离带领的二十万秦正规部队——长城军。
  再往南,是位于棘原的,章邯率领的二十万增援部队。
  形成这一局面的来由,需按照自北向南的顺序,一一介绍过来。
  先说陈余的部队。
  自张耳陈余击败李良的叛乱,立了赵王歇驻守信都(今河北邢台市)后,就开始收集整理赵地的兵马,共得军七万余。
  这些部队,都是依靠陈胜部将武臣听取张耳陈余的策略,依靠传檄而定的各城市之间的队伍。
  这些队伍,急需补充武器装备和进行训练整顿。
  正在此时机,王离率军进攻信都,赵军战败,弃守信都,向东退守到巨鹿。其中五万由大将军陈余率领,驻扎在巨鹿城北,以为犄角。
  再说巨鹿城中的部队。
  赵王歇和宰相张耳将赵都定都在信都。正在整军之际,王离带秦军攻破信都,赵王歇逃进巨鹿城。将两万军屯在城内,准备据守。
  在这里,先把棘原的章邯军,简单交待一下。
  章邯自击败项梁军后,由于秦二世有旨,命其率军北上,配合大将军王离所部,优先灭赵。
  加上章邯认为项梁一死,楚国暂时没有什么大威胁,于是,带领得胜的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向北进入赵地。
  一路上,自然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九月下旬就攻占了故赵都城邯郸。
  邯郸城坚池固,为防止赵国将来利用,占领后,章邯命令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到河内,摧毁了城郭,荡平了所有的建筑物。
  随后,根据王离的命令,赶到巨鹿围歼赵国残部,在巨鹿南的棘原,驻扎下来,率二十万大军,负责修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对王离军保障粮草后勤转运供应和补给。
  最后,再详细介绍一下,巨鹿城南的王离军队——长城军。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大将周章的军队攻破函谷关,惊慌失措的秦二世胡亥,在派出章邯统领骊山役徒军,去抵御周章军后,李斯等大臣当即建议,立即抽调驻扎在塞外的长城军,南下参与平叛。
  这支长城军,是秦始皇在世时,为抗击匈奴保留的大秦帝国最精锐的正规军部队,战斗力依旧是碾压世界上所有军队的强悍,由始皇最信任的将军蒙恬统领。
  赵高矫诏赐死扶苏后,担心蒙恬造反,又迫其自杀,命世代名将王贲之子王离代其领军。
  长城军的统军将领虽然更换,但战斗力丝毫未减。
  这支大秦的虎狼之师,在接到二世的命令后,遂由王离带军,离开驻扎地上郡,东渡黄河,向发生叛乱的赵、燕、魏故地进军。
  但王离的军事行动,显然没有章邯来得积极迅速。
  王离军是从光狼城东渡黄河,在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崎岖小路上盘桓了又再盘桓,两个月后才向东推进了不到四百公里,经过太原,再向东到达井陉。
  到达井陉后,王离没有急于向前推进,而是在井陉驻扎了下来,静观事态变化。
  这个时候,赵王武臣的部将李良奉命率军向西推进,兵至石邑的时候,正好遇到王离的大军在井陉到石邑一带驻扎。
  王离的部将,见李良军到来,也不想动用武力,就给李良写了那封假诏,劝其投降。
  结果,李良自度实力不济,难以通过,便依险驻扎,自己带领少数人马回邯郸求援。
  王离面对不远的李良军,没有发起进攻将其消灭,而是依然故我,驻军不前。
  随后,李良在到达邯郸郊外,遇见武臣的姐姐对其无礼,怒斩其姐,引发赵国内部发生内讧。
  李良杀死赵王武臣,占领邯郸。武臣的宰相张耳和大将军陈余率部逃到信都,立赵歇为赵王。
  这之后,王离又接连收到秦二世督战的圣谕,于是才领兵离开驻扎了11个月之久的井陉,向东攻打信都的赵王歇。
  王离轻而易举地击败赵王歇。赵王向东逃进巨鹿城,王离跟进,将巨鹿城包围,时间是秦二世二年后九月(闰九月)。
  从王离拖拖拉拉的节奏看,显然,王离是在变相地拒绝执行秦二世的圣谕,可见,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王离包围巨鹿一个月后,消灭了项梁楚军的章邯,北上占领邯郸。
  王离军阶在章邯之上,世代名将之后,又是正规军统帅,此次攻赵自然以他为最高指挥,章邯作为秦少府,指挥的是杂牌军,实力不如王离军。
  于是,王离就命令章邯军,在棘原驻扎下来,以二十万军做后勤保障。
  就在章邯在邯郸忙于拆墙和徙民的时候,宋义和项羽率领楚军抵达漳水河南岸的安阳。面对漳水河北岸聚集的四十万秦军,宋义明智地选择了驻守。
  一个月后,章邯完成邯郸的工作,北上抵达巨鹿。
  一路顺风的章邯自认为拿下巨鹿不在话下。然而,他却意外地接到官职和爵位都远远高于自己的王离的军令:驻守棘原,负责粮草供应。
  章邯探问究竟,王离以二世圣谕和军机为由,命其无需多问。
  章邯自出兵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来自秦帝国内部的挫败,章邯郁闷地回到棘原。
  漫长地,莫名其妙地巨鹿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第298章 巨鹿之战前王离在想…
  王离的犹豫是有原因的。
  四个多月以来,王离亲率二十万大秦帝国长城军,围困巨鹿。
  即使围,也没全部围住,只摆了一个围三阙一的架势。北面敞开着,任由陈余在那边收拢和调度军队,也任由城内赵王歇、张耳与诸侯的使者往来穿梭,无动于衷。
  帝国的军队,就在巨鹿城南驻扎下来,遍结数营,摆出了一副只围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