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王在外黄休整一日,引兵向东进发。
  沿途所过郡县,彭越本来就没有多少驻军,远远地就逃走了,不敢与项王对抗。
  这些郡县的人民,听说楚军对外黄的百姓,秋毫无犯,也乐得望风投诚。
  彭越见项**队强盛,兵多势猛,就与刘贾、卢绾商议,向北直退到谷城,把刚刚占领不久的梁魏之地十七城,又都拱手让给项王。
  项王一路收复这些城池,不到一个月时间,魏梁之地遂定。
  此时,已是秋尽冬来,按照秦时旧制,十月正是新旧年交替的光景。转眼间已是元旦,即汉四年(公元前203年)。
  项王就在行辕中,举行新年庆祝宴会。
  大小将尉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依次进入军帐,向项王行过了礼,即由项王赐宴。
  军帐内外,摆了数十桌酒席,大家列座,开怀畅饮,兴致淋漓。
  正饮间,营外有探马疾驰而来,连跑带爬,来到项王面前。
  这是军情急报,是成皋失守的消息,大司马曹咎阵亡。
  项王大惊道:“我叫曹咎谨守成皋,怎么就轻易被汉兵夺去了呢?”
  报子说道:“曹咎没听大王将令,被骂的受不了了,违命出战,被汉兵引到汜水,包围截住,不能退回,因致失败,曹咎自杀了。”
  项王又顿足道:“那司马欣呢?”
  报子又说道:“司马欣唯恐曹咎有失,也带兵追赶,同样被围在汜水,一同殉难了。”
  项王不由站了起来,连叫“糟糕、糟糕。”
  随即,命左右撤去酒肴,立刻传令三军,整顿军马,杀奔成皋。
  此时,天气已经寒冷,寒风肆虐,满目萧肃。
  项王从睢阳出发,一路西进,不一日,就越过魏地,直奔荥阳而来。
  此时的汉王,已经收复了荥阳,接到项王回军的探报,升帐点兵。
  汉王令曹参带一军,在荥阳广武上以东的正面立营,阻挡楚军,令樊哙带一军,在荥阳东北广武山东面埋伏,令周勃带一军,在荥阳东南埋伏,对楚军的先头部队进行围歼。
  三将领命而出,汉王自带中军,前出广武,在曹参军后,依山安下营栅。
  次日,楚军先锋锺离昧带三万楚军前来。
  曹参接住,两军厮杀。
  随后,樊哙与周勃,两军齐出,把钟离昧围住,力图全歼。
  钟离昧毕竟是项王的得力战将,虽然经过陈平的离间之计,但事情过后,项王醒悟过来,找来钟离昧好心安慰一番,君臣化解了误会,自然相安无事。
  此次为先锋,钟离昧也是想借机建功,给项王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汉之心。
  见汉军围拢上来,钟离昧并不惊慌,安排军将,以长盾围住,长矛戈戟列好阵势,弩箭手在中央,四面施射。
  虽然仅三万军,但楚军在项王的训练下,临危不惧。加上钟离昧治军指挥有方,面对围攻的汉军,竟镇静自若,丝毫不落下风。
  曹参、樊哙、周勃各率两万大军,围攻半日,竟拿钟离昧没什么好办法,反倒在楚军的铁桶阵面前,丢下上千具尸首,一时僵持不下。
  正在这时,项王带领大军到了,一阵冲杀,冲破了汉军的包围圈,钟离昧趁势挥军杀退汉军。
  汉军且战且退,退至广武大营。
  项王随后进逼,与汉王夹涧屯军。
  项王刚刚安下大营,突然又接到急报:
  “韩信攻破齐境,请求大王派军增援。”


第388章 郦食其说齐
  广武山,位于荥阳东北黄河南岸,绵延30公里,海拔150一250米,昔称三皇山,又曰敖山,当地人称邙山。汉王曾调广武君李左车在此教授太子刘盈操练兵马,因此名为广武山。
  北面,滚滚黄河紧贴山脚而过;西南,万山丛错,群峰峥嵘。这里,不仅谷深坡陡,崖壁参差,而且西有成皋之险,东北有敖仓之粟,南有重镇荥阳,自古为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广武山中有一断涧划开,即为所谓的鸿沟,两侧各有一座山峰对峙。汉王在西边山峰筑垒,临着山涧安下营栅。项王就在东边山坡扎营,与汉军相拒。
  两军营垒坚固,各自驻守,地形又不便进攻,形成对峙局面。
  但汉王比项王优势的地方在于,现在的汉军,有了荥阳、成皋为后盾,敖仓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接济,连日不绝。
  但楚军的身后,却没有这样大的粮食储备基地,再加上彭越、刘贾、卢绾在身后不停地捣乱,渐渐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少,项王开始烦恼。
  正在这时,军中又接到急报,齐王派人来求援,说是韩信带大军攻破齐境,已到历下,威逼齐都,希望项王速速派援军就救齐。
  项王心下踌躇多时,也没有得力的谋士商量,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发兵相救。
  一来,可以彻底拉拢齐国,壮大楚国的同盟,断了齐汉通好的可能;二来,可以牵制韩信,免得自己腹背受敌。
  为了打赢救齐这一仗,项王派大将龙且,副将周兰,领兵二十万东往援齐。
  项王仍然在广武,向汉王索战,汉王只是不出。
  …………………………………………………………………………………………………
  话再说回到汉三年(前204年)九月。
  汉王分文武两路,对齐展开了攻势。
  先说文路,一贯的先礼后兵,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汉王派了自己得意的谋士郦食其,前往齐国,说服齐王归汉,
  在汉王的谋士中,郦食其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虽然最后没有熬到开国,但郦食其不仅富于谋略,而且敢作敢为,勇于冒险,以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为汉王成就大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郦食其可能稳健不如萧何,战略眼光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他纵酒使气,疏阔狂放,跟汉王很对脾气,很可能是汉王最喜欢的一个。
  此次汉王赞同郦食其的建议,派他出使齐国,也是对其寄予厚望。
  十月,郦食其来到了齐国都,见到了齐王。
  此时的齐王为田广,才二十几岁的年纪,就是田横的兄长田荣的儿子。田荣死后,由田横拥立为齐王,田横自为齐相,辅佐田广。
  齐国经过城阳一战,历经楚国围困半年有余,以城固守,力拒楚兵。
  后来汉王攻下彭城,项王率骑兵回救,大败诸侯联军后,转为专门对付汉王。
  留下进攻城阳的楚将,也因齐地难以攻下,与汉军交战吃紧,陆陆续续调回。楚与齐议和,城阳之围得以解除。
  所以,齐地已经有一年多,未遭兵革。
  到了前几日,齐王接报,汉军韩信正在赵地募兵拟攻赵,颇有风声传入齐都临淄城。
  齐王田广就与齐相田横,商议对策。
  田横建议,立即派重兵,到西部边境的重镇历下驻防。
  正在这时,有人报,汉使郦食其到了,要求会见齐王。
  齐王田广传令召入,两下相见。
  施过礼后,郦食其对齐王说道:
  “方今楚汉相争,连年未解,大王可料得将来结果,究应归属何人?”
  齐王道:“这事怎能预料?”
  郦食其说道:“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国就可能不保了。”
  田广问道:“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
  郦食其说:“归向汉王。”
  田广又问:“我看不出来,老先生有什么理由这样说呢?”
  郦食其回答:“汉王和项王同受义帝差遣,一起并力向西,进军攻打秦,在义帝面前已经明白约定好了,先攻入咸阳者,就在那里称王。”
  “当时楚强汉弱,何人不知,但汉王先攻入咸阳,明明为天意所归,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而让他到汉中为王,这是项王不守信用的表现。”
  “项王迁徙义帝并派人暗杀了他,海内人心,无不痛恨。汉王听说后,仗义兴师,为义帝缟素发丧,传檄讨贼,名正言顺,天下向风。”
  “汉王发起蜀汉的军队攻打三秦,出函谷关收集天下的军队,拥立以前六国诸侯的后代。这些都是道义之举。”
  “汉王每当攻下城池,立刻就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就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
  “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归汉王,蜀汉的粮食船挨着船源源不断地顺流送来,百姓开城门迎接汉王。”
  “而项王既有背弃盟约的坏名声,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这样的项王,您也听说了吧?”
  “还有,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就得不到重用;对有功人员刻下侯印,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给;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
  “而汉王广纳天下的英才,因此天下有才能之士,都投归汉王,汉王安坐就可以驱使他们。”
  “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精锐军队数十万计。又攻下了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黄帝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
  “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纷纷归顺汉王。”
  “现在的局势不是您是否投降汉王的问题,而是如果想最后时刻才投降,那就有可能被灭掉。”
  “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
  郦食其的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田广心中不由得不起波澜。


第389章 郦食其英勇就烹
  田广思考良久,说道:
  “寡人如果依先生所言归汉,汉兵便可不来么?”
  郦食其道:“我这次来大王这里,并不是私人行为,而是汉王顾惜齐地之民,不忍遭兵戈涂炭,特意派遣我先来相劝。”
  “如果大王诚心归汉,免动兵戈,汉王自然心喜,便可以立即阻止住韩信,不让他进兵,尽请大王放心。”
  田横在旁接话道:“这也须由先生修书,先与韩信说明,才可以解除我们的顾虑。”
  郦食其毫不推辞,立即修书一封,将与齐王的会谈结果,详细说明,请韩信不必进兵,随即派身边的人,会同齐使,往报韩信。
  韩信正募集好了赵兵,带军行至平原,接着郦食其的书信,展开看罢,即对来使说道:
  “郦大夫既然已经说服齐国,还有什么说的,我当班师南下攻楚就是了。”
  随即写了复书,交付来使,遣还齐国。
  郦食其接到复函,立即通报了齐国君相。
  齐王田广与齐相田横,看过回书,又问过齐使的详细情况,更加相信。
  齐王最终决定听从郦食其的劝说,撤除了历下的兵守战备,归降汉王。
  于是,田广留下郦食其,天天和郦食其一起纵酒做乐。
  此时,已是汉四年(前203年)十月。
  就在郦食其与齐王日日纵酒之际,汉大将军韩信这边起了变故。
  这一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