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
  屠睢将五十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十万向南进发。
  一支军进攻越城岭一带,一支军进攻九嶷山一带,一支军直达番禺(今广州),一支军进攻今江西南部,一支军进攻江西余干县一带。
  这五十万秦军,是秦国的关中精锐,也是攻灭六国的主要力量。
  秦军南伐之初,进展顺利,很快就占领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三十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
  虽然,秦军击杀了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由于不熟悉当地环境,北方兵卒又不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大军持续三年的征战却连连失利,连主将屠睢也在乱战中被杀。
  秦军后经周密准备,四年后由任嚣、赵佗为将,再次组织大军进攻,终于取得胜利,征服了包括交趾(今越南河内)在内的越地。
  随即秦王朝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以任嚣为郡尉,统管一郡的政治、军事、监察、行政事务,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个县。
  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所以,秦廷委任赵佗为龙川县令。赵佗在龙川筑城辟地做为治所。
  赵佗在龙川,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极力安抚当地民众。
  他劝导秦军士兵就地娶妻,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中原人与岭南人同化;又上书始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以传播中原文化。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为反抗秦二世的统治,各方诸侯、各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
  随后就是刘邦和项羽长达的四年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自觉不久人世,任嚣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独立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侵犯的战略构想。
  赵佗深表赞同,认为这不失一个固土自保的良策。
  任嚣随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嘱咐他“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原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赵佗慨然受命。
  面对“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的南粤山川地势,赵佗洞悉南粤的防御要领,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南粤的攻防要势。
  为了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赵佗立即下令,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
  断绝了四条新道,分别是: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
  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
  北部的兵要想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禺的。
  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命道:“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以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
  两年后,也就是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从而为存在九十五年的南越国奠下了基石。
  南越国的疆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范围“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
  具体疆域为: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南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
  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初,经过多年征战,高祖在北方中原,建立了大汉政权,并平定了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
  随后,高祖立吴芮为长沙王,以长沙、豫章二郡及将赵佗据有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等于不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是赵佗所有。
  但众所周知了,以几乎没什么战斗力的长沙王吴芮,要想统治兵精将勇的赵佗的南粤,简直是天方夜谭。
  双方就这样互相对峙,互不承认,又互不侵犯。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


第452章 陆贾的功劳
  陆贾出使到了南粤。
  赵佗接见陆贾,大模大样的坐在堂上,头不戴冠,露出一个发髻,身不束带,伸开两脚,形状似簸箕,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
  陆贾见赵佗傲慢,也不向他行礼,便朗声说道:
  “足下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坟墓,都在真定,今足下反倒不遵守上等人的规制,弃冠裂带,像个野蛮人,想用区区南越的,与天子抗衡,恐怕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
  “试想秦为不道,豪杰并起,偏偏当今天子能够率先入关,占据咸阳,平定暴秦。项羽虽然强大,也终究导致败亡,先后也不过五年时间,海内即归为统一,这乃天意使然,并不是专靠人力。”
  “今足下僭号南越,不助天下诛讨暴逆,大汉天朝的将相们,都要前来兴师问罪,唯独当今天子怜民劳苦,志在休息,所以特遣使臣至此,册封足下,足下理应当出郊相迎,北面称臣。”
  “没想到,足下却盲目自大,竟然想抗命,倘若天子得知此事,必然震怒,先令人掘毁足下的祖墓,屠灭足下的宗族,再派遣偏将领兵十万,来讨南越,足下将如何支持?”
  “到那时,就算南越的百姓和官吏们,也会一起怨恨足下给他们带来刀兵,足下的生命,也就危险了。”
  陆贾不愧为“有口辩士”,一番说辞,晓以利害,先挫其锐气。
  赵佗听完这一番话,竦然起座,整理衣冠道:
  “在这南蛮之地,待的久了,都有些习惯了,失礼失礼,还请休要见怪。”
  陆贾答道:“足下知过能改,也好算是一位贤王。”
  赵佗随即问道:“阁下自天朝来,我与萧何、曹参、韩信等人,互相比较,究竟谁更胜一筹?”
  陆贾随口说道:“足下似高出一筹。”
  赵佗喜上眉梢,继续问道:“那我比皇帝如何?”
  陆贾答道:“皇帝起自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德比五帝,功盖三王。”
  “统天下,治华夏,人以千万计,地方万里,政出一家,自从天地开辟以来,也仅始皇和皇帝能做到。”
  “现在,足下不过数万兵士,又在偏僻的蛮荒之地,山海崎岖,大小约不过大汉的一郡,足下自思,能比得过皇帝吗?”
  赵佗大笑道:“我不在中原起事,所以只能在此地称王。”
  于是,赵佗留陆贾到客馆,连日宴饮,纵谈时事。
  陆贾应对如流,双方极其欢洽。
  赵佗欣然说道:“越中缺乏人才,许久以来,竟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今得先生到来,使我闻所未闻,也是一幸。”
  陆贾与赵佗兴趣相投,住了月余,劝他诚心归汉。
  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
  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高祖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随后,赵佗取出越中的珍宝,作为馈赠,价值千金。
  陆贾也将随身所带的财帛,送给赵佗,同样价值千金,主客尽欢,方才告别。
  从此,南粤作为大汉的一部分,逐渐稳定下来。
  赵佗治理南越,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注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世代被称为蛮夷的百越人“渐见礼化”。
  赵佗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耕牛犁田、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火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经过赵佗在这里的治理开发,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使一向十分落后的岭南经济,在当时赶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原经济的发展水平。
  赵佗又对任嚣所建的番禺城作扩建,城周达十里,被称为“佗城”,成为后代广州的中心地区。
  赵佗努力协调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从而促使广东地区文化经济在秦末汉初年间稳步发展。
  高祖去世后,吕后专权,一反安抚政策,极力推行歧视和压迫少数民族政策。赵佗一方面安抚岭南各族人民,一方面先后三次上书吕后陈述利害。
  在此期间,赵佗得知吕后要捣毁在真定的赵佗祖坟、诛灭赵氏兄弟宗族,并下诏出兵南越,赵佗愤然与吕后王朝决裂,自立为“南越武帝”。
  汉文帝即位后,和“南越王”重新修好,在真定重修赵佗先人墓,还下令在真定为赵佗先人墓置守邑,岁时奉祀。(注1)
  之后,陆贾携汉文帝诏书二次南下岭南,使得赵佗去帝制再次归汉,作为汉王朝的一位藩王继续治理南越。
  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馀岁,葬于番禺。
  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至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
  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五十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统治岭南八十一年。
  赵佗成为秦汉以来第一个接受中央王朝封赐、维护国家统一的少数民族地区领袖,他作为岭南的开拓者,推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以无可置疑的历史地位载入了史册。
  注1:守陵人在此居住,渐成村落。因真定通往获鹿(今鹿泉区)、井陉的驿道从此经过,设立递铺(军事快递专用机构),“赵陵铺”这个村名便一直沿用到现在。


第453章 高祖念念不忘…
  高祖自征灭英布,派出陆贾,说服了南粤,又将假公主派往匈奴和亲,令冒顿十分开心,上表称谢,正是四夷宾服,天下太平。
  高祖从征讨英布的军队中回到长安,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于是,下诏说:
  “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都绝嗣无后,分别给予十户人家看守坟墓,秦始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偏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祖在英布军前中箭后,身体恢复得一直不好,回到长安后,感觉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吕后霸道,为戚夫人和如意的未来担忧,竟有好几日不临朝视政。
  大臣们一见,都来宫中请安。
  可高祖不愿见人,诏令守宫侍卫,不准大臣人见,群臣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