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今天辟阳侯被皇上杀了,那么明天早上太后发了火,也会杀掉您。”
“您为什么不趁机,为辟阳侯到皇帝那里求个情呢?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一定会非常高兴。而太后、皇帝两人都宠爱您,那么您也就会加倍富贵了。”
闳籍孺听罢,既觉得有道理,又非常害怕,就听从了平原君的建议,向惠帝给辟阳侯说情。惠帝果然放出了辟阳侯。
等到审食其被成功地救出,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才知道自己错怪了朱建。
吕太后去世之后,大臣们杀死了吕姓家族。辟阳侯审食其因为和诸吕关系极深,也在诛杀的名单中。
但在陆贾和平原君朱建的保护下,最终没有被杀。所以,结交一个有头脑的人有多么重要。
…………………………………………………………………………………………………
惠帝刘盈继位后,萧何继续为相国,惠帝信任并依赖萧何,遇有相国的折子,一律准奏。
此时的汉初,刚刚经历战乱,务在休养生息。国家基本上无事。
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毕竟和高祖是同年代的人了,身体也每况愈下。
这期间,萧何在参照秦法的基础上,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
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到了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年迈的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
在得到萧何相国病危的消息后,汉惠帝亲自前往相国府探望。
在询问了病情,嘱咐萧何好生调养身体后,惠帝趁机问道:
“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
萧何看着惠帝。
惠帝接着又问:“曹参如何?”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从床上爬起来,向惠帝叩头,道:
“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惠帝赐萧何谥号为“文终”。
当年,高祖率大军入秦都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珍宝财物,萧何独取秦国文献、档案、律令、图籍藏之。
汉以此而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建立西汉王朝有决定性作用。
萧何为丞相,留守关中。转送粮草,军需无乏,建国以功第一。汉五年(公元前202年)被封为酇候。
萧何极注重图书事业的建设,汉初,他主持建造有“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三阁于未央宫内,“石渠阁”以储入关所得秦朝书籍以及入咸阳以后所得的图籍、档案;“麒麟阁”贮存贤臣画象等典籍;“天禄阁”专藏各地所献秘本珍本和处贤才硕学之士。
此三处为汉代官府主要藏书楼,由此奠定了汉代国家藏书的基础。
萧何去世后,惠帝随即派出使臣,赴齐国宣曹参进京继任丞相。
而曹参,此时正在齐国,打包行囊。
原来,高祖做了皇帝后,先是将韩信迁为楚王,将齐国划为郡。曹参归还了汉丞相印。
不久,高祖又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因其年轻,就任命曹参为齐国相佐助齐王刘肥。
曹参以齐国相的身份,参与了高祖剿灭陈豨和征伐英布的战斗,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汉朝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
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齐王年纪很轻,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
但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众说纷纭,曹参不知如何决定。
曹参听说胶西有位盖(gě)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
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和曹参讲了各透彻。
曹参深以为然,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在里面办公。
此后,曹参治理齐国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这些成绩,高祖自然看在眼里,所以才有萧何之后,曹参继任的遗嘱。
此次,惠帝依照遗嘱,派使臣迎请曹参。
第460章 大汉名相之萧…
大汉的第一任丞相萧何,随着高祖去了。下面简要叙述一下他的一生,以示恭敬。
萧何是高祖的同龄人,比高祖大一岁,高祖起兵前,任沛县主吏掾,相当于主管干部的县级副职。
萧何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
萧何性格随和,善于识人察人,在县里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泗水亭长高祖,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由于这些人年龄相近,性格颇合得来,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尤其是对高祖,萧何的感情更胜一筹。
萧何见高祖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
作为部下的高祖,当时在工作上,犯了不少错误,都被萧何遮掩搪塞过去,没受处罚。
当高祖与十几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时,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吕雉入狱,又赖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
此时的萧何和同在沛县当功曹的曹参,以及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并暗中与在芒砀山中的高祖保持着联系。
沛县县令眼看烽火遍地,深怕丢了脑袋,于是找来萧何、曹参等人,秘商起兵之事,变被动为主动。
萧何建议道:“你是秦朝官吏,如果造反,沛县百姓恐难听你的话,欲图大事,非把逃亡的豪杰请回来不可。如此一来,沛县自可安如泰山了。”
县令听罢,觉得有理。萧何就保举高祖,请县令赦罪录用。县令同意后,萧何派樊哙去召高祖,高祖欣然应允,立即率众奔沛县而来。
不料,县令见高祖人多势众,担心自己操纵不了这只队伍,又反悔了,将高祖拒之城外,并要将萧何等人抓起来。
萧何、曹参见势不妙,越城逃到高祖处。高祖让萧何在帛上写了一封告沛县父老书,用箭射入城内。
沛县百姓看了高祖的信,果然聚集起来,攻入县衙,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高祖。
随后,大家都推举高祖为县令,背秦自立。
高祖推辞道:“现今天下纷扰,诸侯并起,沛令一席自然应选择全县最有声望之人。我并非自爱,实因德薄能鲜,误己事小,倘若误了全城父老,那就百死莫赎,还是快快另选贤能,以图大事吧。”
众人坚请高祖担任沛令,高祖仍是再三推让不就,萧何苦劝也无济无事。
众人无奈,便选出9位全县最有声望的人,连同高祖共计十人,把十个人的姓名写在纸上,谨告天地,拈出何人,何人即为沛县县令,不得推辞。
萧何见状,忽生一计,忙对大家说:“诸位这个办法很好,取决于天最公道。这点微劳,须让不才来尽。”
众人听了十分赞同,都说:“萧功曹在县办事多年,做事精细,这件事情理当请萧先生来办。”
萧何背对着众人写好后,又转身对众人说:“刘邦最为乡亲信赖,拈阄之事,我看就请他来担任,以昭郑重。”
众人齐声叫好。高祖只得对天行礼之后,拈出一阄,当众展开一看,上面恰好写着自己的名字,他看了一眼萧何,又要推辞。
萧何见状,忙走上前去,一把将盘中剩余的阄抓起,放入怀中,然后高声说道:“天意所归,还有何说。”
众人听了,欢声雷动。高祖无奈,只好应诺。
于是,他们便在县衙大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称高祖为“沛公”。
事后,高祖才知道原来萧何所写的10个阄全是高祖的名字,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
从此,萧何紧随高祖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高祖率军勇往直前,直抵关中。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
公元前206年十月,高祖率大军开进咸阳城。将士们见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高祖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秦宫去享受。
惟独萧何,进入咸阳后,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
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因为,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
萧何做官多年,当然知道这些。对此,全军上下无不佩服,高祖在惭愧之余,说道:
“萧何确是异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场。”
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高祖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高祖被封为汉王,建都南郑后,憋了一肚子气,有心与项羽决一死战,怎奈势单力薄,实难取胜。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隐忍入蜀,休兵养士,广招人才,待机再与项羽争个高低。
各路诸侯各自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后,高祖偃旗息鼓,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急匆匆地向巴蜀进发。
第461章 大汉名相之萧…
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军中的兵士自愿投到高祖的旗下,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高祖。高祖让他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大失所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在接触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高祖推荐,但并没有引起高祖的重视。
两个月后,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高祖打。
高祖正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跑了。”
高祖一听大惊失色,当下派人去找萧何。一连两天也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高祖坐立不安。
三天后,萧何和夏侯婴追回了韩信。萧何去见高祖,高祖见到萧何又惊又怒,说道:“你为什么也想逃跑?”
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韩信去了。”
高祖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
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容易得到,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