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过几天,正好赶上周勃的生日,陈平采用陆贾之计,亲临周府,并献了五百金为周勃祝寿。
  周勃当然懂得其中含义,亦投桃报李,回馈陈平。
  从此,陈平与周勃两人,将相深交,感情自然非比常人。
  陈平又想起陆贾的功劳,见他每日里东游西逛,到处喝酒饮宴,费用颇多。
  陈平干脆就投其所好,以“饮食费”为名,送了陆贾一百名奴婢,五十辆马车,五百万钱,让他在这些大臣们中间,广为游说,多交朋友,以待时机。
  随后,陈平需要对付吕媭这个女人了。
  前文说过,吕媭是吕太后的妹妹,嫁给樊哙为妻,生有一子一女。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樊哙在前往镇压卢绾反叛的途中,有人向高祖进言说樊哙有可能谋反,待陛下之后,配合吕太后,诛杀戚夫人和如意。
  高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一怒之下,命令陈平前去处死樊哙。
  但陈平顾及樊哙与高祖、吕家的姻亲关系,只是将樊哙羁押,送往长安。
  陈平在回长安的路上,特意叮嘱慢行,不着急赶路。
  终于,他得到了高祖去世的消息。
  陈平担心长安城内有变,更担心吕媭进谗言给吕太后,于是火速赶回宫中。
  其实,陈平早已看出高祖命不假年,时日不多。
  之所以不遵照高祖的命令,诛杀樊哙,无非顾忌吕太后。
  也多亏了陈平有先见之明,把樊哙的命留了下来,才不至于使其在此时被动。
  陈平一路上快马加鞭,直至宫中,向高祖灵前跪下,一边拜一边哭,泪下如雨。
  吕太后一见陈平,急忙从帷帐中出来,劈头就问:
  “樊哙怎么样了?”
  陈平心里早有准备,这就是他急于赶回来的主要目的,随即收住眼泪,回答道:
  “臣奉诏前去斩樊哙,但考虑到樊哙是开国功臣,就没敢随便杀,只是将樊哙押解来京,听候陛下发落。”
  吕太后听了,当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转怒为喜道:
  “究竟君能顾全大局,不胡乱从命,樊哙现在哪里?”
  陈平又答道:
  “臣闻先帝驾崩,所以着急赶回来奔丧,让后军押着樊哙在后面,应该一两天也就回来了。”
  吕太后心下大悦,便令陈平回去休息。
  陈平心想,这时候离开宫中,风险系数太大,必须时刻掌握宫中的动态,于是又说道:
  “现在,正当宫中大丧,臣愿留下了晚上值守。”
  吕太后关心的口吻说道:“君长途跋涉,过度劳累,不用再来值宿,先回去休息几天,再来不迟。”
  陈平一听,有些急了,赶紧在地上顿首,坚持请求道:
  “储君刚刚登位,朝里的很多大事都需要忙碌,臣受先帝厚恩,理应为储君效力,以报答先帝,怎么敢说辛苦呢。”
  吕太后见陈平坚持,也不便再推辞,况且听陈平口口声声,顾念儿子刚继位,心下愈发感激。
  于是,对陈平好言好语,温言奖励道:
  “像君这样忠诚的人,世上也没几个。现在少主年纪轻,随时需人指导,敢烦君为郎中令,辅佐少主,使我不用担心,就是君不忘先帝了。”
  陈平受职谢恩,起身告退。
  陈平以他的多智和机变,赢得了这次危机中的胜利,使自己在困难的局面中,转危为安。


第477章 略施小计…
  但陈平刚一退出,吕媭就过来了。
  吕嬃鼻涕一般泪一把的,在吕太后面前哭诉樊哙冤得慌。
  对吕太后说道:“姊姊,这件事,陈平实在是主谋,就是他给先帝出的馊主意,要不然,先帝怎么能派他去,姊姊应该给他治罪。”
  吕太后满脸的不高兴,看着吕媭说道:
  “你也太不识好人坏人了,陈平与樊哙,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在以往的相处中,两人一直没有什么过节,陈平没理由啊?”
  “再说,如果陈平要想杀樊哙的话,樊哙早就没命了,怎么可能把他押解回来?”
  吕媭嘴一撇,说道:“那肯定是他听说先帝驾崩了,所以才不敢杀,这正是他狡猾的地方,阿姊不可轻信这种人。”
  吕太后训斥吕媭道:
  “你以为他是神仙啊,长安到燕地,相隔好几千里,他怎么得到这个消息,往返两地,快马也须几十天。”
  “当时先帝还活着,就命令他立斩樊哙首级,他如果真斩了樊哙,也不能怪他越权擅杀。”
  “你说他听到消息,才改变的计画,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京都,都想不出办法解救,他怎么得到的消息?”
  “这事不管怎么说,这次,多亏陈平保全樊哙的性命,带回长安,这样有担当的人,理应感谢,你为什么恩将仇报呢?”
  这一番话,驳得吕媭哑口无言,只好心有不甘地退去。
  几日后,樊哙被押解到,由吕太后下了赦令,将樊哙释放。
  樊哙入宫拜谢,吕太后问道:
  “你的性命,是何人给你保下来的?”
  樊哙当然回答是太后的隆恩。
  吕太后又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别人么?”
  樊哙才记起陈平在此期间的前后表现,包括沿途的关照,于是回答道:“另一个就是陈平了。”
  吕太后满意地笑着说道:
  “你倒是还有些良心,不像你那老婆,发痴犯傻的。”
  樊哙出了宫,又专程去陈平处道谢。
  这就是陈平的聪明之处,在这错综复杂的宫廷争斗过程中,安然运转,非但无祸,反且因此升了官。
  虽然如此,事后,吕媭依旧对陈平抓捕樊哙一事耿耿于怀,坚持认为是陈平给高祖出的谋划。
  于是,吕媭多次进谗言给吕太后说:
  “陈平这个人,品行不好,作为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女人,不成体统。”
  吕媭说的是实情。
  虽然赢得了吕太后的信任,但陈平心里清楚,他跟樊哙的这个过节儿,虽说主谋不是他,可毕竟是他前去执行抓捕的。
  吕家眼下如此得势,那吕媭婆娘,针尖对麦芒般计较,是不会忘掉他身上有这笔账的。假如直接去解释,担心会越描越黑。
  有这颗定时炸弹在,陈平不敢得意忘形。单单是收敛还不够,得采取点手段让吕氏的人完全放弃对自己的戒备。
  于是,陈平开始整天不问政事,今天请这个喝酒,明天去那里应酬,每日里酒海肉山。
  除此之外,陈平又收了几个漂亮美眉的姬妾,时常做做新郎。
  这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陈平如此做,心里有数,关键是拿捏准了吕太后的心思。
  所以在听到宫内的眼线,给他报告的吕媭给吕太后进的谗言后,不仅没加收敛,反而天天手握酒杯混在脂粉堆里,变本加厉做得更过分,
  吕太后听说陈丞相整天只顾吃喝玩乐,暗自高兴得不得了。
  又一次,陈平进宫汇报完本职工作,正好吕媭进来了。
  吕太后就当着吕媭的面对陈平说道:
  “俗话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不管别人说什么,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
  “你只要好好干,不要怕吕媭说你的坏话,朕心里有数。”
  自此,陈平的心思就转移到怎么跟吕太后打交道了。
  当吕太后想封吕氏的弟兄们为王,征求意见时,与“少文,任气,好直言”的右丞相王陵否定的看法不同,陈平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
  这件事,吕太后又掂量出两位丞相谁离她近,谁离她远。
  没过多久,吕太后就将王陵迁为太傅,将陈平荣升右丞相。
  陈平在高祖在世时,就看出吕太后这个女人,酷爱权力,更喜欢专权。
  在她眼里,什么亲情,什么儿女兄弟,都不能超过她对权力的喜爱。
  这时的陈平,作为右丞相,越不关心朝政,越不把丞相这顶乌纱帽当回事,不来碍手碍脚,吕太后就越喜欢。
  吕太后不仅没有因为妹妹的话,疑心陈平,反而更加信任他。这给陈平心里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陈平很会察言观色,最能趋利避害。在吕太后的威权下,官也做大了,名也有了,装糊涂混日子是最稳妥的选择。
  看似明哲保身,陈平实际上在等待时机。
  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无论是红脸、白脸,陈平都时不时进行客串。
  就像舞台上,那些画好了妆演唱的角色,此时的陈平什么都得演,关键看拉开什么背景,身边站着怎样的对手。
  陈平的天赋就是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另外再加上乱拳出击,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自己不被置于危险的境地。


第478章 王侯掮客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樊哙病逝,吕媭的儿子樊伉袭爵舞阳侯,吕媭的女儿则嫁给营陵侯刘泽为妻。
  刘泽,沛郡丰邑人,与高祖同为一族,是高祖的远房堂兄弟。
  高祖一开始任刘泽为郎中,后来,作为将军参与攻打陈豨,因军功封为营陵侯。
  而在吕太后当政时期,在其大肆杀戮刘氏子弟的情况下,刘泽竟能逆势封为琅琊王,这期间,不得不说是一个小人物的功劳。
  这个小人物,就是田子春。
  田子春其人,史上记载很少,但后世的生活中,尤其在天子脚下,总是有很多类似田子春之流——政坛掮客。依靠认识某些权贵,靠云山雾罩,左右忽悠,牟取利益或发家致富。
  但田子春比后世那些坑骗之徒,好就好在,迷途知返,不仅收获了金钱,而且还真帮刘泽办成了由侯而王的大事。
  之所以能使刘泽封王,田子春还得感谢吕氏一族的帮助。
  这远绕的,让洒家先喘口气。
  话说吕太后废掉了不听话的少帝刘恭,改立刘弘为儿皇帝后,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又一件烦心事摆在她面前了。
  这件事得从吕家第一个被封为王的太后之侄吕台说起。
  吕台被封王后,一时间陡然而贵,门庭若市,风光无限。
  都说豪门家容易出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吕家也不例外。
  在飞黄腾达后,吕台的儿子吕嘉,仗着父亲的地位和威望,胡作非为,多次公然违法,已然引起了公愤。
  今天这个告吕嘉强抢民女,明天那个告吕嘉占了他的田地,后天又有人告他聚众打架斗殴。
  总之,这世上本来就有坏人,告状的人多了,这个人就更坐定了坏人之实。
  吕太后在接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状告奏折后,大为头疼。
  考虑到封吕台为吕王后,命不假年,英年早逝,她又让吕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但这个吕嘉的恣意妄为,实在是让她这个太后很没面子。
  为了吕家的声誉,也为了堵住别人的口,吕太后亲自叫来吕嘉进行了警告和劝说。
  然而,对于太后的警告,吕嘉是左耳进右耳出,嘴上说一定改过自新,但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
  吕太后忍无可忍之下,只好痛下决心,决定废了吕嘉的爵位封号。
  废吕嘉容易,吕太后为谁来接任吕国之王的位置犯了愁,思来想去,她把目光停在了吕台的亲弟弟吕产身上。
  在承袭制的历史上,弟弟代兄长的职位,也属于惯例。
  但若立吕产为王,虽然有足够的理由,否则,由太后自己提出来,总觉得不太妥。
  于是,吕太后又开始了她的惯用手段,先放出要废掉吕王吕嘉让吕产来继位的风后,再等人来提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