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薄姬因为极少被汉高祖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地。
高祖死后,主政的吕太后大开杀戒,将高祖的儿子几乎赶尽杀绝,只有刘恒和刘长幸免于难。
这不是吕太后心软才刀下留人,而是代王刘恒及其母亲薄姬“无欲无争”的姿态保全了他们的性命。
薄姬知道宫廷斗争的残酷现实,便苦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的精髓,走上清净无为的道路。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代王刘恒无意也没有能力与其他皇子争夺继承权,甘愿被分封到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地带为代王。
刘恒在没有其他皇子愿意来的偏僻地方为王,几乎被朝野遗忘,正因如此,才躲过了迫害。
其后,代王刘恒在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因此大安。
另一方面,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母亲的悉心教导,养成了代王谨慎沉静的性格。
更重要的是,这为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吕太后死后,大臣们在寻找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时发现,刘恒这位远在边疆、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是很好的继位人选,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朝廷的使者,第一个反应不是兴奋,而是警觉和疑心。
于是,召集属臣们商议,以定行止。
一时间,属臣们议论纷纷,意见各不相同。
郎中令张武上前谏阻道:
“朝上大臣,都是高帝的旧将,素习兵事,专们玩阴谋诡计。”
“之前,从高帝到吕太后,强力手腕统治,他们不敢胡作非为,现在他们剿灭了诸吕,血染京城,为什么要从外地迎立藩王?”
“大王不应该轻信朝使,就说有病不能前往,借此推辞,以观察情况的变化。”
话音刚落,中尉宋昌上前奏道:
“郎中令所言,说得不对。大王得到这一机会,应该赶快启行,以免日久生变,何必多疑?”
“臣料定大王此行,安稳万千,不需要多虑。依臣看来,出行有四个保障。”
“这第一,大王试想,暴秦失政,豪杰并起时,哪一个不想称尊,最后得到帝位的,终属刘家。至此,天下都屏息敛足,不敢再存奢望了。”
“这第二,高帝分封子弟为王时,地势如犬牙交错,形势固如磐石,天下无不畏威,汉兴以后,废除了秦的苛政,简化了法令,普遍施以恩惠,人心也都悦服,怎能动摇。”
“这第三,就是吕后称制后,立了诸吕的三个王,擅权**。这次陈丞相用谋,周太尉持符节入北军,奋臂一呼,将士们皆左袒,助刘灭吕,可见得天意归刘,并不是专靠人力。”
“现在,即使大臣们想搞政变,百姓也不肯听从,如何成事?何况内有朱虚后和东牟侯,外有吴、楚、淮南、齐、代诸国,互相制衡,有异志的大臣也必不敢动。”
“最后一点,现在高帝的儿子,只剩下淮南王与大王二人,大王年长,又有贤圣仁孝的美名,传闻天下,所以,各位大臣顺从民意,派使来迎大王,大王尽可前往,统治天下,何必多疑呢?”
代王刘恒平时性格就谨慎,听罢大臣们的建议,还有三分疑意,于是,就回到后宫见母后。
薄太后以在宫中的经历,耳闻目睹了宫中的血腥,此时尚心有余悸,不敢让代王前去。
代王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结果达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爻辞云: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这个结果表明: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卜卦人马上即位做天王,将家族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夏启延续夏禹那样。
代王道:“寡人已经为王,还做什么天王呢?”
卦师即向代王解释道:“天王就是天子,与诸侯王不同。”
于是,刘恒初步决定入京即位。
为了以防万一,代王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深怕中计,丧命黄泉。
代王先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
薄昭到了长安,直接去拜会太尉周勃。
周勃宽慰薄昭,让他放心,朝中大臣诚意迎王,誓无他意。
薄昭立即返回报告代王这一喜讯。
代王刘恒这才笑着对宋昌道:“果如君所言,不必再疑。”
随即,备好车驾,与宋昌一同登车,令宋昌担任骖乘,随员只带了张武等六人,一路西行,奔长安而来。
到了高陵,离长安城几十里的时候,刘恒还不放心,又让宋昌先进城探路。
宋昌到达渭桥,见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
宋昌下车告诉大臣们,说是代王就在后面,特来通报。
大臣们齐声说道:“我等已恭候多时了。”
宋昌见群臣全体出迎,知道这事靠谱了,于是,登车回到高陵,请代王安心前进。
于是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都跪伏在地,以臣礼拜见刘恒,刘恒亦谦逊回拜。
太尉周勃进言说:“臣要求屏退左右,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
宋昌代为回答道:
“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
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
刘恒辞谢说:“请到京都代邸再议。”
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进入代邸。
高后八年闰九月中,右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率领群僚,上书劝进。略云: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柴武,御史大夫张苍,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张揭等,再拜言大王足下。
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等与列侯吏二千石公议,大王为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代王看罢劝进书,推辞道:
“奉承高帝宗庙,乃是重事,寡人不才,未足当此,愿请楚王到来,再行妥议,选立贤君。”
大臣们又再次当面恳请,并都俯伏在地,不肯起来。
代王逡巡起座,西向三让,南向再让,还是向众臣固辞。
陈平、周勃等齐声道:
“臣等几经恭议,现在奉高帝宗庙,唯大王最为相宜,无论天下列侯万民,无思不服,臣等为宗庙社稷计,原非轻率从事,愿大王幸听臣等,臣等谨奉天子玺符,再拜呈上!”
说着,即由周勃捧着玉玺放在案上,坚持要代王接受。
代王刘恒方应允道:
“既由宗室将相诸侯王,决意推立寡人,寡人也不敢违众,勉承大统便了!”
群臣山呼万岁,舞蹈称贺,即尊代王为天子,是为汉文帝。
第489章 陈平的政治智…
汉文帝即位后,东牟侯刘兴居进奏道:
“此次诛灭吕氏的过程中,臣惭愧于没什么功劳,今愿奉命为您清理内宫。”
文帝当即允诺,命他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一同前往。
两个人直奔未央宫,进入宫中,直接对少帝道:
“足下本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不应该做皇帝,请现在就让位吧”
一面说,一面赶走左右执戟的侍臣。
左右一见,纷纷散去。
夏侯婴当即叫来便舆,令少帝登舆出宫。
少帝刘弘战战兢兢地问道:“你们要把我载到哪里去?”
夏侯婴直接回答道:“出宫找个去处就是了。”
说着,命从人驾车出宫,到了少府署中,才令少帝下车居住。
刘兴居又逼使惠帝的皇后张氏,迁出皇宫,然后备好法驾,到代邸迎接文帝。
文帝当晚准备进宫,刚到端门,有十名不晓事的持戟卫士,拦住御驾,高声说道:
“天子尚在,足下怎得擅入?”
文帝不觉惊疑,忙派人快马去找周勃。
周勃听后,立即驰马赶来,晓示十人,令他们避开。
这十人才知道新天子到来,弃戟而逃。
文帝进入皇宫,心有余悸。当夜拜宋昌为卫将军,接管南北军,授张武为郎中令,巡行殿中。
文帝自己坐在前殿,命有司当即书写诏命,颁发出去。诏曰:
制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
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当天晚上,少帝刘弘暴死少府署中。
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梁王刘太三人,当时虽受王封,但都因为年幼无知,没到位就国,仍然留在长安京城。
这三人也同时被杀。
究竟这少帝与三王,是否是惠帝的儿子,已经无从证实。
不过这四个孩子,无罪无辜,竟都被杀死,即使真的不是惠帝的儿子,也不至于一杀了之。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随后,文帝大赏有功之臣,封太尉周勃食邑万户,赐金千斤;丞相陈平、将军灌婴食邑各三千户,赐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食邑各二千户,赐金千斤,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
封赏已毕,文帝于是尊母后薄氏为皇太后,遣车骑将军薄昭,带着卤薄,往代地奉迎到长安。
追谥已故赵王刘友为幽王,赵王刘恢为共王,燕王刘建为灵王。共王、灵王无后,只有幽王刘友有二子,长子刘遂,由文帝特许袭封,命为赵王。
瑯琊王刘泽拥立有功,封为燕王。所有从前齐楚故地,为诸吕所割封的,到此返还。
没过几日,文帝接到右丞相陈平上书,称身体患病,不能入朝。
文帝于是给了陈平几天假。
等到假满,陈平只好入朝面谢,当面请求辞去右丞相职。
文帝惊问什么原因?
陈平再次申奏道:
“高皇帝开国时,周勃的功劳赶不上臣,这次得诛诸吕,臣的功劳赶不上周勃,因此,臣愿将右丞相一职,让于周勃就任,臣心方安。”
文帝略一思索,答应了陈平的请求。
其实,陈平之所以这样以退为进,完全是他的老谋深算。
在整个诛灭诸吕乃至拥立文帝的过程中,陈平一直在幕后,周勃一直冲在最前面,包括最后的清宫之举,周勃也脱不了干系。
考虑到文帝知道当初高祖的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而且,在长安城外迎接文帝时,请求私下和文帝谈谈,陈平就已经知道了周勃的内心想法。
于是,文帝就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迁陈平为左丞相,罢去了审食其的相位。任命灌婴为太尉。
周勃得到任命后,心满意足地出了朝门,脸上不免洋洋得意的骄傲神色,而一旁的文帝却格外敬礼,注目送走周勃。
郎中袁盎,在一旁看了个一清二楚,出班启奏道:
“陛下视丞相为何如人?”
文帝道:“丞相可谓社稷臣!”
袁盎又道:“丞相乃是功臣,不能称为社稷臣。”
文帝问:“何出此言?”
袁盎道:“自古以来,社稷臣的所做所为,必然是君存与存,君亡与亡。”
“丞相在吕氏擅权的时候,身为太尉,不能拨乱反正,后来吕后已崩,各位大臣共谋讨逆时,丞相才乘机行事,据此邀功。”
“现在陛下即位,给予特别奖赏,礼敬有加。丞相不知内省,反而脸上有得意之色,难道社稷臣果是如此么?”
文帝听了,默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