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平笑道:“看来,今天定要一醉方休了。”
  魏无知大声叫道:“好朋友相聚一场,陈兄又要上战场,今天定要喝个高低出来。”
  褚布哈哈大笑道:“好,今天谁要是不喝醉,我可不饶他,走路走直线的,休想出这个门。”
  不多时,店小二取了四大斛酒,又拿来了棋具,在四人的几案前,摆开来。
  古时的六博,起于周,盛于汉唐,是朝野间盛行的一种棋类游戏。
  据鲍宏《博经》上记载:用十二枚棋子,六棋白,六棋黑,每人轮流掷头,谓之琼。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
  得到对方所有筹码,即为胜利,输者饮酒。
  后人有诗单道这“六博”道:
  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只缘获筹心欢悦,废寝忘食仍嗜迷。


第76章 投壶斗酒
  褚布先斟了一斛酒,从几案处起身,来到中间的棋盘前,嚷道:
  “来来来,谁和我先博一局。”
  “我来。”
  魏无知说罢,起身,同样举着一斛酒,来到棋盘前。
  “好,魏兄,你先还是我先。”褚布问。
  “掷博箸,大者先行。”魏无知嚷道。
  “好,我先来掷。”说着,褚布率先拿起博箸,当庭掷在塌上。
  “哈哈哈,我是六,最大了,该我先。”说着,褚布就要拿棋子走棋。
  “慢,褚兄,我还没掷,怎见得你先。”魏无知拦着褚布道。
  “我明明掷了六,你还能大过我的六么?”
  褚布瞪着铜铃般的大眼问道。
  “那可不一定,我要是也掷了六呢?”
  魏无知不服气,伸手拿起博箸,当庭一掷,结果,掷了个三。
  “哈哈哈哈,我说我最大,该我先吧。”
  褚布张着大嘴,笑着再次投掷了博箸,这次掷了个一。
  “哈哈哈哈,先又怎样,你才走了一步,看我的。”
  魏无知说着,拿起博箸,掷了个五。
  “怎么样,我走五步,哎,正好,我这个棋子可以变成‘枭’了,下一步,我就可以吃你的‘鱼’了。”
  魏无知一边走棋,一边揶揄着褚布,惹得褚布干瞪眼不服气。
  不移时,魏无知赢了一局。
  “来来来,罚酒,褚布,快喝罚酒。”
  “好好,我输了,认赌服输,我罚酒。”
  说着,褚布举起那斛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好,好酒量。”陈平在一旁击节叫好。
  “再来一局。”褚布不服。
  “别别,这局该陈平和石斗下了,咱俩旁观一局。”魏无知说道。
  陈平见两人斗的不可开交,笑着说道:
  “魏兄和褚兄继续‘六博’,我和石斗玩‘投壶’。”
  说着,吩咐小二拿投壶。
  “投壶”,是春秋战国时期,宴请时的酒桌游戏之一。
  最早时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
  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店小二很快摆上投壶,各拿五支箭,交给陈平和石斗。
  “对对对,你俩‘投壶’,来,无知,我就不信了,咱俩再来一局。”
  褚布抓过博箸,开始掷博箸。
  魏无知冲着小二喊道:“小二,再来四斛酒。”
  “来喽。”小二答应一声,拿酒去了。
  四个人喧嚣、游戏、斗酒,直喝得石斗和魏无知酩酊大醉,瘫坐在一旁。
  陈平和褚布酒量相当,但已有醉意,榻上只剩下二人相对而坐。
  褚布举起酒杯,对陈平说道:“陈兄,这杯酒共饮,我有件事说与你。”
  陈平举起酒杯相对:“褚兄共饮。”
  说罢,两人手起,分了两三次,才把酒杯喝空。
  与先前手起杯落的气势相比,都犹豫了许多。
  之后,互相望了望,都笑了起来。
  陈平说道:“褚兄有话请讲。”
  褚布道:“这次陈兄赴边关,为兄不能陪你前往,好在只有一个月役期,很快就会过去,想必陈兄回来时,我那时还没回来呢。”
  陈平问道:“褚兄意欲何往?”
  褚布说道:“前日,仓海君寄书来,邀我下邳一行,我这几日,将家里安顿停当,即当便行。想来往返需两月余,待兄戍边回来,我尚在路上。”
  陈平道:“仓海君相邀,不知褚兄此去可会见到张良兄呢?”
  褚布道:“此去下邳,正为此事,张良兄亦在下邳。”
  陈平一拱手,“劳褚兄代我再拜张良兄,就说我因杂事缠身,不及赴谒。”
  褚布回礼,“好说,一定带到。”
  两人推杯换盏,直喝到夜色阑珊,酩酊大醉。
  …………………………………………………………………………………………………
  陈平记不得是怎样回到城外家的。
  次日,只睡到日上三竿,方醒。
  张姜吩咐如烟,给他端来了杨梅汤,看着陈平一口气喝了一大碗。转身又去盛了。
  “夫君,昨日饮酒可是尽兴,从没看到夫君醉成如此。”
  “褚布、无知、石斗,我们四个,六博、投壶,斗酒,整整一个后晌,在‘胡记酒舍’,每人喝了能有一坛酒,确实过量了。”
  “难得如此开心,开怀一醉,倒也无妨。听说那石家被籍没查抄了,也值得一醉。”
  张姜理解地说道。
  陈平也不详细说破,借势说道:“再有几日就要赴边关,他们给我践行,喝到兴致处,不免拼起酒来,就连褚布这家伙,从没看他喝酒打晃,也喝到扶墙了。”
  “你们这些男人啊,一拼起酒来就不要命,不过偶尔可以,毕竟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夫君可要节制。”
  陈平颔首:“夫人批评的是,偶一为之,今后当引以为戒,省得夫人挂心。”
  张姜用手指,轻点着陈平的脑袋:“你呀,就是嘴好。”
  正好,如烟端着另一碗杨梅汤进来,瞧了个正着,想扭身避开,已经来不及了。
  只好上前,怯生生地道:
  “姑爷,杨梅汤来了。”
  陈平望着如烟粉红着小脸,接过汤碗来,一口一口地饮着。
  喝完,两个人出去了。
  望着如烟退出的身影,陈平不免出神。
  …………………………………………………………………………………………………
  陈平利用剩下来的几天时间,教会了哥嫂,如何弄面引子(注1),如何发面,如何醒面,包馅,上屉蒸,经过几次失败后,终于蒸出了一锅雪白的大馒头。
  依照户牖乡时的办法,陈伯带着王好,把做好的大馒头,挨家挨户将附近街区的邻里们送了个遍。
  这次,陈平没用参与意见,倒是陈伯主动提出来主动去做的。
  陈平会心一笑,看来兄长的经商状态,已经渐入佳境了。
  自此,陈氏作坊,不仅出产乳脂,赠饮豆浆,而且每天有雪白煊软的大馒头售卖,生意更加火爆不说,收入也自然翻番。
  与乳脂不同,除了作坊自己出售馒头外,陈平告诉哥嫂,对于馒头的技术,尽可以公开传授,不必拘泥自家作坊。
  虽如此,每天作坊外排队的人仍有增无减。人们已经认准了陈家兄弟的产品,哪怕王好反复强调,馒头都是一样的,也无济于事。
  这些主顾们,坚持认为陈氏作坊的馒头最好吃,很大程度上,是爱屋及乌的心理作用。
  望着顾客盈门、日益兴隆的作坊,陈平知道,自己穿越以来的第一个计划,基本实现了。
  几日后,告别了依依不舍地张姜、兄嫂、如烟和小狗,陈平随役卒队伍,开赴了边关。
  注1:面引子:指发面用的老面、面肥、老酵头。是典型的天然酵母,用自然方法培养的酵母,是人们自古以来发酵面粉的唯一方法。


第77章 庄后密谋
  按下陈平戍边服役不表。
  这日,褚布离了阳武县,迤逦取路投下邳而来。
  免不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沿途看些风景。
  路上约走了二十日光景,眼看到了下邳地界。
  这日,时过中午,褚布已远远望见下邳城池,颇有气派。但见:
  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独秀耸长空。圯桥三进泥中履,羊寺遥闻夜后钟。地见虹霓千丈翠,渔艇晚照一江红。陵台夜月依然在,惟有官湖景不同。
  褚布近前来,打听仓海君住处,早有人指道:城西南,门前三株大槐树的庄园便是。
  褚布别过那人,望城西南而来。
  不一时,早到了庄园门前。
  褚布上前对庄客施礼道:“烦请禀报,阳武褚布,专程拜访仓海君。”
  庄客进去了。
  很快,仓海君疾步迎了出来,远远地高举手臂,大声叫着“褚兄”,身后紧跟着张良。
  三人互相施礼已毕,张良上来携褚布手道:
  “褚兄一路辛苦,来得好快啊。”
  仓海君道:“可不是,我与公子计算时日,怎么还得三五日,没想到褚兄今天就到了,快请快请。”
  说着,前面引路,三人相携进庄。
  待仆人伺候褚布洗漱更衣毕,三个人至庄后一草亭上坐下。
  仓海君吩咐下人,早已摆好宴席,
  张良坐了主位,褚布坐了客位,仓海君陪坐。
  席上水陆俱陈,珍馐佳肴,三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说些别后的闲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褚布率先说道:
  “仓海君投书相邀,又闻子房兄在此,特专程赶来。褚布乃一介布衣,浑身上下有的是力气,不知有何可用之处,但说无妨。”
  仓海君道:“自上次阳武一别,已半载有余,我和公子无时不记挂着褚兄。尤其是子房兄,心中甚是割舍不下。”
  褚布冲着张良一抱拳:“公子厚爱,褚布愧不敢当,但不知公子为何器重褚布。”
  张良举杯,对褚布道:“褚兄,远道而来,先满饮此杯,听我慢慢道来。”
  褚布举起酒杯:“别说一杯,一斛又何妨,来,共饮。”
  说罢,三人碰杯。
  放下酒杯,张良说道:“褚兄,自阳武一别,我与仓海君历经魏、赵、燕、齐、楚地,走遍各国驿道,只为一件事。”
  褚布问:“走这么远的路,为着何事?”
  张良一板一眼地道:“刺秦。”
  褚布:“刺秦,这和驿道有什么关系?”
  张良道:“秦宫室守卫严密,外人难以接近,自荆轲之后,更是加紧了秦王身边的防护,像荆轲般刺秦,已难以实现。”
  “然这秦王嬴政,好大喜功,凡掠夺的城池或所灭之国,定去巡视一番。”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秦王出巡的路上,提前埋伏,待车驾经过,然后施以刺杀,方能成功。”
  褚布一拍大腿:“对啊,此计甚妙,沿途路程遥远,又不便处处警戒,正是可以下手的好机会。可是,怎么知晓秦王出巡的时间和路线。”
  张良道:“这是问题的关键,我已派人在咸阳城布下耳目眼线,随时了解秦王的出巡消息。”
  “一旦有消息,会通过我建立的网络,逐次传递。”
  褚布赞叹道:“公子为刺秦,可说是费尽心机,这一计划,可要极其周密才行。”
  张良点头道:“褚兄所言极是,除了咸阳主事之人,路途上传递信息的,只传递暗语,对所传内容,丝毫不知。为的就是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