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几米开外的老者又说话了:“小子,去,把鞋子给我拾上来。”
在确认了老者在和自己说话后,张良惊愕致极。
原来,老者那条搭在栏杆上悠荡的腿,不知怎地,将脚上的鞋掉到桥下去了,不偏不倚,正在水边,再偏一点,就掉进水里,被水冲走了。
张良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自己为老不尊,悠荡腿,把鞋掉下去了,凭什么我给你去捡,而且还叫我‘小子’,太嚣张太猖狂了。
趁着酒劲,张良想上去给他一顿老拳,转念一想:对方年纪那么大,争执起来面上也不好看,何况,打老人,智者所不为也。
但要自己下去捡那只臭鞋,张良心里委实不愿意。
他转过头,看着老者。
老者脸上一副理所应当,颇为自得的表情。
张良心里阿Q起来:奶奶的,就当给孙子捡一次鞋。
阿Q完毕,张良左右看了看,见没人在意,转身下桥,去水边拾起那只他认为很臭的鞋来。
至于是否很臭,张良不想闻,也不愿去体会那股想象中带着酸味的臭气,更舍不得吐出来刚吃到胃里的美酒和美食。
回到桥上,张良刚想把鞋子递给那褐衣白发老者,只听那老者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给我把鞋子穿上。”
“什么?”张良以为自己听错了,反问道。
“我让你把鞋给我穿上。”褐衣白发老者继续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道。
这,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张良的心里,一把业火已经烧起来了。
但张良没有发作,张良是什么人,受过系统的贵族式教育,深谙为人之道。
他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也知道,尊老是年轻人必备的美德。
何况,既然自己已经忍气吞声地下桥将鞋子取上来了,好人干嘛不做到底,就像给自己家的老人穿鞋一样,给他穿上又何妨呢?
想到此,张良笑了笑,努力将心中的业火熄掉,走到老者身边,像在家孝敬长辈那样,直着身子,屈膝恭恭敬敬地给老者将鞋子穿上。
老者伸着脚穿上了鞋,动了动脚趾头,似乎在体验穿上鞋子的感觉。
看张良低眉顺目的样子,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搬回栏杆上的那条腿,一言不发,看也不看张良一眼,径自咯咯笑出声地离开了。
张良站在原地,满腔的郁闷。
这是什么事儿呢,凭栏看风景,好端端的没招谁惹谁,冒出个老头,让自己给他拾破鞋穿破鞋,临了,连句天底下最廉价的‘谢谢’都没有,这、这是什么事儿啊。
好在自己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否则,换另一个人,早就大耳刮子抽过去了。这真是,人在桥上坐,事从身边来。
更奇怪的是这个老头,无缘无故放什么脚在桥上,还故意把鞋弄到桥下,又命令我给他捡鞋穿鞋,他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张良正在桥边上狐疑瞎猜,那走出一里多地的褐衣白发老者,转回身,又向着他走来。
他又回来了。
张良看着那老者向他走来,心里揣摩着“这老家伙还要干什么”时,老者已经在他面前站定,开口说道:
“你这后生,似是可教之材。五天后,天亮时在此等我。”
张良满腹的狐疑,不明就里,但出于对老者刚才这一系列的举动的好奇,他决定干脆陪老者玩玩,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于是,张良继续拿出谦恭的态度,对老者行了一个跪礼应道:“喏。”
看着老者远去的背影,张良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向着仓氏庄园的方向走去。
思虑了几天,张良纠结着要不要赴约,担心老者是在戏弄他。
转念一想,即使戏弄又何妨,大不了起个早,那个老者看似不凡,有仙风道骨貌,何不看看去呢。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便如约来到了桥上。
远远地,隐约就看见老者的身影。
张良走近一看,果然是那个老者。
依然是褐色粗布短衣,两道白眉剑竖,怪道:
“和老人相约,竟然来得这么晚,这是尊老的礼节吗?回去吧,快回去,五天后,还是这里,天亮时再来。”
五天过去了,这次张良吸取了教训,公鸡刚打鸣,就爬起来赶到桥上。
但老者又在那里等候了,老者怒道:“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五天以后再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觉也不敢睡了,挨到夜半时分,早早便到了桥上。
过了一会儿,老者翩然而至。
见张良已在,笑道:“这还差不多,像个成事的样子。”
说着,老者伸手从怀里取出两部书来,道:
“读了此书,可做帝王师。十年后天下将大变,你将辅佐一代明君,夺取天下。而后再十年,可来宁北山寻我,随我一起游。”说着便不见了踪影。
张良等到天透亮,将书打开一看,方知是《太公兵法》和《素书》,心里才明白,自己遇到了仙人。
不远处的暗影里,恢复原貌的赤松子,看着桥上的张良,手捻着胡须对着阳武的方向笑道:
“陈平,你的搭档业已选好,后面就看你们的了。”
(第一卷 完)
【作者题外话】:本书的第一卷 《蛰伏乡里》到此结束了,很多读者大大,可能认为节奏偏慢,很多都是日常。但,陈平在这些日常里,通过乳脂改善生活、追女娶妻、社宰分肉、周旋肆师、智斗石涧等等细节,展现了他不一样的智慧和谋略,为下一步出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第二卷 《出山》,将围绕着秦军灭魏,辅助魏王及公孙敖,如何守卫大梁城,如何带领褚布与秦军展开游击战,袭扰战,帮助魏王改革军制,以弱胜强,以及被魏王身边人进谗言,功亏一篑。。。。。。,欲知后事如何,且看八十章以后分解。
第二卷 出山
第80章 伐魏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辛卯,即公元前225年,春。
秦国都城咸阳。
气势磅礴的秦王宫,咸阳宫,早朝。
一代雄主,千古一帝,此时的秦王嬴政,驾临章台宫王座之上,文武百官排列两厢。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班部丛中,早有丞相王绾出班奏道:
“自陛下亲政以来,先后剿灭韩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攻占燕国都城,燕王逃窜辽东,我大秦帝国之威,已遍加海内。”
“仗陛下之鸿福,凭我大秦将士勇猛,荡平北境,燕赵之地尽归秦属,指日可待。”
“现今,山东诸国,仅剩魏、楚、齐三个诸侯,论综合国力,魏国相对较弱,灭韩之后,我军可直接东出,一举灭魏。如此,我军可趁势,向东直接击齐,向南直接灭楚。如今天气渐暖,正好用兵,臣请陛下,兴兵伐魏。”
秦王御座之上听罢,颔首道:
“灭韩,伐赵,讨燕,都在寡人之策内,现今,北方战事已接近尾声,伐魏当为如今大计,选良将东出,势在必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皆出班附议:“陛下所言极是,现今正当伐魏大好时机,可遣将即行。”
秦王问武部班丛道:“诸位爱卿,若伐魏,当遣何人领军呢?”
大将军王翦出班奏道:“臣,恳请领军伐魏。”
秦王摇了摇头,道:“量此区区魏国,何劳老将军亲自出马。”
上将军李信出班奏道:“臣请领军伐魏。”
秦王依旧摇了摇头,转而对左将军王贲道:“去岁,爱卿伐楚,一月间立下十几城,可谓少年英勇。这次还是由爱卿来领军出征,若何?”
王贲出列道:“谨遵陛下之命,定当不辱使命。只是若伐魏,微臣有一请求。”
秦王道:“爱卿请讲。”
王贲看了老父一眼道:“微臣请求,即刻停止进攻魏国安陵,将安陵之军,悉数归臣调遣。”
秦王道:“去岁我军攻打安陵,本也是缓兵之计,既然魏安陵君咎不肯投降,那就一并交给你了,不知爱卿准备如何攻魏呢?”
安陵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在秦灭韩之后,原来韩国的领土,悉数划归大秦,秦国的战略前沿,已经深入到了魏国腹地。
而魏国的西部地区,作为魏国在秦韩之间的联系纽带,就成了两国之间的屏障。地理之争,首当其冲。
安陵正好处于其间,通过一个狭长地带与魏国腹心连接,如果将安陵纳入秦国,那么魏国西部的召陵、襄城、鲁阳、昆阳等地将成为域外飞地。
一旦成为飞地,魏国西部这个板块,几乎就等于送给秦国一般。秦国何时想取,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这无异于断了魏国一支臂膀。
秦国虽有实力击败魏国,但要真正灭亡魏国,恐怕也不是上来就一阵猛打猛冲了事,所谓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所以,秦王首先想到的是智取。
基于此,李斯向秦王进言,使用此前在各国之间,屡试不爽的离间计,兵不血刃拿下安陵以西魏国属地。
离间的对象,就是魏国的宗室,安陵君魏咎。
安陵君魏咎,是魏王假的亲兄弟,封地在安陵,或称宁陵,所以史上安陵君又称宁陵君。
李斯认为,安陵君十几岁年纪,做事冲动,又有野心,这种未经沧桑的雏鸟,正是秦国离间的绝佳对象。
李斯的这个战略似曾相识,三十多年前的长平之战,秦国拿下韩国野王等地,让上党郡成为韩国的飞地,正是运用了此计,这次谋划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王首肯了李斯的办法,立即派使臣,出使安陵,对安陵君亮出了秦王给出的底牌,秦国用五百里封地交换安陵城。
五百里封地,足足是安陵城的十倍,几乎是现在魏国国土的三分之一,听起来十分的诱人,何况还能增加魏国的疆域。
安陵君年纪虽小,但颇有心计,征询属下舍人意见,舍人为他回忆起一桩往事来。
这个往事不是韩国的野王之域,而是著名的秦昭襄王,用十五座城换赵国和氏璧的故事。
那时,如果不是蔺相如,恐怕和氏璧已无法完璧归赵。
所以,秦国,虎狼也,向来不守信用。秦王允诺的五百里封地,明显是一座空中楼阁。一旦安陵君离开安陵,秦军将兵不血刃占领。
安陵君看透了秦国的这一阴谋,决定不做明确答复。
明明打不过,又不能立刻回绝,那就使用“拖”字诀。
秦国当然有后续手段,区区一个小毛孩子,未经战阵,那就用大军吓唬吓唬他,逼他就范。
于是,秦国立即施加军事压力,一支五万人的秦国军队,开抵安陵城下,安下营垒,摆开一副准备攻城的架势。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使大军临境,安陵君却根本没有任何向秦国妥协的意思,他决心与安陵城共存亡。
这一次,秦国低估了年纪不大的安陵君。
做为魏王假的亲弟,他信念坚定,威武不屈,宁死不肯辱没魏氏家族的名声。
安陵城中,五千魏军在安陵君魏咎的统领下,受其鼓舞,士气高昂,竟然无人有胆怯投敌之心,个个争先修筑工事,准备战具,甚至城中百姓,也武装起来,只等与秦军拼命。
这支五万人的秦军,泰山压顶而来,看似气势汹汹,目的在于施加压力,却并非要攻打安陵。
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