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谋无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军步步逼近城墙,城墙之上,毫无反应。
  这是大战前难得的宁静,这宁静打破之后,将是人类之间最残酷的厮杀。
  秦军后军,鼓声又起,又一波抛石、火箭,向城头袭来。
  城上多处火起,不时有受伤士卒的叫喊和咒骂声传来。
  就在远程攻击又起的同时,秦军步卒进攻开始了。
  盾牌后面的三列锐卒,顺势单腿跪地,向上举弓拉箭,对着城墙上的女儿墙垛口,射出那著名的三棱箭。
  瞬间,数千弩箭,一起射向城头。
  这秦军的三棱箭,可是史上赫赫有名。尤其那箭头,非比寻常,曾经助力秦军,攻城拔寨无数。
  当此时,诸侯各国的箭头都是扁平状,最大的弱点是,飞行中受风阻的影响,会偏离目标。
  而秦军的三棱箭头呈完美的流线型,锋韧部分,有一定弧度,非常符合现代空气动力学,方向性、瞄准性均好,飞行稳定。
  另外,三棱箭头有弧度的锋韧,会有很好的切割效果,更容易穿透皮质甲胄;造成致命一击。
  而且,最难办的,是箭头对身体造成的三棱型伤口,在尚没有外科手术的彼时条件下,救助和恢复都很困难。如果救助不及时,伤口极易感染和溃烂,受伤之卒往往因一个箭伤而致命。
  方向性、瞄准性好、飞行稳定,再加上穿透力强、杀伤力大,构成了秦三棱箭强大的威力。
  但至今有一个现象令人不解,三棱箭头工艺复杂,制造困难,箭头三个弧面完全相同;误差不超0。01厘米。在当时缺乏大规模机器生产,完全手工打造,科技水平远不如两千年后的今天,更没有精确量具和仪器的条件下,不知这高精尖的三棱箭头,秦国人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这样的秦三棱箭,远远领先于当时应有的技术水平;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未解之谜。而且,除了秦国,竟没有一国可以制造。难道是另一个类似陈平的穿越者而为?此为题外话。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秦弩在此时,确实横行天下,很多军队都尝过它的苦头。
  回到大梁城下。
  一阵弓弩齐射之后,刚才还蠕行的后排秦卒,瞬间变成了百米冲刺,刚才短促的“嚯嚯”声,变成了“嗷嗷”的怪叫。
  就像野兽,看到待屠的羔羊,上千锐卒举刃,像一群虎狼般,扑向城池。
  这种气势,乍一见,会令任何一个未经战阵的士卒胆寒。这也是秦军的战术之一,气势上先声夺人。
  西城墙上,守将田迹紧盯着眼前冲过来的秦军士卒,举起了右手,旁边副将在报:“一百步。”
  “八十步。”
  “五十步了,将军。”
  听到这句报告,田迹将举起的右手,用力向下一挥,大声嚷道:
  “射,给我狠狠地射,射死这群狗娘养的。”田迹恶狠狠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城楼处,司令兵红旗举起,与田迹的手同时落下,城墙上同时响起一片口令:
  “射,弩箭攒射。”
  守在女墙后面、射箭口旁的弓弩手,早已引弓搭箭多时,甚至那扣着弩箭扳机的手都酸麻了。听到这声命令,迅速将早已瞄好目标的弩箭放了出去。
  霎时间,齐刷刷五百支箭羽,像长了眼睛一样,直奔几十米开外的秦军飞去。
  这轮弩箭刚一离弦,另五百弩兵冲上前,迅速瞄准,发射出去,紧接着,又是另一轮。
  城墙上,仿佛是一架巨大的发弩机器,弩箭如飞蝗、似雨点,密集而又不间歇,对着秦军迎面射了过来。
  瞬间,冲在前面的上百秦兵倒在地上。
  有十几个受伤的,努力挣扎着站起身来,企图继续冲击。
  结果,迎面又是一阵弩箭,不得不眼睁睁看着漫天的飞羽,不甘心地倒了下去。
  即使箭雨密集,但仍挡不住眼睛发了红的秦锐卒。
  受《秦律》奖励军功和秦军严明纪律的驱使,这些锐卒们,本着“不斩敌首,即为战死”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往上冲。
  终于,护城壕上,搭上了十几架云梯,秦兵沿着云梯冲过护城河来,不时,有秦军中箭落水。
  田迹一见,忙对一个闾长说道:“快,组织劲弩,封锁护城河,不让秦兵过河。”
  “喏”闾长大声答应着,转身带着自己的百名劲弩手,冲到女墙下边。


第一百章 快射
  闾长带着百名弓弩手,冲到女墙边,对着扛云梯和踏着云梯过护城河的秦兵,一阵攒射。
  瞬时,云梯上,秦兵纷纷落水,攻势弱了下来。
  双方的箭矢,你来我往,在城墙上空交汇,织出了一张箭网,又互不干涉,直奔各自的目标。
  随着箭矢刺破空气的呼啸声,接着就是混杂其间人的叫喊和咒骂声。
  “噗”、“噗”、“噗”,
  “啊”、“啊”、“啊。”
  “妈的,射哪不好,射中了老子的屁股。”
  “哎呀,我的脚。”
  “去死吧,秦国佬。”
  “魏猪,让你尝尝老子劲弩的厉害。”
  嗯,“魏猪”,听起来像“喂猪”,如此紧张的战场上,竟有这么可笑的梗。
  真有猪,你有时间喂么?
  可是,战争却不是梗,那历来是男人们展现粗鄙、野蛮、热血甚至兽性的地方。
  此时,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凝聚在箭弩上,喷薄而出,箭矢、恶语交相呼应,射向对方。
  城下,前排的秦军,倒下了一片。
  更有甚者,竟有几支箭同时射在同一个秦卒身上、脸上、颈上。
  也难怪,魏军将秦卒放的距离太近了,盔甲也只能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大部分箭矢,还是像嗜血的蚂蟥一样,找到了它的归宿。
  但秦军的冲击依然没有减弱,秦卒就像是出笼的野兽,进攻变得更加疯狂。
  魏军的弓弩手们,边射边喊道:
  “这回,可要给我这弩箭好好开开荤。”
  虽然前面倒下了几排秦军士卒,但后面的锐卒们,就仿佛倒下的战友是指示路标一样,依然拼命地向城墙冲过来。
  纷纷,有城墙上的魏军中箭,倒在垛口。不时,更有从墙上中箭落下的魏兵。
  秦军,射术精湛,箭雨压制着城墙上的魏军不敢露头。
  魏军,依靠城墙掩护,依托射箭口,不断向下射击着。
  这是一场弓弩的比拼,更是远程火力的较量,双方各有优势。
  秦军后面的远程攻击依旧不断,抛石车带着呼啸声,将巨石砸在城头。
  石块将躲闪不及的守卒,砸成肉饼。
  脑浆、血水四溅。
  叫喊声、咒骂声,响成一片。
  秦军的火箭再次纷纷射向魏军的墙头,中了火箭的魏兵在城墙上翻滚着身体灭火,不时有士兵掉下城墙。
  “弩箭,射,攒射。”
  “抛石车,射。”
  “射,快射、快射。”
  田迹不断地发布着命令。
  听起来好像有点那个。。。。。。
  唉,汉语啊,怎么这么令人着迷?
  不过,城上的士卒哪有时间发笑。此刻;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了怒火,如果有喷火功能,都恨不得对着秦卒喷薄而出。
  城上的十几架抛石车不停地装石、发射,石块带着呼啸声,飞向后排正向城墙运动攻城设备的秦军。
  “嗖”、“嗖”、“嗖”,
  “啊”、“啊”、“啊”。
  秦卒阵列,连死带伤。
  城墙上,又是一轮攒射,城下,又倒下一片。
  城墙前沿的地带,已经躺着几百具秦军的尸体。
  第一轮攻击,秦兵死伤惨重,攻势明显弱了下来。
  蒙恬在山坡上望见,令旗一挥,第二轮攻击接着冲了上来。
  又是一样的阵势,只是比上番更猛,秦兵踏着先前倒下锐卒的血迹,更加凶猛地向城墙进攻。
  抛石车、火箭,一股脑地向城墙袭来,愤輼、修橹齐用,秦兵的劲弩更加猛烈,城墙上不时有士兵中箭,倒下。
  护城河和城门,再次成为双方攻守的焦点。
  为了阻止后面第二波秦军,田迹将城下的秦兵,交给了长矛队和标枪队,命令弓弩手,抬高望山(注1),一齐对着护城河对岸攒射。
  几轮攒射过后,护城河上,飘浮着一层秦军尸首,河水也被染成了血红色,一缕一缕地流淌着,汇集着。
  秦军的攻击力到底还是令人恐怖,即使前面尸横如山,后面的进攻依旧疯狂。
  这架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任何在他面前的阻挡,都会化于无形。
  可今天,秦军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抗。
  秦军的后续队伍潮水般冲上来,前面倒下,后面接着又冲上来,梯次进攻,波浪式向前冲着。
  在秦兵劲弩的掩护下,终于,几百名秦卒冲过了护城河,向城墙扑来。
  很快有几个云梯竖了起来,搭在城墙上。
  万胜门处,一些秦兵,从愤辒、修橹中钻出来,踊跃着沿着云梯登城。
  “快,滚木擂石,热汤。”
  田迹见城门处危急,连忙赶过去,指挥墙头士卒,临城向下攻击。
  城墙下秦军,不时被滚木擂石砸中,横下一片尸体。
  被热水浇头的秦卒,哇哇大叫着,蹦跳着,手捂脸嚎叫着,翻滚着。
  见云梯上已经有秦兵攀爬上来,田迹一声令下:
  “叉铲手,上。”
  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名兵卒,叉铲齐举,一声呐喊,沿着云梯向下铲着。
  这叉铲甚是厉害,沿着云梯,自上而下一铲,任何扶在云梯上的手,都会被铲断。
  瞬时间,几十个秦兵纷纷坠落。
  正好落在城墙下密布的两尺高的竹刺上,那些秦卒就像是糖葫芦一样,被竹刺穿了个正着,挂在上面,惨不忍睹。
  “长矛队,上。”“标枪队,上。”田迹不断地发布着命令、指挥着,脸上的肌肉扭曲,看起来分外狰狞。
  长矛手,手握丈八长矛,对着云梯上的秦军猛刺。
  这长矛太管用了,一架云梯,遭受呈扇面刺过来十几把长矛,秦军纷纷掉落。
  标枪队,齐刷刷投出几十把标枪,将云梯上的秦军纷纷刺落。
  但秦军的弩箭,也不是吃素的,趁着长矛队、标枪队在城墙处露头,弩箭纷纷射中魏军,十几名魏军倒在城头上。
  趁魏军攻势稍弱,早有手疾脚快的秦兵,登上城墙垛口,翻身上了城墙头,挥剑砍到了几个魏兵,杀开一个缺口,后续的秦军蜂拥而上。
  形势顿时危急起来。
  田迹一见,急忙回头对助战的护军都尉周印喊道:“弯刀突击队,给我上,堵住缺口,不准一个秦兵活着回去。”
  甬道处,周印率弯刀队在那里等候多时,此刻应声而出,一个小队,齐刷刷,一百柄环首弯刀,在阳光下闪着令人胆寒的光,高举着,杀向万胜门城楼。
  一时间,寒光四起,杀声震天,刀剑相撞的声音,令人不禁浑身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不到一刻钟时间,登城的秦军,全成了刀下鬼。
  随后、长矛队,标枪队,滚木擂石一起涌上,缺口瞬间堵上了。
  事后盘点,环首弯刀队,以八人战死,十三人受伤的代价,全歼三十七名登城秦军。
  环首弯刀,近身格斗,初显威力,首战告捷。
  注1:望山,弩箭上用来瞄准的准星。


第一零一章 决定性一击
  对刚才万胜门城楼前的突破和反击,仅仅引起了西城守将田迹片刻的紧张。
  待弯刀队解决完登城秦兵,田迹命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