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时,堂屋门口出现一个手拿锅铲的女子。农家女子打扮,头发挽成妇人髻,上面插着一根木簪,看起来有些土气。
“嫂子,我回来了。”陈平知道这是嫂子郑女,连忙叫道。
郑女从堂屋里走出来,嘴里还嚼着一根野菜。
“早听见了,正赶着做饭呢,那么大声,很怕别人不知道,又不是当了吏回来,有什么好大声的。”
郑女一边嘟囔着,一边递过一条粗布巾来给陈平,转身回到堂屋灶台上去了。
陈平接过布巾,来到水槽边洗脸。
陈伯拾起井旁的豆秧,一颗一颗地从上面摘着豆子。
待陈平洗完,陈伯也已经摘好了豆子,放进一个柳条篮里。
陈伯将豆子送进堂屋,对郑女说道:“我顺路摘了一些青豆子,正好煮一煮,晚饭添个菜。”
说罢,转身对陈平道:“一路上走的累了吧,快回屋歇一歇,很快就开饭了。”
陈平打量了一下院落里的布局,迎面坐北向南三间正房,东厢两间耳房,盛放农具、用具和杂物,水井靠近院门口,紧邻着一畦菜田。
陈平随哥哥陈伯进了堂屋,绕过在灶台前忙碌的郑女身后,来到西屋,显然,这是他的居所。
陈平环视了一下屋子,土坯的屋墙,黄泥涂抹。炕在南侧,炕上有一扇小窗,一条条的窗棂竖着排列在窗上,窗外的木板用一支棍子支起来,夕阳正斜射进来,照在墙上。
这时的窗户就是在墙上开个洞,竖着排几条窗棂,没有窗纸,用木板遮挡,白天支起,晚上放下来。
灶间树枝架在陶罐下燃烧煮饭散发出来的香气,传进鼻孔,令人肺腑颇爽,那是久违的乡土气。
陈平这屋,除了炕,只有一个木条凳和一个几案,显然,那是给陈平读书准备的。除此之外,就是炕上的铺盖了。
陈平放下包袱,坐在炕沿上,心想:“这就是陈家的家当,看来陈家的光景不是很妙啊,原以为有三十亩地,怎么也是个中农,看来高估了自己这个兄长的家产了,这副景象,连个贫农都算不上。”
陈平正在这胡思乱想,门一响,陈伯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陈平道:
“路上肯定饿了吧,先吃点这个,垫垫饥。”
“这是什么?”陈平望着有些发黑且油腻腻的布包,问道。
陈伯回头看了看堂屋,低声道:
“昨日不是姑姑节吗,我陪郑女回娘家,娘家用一只雁招待我,我把这只雁腿带回来了,正好你回来了,快吃了它,天热,再不吃,就留不住了。”
姑姑节,起源于晋国,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已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应个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人们称为“姑姑节”。
望着陈伯慈祥的面庞,陈平心口一热,暖流涌起。
在陈平储存的记忆里,有小时候他骑着陈伯脖子看社戏的情形;也有因他被人欺负,陈伯与人打架被人围殴的画面;还有更小的时候哄他逮蝈蝈、摸泥鳅,更有一次他下河洗澡玩耍衣服被偷,陈伯用席子卷着光着腚的他背回家的情景。
依稀还有父母去世前,牵着陈伯的手,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弟弟,不能让陈平受苦的画面。
陈伯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起早贪黑勤勤恳恳耕地种地,担负起一切的农活和养家的担子,亦父亦兄,对陈平的关怀无微不至。
而记忆中的陈平,多少有些“愤青”,或者属于躺平系列,每天无所事事,到处疯玩。
好在他有一个习惯让哥哥陈伯很欣慰,就是喜欢读书。
哥哥陈伯说:“你就在家读书,地里的活我都干了,家里有你嫂子呢,读累了就出去玩。读好了书就能当吏,当了吏就能出头,将来去大梁做个大吏,也让陈家风光风光。”
大梁是魏国的都城,离着这里有两天的路程。
可是,当吏这条路,看起来显然没有种田简单。
陈平,不是名门望族,没有人举荐,当吏,和后世的中彩票一样难。
陈平在脑中将有关的记忆梳理完,心中不免对自己的这个原主有些感慨:这个典型的“穷屌丝”,能有这样一个疼爱他的哥哥,真是他的福分。
像陈伯这样,有点好吃的舍不得自己享受,惦记着偷偷拿回来留给弟弟,就像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儿女,对那些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都一直留着,这种舍不得,何尝不是一种大爱。
想到这里,陈平已经打定了一个主意。
【作者题外话】:手里有银票的大大们,欢迎砸过来
第10章 菽和雁腿
陈平脑中正划过一个念头,只听见堂屋郑女在叫:
“开饭了,出来吃饭。”
陈伯闻声,将油腻的布包往陈平手里一塞,转回堂屋来。
陈平也随后跟了出来,顺手把那布包放在饭桌上。
堂屋北墙下,已经摆好了晚餐的陈设。
饭桌是四方型的,几块木板拼就,看起来不甚光滑,却很平整,上面有明显的斧头削砍的痕迹。
桌上除了三副陶碗、木筷,共有一饭、两菜。
饭是盛在褐色的陶缶里的,黄橙橙的粟米饭,后世的人称其为小米饭。
陈平知道,这是此时人们最主要的主食。现代人已经很少吃它了,多把小米熬成粥,据说有养胃功能。
黑色的浅底陶钵里,是水煮豆苗。看起来煮的火候有些过,绿中透着黄。
“煮成这样,可惜了里面的维生素,都被破坏了。”陈平心中暗想。
再看旁边的一样菜品,倒使陈平的眼睛一亮。
那是陈伯刚刚交给郑女的,摘回来的豆子,已经用水煮好,两千年后,仍是民间著名的小吃——水煮毛豆。
三个人坐下来。
陈平接过陈伯给他盛好的粟米饭碗,端起来刚要吃,发现郑女正杏眼含怒地斜瞄着陈伯。
陈平恍然,赶紧将米饭呈给郑女:“嫂嫂您先。”
郑女瞥了一眼正在盛第二碗饭的陈伯,推辞着:“不用,你先吃,我自己来。”
说着,不顾陈伯递过来盛好的米饭,自己在陶缶里又盛满了碗。
陈伯看了郑女一眼,没说话,转向弟弟道:“走了几十里路,累了吧,快吃饭。”
说罢,埋头干饭。
陈平调动了一下脑中的记忆,原来这嫂嫂对于自己这个小叔子,一向看不惯。
这也难怪,原主陈平整天不务农事,游手好闲,除了玩就是吃,偶尔躲在屋里,翻看那堆竹简。
贪玩,好吃,还不算,关键是原主还仗着他哥呵护,整天怼天怼地怼空气,时常大放厥词,满嘴一些惊世骇俗的话,与这乡里小民的身份,极不相称。
这也就罢了,可偏偏原主与他哥哥典型的庄稼汉身材不同,天生一副大长腿欧巴相,又不合时宜的白白净净,不时引得附近的女孩,三两成伴地从门前过,分明是想看看这陋土巷里,传说的顶级帅哥,到底长得什么样。
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炫帅耍酷,关键还没钱,典型的“穷屌丝”,这样的陈平,让他的嫂子怎么能喜欢。
刚嫁过来那阵儿,郑女还能以礼相待,时间一长,郑女对这个小叔子的怨气,就不自觉流露出来。
对于一个嫁为农人妇的郑女,自认为做得够可以的了。邻里乡亲,谁家会白养着这么大的一个后生,干吃饭不干活呢?
陈平脑海里读完了以上讯息,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拾起筷子,往嘴里扒拉粟米饭。
到底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粟米饭特有的香味,使陈平不由得心底赞叹。
若不是有些干硬,可以给这饭打满分。
不过,仅凭灶台上那个陶罐,上面的盖又不严实,要想煮烂米饭,要费不少柴火,想必也只能煮到这个火候。
嗯,看来,家里需要一口锅。
咽下一口米饭,陈平将筷箸伸向水煮豆苗,加了一筷,送到口里。
“唔”,陈平口中发出声音。
陈伯咀嚼着食物,看向弟弟,问:“怎么啦?”
陈平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陈平强忍着,咽下嘴里的豆苗,赶紧扒拉了一口饭压了压。
刚才豆苗入口,他差点没吐出来。
水煮豆苗,真正的清水煮,没有一点咸淡,略带豆秧的腥涩,那种怪怪的味道,令陈平有些作呕。
若不是早有准备,陈平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味道。
他疑惑地抬起头,问嫂嫂:“怎么没放盐?”
郑女嘴一撇,拉长了音调冲着陈伯道:“你弟问你,为什么不放盐?”
陈伯尬笑,一副极惭愧的表情:“这阵子时常打仗,道路不通,盐又贵了许多,家里存的盐不多,留作过年过节和接待客人用,家里平时隔几日吃一次盐。”
陈平知道,阳武位于黄河北岸,周围不产盐。何况,即使在盐产区,采盐也被官府控制,普通人是没办法采到盐的,而私自贩盐是违法的重罪,老百姓只能通过官方的盐坊购买,而且价格奇高。
陈伯转过头对旁边的郑女道:“去屋里捏一点,放到弟碗里。”
郑女好像没听见,头转向一旁,屁股没动。
陈伯刚想瞪眼,陈平一见,连忙拦住陈伯道:“兄长,不用,不用,我在山上和师尊天天吃盐,我不缺盐。”
“倒是兄长每天下田劳作,应该补充体力,不吃盐,身体没劲,干起活来怎么受得了呢?”
陈伯扒拉了一口饭,看着弟弟道:“我浑身有的是力气,只要早上吃饱了,干起活来就不累,就是收工回来的路上,肚子会不停地叫。”
说着,脸上露出笑来,显然在极力活跃餐桌上的气氛。
像陈平这样的农家,都是一日两餐,早晚各一餐,晚餐吃的比较早一些,一般在申时前后用完晚餐。
目的是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将一切收拾停当。
因为点不起油灯,又没有其他照明,一伺天黑,每家每户就都各自安息就寝。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典型的农耕社会习俗。
这样的夜晚,除了偶尔的犬吠,就是好事的夫妻之间,此起彼伏地进行着“造小人”的工程。
陈平见哥哥开始吃饭,打开桌上的布包,将那只雁腿放进哥哥碗里,道:“兄长,我不喜欢吃雁腿,我喜欢水煮毛豆。你干了一天活,给你。”
说着,赶紧抓起一把毛豆,用手剥开来吃。
见陈伯又将雁腿夹回到陈平碗里,郑女瞪大了眼睛,看着陈伯问道:“这雁腿哪来的?”
没等陈伯说话,郑女恍然大悟:“噢,原来昨天夹给你的雁腿,我说你怎么半天不吃,什么时候给揣回来了,你可真行啊。”
陈平见说,将雁腿夹到郑女碗里说道:“嫂嫂吃,我真的不喜欢吃雁腿。”
郑女连忙将雁腿又送回陈平碗里,“你还不喜欢吃雁腿,咱家的雁腿、兔腿、鸡腿什么的,哪次不都是放在你碗里,你吃吧,我和你兄长都不会吃的。”
说着,使劲往嘴里扒拉了几口饭。
郑女说的是实话,家里有这么个弟弟,也是独宠。
陈伯默不作声,努力干饭。
陈平只好将雁腿上的肉,拆开来,分别送到哥嫂两个人的碗里,自己啃着雁腿上剩下的肉。
陈伯没再推辞,嫂嫂郑女心里纳闷:这小叔子什么时候开始懂事起来,去了宁北山半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第11章 心中谋划
三个人吃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