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将军登到车顶遥望,只见不远处,黑压压的秦军铁骑,正缓慢地向后军逼来。
魏军的后军,虽也有八万之众,大多数是后勤和众卒,远没有前军和左右军的战斗力强。
但后军中,有三万后备军,这是整个军中的后备力量,战斗力也是蛮强悍的。
想到此,乐将军急忙将令旗对着后军一挥,示意后军变阵,将后备军突前,对付这秦军铁骑。
眼看着秦军的铁骑渐渐逼近,魏军后军还没变阵完毕,秦军的铁骑,就开始发起了进攻。
秦军铁骑的战斗力,是此时诸侯国中最彪悍的骑兵,就连当年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造后的赵边骑,也不是他的对手。如果真要较量的话,褚布改革后的魏轻骑兵,倒可与之一战。
可惜,这仅有的三千褚布骑兵,早早地投入到两翼,充当了“炮灰”,现在迎着秦国铁骑的,只是后军的弩箭和戈戟矛阵,一攻一守,双方的一番恶战在所难免。
眼看距离后军只有百步左右距离,秦军的铁骑,玩起了掠阵战术。
第一三六章 铁鹰锐士
所谓的掠阵战术,就是骑兵在距敌百米左右,秦弩有效杀伤的范围内,上百匹马一起横向跑动,在跑动中,张弩搭箭,向敌军施射。
这样的骑射,就仿佛移动的弩阵,一排排轮番启动,上百支弩箭,齐齐射向魏军。
魏军这边,同样也组织弩箭进行还击。
但秦军的骑兵是移动的,虽然也不时有秦骑兵中箭落马,或者中箭的马匹负痛将背上的骑兵掀下来,但远远比不上这边中箭倒地的魏军多。
因为,马上齐射,是秦军骑兵的必修课。而射中移动的骑兵,却不是魏军士卒的考核内容。
这样以长治短的结果,不到半个时辰,魏军的阵中,已经倒下上千的士卒。
军队中往往就是这样,当军中的损失达到一定比例(一般情况下,百分之二十是崩溃线)时,士卒的心理就会产生恐惧的情绪,除非你是铁血训练的铁军,否则,很难控制这种情绪的蔓延。
现在的魏军就是这样,见地下倒下上千名士卒的尸体,后面的士卒迟迟疑疑地不敢向前。
秦军骑将一见,时机已到,抽出阔刃短剑,在空中一挥,大喊一声“跟我冲。”
顿时,千骑奔腾,万蹄翻飞,五千铁骑,就像平地里刮起一阵俱风,铺天盖地的向魏军扑了过来。
后人专门有诗,单道这秦军铁骑:
铁骑驱兵出塞垣,羽矢离弦下天门;三千里外征顽虏,十万军前龙骧奋。
魏军士卒虽然畏惧箭雨,但已陆续组织起盾阵,戈戟矛林立,加上弩箭齐射,试图阻止秦军铁骑。
无奈,秦铁骑的规模太大了。五千匹战马,奔腾起来地动山摇,如林的戈戟刀枪闪着寒光,加上彻天震地的怒吼,仅仅是这气势,已经令魏军新兵胆寒了。
这些迎面奔腾而来的铁骑,就像是一堵巨大移动的墙,虽然前面不断有马匹倒下,但仍无法阻挡后面的铁骑踏入阵中。
瞬时间,人喊马嘶,兵器互举,马躺尸横,后军一片混乱。
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后军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足有几十米宽的正面,快速向中军蔓延过来。
乐将军已经望见了秦军骑兵的剑刃闪着的寒光,距离最近马匹的响鼻声,伴着刀剑的响声和人的嘶吼声,传入耳膜。
他内心不觉有些慌乱,急忙下令,将身边的五百护卫队派了出去,顶住秦军。
一阵激烈而又残酷的拼杀,毕竟魏军阵中人数众多,进入阵中的骑兵,无法发挥冲击的速度,终于,秦军的骑兵,被护卫队的戈戟阵挡住了。
随后,魏后军的守将,重新组织兵卒反复冲杀,堵住了被秦军撕开的缺口。
双方殊死的混战,终于延续到了缺口之外。
乐将军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好悬啊。
这边,王贲见自己的左右两军,已经完全抗住了魏军的急攻,双方呈胶着状态,后军也已经被骑兵的进攻逼得乱了套,战场上,魏军几乎投入了所有的兵力,他一直等候的时机终于到了。
王贲看了看身边摩拳擦掌已久、早已按耐不住的骑将和铁鹰锐士的将领,淡淡地说了一句“开始吧”,随即令中军升起那面巨大的黑色旗帜来。
秦军的这面巨大旗帜,足有丈长,即使战场上最远处,依然能感到他的尺度之大,金色滚边,上镶绣一个一人多高的帅字。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在这时刻,为何升起黑色的帅字旗来。
原因在于,秦国统治者认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对应的标志颜色是黑色。
所以,秦国一直以来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不像其他国家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秦国军队的后勤供给,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是由国家供给的。秦国的军旗也是一样,都是黑色。
而此刻,这面巨大的黑色旗帜,所蕴含的意义又不一样。就像西班牙的斗牛,见到红色就血脉偾张一样。那意味着总攻开始了。
只见这员骑将,举起阔刃短剑,高喊一声“上马”,五千铁骑,翻身上马。
那员锐士偏将军,王贲的令刚一出口,早已率三千铁鹰锐士,持盾挥戈,呐喊着,直向魏军冲去。
秦军的前军,见黑色帅旗升起,急速将防守阵型,变成三角型进攻阵型,向魏军正面,突击前进,并努力使中间留出一条可供冲锋的通道来。
两翼秦军,也开始了绝地反攻。
只见羽箭纷纷,矛戈并举,冲杀声、呐喊声瞬时在秦军阵营,铺天盖地响起。
伴着这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铁鹰锐士像出了笼的一群猛虎,向魏军扑了过去。
这群锐士,比马跑得还快,那五千铁骑,眼睁睁看着铁鹰锐士,冲在了自己的前面。
骑将在马上一见,心说,我们四个蹄子的坐骑,难道还输给你们两条腿的不成,只见他将短剑一挥,大声嚷着,“冲啊,杀啊,活捉敌将。”
秦军前军不断向两侧的魏军砍杀着,给骑兵们闪开通道,看着自己的骑兵,呼啸着,从身边奔驰而过。
霎时间,秦军以铁骑为尖刀,铁鹰锐士像重锤一样,狠狠向魏军砸了过去。
身后,是上万的秦锐士,顺着这条冲杀出来的通道,向魏军的中军猛烈冲击过去。
秦国的铁骑咱们就不多介绍了,单单说一下这铁鹰锐士。
铁鹰锐士,属于秦军的特种部队,是锐士中的锐士。鼎盛时期,全军也仅三千余人。
这支部队,是司马错做了上将军后,借鉴齐技击、魏武卒和赵边骑的基础上创立的。
铁鹰锐士不单力气大、耐力强、反应快、武艺超群,且要马战步战样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必须样样娴熟。
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的标准,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
司马错则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此关通过,方能进入各种较武。
较武分步战、骑战、阵战和兵器教武四关。
步战较武要从秦国步军的比武中名列前茅中选拔,骑战较武要在秦军的骑兵对抗中名列一流,之后是各种兵器的较武关,最后还要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
如此一一下来,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一般情况下,一名铁鹰锐士,与十名敌军搏斗,都不落下风。
秦国总兵力六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三千六百人。所谓精兵,不过如此。
此次王贲出军,即带来几乎全部的铁鹰锐士,就是准备在关键时刻,奋力一击的。
第一三七章 致命一击
王贲围绕着秦军引以为傲的三千铁鹰锐士,制定了中央突击的斩首战术,可谓是量身定做。
现在,我们再将视线转向战场,看看铁鹰锐士的表现。
只见这三千铁鹰锐士,似出笼的猛虎,从魏军的正面,直突了进去。
所到之处,戈戟挥舞,阔刃剑闪烁,魏军士卒的兵器纷纷从手上脱落,靠近的士卒,瞬时东倒西歪倒地。
带着头盔的头颅,连着盔甲的肢体,在空中乱飞;兵器的金属撞击声,带着各种惨叫和喊杀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几万魏军的前军阵营里,竟瞬间被杀出一条躺着各种姿势的魏军尸体、到处流淌着血水的通道来。
通道一旦形成,铁骑又开始肆虐,只听战马嘶鸣,戈戟铿锵,五千铁骑冲杀着,践踏着,与三千铁鹰锐士一起,就像是巨大的推土机,在魏军阵中,横冲直撞地直向中军推了过去。
推土机的后面,是汹涌的秦军锐卒,各种兵器,一拥而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直奔乐将军的中军杀了过来。
不到一刻钟时间,铁鹰锐士和铁骑上的秦兵,已经能够看到魏军那面迎风飘舞帅字大旗下的那个目标了。
那个目标,一旦生擒,即可封侯。封了侯之后,还可以继承,那就是绵延后代的荣华富贵。
这种刺激,无疑使秦锐士们更加亢奋。
而眼前的魏军,虽然不断拥上来,却也仅仅是迟延一下这群杀红了眼的战争怪兽推进的速度而已。
乐将军在中军的战车上,眼见秦军铁骑和一队虎狼般的秦锐士,不断突破中军的层层阻挡,急挥令旗,试图令左右两翼军向中央靠拢。
但是,一来左右翼军正与秦军相对厮杀,不敢贸然撤兵,二来,当左右翼军的魏将,发现秦军中央突破的意图,试图指挥机动军团向中央靠拢时,这种变阵动作,也需要个反应的时间。
而这种反应的时间,哪怕仅仅几分钟,那秦军的铁骑和铁鹰锐士,已经不断突破向前了。
眼看距离中军只有两个方阵,不足百米的距离了。
乐将军依旧在指挥车上,挥动旗帜,指挥身边将士向中心靠拢。
但,秦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
如果再拖延上一刻钟,按照秦军的攻击速度,乐将军注定被活捉无疑。
手下的亲兵和副将们,一见大势不好,大声劝着乐将军快撤。
乐将军不愧为名将之后,他一边继续无谓地挥动着向中央靠拢的令旗,一边大声斥责手下,死活不走,甚至对冲上车来企图抱着腰把他拉下战车的卫卒,用手板着战车的栏杆死不撒手,欲与中军共存亡。
亲兵和副将,也顾不得许多了,手忙脚乱,从战车上拖下乐将军,几百名亲兵卫队紧紧围护着,向右军方向退去。
那里的战况似乎好些,魏军还占有一些优势。
也就在乐将军被众人拖下来,向右军撤退的几分钟后,一群骑兵和铁鹰锐士,已经率先攻入中军大帐。
只见一个身手矫健的锐士百夫长,两腿一夹,三下两下爬上旗杆,一把扯下那面帅字大旗,卷在了手里。
随后攻进来的上百锐士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魏军大将跑了。”
“魏军投降了。”
“魏军帅旗没了。”
欢呼声不绝于耳。
这就是所谓的斩将夺旗。
那面帅字大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