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谋无双-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冲边想:“老子是骑兵,被这群胡狗堵在山顶,憋了两天了,这回要让你们尝尝老子的厉害。”
再加上看到大部队来了,胸中的怒气和豪气,汇聚成了猛虎般的战力。
这次变成秦军的嗷嗷怪叫了,持戈挥戟举剑,追着“胡骑”的屁股后面杀了过来。
原来,昨日下午,见到远处天空中升起的狼烟,王贲意识到,李信军有麻烦了。
于是,王贲当机立断,立即下令,一边催促步军跑步前进,一边命骑将,率所有骑兵,驰援李信。
大秦骑兵,星夜驰骋,终于在天晓后赶到战场,远远地,就看见了山顶处的厮杀。
秦骑将立即命令吹起号角,高举将旗,跃马当先,八千如狼似虎的秦铁骑,向山脚下的“胡骑”猛扑过来。
秦国的战马,多出自陇右,马高身长,脚力出众。
秦军锐士在骑将的指挥下,分做两拨。
一路呼啸着向“胡骑”两边包抄,劲弩在手,边骑边射。
一路当先冲向“胡骑”大营,戈戟齐举,削砍突刺。
八千铁骑一起奔腾,踏得大地直颤,似乎山头都在抖动。
“胡骑”此时尚有七千余,本与秦骑兵的规模不相上下。
但由于是在山坡上,匆忙下撤,来不及整顿列阵,再加上骑着光腚马,山坡上不好把持,阵型已经乱得一塌糊涂,只好仓促各自为战。
秦军的骑兵,进攻有序。
负责包抄的秦铁骑,呼啸着从两翼驰过,弩箭纷纷射向“胡骑”。
冲锋的铁骑,呈菱形阵型,当中一阵猛冲,踏进“胡骑”中,一顿砍瓜切菜。
这还不算完,山顶上,秦军营栅打开,李信的一千多铁骑,又从山顶上冲了下来。
“胡骑”们内外受敌,失去统一指挥,被两下夹击,顿时大乱。
第一六一章 燕国余晖
这是一场残酷的骑兵之间的对抗。
如果换做正常对阵,双方应该不相上下。
可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数千“胡骑”被围在中间,一边是刚刚赶到的生力军,一边是早就杀红眼的大秦锐士。
秦军的士气正旺,勇力倍增。
此时的大秦锐士们,仿佛在进行砍头比赛。
只见,前面一个“胡骑”在跑,后面两个秦军铁骑在追,都想一剑砍下那胡人的头来。
在秦军锐士眼里,那胡人项上的哪里是什么头颅,分明是秦半两——孔方兄。
此时的胡将,纵有回天之力,也难以控制局势了。
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就是如此。
原本有秩序的攻防,有组织的队伍,忽然间,受到突发因素的影响,看似势均力敌的场面,一方却迅速崩溃,就仿佛雪崩一般。
值此,也似乎有些理解后世的苻坚,其百万大军本可以投鞭阻河,却因为临阵的一句谣言,变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顷刻瓦解了。
此刻,局面正是这样。
在秦军强大的攻击力面前,七千多“胡骑”已经七零八落,只剩下逃跑的份了。
大小胡将,比起了赛跑,此时能有一匹脚力快的良马,最好可以腾云驾雾的那种,是他们此刻最大的期盼。
等到王贲统帅的步卒到达战场时,“胡骑”中的半数,已变成了秦军锐士挂在马首下的一颗颗头颅。
那些跑得快的“胡骑”,早已逃得不知踪影。
秦军正在打扫战场。
山坡上下,到处是横七竖八,没了头颅的胡人尸首,丢掉的武器和散落在四处的战马。
李信见王贲大军已到,忙驰往中军,见过左将军。
王贲扶着李信的肩膀,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
“乖乖,幸亏你没什么事。这一路紧催士卒,赶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李信拱手道:“多谢左将军大人,幸亏骑兵及时赶到,前军营栅堪堪不支,这群‘胡骑’,确实厉害。”
王贲道:“昨日我见到你的狼烟,就知道你遇险了,紧急催促大军疾行,又先命骑兵星夜赶来救援,还好,将军无恙。”
李信再次施礼道:“将军将令,本将未能遵循,险些误了军机,还望将军治罪。”
王贲一摆手,“哎,将军哪里话,分明是诱敌有功,一战全歼东胡骑兵,何罪之有?”
王贲心里明知李信立功心切,贪图首功冒进,见其安然无恙,自是不便说破。
这就是王贲从其父王翦处学到的为人处世之道。
做为秦王属意的战将,又同为秦王账下称臣,此刻面对副将的过错,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所谓的严明军纪,治其冒进失机之罪,那样看似执行纪律,本无可厚非。
但可能的结果是,秦王不得不命其将李信遣回咸阳,由秦王发落。
那样,就等于在朝中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留下了一座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
这就是所谓一根筋坚持原则的后果。
另外一种是,置若罔闻,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像王贲这样,将失误描述成一次成功,褒奖其很好地完成了诱敌的任务。
作为将军,李信也不傻,怎能不知道是王贲刻意掩饰,手下留情。
此刻的放其一马,不仅是个人情,更是在其不能再次忍受失败的时候,给其送上了一次战功。
这样的领导,作为下级的李信,怎能不心知肚明,并在心里欠了王贲一个大大的人情,一旦需要,李信将给予加倍报答。
这就是权谋,也是人情世故,更是团队和谐,保持紧密合作,凝聚战斗力的明智之举。
最关键的是,此战的结果是秦军大胜。
自古道,败军不言勇,胜将不问责,就是如此。
发生在辽西走廊的这次骑兵战役,基本消灭了东胡西南部落的骑兵精锐,使辽西走廊门户洞开。
以此向前,越过大凌河向东,既是一马平川的辽西平原,襄平之间,已经无险可守。
在整军休息了一日后,王贲大军长驱直入。依旧李信打头阵,率大军,直接包围了襄平。
襄平城内,三万燕王亲军卫队,在守将的带领下,登城防守。
王贲吩咐,离城三里,扎下营寨,先不急于攻城,派人持其亲笔书,进城劝降。
书中尽数燕国与秦的友好历史,又责怪其太子丹刺秦的过失,并承诺保燕王性命,约其举国投降。
燕王喜,见大势已去,斟酌再三,在王贲担保其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打开城门,素衣白服,捧玺献符投降。
自此,在不惜斩杀了亲生儿子,将其首级献给秦王,“赔了儿子又折兵”后,燕王喜依旧没有逃出灭国的命运,无论从做人还是为君,燕王喜,都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纵观燕国的历史,自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始封此地,国祚八百余年,曾为战国七雄之一,期间,也不乏强盛的历史,却因为几个糊涂的燕王,与机会失之交臂。
燕国最鼎盛是燕昭王在位时期,筑黄金台,“千金买骨”(注1),广纳贤士,各国人才争相赴燕,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重用乐毅改革国政,励精图治,很快使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当时,燕国有步卒几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六千匹,储存的粮食足够用好几年。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强盛、君臣和谐,在诸侯国中,为之侧目。
燕国疆域最广大时,曾经东有朝鲜、辽东,燕国修筑的北长城,最东端到达汉城(今韩国首尔)。使边境向东推进了一千多里,为华夏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
燕国走向没落和失败,源自于其战略失误,尤其是对邻居齐、赵的策略,没有妥善处理,反而失礼失义、趁火打劫。
首先与东南方向的邻国齐国,齐桓公曾帮助燕国,伐山戎、灭孤竹、令支,帮助燕国复国
燕庄公为表感激,不惜优礼相待,亲自送齐桓公入了齐境。
齐桓公说:“我非天子,作为诸侯的您相送不宜出境,既然您已经过了边境,我却不可以无礼于燕”。
于是,齐桓公将燕庄公所至的齐地划割给了燕。可见,当时的燕齐之间,不仅友好,而且多么讲“礼”。
可惜后来燕齐失和,燕国拜乐毅为上将军伐齐,五年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后来齐用反间计使燕国逼走乐毅,田单以火牛阵一战大败燕军,燕国迅速衰落。
其次,在对于南部的赵国,更体现出燕国国君的失“义”。燕国为迎合秦国,或乘赵国危难之机,不断挑起与赵国的争端。长平之战后,燕国企图趁火打劫,结果连败于赵国,沦为弱国。
最错误的是对于秦国,燕国一直受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所制,不断充当秦国的“枪”对赵,而燕国又屡屡战败,秦国则以救燕为名,不断出兵攻占赵地,秦国在燕赵之间,不停的渔利。
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
至此,秦燕表面上的和善面纱,就此撕破,秦王嬴政即命王翦发兵攻燕。
直到眼下,王贲大军攻破襄平,自此,燕国灭亡。
王贲遣人,将燕王喜发往咸阳,任凭秦王发落。
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等郡。
秦国的东北方向,遂平。
注1: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一国君侍臣用千金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国君大怒;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投奔而来。
第一六二章 同与不同(今日五更之一更)
关键语:凡事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接受别人的评价
且说王贲当下灭了燕国,在襄平略作休整,留下一万军马守城,待秦王派郡守过来交割。
随后,与李信统大军,返回蓟城。
非止一日,抵达蓟城郊外驻扎。
蓟城郡守和守将,担牛羊果酒,劳军三日已毕。
这一日,王贲与李信在中军大帐,相对而坐,计议大军攻代事宜。
李信道:“此次攻燕,左将军搭台,让信唱了一出险剧,而将军并未见责,信内心实为不安。下一步如何攻代,悉听左将军调遣。”
王贲微微笑道:“区区小事,将军不必记挂在心。攻燕之役,若没有将军的骑兵之战,自当逊色不少。”
王贲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絮叨,忙转换话题道:
“若说攻代,恐怕比灭燕更难,需详细计议。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先分析一下敌情,方可制定进军策略。”
李信点了点头道:“将军所说极是。此番随将军攻燕,给我的启发极大。”
“此之前,信总是以我为主,不论对手是谁,上来就是一顿猛追猛打,结果,虽有追杀燕太子丹于衍水之功,亦有伐楚失军之败。”
“倒是此次兵临襄平城下,原本以为将军以十万之众,会强势攻城。没想到,将军仅一封战书,燕王就束手就擒,省却了士卒的牺牲和攻伐之苦,令信心服口服。”
“这一切,都源于将军打仗善于动脑子,战前做到知己知彼,战中做到因势利导,当机立断,对此,信颇为受教。”
王贲赶紧拦住话道:“哎、哎、哎,将军说到哪里去了,如此,我们还怎样愉快研讨啊?”
“啊,哈哈哈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此话题就是彻底过去了。
笑声过后,王贲看着李信,不紧不慢地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