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抗日战场-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团长向王鹏继续汇报,除了彻底肃清了甲号地段的鬼子,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棉衣、食品等物资。特别是在鱼菜供应部的仓库中,不仅有大批的罐头、海带、咸菜、豆油、食盐、酱油、黄酱、粉条、蔬菜等,还有数量巨大的冻鲜鱼、冻虾、冻牛羊肉、冻猪肉、冻鸡等等,也不知道小倭国要过什么节,储存了这么多的好吃的。
王鹏听说缴获这么多的好东西便高兴地说道:”很好!虽然我们在短期内不会缺粮食,但是让战士们总以压缩干粮和方便食品充饥,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呀。刘团长,你立即将各种物资的数量统计出来,并立即分配到各个部队,让同志们能吃上真正的饭菜才好。另外,尽快地把缴获的棉大衣发给战士们,来的路上我看到战士们经过一夜的战斗很疲劳,有不少人冷得有些发抖,毕竟这里是高寒区,一般的棉衣抵御不了长时间暴露在野外的寒冷。要特别照顾在北面监视敌人的野狼团,棉衣先紧着他们来怎么样?”
王鹏看到刘堂团长的脸上显出一丝为难,便又追问了一句:”怎么,有什么困难吗?”
刘堂团长站起来,对着比他还年轻的王鹏总指挥立正答道:”报告少将同志,基本上没有问题!不过,由于这次任务要求轻装,各部的炊事人员和工具都没有带来,所以很难满足这么多的部队用餐!”
王鹏是来自未来的战士,他知道731部队的食堂都是中国人做饭,包括高级军官的食堂,但是不能说得太直白,得启发刘团长自己认识到。
王鹏站起身,背着手在地上走了几圈停住,突然地笑着问刘团长:”老刘!你说,活人有被尿憋死的吗?”
”这……这……,大概是没有吧。”团长不解王鹏的意思,结结巴巴地答道。
”刚才野狼团来电报告,他们解救了一千多名劳工,现在他们已经暂时不吃压缩干粮了。今天早饭他们吃的是蒸大馒头,肉炖白菜粉条,一听这个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咱们也学学他们怎么样?”王鹏站在刘团长的面前,伸着脖子看着他笑着说道。
刘团长恍然大悟,一拍脑袋说道:”真死性,这附近就有一个村子嘛,这731部队的鬼子好几千人,我就不信都是鬼子自己做的饭。张股长!你带着警卫排到村里,一来搜索残存的倭国人,二来找十几个老乡帮咱们做饭,这个饭店就是咱们团的临时食堂了!”刘堂对着后勤股长喊道。
………………………………
161 关东风云之找厨子
刘团长同赵参谋长陪着王鹏视察甲号地段,走到鬼子高级军官楼的时候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便向刘堂团长问道:”刘团长,石井四郎在哪里?活捉了吗?”看着王鹏似笑非笑的表情,他哪里会理解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极力控制内心激动的心理,还以为王鹏有什么不满意之处。
尽管刘堂团长已经接到报告,却煞有介事地冲着战士们喊道:”是呀!石井在哪里!吴连长呐,喂!吴连长过来,少将同志问你,石井四郎在哪里?”
吴圊连长跑步过来,把一团东西丢到王鹏面前报告:”报告少将同志,倭寇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就在您的脚下!”
王鹏用战靴扒拉开包布,一个人头露了出来,这是”血花连”的女战士们将鬼子高级军官击毙后,按照”血狼团”的老传统,将鬼子的头颅全部割下来。
王鹏故意板着脸问道:”上尉同志,为什么不给我看活的?”
”少将同志,我没有接到您活捉石井四郎的命令!”吴圊不客气地反驳道。
刘堂团长有点生气地说道:”吴连长,你怎么跟少将同志说话呢!……”
王鹏挥手制止了刘团长,换上满面笑容点头说道:”总参谋长刘剑锋同志跟我说过,谁要是活捉了石井四郎,就给谁立特等功……”听到王鹏这句话,站在吴圊身后的女战士们漏出失望的神色。
但是吴圊连长却冷静地问道:”少将同志,既然总参谋长同志都这样说了,您为什么还命令可以不留倭国人?”
听到连长这样说,女兵们才反应过来,叽叽喳喳地问王鹏:”是呀,您为什么不下命令活捉呀?您要是下令捉活的,就是把石井的腿都打折,也得抬到您的面前!”
”真可惜!一个特等功就白白流走了!”
”这不公平少将同志,我们连长应该立特等功!”
”没有活捉石井,责任不在我们嘛!”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王鹏一边摆手一边大声说道:”性急的姑娘们,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哪!第一,我不想要活的,所以我没有下活捉的命令。第二,刘剑锋总参谋长的下句话是,死的也给立特等功!”女兵们围着吴圊连长欢呼起来。
没想到吴圊又给王鹏出了一道难题:”少将同志,当时天黑,很难分清是哪一个人打死了石井,您说这该怎么办呢?”刘堂团长有点冒火,这不是刁难少将同志吗?
王鹏毫不犹豫地一挥手:”那就集体特等功!”女兵们再次欢呼起来。
吴圊的脸上再一次露出迷人的微笑,举起手向王鹏敬礼:”谢谢少将同志!”刘堂团长自打南京救下吴圊后,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看得他都有点呆了。
在距离饭店不远处,有几间破旧的平房,从外表来看像是没人住的破旧仓库,但是里面却住着十几名,从附近村子强迫征来的劳工。驻平房的关东军各部队所用劳工,重点在平房特区范围内和附近的哈尔滨、阿城、双城征集,由伪哈尔滨市公署动员科下达指标,由各区事务所落实人数。1941年前,在平房地区40多个村屯,每天出动500余名劳工和100余台马车,每个劳工每天付给8角钱工钱,马车每天给4…5元,而汉奸”把头”还要抽取10%。推行”国民皆劳”的法令,强制征集劳动力从事奴役劳动,对征集劳工的重点地区平房特区内中国居民,伪平房事务所作出特殊规定:
1。正黄旗二、三、四屯等较大村屯,必须各出劳工80名,马车10台;新发屯、新五屯、瓦盆窑以及特区外的大乔家窝堡,必须各出劳工40名,马车5台,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常年保持这个数量。
2。凡是年满16岁到60岁的男性劳动力都必须承担这个专项劳役。即使”国兵漏”在勤劳奉仕之前或期满后也不例外,如果实在有困难,经过批准可由男性少年代替。
3。平房特区内的每一个男性劳动力,每年必须服劳役4个月;特区之外征集的劳工服役期限,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定为6个月、1年,甚至几年。
在平房地区的劳工,每天要过五关:
第一是朝礼关。每天早晨天刚亮就得受训,列队立正脱帽站好,由倭国监工带领,面向倭国鞠躬,以示效忠天皇;还要用日语背诵”国民训”,不拜者就遭毒打,用狼狗捕食,直至死亡。
第二关是门岗,劳工出收工经过门岗,要递交”劳工卡片”,带有照片的”劳工证明书”,搜身检查,即使寒冬,也要迫使劳工脱光衣服。
第三关是看押,劳工们是在倭国人看押下从事苦力或服役的,只能在限定地点活动。为防止劳工逃跑,实行”十人联保”,一人出事责其九人。
第四关是”过堂”、”关禁闭”,倭国人经常用各种刑具折磨劳工,使其驯服。
第五关是生活关,劳工一年四季栖息在席棚里,每天给3个橡子面、高粱面或玉米面合制的窝头,冻土豆或咸菜,食饥难忍,衣衫脏烂,甚至围麻袋片、草袋、水泥袋片,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时常有患病而不治致死者。
还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迫使劳工相互体罚。打”协和嘴巴”就是一种。让两名劳工面对面站立,相互打嘴巴子,不打就遭日军毒打,甚至罚跪,不准吃饭等等。两个互打嘴巴时,日军在旁取笑。
更残忍的是喂食狼狗,在石井班有一个30多条军狼狗的狗圈,每天喂几十斤肉。倭国人经常牵着狼狗到各作业班监工,用狼狗惩罚劳工。甚至把劳工扔进狗圈,让狼狗撕咬残食。日军把喂狼狗的中国劳工,捆绑在狗圈里一个方柱子上,用铁线拧紧,固定手脚,让狼狗撕抢着吃掉。
据调查,在日军盘踞平房期间,共强征、抓用劳工5000余人,因从事繁重苦力,受折磨致死者甚多,幸存者仅近2000人。劳工尸体都集中埋在正黄旗五屯北的荒野中,有的土坑埋着几十具尸体,人们称其为”劳工坟”,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我军和平光复辽宁后,倭国人怕遭我军杀战俘进行报复,也怕日后罪行暴露于己不利,在劳工待遇方面有所提高。对劳工非人的折磨有所收敛。”满洲馒头(橡子面窝头)”由原来的每顿一个,增加到了两至三个,基本可以吃个大半饱。再也不敢有打人致死,或是喂狼狗的暴行。劳工们都暗自里感谢新政府,盼着中国政府早点收复吉、黑两省,彻底结束这种亡国奴的生活。
躲在破旧平房里的十几个劳工,都是倭国鬼子从平房区的新发屯、新五屯、正黄旗二屯、正黄旗三屯、正黄旗四屯等地征集来的,都是在731部队的几个食堂打杂做饭,包括731高级军官的63栋酒保食堂。昨天晚上听到外面又是枪声又是爆炸声,几颗流弹甚至穿过窗户飞进屋里,吓得他们全都趴在炕沿底下,纷纷猜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是抗联打了进来,又有人说是关内的新政府军开过来了,也有人说是鬼子同苏联人打起来了,但是任何一种猜测都没有依据。他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外面的动静,到处都是倭国人的声音,他们多少都懂点日语,好像是听倭国人要到什么地方集合,还有好像是哪里失火了要去救火,哪里能听到一点中国人或是俄国人的声音。可是有个令人不解的疑问,倭国人集合和救火还放枪干什么?有几个胆大的本来想摸出去看个究竟,一听说哪个地方着火了又退了回来,着火烧的是倭国人的东西,关我们什么狗屁事儿,出去被倭国人看到抓着去救火,这不是没病找病吗,干脆就在这里眯着得了!
天快要亮时枪声渐渐停了下来,这时候却听到了中国人的声音,由于距离太远听不清说什么,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出去,谁知道又是哪个汉奸翻译官,出去被冠上个”纵火嫌疑”可不是闹着玩的。
天大亮时,十几个人的头儿,新五屯的陈怀仁,高级官食堂的厨子,实在忍不住了,悄悄打开门溜到墙边朝外看。他已经想好了词,一旦有倭国人抓他,就说去做早饭。他慢慢地从墙头探出半个脑袋,外面的情景使他大吃一惊,只见到处都是倭国人的尸体,远处有几栋倭国人的住宅还在冒着黑烟。更令他惊奇的是,不知从哪里来的士兵,从头到脚都是黑颜色的军装,就连钢盔都是黑色的,手里的家伙一看就是连发自动的,身上都套着一件崭新的倭国人的军大衣,吆三喝四地驱使着一群倭国人搬运尸体。
陈怀仁正在诧异间,突然从右面房屋的拐角处转出几十名士兵,为首的一位好像正把目光投向这里,吓得他连忙缩回脑袋跑到屋里,向同伴述说外面的所见。
这队士兵正是”血狼团”刘堂团长,派出去到附近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