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抗日战场-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军第12航空团接到命令紧急起飞,三十余架轰炸机扑向平房地区的军事基地,近在咫尺的距离眨眼工夫就到了,按照计划不顾一切地开始对”四方楼”投弹轰炸。我军的高射机枪营集中所有火力,还有抗联部队的抗日…1型半自动步枪组成的火网,使一心要俯冲轰炸的敌机不断地被击落,但是还是有十余颗航弹击中目标。日军还不知道我军已经把重要的部分都已经搬运一空,被航弹炸毁的只是房屋建筑,而且十几颗航弹也不可能达到彻底摧毁的作用。

    就在这时,我军的二十余架战斗机,四十余架轰炸机,都是最新式的飞机。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如入无人之境,打得日军轰炸机纷纷坠地或凌空爆炸。我军轰炸机则对第12航空团的机场进行了袭击,日军航调和地勤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军的新式飞机,把跑道和机场的其他设施炸得七零八落,就是不动停机坪上的八十余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傻子都能看出是在传达某种信息。

    粉碎了日军的空袭后,王鹏总指挥下达总攻命令,我军出动了所有部队,会同各路抗联部队,对东路和北路的鬼子进行围歼。当我军的武装直升机威慑性地穿梭于战场上空,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足的我军战士,精神抖擞地冒着严寒发起攻击的时候。只有少数鬼子还在做着无谓的顽抗,大部分都已被连饿带冻处于半僵状态,表情木然地注视着逐渐*近的我军,丝毫没有反抗的斗志。

    在帐篷里发现了那须弓雄少将的尸体,一把武士刀插在他的肚子里,犬养等几个参谋人员跪在尸体旁,已经没有力气再站起来了。战后经过检查,被俘虏的八百余名鬼子中,几乎都带有程度不同的冻伤,还有正常活动能力的只有不足五百人,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山炮联队,就这样被我军和酷寒给消灭了。我军缴获枪炮无数,参战的所有抗联部队,都挑挑拣拣从头到脚换了装,两个劳工连交给了杨靖宇的第1军。

    第二天,东北军区的突击部队的四十余辆坦克赶到时,只看到了遍布原野的,死相各异的鬼子尸体,以及堆积如山的缴获的武器和物资。随后涌来的我军大部队席卷了哈尔滨,所有日军已经接到关东军司令部的不抵抗命令,等待政府同支那政府会谈结果。因此,我军在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光复了哈尔滨以后,也接到东北军区司令员周远的命令,停止继续进攻就地组织防御和休整,除非日军前来增援。

    就在东北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日两国的谈判也在进行中,国防部副部长何应钦代表中国新政府,同山本五十六和梅津美治郎率领的倭国代表团,就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和东北吉、黑两省的问题,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谈判。

    长篇写作很枯燥,很孤独,很痛苦,只有您的鲜花、打赏才是最后完本的动力。如果您认为写得还算入眼,请慷慨给予作者鼓励。泣谢!!
………………………………

170 中日复交之双边会谈

    南京的冬天比起东北来,那就不叫什么冬天了,漫天飘舞的雪花落地就化,甚至还夹杂着阵阵雨丝。南京的市民们同往常一样,挤在路边热气腾腾的小吃店里,一边吃着鸭血粉,一边看着晨报,议论着国际和国内的新闻。

    上班的自行车洪流已经初具规模,人们冒着雨雪赶往工厂上班,比较狭窄的市区街道还不算太拥挤,毕竟这时的机动车还不算太多,就连自行车也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不要以后世的眼光看待自行车,自行车在这个时空中,可是十分高级的家庭代步工具。即使在后世的70…80年代,自行车不仅是街头主要的代步工具,而且还是结婚必备的几大件之一。就像现如今的房子,没有你想结婚,玩去吧!

    但是,来自未来的决策者们,为了摆脱未来的交通尴尬的局面,已经有计划地开始拓宽道路,在人口这时还不算太密的时候,全面规划城市建设可谓事半功倍,尽管有部分市民认为没有必要。

    总统府前的马路已经按照后世的规模改造完毕,在来自未来人的眼里还不算是太宽的马路,但是在这个时空百姓的眼里可是了不起的工程。别的且不说,那马路表面平整的像镜子一般,在这个时空中可是一件稀罕事。

    几辆政府专用的红旗轿车,鱼贯地开进了总统府,眼尖的市民看到车头部,都插着两面中日国旗,纷纷猜测倭国到南京的目的。从机场下了飞机后,山本五十六坐在中间的一辆车上,一路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一声不语。他的心情已经郁闷到了极点,每次同中国人谈判都处于劣势,都要带几分看中国人脸色行事的味道。

    堂堂的大倭国帝国何时衰落到如此地步,自打昭和十二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满洲事变”那样,令天皇威严扬四海的振奋情景。如果中国政府将731细菌部队的真相公诸于世,倭国将成为世界各国的众矢之的。虽然冒险下令彻底摧毁731的基地,但是毕竟是一场赌博,输赢如何还是个未知数。迅速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大倭国帝国的一块心病,按理应该把她扼杀在萌芽状态,显然目前倭国的实力做不到这一点。况且,中国政府收回满洲不仅合情合理,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日军如果勉强硬抗只会遭致惨败,所以同中国修好是唯一的明智之举。

    车队已经进入了南京市区,道路也变得宽阔平整起来,各种车辆也逐渐多了起来,车上所有的倭国人都把目光投向窗外,要亲眼目睹,曾经被所向无敌的大倭国皇军占领过的中国首都。令三本五十六感到吃惊的是,沿途根本看不出战争蹂躏过的痕迹,郊区的新建工厂鳞次栉比。市内宽阔平整的马路上,虽然还有人力车和兽力车行走,但是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已经十分惊人。

    人们的穿着打扮干净整洁,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用时髦来形容,服装的质地和样式新奇倒也罢了,关键是成为普遍的服饰就相当了不起了,至少在倭国国内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

    山本五十六留心地观察发现,中国人的脸上没有了菜色和阴郁,几乎见不到流落街头的肮脏乞丐,人人脸上挂的都是灿烂的幸福表情。来去匆匆的脚步,数量众多的脚踏车,同几年前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南京比,社会面貌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从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被八路军特纵彻底歼灭时起,在山本五十六的心中就始终存在一个谜团,中国劳动党究竟有什么魔力,在一夜之间便迅速强大起来,而且这种强大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中国的工业、农业、科技等等领域,也是在一夜之间跃到世界的前列。如果把几年前的中国,同现在的中国相比较,只能用天上和地下来形容,有心不相信却是现实存在,难道中国人真的像西方报纸说的,中国有上帝在暗中协助?八嘎!上帝是西方人的,怎么会到东方帮助中国人,纯属无稽之谈!

    山本五十六又把目光移回车内,心里不禁又是一番感叹。单就这种红旗牌高级轿车来说,有小巧的车载收音机,有调节车内冷暖的空调,两者都是中国的专利技术,据说国际市场上售价已经超过百万美元,而且还是供不应求。中国的银子赚了多少且不算,制造这部轿车的综合技术,就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现代工业水平。山本五十六暗暗地叹了口气,深信倭国已不是中国的对手,真的中国人要是发起怒来,保不准又要上演一次华北惨败。

    现在的满洲局势已经乱成一锅粥,到处都是针对倭国人的袭击和破坏,各部对汹涌而来的攻击应接不暇,满洲整个社会已经陷于瘫痪。显然不仅仅是抗联的力量,这是中国军方有计划地发展的大量特工人员,并且是有计划地提前潜伏在满洲各地,为的就是给大倭国帝国的统治制造麻烦。山本对于自己的满洲赌博感到后悔,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山炮联队,根据推测怕是凶多吉少了。

    在国防部大楼会议室内,国防部副部长何应钦上将,总参作战部部长左权少将,作为新政府的谈判代表,迎接倭国军事代表团。倭国代表团从车上下来,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依次走到中国迎接官员面前握手。

    走在山本五十六后面的梅津美治郎,在同何应钦上将握手时友好地说道:“何桑,你的身体还好吧,气色看起来也很不错,希望我们还同以前一样,能有一个愉快友好地合作!”

    何应钦上将盯着梅津美治郎笑眯眯的小眼睛,恨不得抬手照他的胖脸抽两嘴巴,以泄心头积压多年的恶气。

    然而脸上却挂着带有几分嘲弄的怪笑说道:“但愿如此!梅桑,是不是希望你我再搞一个何梅协定啊?”

    梅津美治郎听出何应钦话里带刺,讪讪地笑着答道:“何桑,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你我之间也是多年的友谊,为了两国的友好和利益,真心希望能够再次合作。”

    何应钦听到此话比吃了苍蝇还腻歪,仰头哈哈一笑说道:“友好有点牵强,利益倒是很实在,当年我给梅桑的利益可是不少,我却得到的是国人的谩骂。知道当年他们骂我什么么?骂我是汉奸,卖国贼,倭国人的走狗。你听听,这都是什么话嘛!我何应钦好歹也是一个男人,中国新政府国防部副部长,再也不想留骂名了,更不可能再替人背黑锅了。这次到要好好同梅桑谈谈利益问题,不知是否能令梅桑满意就说不准了,哈哈哈哈!”

    何应钦中将转向下一个倭国人,梅津美治郎感到了不安,没想到一向友好软弱的何应钦,突然变得令人难以捉摸。

    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倭国军部与关东军利用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着手全面实施分离华北,将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倭国采取了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经济上加紧掠夺华北资源,在政治上制造分裂,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防共自治运动”,通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方式,达到占有华北的目的。

    1935年5月2日夜和3日凌晨,天津日租界汉奸报《国权》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白逾桓相继被杀。倭国指责此系国民党所为,是排日行为,向国民政府北平分会施加压力。与此同时,15日,在热河南部活动的抗日义勇军孙永勤部受到倭国军的追击退入长城以南的“非武装区”,倭国指责中方破坏《塘沽协定》,由倭国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隆于5月29日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交涉。20日,关东军越过长城,消灭了这支抗日武装。这就是所谓“河北事件”。倭国利用这一事件,在武力恫吓下,强迫国民党政府接受倭国提出各种要求。国民党政府概为应允。

    但是,倭国侵略者对国民党当局的一再退让和承诺并不满足,*使中方用文书形式答复,以便作为凭据。6月11日,倭国方面将一份由倭国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备忘录”送到北平军分会,要求中国方面照抄一份,并由何应钦签章后送交梅津美治郎。备忘录全文如下:一、中国方面对倭国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中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