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抗日战场-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推进速度,马来半岛东西两侧的小红旗基本在一个横线上。
副师长高魁元看着沙盘,用酸溜溜的口气说道:”妈的,越军这帮小子速度不慢呐!装备和火力肯定比咱47军差多了,能在日军抵抗中保持这样的速度,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啊。同精锐还是贴边儿!”
参谋长李新双臂抱在胸前,一手摸着下巴说道:”还真别小看这帮越南猴子,不光翻山越岭,吃苦耐劳,登高爬树有一套,鬼点子也不少。现在打前锋的就是越军第5师,是咱们425团团长韦业煌当教官的那个团,因为在敌后坚守坎哈山,抢占西贡有功,深得武元甲赏识,战后就扩编成师了,绝对是越军的精锐。据说,在抢占西贡时,三百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三天时间,同我们的海军陆战旅,脚前脚后进入西贡。看这架势,这帮猴子要同咱们比赛,谁能先到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与新加坡隔海峡相望的新山了。”
陈再道师长站在参谋长李新的身后,一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怎么说话呢,参谋长!这话不要让洪水参谋长听到,可不利于两军的团结呀!”众人一看是师长,纷纷敬礼。
陈再道师长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也怨不得越军同我们较劲,本来方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已经批准了,由越军独立完成攻占马来半岛的任务。是咱们的胡军长硬是抢来一半任务,你们说人家能不憋气嘛!而且咱们的进攻路线上不仅有铁路,还有吉隆坡等较大的城市,缴获的物资也比越军丰富,不能不佩服胡军长的鬼道。不过较劲不是坏事,谁先打到新山并不重要,只要完成我们的战略任务就是最大胜利。”
陈再道师长用手在沙盘上一划,然后向众人问道:”你们看,这马来半岛像什么?”
”像根机巴!”副师长高魁元嬉皮笑脸地抢答道。
众人哄堂大笑,陈再道师长也把一口茶水喷出来,被呛得直咳漱。
”你们笑什么,就是像嘛!印尼那几个岛子更像女人的那玩意儿!你们仔细看看,是不是很形象?”副师长高魁元一本正经地说道,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陈再道师长勉强止住笑意,指着高魁元说道:”老高说的是很形象,但是再文明一点就好了!”
陈再道师长放下茶杯,点燃了一支烟继续说道:”我不管你们看着像什么,在我眼里,马来半岛像一支对着印尼群岛的一枝利剑。mzd总统和总参谋部很有战略眼光,充分地利用倭国鬼子提供的机会,使我军的势力影响一下子扩大到几乎整个南洋。西面控制马六甲海峡,东面控制南海和爪哇海,南面直接威胁南太平洋,战略主动权牢牢地握在我们的手里。不知各位听过广播没有,倭国政府正在同我们谈判,我们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倭国鬼子不得不接受。因此我估计,日军很可能接到不抵抗的命令,向印尼诸岛收缩兵力,我们应该乘机长驱直入,直捣新加坡!我命令,明天集中全师的装甲部队为先导,全军轻装只携带必要数量的弹药,不与小股日军纠缠,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向新山进军!”
正如陈再道师长所预料的那样,马来半岛上的十万日军,被中越军队的地面炮火和装甲穷追猛打,被中越空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后勤补给线已经瘫痪,不仅建制被打乱,兵力也已经伤亡过半,无力再进行有效的抵抗。就在这时,马来半岛的日军接到了撤退命令,命令马来半岛的残余日军,立即向新山收缩集结,然后登船过海峡到新加坡休整。那些还在前面硬着头皮,抱着要么玉碎,要么当太监的悲壮心情,准备同中越军队死战的日军,接到特赦令后立即行动,以最快地速度收拾家当,然后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交通工具,更加神速地撤往新加坡。最后,能够到达新加坡的日军仅四万余人,大部分都被歼灭在马来半岛。
第47军a师的装甲部队,在向马六甲突击的途中,出乎意料地没有遭到日军的抵抗,甚至铁路和桥梁都没来得及破坏,几乎是一路长驱直入,只碰到几小股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日军,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占领了距新山二百余公里的马六甲。装甲部队的指挥员,立即将这一情况向陈再道师长报告。陈再道师长很快回电,命令挑选车况最佳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组成快速纵队直取新山。同时命令部分部队搭载直升机,立即占领并保护沿路的桥梁,发现破坏立即报告舟桥部队尽快修复。
长篇写作很枯燥,很孤独,很费神,只有您的鲜花、打赏才是动力。如果您认为写得还算入眼,请慷慨给予作者鼓励。
………………………………
276 两军较劲
时间:1944年6月27日;地点,位于马来半岛东海岸的关丹,越军第5师师部的帐篷内。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师长黄童亚正在召集团以上指挥员,讨论下一步的战斗方案。沿东海岸线进攻的越军都是越南的精锐,虽然武器装备同胡琏的第47军没法比,但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国军队相比,排在前五名之内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况且,武元甲为了展示越军强悍的战斗力,把刚刚建立不长时间的空军、海军、装甲部队,一股脑地全部投入到马来半岛的进攻战。反正他不担心后方的防御问题,整个印度支那就属越军最强大,况且还有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同盟的庇护。
不仅如此,为了加强越军的攻击力量,中国驻越南派遣军司令部,来自未来的战士李振杰中将,通过印度支那方面军司令部的协调,特地从缅甸中国派遣军,抽调了一个机械化炮兵团和一个陆航团,加强越军的攻击力量。所以,越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但是攻克的所有城镇,都由越军自己独立接收,毕竟越军的兵力比较充足。而且,越军参战除了向世界展示越军的面貌之外,武元甲大将早就认准了一个死理,跟着中国军队肯定有大油水,毕竟越南的经济还在逐步地恢复中,为国家争得荣誉的同时捞点外快,这可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黄童亚师长捧着一个大椰子,一口气喝完甜美的椰汁,将椰壳往帐篷门外一扔,抹了抹嘴说道:”同志们,在这些天的战斗中,各团打得都很好,把我们师的光荣传统充分地发扬光大,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已经令日寇闻风丧胆。呵呵,我不说大家心里都明白,你们暗中都在同西线的中国友军叫着劲,看谁最先打到马来半岛最南端新山。”
黄童亚师长拿起一支教鞭,站起来一指地图说道:”从目前的位置来看,中越两军基本是齐头并进,大半个马来半岛已经被控制。那么下一步,我们向新山方向的攻击,估计会遇到较强的抵抗,我军还能否保持进军的速度?请各位充分发表意见!”
105团团长阮世英中校,有些不太满意地说道:”经过一周的艰苦激战,我们部队的伤亡很大,战士们不畏艰苦,克服重重困难,目前体力已经接近了极限,急需一段时间休整。虽然我军同中国友军的进军速度不相上下,但是持续进攻的能力恐怕要比中国友军差很多。首先是武器装备上的差别,其次是进攻路线的差别,中国友军可以利用铁路运输,而我们只凭有限的卡车,多数情况下靠我们的两只脚。中国友军投机取巧,自己挑选有利的进攻路线,把不好的条件推给我们,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想要先于中国友军到新加坡,我看有些困难。”几个旅长和团长纷纷附和阮世英团长的说法,对先于中国友军到达新山信心不足。
黄童亚师长曾经是105团的团长,在印度支那大战中战绩卓著,105团被授予”坎哈山英雄团”的称号,他自己获得了越军总部颁发的金星奖章。所以105团扩编成师以后,仍然保留了105团的番号,”特别行动连”的连长阮世英,被提拔为105团的团长。实际上,105团是一个特种兵团,在这次马来半岛的作战中,经常对日军实施穿插、机降、斩首等作战行动,搅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和部署,为大部队的正面进攻创造了胜利条件。但是,105团的伤亡也是最大的。
黄童亚师长点燃了一支烟,扫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十分不满意地说道:”请同志们不要这样说我们的中国友军!中国友军支援的机械化炮团和陆航团,在我们的作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想各位比我更清楚。还有,我们打下了一个港口,就能得到我们海军船只的迅速补给,如果没有中国舰队的制海权,中国空军的制空权,就凭我们新生的海军小吨位舰艇,能够轻松地沿着海岸为我们提供支援吗?就在昨天,武元甲司令员来电,表扬了我们师英勇善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同时又询问了我们师的伤亡情况,问我们是否需要休整,后面的二师强烈要求投入到第一线。难道,目前的一点困难,还有我们当年在坎哈山,被无数的日军围困时更困难吗?还有比我们夺取西贡更困难吗?阮团长,你应该还记得,中国的韦业煌副团长,在日寇围困坎哈山的时候,率领你们特别行动连孤军奋战,无论兵力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不如日军,照样给日军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亡。如果你们认为伤亡大,不公平,对继续作战没有信心,我可以现在给武元甲司令回电,要求进行休整,你们看怎么样?”众人均不作声,阮世英团长和几位附和的旅团长也面带愧色。
黄童亚师长略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困难,而忽视了我们更多的优势。日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漫长的海岸线漏洞百出,无论从空中还是海上,都有空隙可以利用。我觉得各位缺乏的不是武器弹药,更不是什么进攻条件,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
被黄童亚师长教训一番后,旅长和团长们心境豁然开朗,结合越军的优势热烈讨论,最后终于提出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以105团为骨干,挑选出2000千余人的精兵,由105团团长阮世英指挥,利用直升机空运到新山附近,对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如果日军顽强抵抗,则撤至有利地形固守待援,有陆航团的武装直升机和运输机提供支援,再加上海军和空军的支持,至少能够顶到主力部队到来,没有被日军全歼的危险。总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越军就可以算是第一个抵达新山。
黄童亚师长握着阮世英团长的手说道:”士英啊,你是我的老部下,而且你跟韦教官的时间也不短,遇到困难时多想一想韦教官的思维方法。我知道你们伤亡很大,也很疲劳,告诉战士们,要咬牙坚持最后一刻,一定要为武司令员争气呀!”
”师长,我错了!我的思维还停留在,一名基层指挥员的层面,辜负了您和韦教官的栽培。请师长同志放心,我一直以您和韦教官为楷模,渴望有一天也创造出我军战史的奇迹。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回去马上组织突击部队,随时待命出击!”阮世英团长信心十足地说道。
”好小子,没准打完这一仗,你就可能是上校旅长了。”
黄童亚师长立即将突击方案上报越军总部,请求越南空军的有力支援。然后又马不停蹄地驱车赶到中国陆航团的驻地,找到了陆航团团长马援上校,通报了突击新山的战斗计划,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