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抗日战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个不白给,咱们也捞一个省心。哎我说老刘,倭国鬼子的机枪不是歪把子吗,怎么钟兴国缴获的鬼子机枪成了捷克式了?”李爱国政委似乎有点不理解。

    “我估计不是缴获张学良的,就是缴获国民党军的,一群怂包蛋,纯粹是鬼子的运输大队长,变相资敌!”刘剑锋司令员一把抓过电报,一边看一边推测道。

    “靠!日他娘的老蒋军队,真他妈的松,还不是一般地松!不光是未来劳动党军队的运输大队长,倒是先给倭国人当了运输大队长”李爱国政委有点愤愤不平。

    “何止是大队长啊,封他个大倭国皇军后勤部长都不过分!他和张学良那个白痴,一枪不放地就把东北让给了倭国人,还奉送了无数的战略物资,白让小倭国捡了一个工业基地。要不就凭资源匮乏的小鬼子,怎么能有能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养虎遗患自作自受倒也罢了,只是坑苦了中国人民。”

    “老刘啊,你的思路很正确,无论如何要在冀东放一支我们的部队,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就捷足先登进攻东北,不能再让苏联红军抢了先。听老一辈人讲过,老毛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干着帝国主义分子的勾当。所以,1969年3月同中国发生边界冲突,被老毛送了一个社会帝国主义的桂冠。”

    “嗯,通过珍宝岛战斗我才知道,后世的苏联同沙皇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在我们今后的战略部署中,一定要考虑苏联的问题。”

    刘剑锋司令员和李爱国政委在交谈中,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完整、完善地战略计划,其中也谈到今后如何同这个时空中的劳动党和八路军相处的问题。

    “张参谋!”

    “到!”

    “记录给东西两搜索部队的电文!”

    “是!”

    电文主要内容如下:1、就地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和民兵组织,组织形式尽量同这个时空的劳动党保持一致,待郭凯传委员到达后移交给地方。

    2、当前对敌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掠夺日寇物资和破坏战略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如不能为我所用,则尽数予以破坏,从而达到壮大自己,扼制敌人进攻势头的双重效果。掠夺日寇的物资,你们应以文物、粮食、食盐、棉花布匹、武器弹药、机械、交通工具、钢铁、其他为主次顺序。

    3、收集各色人才,犹以青年学生、国民党军失散士兵为主要,其他包括伪军俘虏,除经教育后补充部队外,不适合者一律送到基地做工。

    4、暂给你们一个师的编制和番号,人员到位后立即将实力编制上报,各级军官的任免权在你们,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人数达到一万时,立即上报基地,由基地派人验收。

    5、具体作战行动计划由你们自行制定,上报基地。

    6、对所有来自80年代的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严禁个人私自泄露任何有关信息,以免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

    7、基地给你们各配备米…8型运输机2架,配合你们的行动,但只限于夜间行动。

    8、如果遇到八路军和新四军,不要私自接触,由基地政治部门负责接待。

    记录的参谋合上记录本刚刚走出门,刘剑锋又追到门口:“再告诉他们,谁先弄齐一个师的人马,谁就是第一师!”

    刘剑锋司令员和李爱国政委决定,十天后召开第二次特别党委会,内容有:汇报基地建设情况;工作走向正规化;战略战术问题;统一战线问题;同延安的劳动党关系问题;我们自己的称呼等。
………………………………

010 军民一家

    钟国兴队长指挥部队歼灭了敌人以后,决定在二道沟村驻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并没有把队部设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主家,而是找到房屋在全村不是最破烂的,也是在末等水平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名叫夏雨田,年龄还不到三十岁,但是也比钟国兴和崔跃进等人大几岁,已经有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也有五岁了。夏雨田一家热情地欢迎钟国兴一行人的到来,将大屋子腾出来收拾干净,自己带着老婆和孩子挤进了对面的一间小屋。钟国兴和崔跃进见了坚决不同意,执意要把中队部设在小屋,夏雨田一家却坚决不搬出来。

    老夏对战士们动情地说道:“要不是你们来了,我这条命是不是还有都两说着,我这一家人就更别说了。对于报救命之恩,一间屋子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一家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全靠你们保护我们,你们是我们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呀!不要再推了,再推就显得外道了!”

    钟国兴等人无奈,只好住进大屋子。但是,每天队部通讯员给老乡挑水和扫院子时,又经常性地发生撕捋,老夏和他的媳妇死活不肯让部队的同志动手,还经常送来一些山货野果让他们尝鲜。

    在二道沟村住下的第一天,由于炊事班的锅灶没有搭好,第一顿饭是以行军干粮充饥,都在各自的住家进餐。压缩饼干是战士们最不爱吃的食品,除非不得已,没有人青睐这种富有营养,而且热量高的,味道单调的食品。

    钟国兴等人的第一顿饭,是军用方便面加火腿肠,都是从另一个时空中带来的食品,他们自己倒是不觉得怎么样,只是一顿临时凑合的晚饭而已。但是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别说是油水和肉类,正经的粮食能填饱肚子的时候都不多。因此战士们打开食品包装的时候,散发出的特殊香味儿,令山村的每一个大人和小孩都垂涎欲滴。

    夏雨田一边咽着唾沫,一边用开水给钟国兴等人泡面,崔跃进热情地邀请夏雨田:“老夏,没有什么好吃的,和我们一起对付一口吧!”

    夏雨田一边婉转地谢绝,一边在心里狂喊道:“我的妈呀!这么香的东西还说不是好吃的?我们全家已经小半年都没正经吃一顿粮食了!”

    夏雨田一转身,看到几个孩子在屋门口探头探脑,便把屋门带上把他们都轰到了院门外,几个孩子仍扒在大门口,可怜巴巴地朝屋里望着,像小狼一般仰起小鼻子,贪婪地扑捉着空气中,从来未闻到过的香味儿。

    这一切都被钟国兴队长和崔跃进指导员看在眼里,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后决定,看看房东的晚饭吃的是什么。

    崔跃进指导员悄悄溜下炕来到外屋,揭开正在冒着热气的锅盖不禁愣住了。这锅里煮的是什么啊,干的是墨绿色,稀的是灰白色,还夹杂着小块像窝瓜、土豆似的东西,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令人不愉快的味道,说是猪食一点都不过分,可这的确是老乡一家人的晚饭呐!

    这时,钟国兴队长也从屋里出来,对面屋的夏雨田两口子也一掀门帘也走出来,四个人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呆呆地望着锅里的东西站在那里。还是崔跃进指导员打破了沉默,他指着锅里的东西问夏雨田:“老夏,你们全家天天就吃这个?”

    夏雨田叹了一口气答道:“既然同志们都看见了也不瞒你们了,这还是好的,里面多少还撒了一点玉米面,一色靠菜填饱肚子的时候也不少,差不多家家都是这样,我们已经习惯了。”

    钟国兴一句话也没说,扭头进到屋里,把队部几个人的泡面端出来,一股脑地都倒在大锅里,还恶狠狠地抄起勺子搅了搅。

    “都给我听着,今天我们同老夏一家一块吃这个饭!”钟国兴队长像是发狠赌气地说道。

    “队长同志,你这是干什么。。。。。。”夏雨田有点不知所措,没有想到部队的同志会来这一手。

    钟国兴也不理他,挑干的盛了三大碗,招手把大门口的三个孩子叫过来。钟国兴搬来一个板凳把碗放在上面,蹲在最小的孩子后面抱着他,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叔叔,今天的饭真香,你能让我每天都吃这么香的饭吗?”孩子回过头瞪着天真的眼睛问钟国兴。

    “能。。。。。。”钟国兴队长突然感到两眼一热,连忙转过头去,看到通讯员也眼圈泛红地站在后面,便扯着脖子大声吼道:“去!把火腿肠都给孩子们拿来!”

    钟国兴队长和崔跃进指导员的晚饭,是同夏雨田两口子一块吃的,一边吃着叫不出名的晚饭,一边同夏雨田亲热地聊着。夏雨田一家人已经把部队当做自己的亲人了,滔滔不绝地向钟国兴和崔跃进,介绍了许多附近的风土人情,以及可能威胁到部队的日伪军,还有土匪的分布情况。

    嘴里嚼着并不可口的晚饭,钟国兴和崔跃进的心里都十分不平静,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生活太悲惨了,就这样小鬼子和汉奸伪军还来祸害他们,不把这群王八蛋斩尽杀绝誓不为人!

    崔跃进指导员事后又了解住在其他人家的战士,大部分的晚饭都同他们类似的经历,能吃得起全粮的晚餐没有几家。二道沟村虽小,却是我军来到这个时空中的第一块根据地,必须要让人民感受到,这支军队不同与以往的任何一支旧军队。

    崔跃进指导员效仿老前辈的做法,在二道沟村做了个社会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集中在一户刘姓地主的手里,大部分的农户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只有少数的几户相当于下中农成份,手里还有一点土地和牲畜。

    山区的土地本来就贫瘠,没有像样的水利设施,全靠老天的恩赐,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大部分人家也只能对付个大半饱。一般秋后打下的粮食交了地租所剩无多,再加上今年的鬼子和汉奸的抢劫,大部分的人家已经没有存粮了,都是以山上的块茎植物、野果、野菜、米糠,加上从地主那里借来的少量粮食,放到锅里混合煮成稀粥来充饥。

    就是刘姓的土财主,经济实力也远远较富庶地区的地主差,鬼子和汉奸伪军来征粮,首先瞄准的就是大户人家。指导员崔跃进立即将我军截获的粮食,挨家挨户地分给几乎断粮的群众,并按照这个时空中劳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动员刘姓地主实行减租减息,使二道沟村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

    在二道沟村,由崔跃进指导员负责,建立起村政府、武委会、青抗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群众基本上发动起来了,抗日热情高涨。对于搞这些活动,来自80年代的人太熟悉了,对抗日战争中我党政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轻车熟路。

    每天晚上,都安排一个战士给老乡上课,讲国内形势,讲敌人残暴,讲游击战术,讲坚壁清野等等抗日道理和斗争知识。还组织村里各级组织的负责人,学习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理论,由崔跃进指导员亲自讲解。崔跃进指导员在入伍前是插队知青,也是当地一所民办小学的教师,入伍后两年提干,一直在军区教导队任教官,讲课是他的拿手活。他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同日寇开展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很快地被接收和掌握,把一个原本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传播抗日火种的发源地,抗日干部的摇篮,全村最后有四十余名年轻人,被分到其他抗日地区担任领导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乃后话。

    钟国兴队长负责同军事有关的工作。他把救下的原国民党29军,以王志勇为首的13人;俘虏的伪军挑选出的12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