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千岁[重生]-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压墓穴已经探好,不日就可将王实与翡翠的尸骨迁过去。”薛恕立在榻前,语气不疾不徐,没有任何偏向:“文贵妃该如何处置?”

    按照紫垣真人的说法,要化解阴阳双煞的怨气,自然得让罪魁祸首受到惩处。

    隆丰帝犹豫不定,一个“杀”字梗在喉咙里,迟迟吐不出来。

    被邪祟缠上之时,他当然是厌恶文贵妃的,但真要杀她时又生出些不忍来。而且没了文贵妃,这后宫岂不是皇后一人独大?

    就在隆丰帝难以抉择时,前朝又翻出了文家的旧事。

    隆丰帝最忌讳外戚坐大,是以文贵妃的母家并不显赫,只得了个面上光鲜的爵位,在朝中却没什么实权。这些年文家人仗着宫中文贵妃得宠,大案没能力犯,但诸如强占民女、侵占田地、放印子钱等小恶都没少做。

    从前无人敢管,如今却是被人一桩桩一件件地翻出来,参到了御前。

    然而参奏的人越多,隆丰帝反而越是犹疑起来,迟迟未定论。

    而就在此时,永熙宫传来丧讯——容妃殁了。

    被太医用珍药吊了这么久的命,她到底没有撑住。

    殷承玉闻讯赶去永熙宫时,已有宫人在收敛容妃遗体。殷慈光木然跪在榻前,神色空茫。

    殷承玉唤了他一声,他似没听到一般,眼底没有半点波澜,整个人暮气沉沉。

    他喉头顿时哽住,兜兜转转走一遭,容妃到底没能活下来。

    前世母子二人皆蒙冤而死,污名满身,连名字都成了宫中禁。忌。今生眼看着苦日子熬到了头,希望却生生在眼前破裂。

    命运太过无情,他一时不知道哪一种结局对殷慈光更为残忍。

    “孤不会放过文贵妃。”任何安慰在此时都太过苍白无力,殷承玉沉默良久,也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承诺。

    殷慈光眼珠晃了晃,缓缓转过身来,忽然问他:“我是不是做错了?”

    “什么?”殷承玉不知他在问什么。

    殷慈光却仿佛并不需要答案,他站起身来摇摇晃晃往殿外走去。

    今年的冬天格外漫长寒冷,三月未春,阴风怒号。

    风盈满宽大的衣袍,殷慈光仰头长久望着阴沉沉的天,形销骨立、状若幽魂。

    从小母亲便教他要忍。

    身份低微不受宠爱,要忍;男扮女装日日唯恐被拆穿,要忍;文贵妃嚣张跋扈处处针对,也要忍……

    这皇宫的四面高墙就好似一张血盆大口,他与母亲战战兢兢地生活在其中,不敢争也不敢抢,只能忍气吞声,艰难活着。

    不是没有恨过怨过,但母亲总说等他长大了就好了,再忍忍就好了。

    他信以为真,当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

    事实是命运在他最得意的时候狠狠给了他一巴掌,叫他知道,他永远都是这深宫高墙里的一只蝼蚁,生死荣辱为他人所掌控。

    身体微微颤抖起来,殷慈光死死咬着牙,眼眶发红,却没有流一滴眼泪。

    他垂头看着双手,这双手苍白无力,护不住他的母亲。

    他缓缓攥成拳,指尖陷进掌心。

    *

    容妃葬礼十分隆重,一切规格从贵妃仪制。

    生前不得宠爱,死后却哀荣十足。

    大约是出于补偿心理,葬礼之后隆丰帝又下旨封殷慈光为安王,到户部轮值——大燕皇室旧例,皇子行弱冠之礼方才封王。几个皇子里殷慈光虽最大,却也还没行弱冠之礼,此次封王已算破例。

    而至于文贵妃,她数罪并罚本是罪无可恕,但隆丰帝几番斟酌之后,到底没能狠下心杀了曾经心爱的女人,只发落了文家,褫夺贵妃封号之后将人打入了冷宫。

    不过短短半个月,前朝后宫风云变幻。

    殷慈光封王之后,便要正式搬入安王府——他的府邸在年前就已经开始修缮,到了如今已经可以入住。

    离宫当日,他去慈庆宫辞行。

    郑多宝引着他往弘仁殿去时,只觉得这位昔日沉默寡言的大皇子,如今瞧着越发寂然,就像一口深井,所有情绪都沉到了底,没了人气儿。

    他心中唏嘘两声,将人引到了殿中方才退下。

    殷承玉听见通传迎出来,打量着他的神色,尽量如同从前一般道:“还以为今日迁府事多,想着过几日再去王府讨茶吃,没想到皇兄竟先来了。”

    “从前我与母妃多承殿下照拂,今日前来是想与殿下说,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我不信,殿下也莫信。”

    殷慈光一身素衣,面上没多少哀色,说话语调平和缓慢,似已经从丧母之痛里走出来了。

    未曾想到他特意过来是为了说这么一番话,殷承玉微愣。

    “待我整理好心情,再邀殿下品茶。”殷慈光说。

    殷承玉看着他,想在他眼里找出些什么来,却什么也没找到。

    他顿了下,温声说“好”。

    要说的话已说完,殷慈光便告辞离开。殷承玉送他至门口,在他转身离开时,低声道:“冷宫附近的守卫都已撤了。”

    殷慈光脚步微顿,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行。

    走出很远后,他方才回头看了一眼。有个绯红身影从殿中出来,与殷承玉并肩而立。姿态虽未过分亲昵,瞧在眼中却有种旁人无法插。入的氛围。二人低头说了几句话,便一道转身进了殿中。

    殷慈光驻足凝望片刻,方才转身离去。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上天待他吝啬,他到底做不了他的同路人。

 第112章 第 112 章

    处置了文贵妃; 将太监王实与宫女翡翠的尸身镇压在阳地后,景仁宫又做了一场法事。

    这一日总算没有再半路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切顺顺利利地完成了。

    只是隆丰帝先前到底受了惊; 之前精神紧绷着尚不觉得有什么; 心神放松之后整个人便虚弱下去; 又病了一场。

    乾清宫里日日汤药不断; 隆丰帝还惦记着太医说得“恐有中风之危”; 连忙又将搬进去安王府的殷慈光召进了宫中侍疾。

    殷慈光倒是半点怨言都没有,略微收拾收拾就又住进了乾清宫的偏殿里; 日日推拿喂药任劳任怨,比底下的宫女太监伺候得还要妥当一些。

    便是隆丰帝与这个大儿子并不太亲密; 眼下瞧着他尽心尽力地伺候自己; 也生出了些许愧疚来。

    容妃被毒害身死,虽然明知文贵妃所为该死; 但他心里存了偏袒到底没狠心赐死,他以为安王多少会有些怨怼之心。可如今看他伺候自己,却是半点不满都无。

    他这个大儿子; 大约前头十几年是当做女儿养成; 性子竟也如水一般柔和温顺。

    隆丰帝那点并不多的慈父之心受到触动; 看着正在更换安神香的儿子; 道:“今日有官员上折子请备万寿节,朕瞧你办事周到妥帖; 今年的万寿节便交由你办吧。”

    帝王寿诞乃是大事,年年都办得隆重盛大。

    这其中自然有不少油水可捞; 隆丰帝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从前万寿节都是交由宠爱的二儿子去办。

    今年他本是属意三皇子; 但瞧着殷慈光时; 却忽然改了主意。

    反倒是殷慈光愣了下,十分意外的模样,迟疑道:“万寿节事关重大,儿臣没有经验怕办得不好……”

    隆丰帝这会儿怎么看他都满意,笑着一指伺候的高贤:“这还不简单,高贤有经验,你尽管去办,有何不明白的问高贤便是。”

    殷慈光迟疑一瞬,还是恭敬地应下来:“儿臣必当竭尽所能,不教父皇失望。”

    “行了,你们出去吧。朕要就寝了。”父慈子孝的场面叫隆丰帝颇为开怀,他摆了摆手,将伺候的人打发出去。

    殷慈光行了礼,方才同高贤一道退出去。

    出了主殿,高贤方才出声道:“先恭喜安王了,这主办万寿节可是莫大的荣宠,殿下可得好好把握机会。”

    他笑得意味深长,神色带着示好的意味。

    “我年纪轻经验浅,日后还需高公公多帮衬。”殷慈光却不再和从前一样不冷不热,反而拱了拱手,笑容温和。

    得了满意的回应,高贤笑得眼都眯起来,也拱拱手:“好说,好说。”

    *

    今年的万寿节由安王主办的消息传出来,又是引得一阵猜测纷纷。

    安王从前与太子交好,但自从容妃中毒身亡之后,这两人的关系瞧着不似从前热络了。若说先前不少朝臣对于毫无背景根基的安王还是观望态度,如今瞧着他先是入宫侍疾,接着又不声不响地接过了万寿节的差事,心思多多少少都跟着活络起来。

    眼下看来,太子的位置自然是稳当的。可先前二皇子还在时,不少官员站错了队。二皇子说没就没,却是苦了站错了队的官员们。

    太子那边显然难以再取得信任,不若再另择明主,博一条出路。

    只不过有了前车之鉴,这些官员倒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站队了,只不过递到安王府的拜帖多了不少。

    不少人明里暗里盯着安王府的动静,却发觉他哪家的邀约都没赴,反而邀了太子过府品茶。

    这么一来反而让人看不清他的立场。

    说他无意皇位吧,没人真信。

    那个位置至高无上,谁不想去争一争呢?况且容妃之死虽与皇后没有直接关系,但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都说文贵妃要谋害的本是皇后,结果误打误撞毒死了容妃。平心而论,若是换做他们,很难不会心生芥蒂。

    如此看来,安王还能与太子上演兄友弟恭的戏码,倒是个动心忍性之人。

    倒是比二皇子更有一争之力。

    外头对于太子和安王的关系猜测纷纷时,三皇子府自然也得了消息。

    没能见着这二人相争,殷承璟面色阴沉,磋磨着牙根恨声道:“殷慈光倒是能忍,连生母之仇都抛下,继续和太子兄友弟恭。”

    姚氏见状替他斟了一盏茶,握住他的手柔声劝解道:“若真想忍又怎么会接下万寿节的差事?不过是眼下还没能力和太子相争罢了。父亲让人传了信来,说会让人去探探安王的底。”

    “晚娘说得不错。”殷承璟反握住她的手,语调温柔道:“不过你有了身子不宜多思,不必操心外头的事,只安心养胎便是。”

    面前的男人太过温柔,姚氏红着脸垂下了头:“臣妾省得。”

    殷承璟又哄了几句,才让她回去休息。

    姚氏面色娇羞地带着侍女回了后院,没有瞧见在她身后,殷承璟温柔的面孔转为阴沉,恶狠狠拿帕子擦了手,脸上满是嫌恶,仿佛碰到了什么难以忍受的脏东西。

    出了厅堂经过垂花门时,姚氏遇见了往外走的乌珠公主。二人打了个照面,驻足淡淡问候。

    乌珠公主虽是侧妃,但她是和亲公主身份尊贵,即便见到她这个正妃也不需要行礼。

    姚氏自认是个目光长远的人,出阁之前父亲就叮嘱过她,不必将乌珠公主放在眼中。一个外邦公主罢了,三皇子绝不会让她诞下血脉,并不足为惧。

    若说成亲之前姚氏听着丹犀冬狩的传言,对这位鞑靼公主还有些忌惮,但真入了府之后,她便放下了心来。

    成亲这些时日,三皇子可一次都没去过乌珠的院子,反而常常去她那边。

    后宅女子的倚仗,除了夫君的宠爱便是子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